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阮咸与阮琴的典故大全

邱惠分享

  古代的名士都是活的相当潇洒自在,阮咸是竹林七贤之一,他放浪形骸,不注重礼法,生性活泼爱创新。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阮咸与阮琴的典故大全,希望你喜欢。

  阮咸与阮琴的典故

  阮氏一族是音乐世家,阮咸尤通音律。颜延之有诗云:“达音何用深,识微在金奏。”用以形容阮咸高超的音乐技艺。他不但音律造诣高超,而且爱创新——造出风筝和气球。藐视礼法,放浪形骸,是“竹林七贤”的共同点,阮咸尤甚。《晋书》载:“阮咸贞素寡欲,深识清浊,万物不能移。”

  践踏礼法至极致

  藐视礼法,放浪形骸,是“竹林七贤”的共同点,阮咸尤甚。

  比如喝酒,别人用杯、用碗、用壶,他用坛子。有一次,他将酒倒入缸内,恰巧一群小猪闻到酒香,一齐去抢喝。阮咸见状,挤进猪群,同小猪一起喝。这癫狂的行为,在阮咸身上屡见不鲜。与猪共饮,醉了就睡在猪旁,痴呆之状,是七贤之最。

  礼法规定,晚辈必须尊敬长辈,一定做到尊卑有序、长幼有别,所谓“长幼不比肩”是一条“铁律”。阮咸不然,他常常将手搭在阮籍的肩膀上,甚至拥阮籍而行,勾肩搭背,形同兄弟。

  更为出格的是,魏晋时,明文规定主人与奴婢、汉人与胡人不准结婚。阮咸偏偏喜欢他姑妈家一个胡婢。姑妈原打算赶走这个胡婢,但经不起阮咸的软磨硬泡,最终答应不赶走胡婢,但不许他们二人再见面了。后来阮咸竟然骑着毛驴到姑妈家将胡婢抢了。他将胡婢抱在毛驴上,绕村庄几周,扬言要娶她为妻,引起村民和官府的愤慨。他的儿子阮孚就是这个胡婢所生。

  阮咸,践踏礼法,达到极致。

  精通音律创阮琴

  阮咸是七贤中受关注最少的一位,虽然看起来有些疯癫,但也有非凡的本领。

  阮氏一族是音乐世家,阮咸是阮籍的侄子,精通音律,阮咸的祖父建安七子阮瑀琴、笛、琵琶样样精通。颜延之有诗云赞其高超的音乐技艺:“达音何用深,识微在金奏。”

  阮咸对音律的研究,超乎人们的想象。《世说新语》载:西晋荀勖善于辨别乐音的正误,音律是否恰当。每年正月初一举行朝贺礼时,殿堂上演奏的音乐,他都亲自调整五音。

  有一次,朝廷举行“音乐会”,同样是荀勖调整音律。阮咸认为乐器五音不协调,但他不当面指出,而是私下和荀勖说。可荀勖怕阮咸对别人说出他的差错,就利用职权,将其调出洛阳,任始平太守。

  但事情就是这么玄妙:后来一个农民在田里干活,挖出周代一把玉尺,这是国家调试各种乐器的标准尺。荀勖用这把玉尺调试乐器,发现之前阮籍说得完全正确。

  生性活泼爱创新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阮咸还是个发明家!

  魏晋时代尽管统治者对士人实行高压政策,但由于各种原因,士人对生活的选择有较多自由,搞文学的、搞音乐的、搞绘画的、搞科学技术的……阮咸生性活泼,爱遐想,爱创新。

  阮咸不满足聚会时仅听琵琶、弦琴和笛之声,他希望看到诸种乐器合奏,听到合音。他进行了一番改造和创新,居然创造出“汉琵琶”,演奏起来,仿佛诸种乐器合奏,真是一大创造,世人称之为“阮琴”或“阮”。以姓氏命名一种乐器,在中国音乐史上,仅阮咸一人。

  他的创新才能不单单体现在音乐方面。一天,他遥望天空,突发奇想:人能否上天?如何上天?于是,他冥思苦想,几经周折,终于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风筝,然后又发明了气球,飞在洛阳天空上,让人们大开眼界。

  不拘礼法真名士

  在许多人印象中,阮咸过于放浪形骸,是个很不靠谱的人。但《晋书》中就记载了一个“阮咸曝裈(kūn内裤)”的故事,看了这个故事,也许您对阮咸的印象会有改观。

  阮家是个大家族,其中也有富有贫。于是一条大道的北面,就形成了高级住宅区,住的全是阮姓中的富人,而大道南边住的是阮姓中的穷人。阮咸住道南,应该属于穷人。

  夏天阴雨比较多,古人住的屋子一般不是楼房,也没有水泥地面,防潮性能很差,衣服如果不晾晒一下,会发霉的。所以每年农历七月七,雨季过去后,家家户户都会晒衣服。“北阮”富人们纷纷晾晒衣服,这既是晒衣服,又是一种变相的比富大赛。面对“北阮”的声势,“南阮”的人都自惭形秽,不敢把自家的破衣服拿出来晒。而阮咸不管那一套,拿了个竹竿,把自己的粗布破裤子也晒在路边。人们看了惊讶不已,阮咸却不以为然地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意为不能免俗,姑且这样吧)”

  七贤中的山涛对阮咸也有很高的评价。据《晋书》记载,山涛举典选,曰:“阮咸贞素寡欲,深识清浊,万物不能移。若在官人之职,必绝于时。”这是说阮咸不拘礼法乃其外在表现,而贞素寡欲为其内心世界,此乃真名士。

  阮咸与猪共饮

  阮咸是竹林七贤之一,也是个标准的宅男,心态乐观,喜欢在家喝酒,有个出名的故事就是和小猪共饮,相看两不厌。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是个标准的“宅男”,没事就喜欢窝在家里就着花生米喝点小酒,一不小心就会切换成忘我状态。一次,他与村里人喝酒,喝嗨了,嫌用小杯不过瘾,就换上大盆。正喝得痛快,忽然一群猪摇头摆尾冲了过来,不打招呼就把头扎进盆里呱唧呱唧猛喝起来。

  大伙连忙轰赶群猪。这时,搞笑的一幕出现了:一头小猪和阮咸头挨着头喝酒呢!众人狂笑,提醒阮咸:“快把猪撵跑,它正抢你的酒呢!”那活宝却说:“天地造化万物,本来就没有贵贱的区分,为啥就不能让猪喝点酒呢?来来来,猪兄,干杯,干杯!”他热情地邀请小猪,又酣畅淋漓地喝起来。就这样,阮咸与小猪相看两不厌,各自尽兴,皆大欢喜。

  阮咸与猪共饮,不但将封建礼教抛在了脑后,也超越了人性的弱点。

  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不太好,说白了就是嫌贫爱富。那时流行一种民俗,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各家各户都把衣物拿出来晒晒,让紫外线杀杀毒,但这习俗却逐渐变了味,成了炫富显摆。大款们纷纷把家里的绫罗绸缎晾晒出来,跟开床上用品和服装展销会似的,这使得穷人们都不太好意思把旧衣物作为陪衬晾出来。

  阮姓是个大家族,一条大路把村庄隔成两块,住在路北高档别墅区的都是大款,称为“北阮”;住在路南贫民窟的那些贫下中农,称为“南阮”。阮咸住在路南,看到别人晒衣物,他也拎出一条打着补丁的粗布大裤衩,找来一根长竹竿,把破裤衩挂在竹竿上,他那皱巴巴的破裤衩,就像一面抗议贫富悬殊的幽默旗帜,迎风放肆地招摇着,让人憋不住笑。有人问他:“你怎么弄了条破裤衩晒呢?”阮咸说:“噢,这就是习俗。我也未能免俗,也就应个景意思意思吧!”

  阮咸是个多情种子,跟他姑妈家的一个鲜卑族小保姆有一段风流韵事。阮咸的妈妈去世了,姑妈带着小保姆来奔丧,阮咸居然与小保姆看对眼好上了。葬礼结束,姑妈带着小保姆回家了,阮咸听说后急眼了,借了头驴,心急火燎地去撵小情人。姑妈被他这一手弄的没办法,还真让他如愿了,不大会,就看见一身重孝的阮咸和小保姆合骑一头瘦驴,踏着夕阳的余晖,唱着“夫妻双双把家还”喜洋洋地往家赶。

  人们见他服丧时也追美眉,很纠结地问:“你干嘛去追一个洋妞?”想嚼舌根?没门!阮咸正经八百地说:“那可是传宗接代的种子,不能丢了!”一下子给私通涂上了一层宗法伦理色彩,原来那小保姆已有了他们的爱情结晶。

  阮咸人物简介

  阮咸字仲容,陈留尉氏人。晋始平太守。魏武都太守阮熙之子,步兵校尉阮籍从子,阮瞻、阮孚之父。晋人所称的“竹林七贤”之一,是七人中最少受关注的一位。存世的阮咸生平事迹甚少,散见于世说新语、晋书和一些类书中。

  阮咸年龄比王戎稍长,在竹林七贤中是第二小的。阮咸少有夙惠,曾与叔父阮籍一同饮酒宴游。历仕散骑侍郎.山涛曾举荐阮咸为吏部郎,评之曰:“(咸)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武帝以其崇尚虚浮之谈、嗜酒如命为由不用。

  阮咸为人放诞不拘礼法,为当世所讥。阮咸私幸其姑母家的鲜卑婢女。后来阮咸的母亲去世,阮咸服丧,姑母也要回夫家去。起初姑母答应将此婢女留下,但离开时又私自把她带走了。当时阮咸正在会客,闻之借客人的马去追。追上后还穿着丧服与婢女共骑一匹马回来,说:“人种不可失”。阮孚即阮咸与此婢之子。

  七月七日,按当时风俗,阮氏各家都把华贵的衣物拿出来晾晒。唯独阮咸在庭院里褂了一条寒酸的布犊鼻裈。别人问他,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儿。”

  阮咸不喜与人结交,只喜与亲族一起饮酒弦歌取乐,尤其与从子阮脩意气相投。曾与族人群聚饮宴,不用普通的酒杯饮酒,而是把酒盛在大瓮里,几个人围坐在瓮前相向而酌。此时有一群猪也来寻酒喝,阮咸便跟在猪群的后面共饮。

  阮咸善弹琵琶,精通音律。据说阮咸改造了从龟玆传入的琵琶,后世亦称为阮咸,简称阮。中书监荀勖常与阮咸讨论音律,自叹弗如,由此嫉恨在心,迁阮咸为始平太守,故后人称之为阮始平。阮咸后以寿终,有二子阮瞻、阮孚。

  阮咸曾作律议(见<世说 术解="术解">)。但其著作无一流传至今。

  宋人颜延年五君咏中有阮始平诗(见文选)。

阮咸与阮琴的典故大全相关文章:

1.关于阮咸的典故

2.阮咸的故事典故

3.竹林七贤之一阮咸

4.阮咸晒衣的典故故事

5.西晋音乐家阮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