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药方>

本草纲目除湿药方有什么

伟坤分享

  盛夏雨水多,人体很容易出现湿气重的症状,想要祛湿,中药是个好选择,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本草纲目除湿的中药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本草纲目除湿的中药药方

  祛湿中药方子一

  金钱草15 牛膝15 薏苡仁30 山药15 白术15 茯苓15 防风10剂 一天一剂 一剂煮2次 早晚空腹用!忌生冷油腻!

  祛湿中药方子二

  山药15 薏苡仁30 茯苓15 防风10 煮粥!

  祛湿中药方子三

  祛湿最基础的方剂是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平时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肢体沉重的可以用。另外,参苓白术散也可以健脾祛湿,平时大便溏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可以使用!

  祛湿中药方子四

  体内寒湿气中重,诱发湿疹,睡眠也不好,建议服用参苓白术口服液,藿香正气丸治疗。

  本草纲目除湿吃什么好

  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 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薏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扁平疣等病症。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水芹: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 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 黄疸、牙龈炎等病症;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鲍鱼:具有养血柔肝、滋阴清热、益精明目、利湿行痹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血枯经闭、乳汁不足、阴虚阳亢、夜盲内障,以及湿热内蕴所致的五淋、黄疸等病症。

  田螺:有清热利湿、通便解毒的功效,适用 于目赤肿痛、湿热黄疸、热结膀胱、小便不通、鼓胀水肿等病症。

  湿气重的危害后果

  1、伤害关节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是引发炎症,导致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

  2、带下病

  体内湿气过重,容易导致脾虚,使得湿气下注,使得女性出现白带多,白带有异味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炎症。

  3、月经不调

  经常居住在潮湿环境,或者经常让身体受湿受潮的女人,体质会比较差,在经期前后会有四肢疲倦,低热难退,月经量少,痛经等症状。

  4、阴道炎

  阴道炎除了和感染源有关之外,还与体内湿气有关。对于属于湿热体质或喜欢吃辛辣油腻等食物的人,容易造成内环境火大湿气重,从而使诱发阴道炎或导致阴道炎反复。这类人调理,要先从身体祛湿上下手。

  5、肥胖+浮肿

  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

  6、影响排泄

  湿气过重,会造成“湿气黏肠”,大便次数增多,且有拉不干净的感觉。中医说,“湿气如裹”,湿气重会影响细胞间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湿棉被盖在人的身上一样,会让你常常有头沉、无精打采的感觉。


看过“本草纲目除湿的药方有什么”的人还看了:

1.治肾虚的药方方剂

2.正确养生补肾精的古方

3.补肾的中医治疗药方

4.最好最快的补肾方法

5.吃什么壮阳补肾简单实用 补肾的简单食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