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孙叔敖举于海的典故由来

邱惠分享

  “孙叔敖举于海”的典故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孙叔敖举于海的典故由来,希望你喜欢。

  孙叔敖举于海的典故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

  舜在田间种地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隐居滨海被举用;百里奚从市集中被举用。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方法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可以知道,忧虑患害使人发展,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孙叔敖人物介绍

  孙叔敖(áo)(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姓孙叔,名敖,字孙叔,华夏族,楚国期思县潘乡(今河南省淮滨县)人。

  据今2600多年。楚国贵族蒍贾遭陷害,幸有忠臣相助,其子蒍敖与母亲避难于现在的河南省淮滨县,改名孙叔敖。遇恩公收留,并将毕生学识倾囊相授。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毛遂自荐,主持治水,倾尽家资。历时三载,终于修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后来又修建了安丰塘等大量水利工程,2600年过去,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孙叔敖受楚庄王赏识,开始辅佐庄王治理国家。

  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张以民为本,止戈休武,休养生息,使农商并举,文化繁荣,翘楚中华。因出色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孙叔敖后官拜令尹(宰相),辅佐庄王独霸南方,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国家。因积劳成疾,孙叔敖病逝他乡,年仅38 岁。

  《孟子·告子·下》生死之论(中学教科附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中载,"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毛泽东主席在视察淮河时多次提到孙叔敖,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治水专家。

  孙叔敖籍贯考

  孙叔敖的籍贯,根据《荀子·非相》篇:“楚子孙叔敖,期思之鄙(郊野)人也。”东汉邯郸淳《楚相孙叔敖碑》也提到:“楚相孙君,讳饶,字叔敖,本是县人也,六国时期思属楚”。孙叔敖去世后,其长子被楚庄王封在寝丘(今安徽临泉,西汉名寝丘,东汉光武帝改名固始。延至南北朝时。隋改称沈丘,一直沿袭到明初取消沈丘县,地名仍称沈丘。今河南固始县南北朝时期始侨置于今地)奉祀,后传十代,有成语“寝丘之志”。[2]据《史记·滑稽列传》载;“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史记》成书于西汉,此时的寝丘正在安徽临泉。临泉县老城西南老古堆,即寝丘故址,至今仍见秦汉以前古代生活用品出土。《淮南子·人问训》:“孙叔敖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饶之地。其子辞而不受,请有寝之邱。”又,《隶释》著录之《楚相孙叔敖碑》云:“父有命:‘如楚不忘亡臣社翟,··一而欲有赏,必于潘国,下湿侥钧,人所不食.’遂封潘乡,即固始也.”

孙叔敖举于海的典故由来相关文章: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答案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阅读题答案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答案

4.高中经典诵读古文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