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艺术>

中国古代舞蹈史

蓝俊分享

  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舞蹈,统称为中国古代舞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经历了若干阶段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舞蹈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国古代舞蹈史

  先秦时期

  中国原始时代舞蹈是华夏文化初始形态,而且此时期舞蹈的作用与后来的舞蹈有很大不同。实在是因为单单说话表明不了心意,嗟叹也不能充分的表达情感,甚至咏歌仍嫌不足,不知不觉中就手舞足蹈了。

  早在五帝和商周时期,以具史诗性的乐舞的形式出现。 仅在《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一篇中,就有这样三则故事:帝颛顼在登上帝位的时候,听到四面八方熙熙凄凄锵锵的风声很好听,就命令部下“飞龙”仿效八风之音创作了《承云》,用来祭祀天帝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

  到了帝喾的时候,他则命令臣下“咸黑”创作《声歌》——《九招》、《六列》、《六英》。又命令“倕”创制了鼙、鼓、钟、磬、吹苓、管、埙、篪、鼗、椎、锺等乐器,吹打起来,十分动听,引来凤鸟锦雉随之起舞。

  中国乐舞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是周代雅乐舞蹈,西周周武王之弟周公对公元前26世纪到前11世纪流传的历代乐舞的整理更是文化史中的空前壮举。在“制礼”的同时“作乐”,用“乐”这种声形谐和的艺术型式来表现礼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文章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为雅乐舞蹈前声,也是周代雅乐的主要内容。之后,雅乐在其他东亚文化的广泛流传。

  昔日孔子在齐国听舜帝时代创作的乐舞《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感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又说《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古典舞。”而为赞扬武王伐纣的功绩而创作的《武》乐则是 “尽美矣,未尽善也。”也由此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孔子对乐舞的评判标准——尽善尽美。这些舞蹈都属于雅舞,还有八佾等。民间祭祀的巫舞、傩舞等,见于楚地。

  秦汉

  两汉舞蹈百技纷呈,是俗乐舞文化的高峰早在秦始皇即把民间的角抵戏引入宫廷,后来汉武帝大兴角抵百戏就是延续秦制,发展至东汉已成为极为丰富的宫廷舞乐百戏,富豪贵族的家庭宴会也多是杂技的成份的综合性演出。汉代舞蹈有即兴歌舞和宴饮中的“对舞”,即是女子长袖对舞、男女长袖对舞、男子宽袖对舞和男子短袖对舞。一般宴会中是由主人先舞,客人再起舞为报,还有舞剑、舞刀、舞棍、干舞、戚舞、长袖舞和巾舞等,舞姿舞容都很考究。

  用作娱乐的称为杂舞,多则由属贱民的女乐、舞优(或称舞妓、舞姬、舞伎等)表演,但亦有皇族喜爱舞蹈者学习。著名的有汉朝有赵飞燕《掌上舞》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民间则有由劳动动作演变而来的舞蹈。汉代还有百戏,当中亦包括舞蹈。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这时期的民间舞名称之为“杂舞”,融合了汉、魏以来的杂舞,江南的“吴歌”荆楚的“西曲”等歌舞,形成“清商乐”和汉族的“清商乐”相平行,而少数民族的“胡乐”、“胡舞”及外国乐舞如“天竺乐”、“龟兹乐”、“疏勒乐”、“安国乐”、“高丽乐”、“康国乐”、“高昌乐”等,随着民族文化的交流而形成汉族乐舞“西凉乐”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文章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舞蹈文明在这个时期显示了其艺术的自觉,为隋唐乐舞文化的新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舞蹈文化灿烂辉煌,达到了艺术巅峰,因南北朝朝野崇信佛道也出现以宗教为背景的宗教乐舞。

  隋代

  隋文帝汇辑当时流传各地的汉族传统舞、少数民族舞、外国传入的各类乐舞计七部,称七部伎;而后来更增加疏勒乐和康国乐,改称为九部乐

  隋唐帝曾征各地散乐及舞蹈进行表演,此后成惯例于每年正月演出用来招待突厥客人。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古典舞。

  唐代

  到唐朝时,唐人把舞蹈视为抒情和展示才华,表示礼节的手段能文能武、能歌善舞的文化素养。著名代表人物有善作曲能伴舞的唐玄宗与以善舞“霓裳羽衣”的杨贵妃,亲自排练过声势浩大的破阵乐的唐太宗李世民;即兴善舞以抒情的诗人李白。唐代的宗教乐舞也很发达,如鹤舞和花舞等礼佛娱人的舞蹈在佛寺中很常见;祭祀巫舞从巴楚之地到中国西北荒村都很兴盛,唐代宫廷的驱傩是种面具神舞,继承汉代的宫仪规模亦即为盛大。

  唐朝是中国舞蹈发展的繁盛时期,不仅有自娱的民族舞蹈还有大量的表演性舞蹈,朝廷设教坊司,专门训练舞优,唐皇室亦有不少成员喜爱舞蹈,唐代对歌舞的分类比前代更为细腻有按风格特点来分的健舞和软舞类别,软舞动作偏柔,健舞则刚健有力,常会以刀剑等兵器作为道具;有以结构的严谨和统一归类的歌舞大曲,杨太真(杨贵妃)其中霓裳羽衣舞最为著名,据说就是唐玄宗在梦中看到仙女们的翩翩舞姿,又听到仙乐飘飘,而记载流传下来的;有以故事情节归类的歌舞戏;有从用途和表演方式归类且用于宫廷朝会、宴飨的九部乐、十部乐、立部伎等。尚有一些名舞不能归类,如赞美龙女的凌波曲是盛唐著名舞人谢阿蛮依舞曲编舞表演的,深得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喜爱;唐懿宗的伶官李可及编创的“菩萨蛮舞”是表现佛国仙女的美音妙舞,其他不能归类的名舞如“何满子”、“叹百年”等都是在当时兴盛有深远影响力的。健舞著名有公孙大娘的刀舞。

  五代至宋

  五代时还有一种缠足的舞蹈,由南唐李后主所创,宫嫔窅娘以帛束足呈新月状,跳舞时有凌云之姿。唐宋时坊间的妓院亦常有舞蹈表演。

  宋代的宫廷乐舞虽衰退但完善了宗法礼教,所以宋朝宗庙祭祀一直保存著雅乐舞蹈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宋代的雅乐舞现保存在文献中的有《大善乐舞》、大顺乐舞、《大庆乐舞》、《大定乐舞》、《天盛乐舞》、《大和乐舞》、《大昭乐舞》和《大熙乐舞》等。宋代的《燕乐》是队舞,男子队有拓枝队、剑器队、异域朝天队等;女子队有菩萨蛮队、拂霓裳队、菩萨献香花队、彩云仙队等。宫廷队舞在宋初尚为兴盛,宋代文人喜好填词,士大夫家有家伎歌女善歌舞,如北宋寇准喜好拓枝舞,传说每宴必有拓枝歌舞表演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文章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宋代的赵构在晚年时留下一部舞蹈动作谱《德寿宫舞谱》。

  宋代燕舞比起民间的舞蹈已大为逊色,宋代是民间舞蹈兴起的时代,既有节日的社火舞队,又有日常在市集街坊的卖艺演出。竹马、旱船、舞狮等在宋代已极为兴盛,有些则为后来的戏曲所吸收,如《抱锣》、《舞鲍老》等

  有些民间舞蹈传入日本如《龙舞》、《九连环》、《扑蝴蝶》等;而有些燕乐舞传入朝鲜并作为宫廷乐舞保存下来,其中有《五羊仙》、《献仙桃》、《抛球乐》、《莲花台》等。宋代舞蹈走向市井也使明清以后的中国舞蹈演变成武艺和民间娱乐整合发展的新型式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古典舞。

  元明清

  自元、明、清以来,舞蹈艺术从两方面得到继承与发展,一是戏曲表演“打”即是武术动作,即元杂剧称为“科”在京剧称为“做”的“武舞”。另一方面是在民族文化活动中的长足发展,元、明、清时期民俗活动、民间舞蹈如高跷、旱船、舞狮、舞龙》各种鼓舞和《秧歌舞》等,不但具有地方风情也有群众性。

  元代杂剧中吸收了宋代宫廷队舞的音乐和舞蹈,同时也吸收元代戏曲与民间舞蹈的生动舞姿。

  舞蹈发展在清代是一个比较衰落的时期,舞蹈渐被戏曲融合而失去独立表演艺术的地位,且这时期缠足方式为折骨缠,变成把女性足部束至不良于行,使女性跳舞兴趣锐减,令宫廷杂舞衰落,只有以男性舞生所表演的雅舞以及民间劳动相关的舞蹈如秧歌、宗教舞蹈如傩舞等仍然有发展。而融入戏曲中的舞蹈却以身段及毯子功(唱做念打中的两项)的形式发展,自成了一套训练体系与表演方法。但宫廷舞蹈仍流行佾舞与队舞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佾舞主要用来祭祀神灵,分为文舞和武舞。文舞又叫《文德之舞》,武舞又叫“武功之舞”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文章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一般是在祭祀开始时舞“武功之舞”,武舞生左手执干,右手执戚。祭祀中间及结束时跳“文德之舞”,文舞生右手执羽,左手执籥,两边还有执节者,指挥舞队。清代宫廷队舞又叫《庆隆舞》,是从《蟒式舞》、《玛克式舞》演化而来,本为满族传统舞蹈,入宫后用于皇帝宴飨巡酒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古典舞。因舞蹈艺术呈衰落之势,因此民间社会没有专业的舞蹈演出团体,但仍有于灯节和迎神赛会的舞蹈活动,作为自娱性、群众性的娱乐,民间舞蹈并常与技艺组织在一起,形成综合性的表演队伍,称为走会或花会,其中著名有《秧歌》、《高跷》、《狮舞》、《胯鼓》、《旱船》、《小车》、《竹马》、《大头和尚》等民间舞蹈。

  中国古代的舞蹈种类

  1、中国古代的交谊舞

  从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到魏(公元220年——公元265年)、晋(公元265年——公元420年)期间,为了活跃气氛、联络感情和增进友谊,中国官宦和贵族宴会盛行一种交谊性的邀请舞,名叫“以舞相属”。 在宴会上,一般是主人在宴会进行中先行起舞,舞跳完以后,邀请另外一个人继续跳下去。第二个人跳完以后,再邀请另外一个人接着跳,如此循环相接。被邀请人必须起舞回报,如果被邀请人拒绝起舞,则被认为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被认为是对邀请人的不恭敬。

  唐代(公元618——公元907)还流行一种名叫“打令”的交谊舞,是在贵族宴会中行酒令时跳的习俗舞蹈。

  2、中国的宫廷舞蹈

  历代皇宫用于祭祀、礼仪、歌颂皇上的功德和宴会上演出的舞蹈统称为宫廷舞蹈。宫廷舞蹈经过宫 廷的艺人加工和创新,很有艺术性,技艺高超,需要有很深的功力。这种舞蹈的阵容多数是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很具欣赏性。中国历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宫廷舞蹈有唐代歌颂李世民的大型乐舞《秦王破阵乐》、技巧高超而功力深厚的《七盘舞》、乡土气息浓厚的《巴渝舞》、有着异域风情的《胡腾舞》、华丽飘逸的《霓裳羽 衣舞》等。

  雅乐舞蹈

  中国舞蹈在走出蛮荒,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很快就走向成熟。在西周的初年即制定了雅乐体系,这是中国乐舞文化的一个里程碑。

  乐舞艺术的地位和作用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部分乐舞就是“雅乐”、“雅舞”, 它们一直是中国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始终居于正统地位。雅乐舞蹈的主要内容是“六大舞”(六代舞)代表六个朝代。有黄帝的《云门》、尧帝的《大章》、舜帝的《大韶》、夏禹的《大夏》、商汤的《大?C》、武王的《大武》。

  六大舞又分为“文”、“武”两类。前四舞属于“文舞”,后两舞属于“武舞”。文舞手持龠翟而舞故称龠翟舞;武舞手持干戚而舞,又称干戚舞。这两种舞都和帝王得天下的手段有关,所谓“以文德得天下的作文舞,以武功得天下的作武舞”。

  3、中国的佛教舞蹈

  人间不能没有歌舞,极乐世界尤其少不了乐舞。佛教是在东汉初年(公元一世纪)由印度经西域传到中国中原地区的。不但百姓盛行信佛,连皇帝也很信奉佛教。当时的寺院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群众聚集娱乐的场所。

  音乐舞蹈既是祭祀礼仪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宗教的宣传手段之一。在一些规模宏大的寺院中,有十分精妙的伎乐。这在北魏时期(公元220——公元265)是处处可见的。

  唐代(公元618——公元907)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舞祭。像舞蹈《菩萨蛮舞》就是 典型的代表。唐代燕乐及其表演性的舞蹈中,都有一些带佛教色彩或者直接来自佛教的舞蹈。比如隋唐时期(公元581——公元907)著名的宫廷燕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天竺舞》具有非常浓厚的佛教色彩。唐朝的《霓裳羽衣舞》也具有浓厚的佛教特色。

  宋代(公元960——公元1279)的《风迎仙乐队》、《菩萨献香花队》也都有浓郁的佛 教色彩。蒙古人本来就信奉佛教(藏传佛教),因此元朝(公元1279——公元1368)的宫廷雅舞,也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最有名的是《十六天魔舞》。从许多的历史资料看,这个舞蹈有如天女下凡一样,是非常优美的舞蹈。

  在清明(公元1368——公元1911)两代的佛教舞蹈中,以明朝人袁宏道作的《迎春歌》和清代舞人徐惊鸿的《观音舞》最为著名。另外,清末宫廷舞蹈家裕容龄自编自演的独舞《观音舞》,塑造的也是一位头戴象征佛光的珠环、坐在莲台之上的观音菩萨形象。

  4、高跷

  高跷,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关于高跷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 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古文献《山海经》中有关于“长股国”的记述,根据古人的注释,可知“长股国”与踩跷有关。从“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这一注释中,我们不难想象出脚上绑扎着长木跷,手持长木制成的原始捕鱼工具在浅海中捕鱼的形象。而更 令人感兴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广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渔民,仍有踩着长木跷在浅海撒网捕鱼的风习。

  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二三层无跷)扮演戏曲人物,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进。京津 一带的高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东北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开始时先要“搭象”(叠起两层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场变换队形图案,然后分组表演双人对舞、“扑蝴 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小戏等。 少数民族的高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双跷、又有单跷 (亦称独木跷),两手都持跷端,制作方便,其独木跷尤为儿童所喜爱;白族的“高跷耍马”,演员也是踩着木跷,身着马形道具表演;维吾尔族“双人高跷”,则把民间对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5、狮子舞

  在中国,最大众化的民俗舞蹈,莫过于狮子舞了。狮子是百兽之王。在我国传统的习俗当中,一直把狮子当成一种吉祥物,认为狮子可以去恶呈祥、除灾保平安。人们把狮子打扮得五彩斑斓,既威猛又可爱,以此求得它的保佑,人畜安康。

  我国舞狮子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仅仅有文字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在唐朝时期(公元618——公元907)狮子舞就已被引入宫中,成为“燕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表演的时候,140个人组成的合唱队高唱“太平乐”,以衬托气氛。当时宏大的规模可见一斑。

  狮子舞分为两类:文狮、武狮。

  文狮子一般是戏耍性的。擅长表演各种风趣喜人的动作,比如:挠痒痒、舔毛、抓耳挠腮、打 滚、跳跃、戏球等等。武狮子则重在耍弄技巧。最普通的是踩球、过跷跷板,难的甚至要做武功性的表演,比如走梅花桩这样的高难动作。经历了两千多年的狮子舞,各地都自成一派。少数民族也都有着不同风格的狮子舞。狮子舞遍及中国各地,南北都有,甚至远至西藏。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歌舞团、杂技团都把舞狮子作为 传统节目来演出,并根据各行各业的不同特长进行加工、整理,成为我国舞蹈、杂技中的一个亮点。1953年中国的狮子舞在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荣获集体舞一等奖。

  6、秧歌的历史和发展

  现在,无论是在清晨还是落日的黄昏,人们都可以在北京公园里看到一

  群群人粉墨登场,扭着“大秧歌”。他们载歌载舞,喜气洋洋。这不仅锻炼了人们的身体,提高 了人们的生活情趣,而且还成为了首都的一大景观。连一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看着看着也不禁手脚“痒”起来,比比划划地加入到这欢乐的队伍中来。

  可是,有谁知道这秧歌的来历呢?

  纵观历史,有记录的歌舞大多是太平盛世的宫廷舞,很少对具有真正舞蹈文化的大众做些评述。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次郑重论述了人民 大众在中国文艺史上发展的作用。从此,延安(中国西北)掀起了“延安新秧歌运动”,中国的舞蹈艺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新秧歌”舞发源于陕北(中国西北部)的“踢场子秧歌”。本是自娱自乐的一种歌舞,在毛泽东“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专业文艺家对它进行了加工,并注入了时代精神,有着强劲的节奏、雄健豪迈 的步伐,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步伐,这“秧歌”就从老解放区一直扭到了全国各地。

  7、幽幽高台铜雀伎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整个社会已进入了封建社会,但是乐伎却仍然处于奴隶的地位,任人宰杀,没有起码的人身自由。

  东汉(公元25——公元220)末年,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璋县西南)

  修建了一个高高的舞台,命名铜雀台,在这台上养有专供侍宴观赏的乐舞伎。曹操死后,这 些伎人就遵照遗命,被幽锁在铜雀台上,每月的初一、十五还要向曹操的灵位呈歌献舞。风华正茂的妙龄少女被迫陪伴亡灵虚度一生,高台沉沉,悲风习习,其生不如死的苦况可想而知。唐代(公元618——公元907)诗歌中有不少咏铜雀伎的篇章,其中有朱放的一首《铜雀伎》这样写道:“恨唱歌声咽,愁飞舞袖正;西 陵日欲暮,是妾断肠时。”意思是歌声呜咽,唱不尽无限冤屈恨,舞袖沉沉,凝聚着满怀愁绪。暮色笼罩着西陵,那就是伎人们悲伤欲绝的时分。

  8、民族艺苑的稀世奇珍——巴东舞谱

  纳西族是中国西南边疆古老的民族之一。纳西族人能歌善舞,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创造了永不凋谢的乐舞奇葩——巴东舞。

  1980年,丽江发现了用古代象形文字,像是一幅幅当时的舞蹈图案,直观而形象。 1983年,丽江召开了巴东、达巴座谈会。会上有60多位巴东、达巴老人用各种风格流派的念、唱、舞等方式,演示了东巴跳神的过程,他们口念的谱点(跳法和节奏)与所跳的舞蹈,同巴东舞谱记载的基本吻合。这些舞蹈至今依然存在,健在的老巴东都能按谱起舞。巴东舞谱,是中国乐舞文化史上的珍贵遗产。

  9、舞“龙”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龙”作为吉祥之物,在节 庆、贺喜、祝福、驱邪、祭神、庙会等期间,都有舞“龙”的习俗。这是因为,“龙”是中国华夏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图腾。在古代,中国人就把“龙”看成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奇之物。数千年来,炎黄子孙都把自己称作是“龙的传人”。

  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就有杂记记载了这样的壮观场

  面:为了祈雨,人们身穿各色彩衣,舞起各色大龙。渐渐地,舞“龙”成为了人们表达良好 祝愿、祈求人寿年丰必有的形式,尤其是在喜庆的节日里,人们更是手舞长“龙”,宣泄着欢快的情绪。全国的龙舞有上百种,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和发展,表现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龙舞能受到如此的喜爱,与它的群众性、娱乐性是分不开的,民间传说:“七八岁玩草龙,十五六岁耍小龙,青年壮年舞大龙”。耍龙的时候,少 则一两个人,多则上百人舞一条大龙。最为普遍的叫“火龙”,舞火龙的时候,常常伴有数十盏云灯相随,并常常在夜里舞,所以“火龙”又有一个名称叫“龙灯”。

  耍龙灯的时候,有几十个大汉举着巨龙在云灯里上下穿行,时而腾起,时而俯冲,变化万千, 间或还有鞭炮、焰火,大有腾云驾雾之势!下面簇拥着成百上千狂欢的人们,锣鼓齐鸣,蔚为壮观,好不热闹!这种气势雄伟的场面,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情绪,振奋和鼓舞了人心。因此,舞“龙”成为了维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乐章,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无往不胜的豪迈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