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鸿门宴成语典故

蓝俊分享

  鸿门宴,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鸿门宴成语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鸿门宴成语典故

  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大军入关进驻鸿门,准备消灭刘邦。经项羽叔父项伯的调解,刘邦亲赴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设宴相待。席间项羽谋士范增命项庄舞剑,伺机刺杀刘邦。项伯见势不妙,也拔剑起舞掩护刘邦。刘邦乘机入厕,在樊哙等掩护下逃回大本营。

  鸿门宴解析

  【注音】hóng mén yàn

  【出处】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解释】鸿门:地名,今陕西临潼东北。指不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加害客人的宴会

  鸿门宴相关

  相关成语

  斗酒彘肩:

  〖解释〗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zhī)[4] 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示例〗~渡江人,南部莺花每怆神。 ★吴梅《马鞍山麓吊刘龙洲墓》诗

  秋毫无犯:

  〖解释〗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示例〗~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唐·李白《永王东巡歌》

  劳苦功高:

  〖解释〗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

  〖示例〗这是决战的最后五分钟了!这一班~的“英雄”,手颤颤地举着“胜利之杯”,心头还不免有些怔忡不定。 ★茅盾《子夜》十五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解释〗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示例〗还不是~,寄人篱下的日子究竟到了什么时候为止? ★朱道南《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解释〗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示例〗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却暗有所指,~。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注释〗大行:干大事,大的作为。顾:顾念,考虑。细谨:细微末节,小的谨慎。辞:拒绝。不辞:不躲避、不回避。让:责备。

  〖解释〗做大事的人不拘泥于小节,有大礼节的人不躲避小的责备。

  〖出处〗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鸿门宴

  〖解释〗鸿门:地名,今陕西临潼东北。指不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鸿门宴相关诗文

  鸿门宴

  寰海沸兮争战苦,风云愁兮会龙虎。

  四百年汉欲开基,项庄一剑何虚舞。

  殊不知人心去暴秦,天意归明主。

  项王足底踏汉土,席上相看浑未悟。

  ——王毂 

  梁启超谈《史记》之名称《史记》之名,非司马迁书原名也。其见于《汉书》者,《艺文志》述刘歆《七略》称“《太史公》百三十篇”。《杨恽传》谓之《太史公记》,应劭《风俗通》同。《宣元六王传》谓之《太史公书》,班彪《略论》,王充《论衡》同。而《风俗通》时或称《太史记》。是知两汉时并未有名迁书为《史记》者。本书中“史记”之名凡八见:(一)《周本纪》云:“太史伯阳读史记”。(二)《十二诸侯年表》云:“孔子论史记旧闻。”(三)《十二诸侯年表》云:“左丘明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四)《六国表》云:“秦烧天下书,诸侯史记尤甚。”(五)《六国表》云:“史记独藏周室。”(六)《天官书》云:“余观史记考事。”(七)《孔子世家》云:“乃因鲁史记作《春秋》。”(八)《太史公自序》云:“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皆指古史也。《史记》之名,盖起于魏、晋间。实《太史公记》之省城耳。

猜你喜欢:

1.鸿门宴历史典故

2.楚汉成语典故

3.项庄舞剑的成语典故是什么

4.青梅煮酒主人公 青梅煮酒典故

5.出自史记的故事 鸿门宴的故事

    上一篇:好高骛远的典故

    下一篇:鸿雁传书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