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习俗>

古代结婚布置

晓明分享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仪式,而结婚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现代社会的婚礼方式也是纷繁复杂,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古代结婚布置,希望能帮到你。

  古代结婚布置

  按旧俗,到了男女结婚那一天的前一日,女方家便派人到男家,与男家一起共同铺设房舍卧具等。《东京梦华录》称为“铺房”,所铺设之物,男女两家有别。按司马光《书仪·三·婚仪上》记载:“床榻荐席椅桌之类,男家当具之,毡褥帐幔衾绹(t¨o)之类,女家当具之。”在解放前,男家在婚礼的那天子时,便要安大床和上字架了。安大床是非常讲究的,旧俗中,安大床多为男家的长者,特别是要找头胎生子的长者或是多子女的长者,首先将新房打扫干净,然后燃点炮仗以驱邪镇妖,有钱人家还要请道士(俗称喃呒佬)打醮拜神,烧元宝香烛等,然后将新床架好,由女方派来的亲信妇人或陪嫁女(旧称妹[mui1]子、丫环、侍女等),布置床铺,喜帐及新房的梳妆台、书架等桌椅物品,称之为“暖房”,铺床时多有在被缛下放红枣、花生等物。铺房后,侍女留守看护新房,不让外人进入,待新人迎回拜堂后,新婚夫妇才能进入新房。当然,布置新房最基本的是张贴双喜字或喜庆的剪纸等。喜字多为“双喜字”并连,寓意新婚夫妇互敬互爱、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等等。这种习俗古今沿袭,只是铺房的习俗有所改变,现在多为购置整套的家具,而不是自己做床、安床了。

  旧时结婚仪礼,从古代“六礼”(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演变而来。

  提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人撮合,认为门当户对,互换“庚贴”(年龄、生辰八字)压于灶君神像前净茶杯底,以测神意。如三日内家中无碗盏敲碎、饭菜馊气、家人吵嘴、猫狗不安等“异常”情况,则请算命者“排八字”,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尅。旧时有人迷信所谓六年大冲、三年小冲;男婚年龄逢双,女子十九不嫁;谓鸡狗(鸡犬不和)、龙虎(龙虎相斗)、虎羊(羊落虎口)、蛇鼠(蛇吞老鼠)难相配,待认为周全后始议亲。

  男方去女方搬嫁资(嫁妆),女方置嫁资于厅堂,让人观看,称“看嫁资”。器物披挂红色彩线,衣服等薰以檀香,箱底放数枚银元,俗称“压箱钱”。嫁资搬到男方,亦陈列于厅堂供人观看,亦叫“看嫁资”。由阿婆取女方钥匙包,取钥开箱,俗称“掏箱”。

  安床伴郎 迎亲先一日,男方要“安床”,由一位“全福”妇女,取24双筷子系扎红线,安放新郎席子下,称“安床”。婚前一至三天夜里,由一个父母双全的小儇(男孩)伴新郎同睡,睡于床的里边,称“伴郎”。晚上要给这个小儇吃包子、花生、鸡蛋,寓“包生儿子”意,待“好日”那天早晨离开时,要给红包,俗称“挈出尿瓶”。

  享先 好日先一二天,男家向贳器店贳得花轿和婚礼器物,挂灯结彩,以上等筵席款待贺客,称“细便饭”。好日五更时辰,男家以全副猪羊或五牲福礼及果品,在厅堂供祭“天地君亲师”,俗称“享先”。早餐兴吃“享先汤果”。

  女家喜娘用五色棉纱线为新娘家绞去脸上汗毛,俗称“开面”(含有现在美容意),客人兴吃“开面汤果”。花轿临门,女家放炮仗迎轿,旋即虚掩大门“拦轿门”,待塞入红包后始开。花轿停放须轿门朝外,女家有人燃着红烛、持着镜子,向轿内照一下,谓驱逐匿藏轿内的冤鬼,称“搜轿”。女家中午为正席酒,俗称“开面酒”,亦叫“起嫁酒”。

    上一篇:古代结婚被子

    下一篇:古代结婚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