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药方>

根治灰指甲中药方

蓝俊分享

  甲癣,俗称“灰指甲”,是指皮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根治灰指甲中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根治灰指甲中药方

  1﹑凤仙花种子用量6~9克,花13~9克,全株30~60克,根9~15克,外用适量,捣烂涂敷患处,以20—30分钟为宜。

  2﹑酸醋500克、鸦胆子20克、百部30克,酸醋煮热,加鸦胆子,百部,白酒500克同浸,拌和捣烂,涂于指甲上,24小时后换下,宜在伏天治疗。

  3﹑苦参50克、车前子50克、白醋一瓶,两种中药泡在白醋里一周即可使用。患者手指泡在药醋中约半小时,泡后不要洗手,一日3次,半月更换一次药醋。

  灰指甲的症状

  1、 近端甲下型灰指甲:较少见,多数继发于甲沟炎。先是甲板靠近甲皱裂处(即甲板的近心端)发白,尔后渐渐扩大成斑,最终局部甲板缺失,扩至全甲。此型仅红色毛癣菌和玫瑰色毛癣菌所致。

  2、灰指甲什么症状?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远侧端甲下型灰指甲:初表现为甲的远端(侧缘)甲板面出现不规则的小片白斑,随后变成无光泽的灰斑,并逐渐变为黄棕色直至黑色。不久甲板变质,甲下角质碎屑堆积、甲床增厚。最后甲板变萎缩,偶有出血。此型常由红色、石膏样或絮状表皮癣菌引起。

  3、 白色表浅型灰指甲:常见于指趾甲。表现为甲板表面有白点或白色1毫米直径大小的斑片,病甲呈脆性而刮落。此型仅由石膏样毛癣菌或霉样菌、镰刀菌及曲菌所致。

  4、 全甲营养不良型灰指甲:这并不多见,常为以上各型最终发展的结果。表现为全甲失去光泽、变质、增厚或碎裂、脱落后留下异常增厚的甲床。

  5、 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性甲型(或真性念珠菌甲癣)灰指甲:表现为全甲变质、膨起、松脆,表面疣状,凹凸不平。

  6、 慢性甲沟炎型灰指甲:表现为外侧甲皱襞及近端甲皱、表皮护膜变质或变棕色。最重要的特点是有甲沟炎存在,甲周皱襞肿胀而没有甲下角化过度,可有少量渗液但从不出脓。此型亦多由念珠菌引起。

  7、真菌性甲型灰指甲:表现为脚气浓重(俗称“香港脚”)趾沟腐烂、水疹。

  灰指甲病因

  甲癣常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各种真菌引起。少数由其他丝状真菌、酵母样菌及酵母菌引起,偶尔也可由孢子菌、镰刀菌及土色曲霉等引起,大多见于营养不良的甲。

  灰指甲临床表现

  1.甲下型甲癣

  常从甲板两侧或末端开始,多先有轻度甲沟炎,后来逐渐变成慢性或渐趋消退。甲沟炎可引起甲面有凹点或沟纹,持续不变或渐累及甲根。一旦甲板被感染,即可形成裂纹、变脆或增厚,呈棕色或黑色。本型常见。因甲下角蛋白及碎屑沉积,致甲变松及甲浑浊肥厚。

  2.真菌性白甲(浅表性白色甲癣)

  为甲板表面一个或多个小的浑浊区,外形不规则,可逐渐波及全甲板,致甲面变软、下陷。无任何症状,无甲沟炎,常于甲床皱襞皮肤处见有脱屑。

  3.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甲癣

  多见于家庭主妇、炊事员及经常接触水的人。多合并甲沟炎,起于两侧甲皱襞,可有皮肤红肿、积脓、压痛。附近的甲变为暗色,高起,并于其下的甲床分离,其后整个甲板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