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纵横捭阖的典故

蓝俊分享

  纵横捭阖指国际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外交斗争。接下来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纵横捭阖的典故,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纵横捭阖的典故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都想搪塞秦国,但是他们的态度分为两派,以张仪为首的一帮人随处游说听从秦的领导,支持秦国统一六国,这一派叫横;以苏秦为首的宣扬六国联合起来搪塞秦国的叫纵,但他们各自为政,最终被秦所灭。

  纵横捭阖的解释

  [释义] 战国时策士为推行合纵或连横战略而进行游说的手段。后形容在政治、外交上进行分化瓦解或拉拢的手段。纵横:合纵与连横;捭:开;阖:合。

  [语出] 宋·李文叔《书战国策后》:“战国策所载;简陋皆纵横捭阖谲诳相轻倾夺之说也。”

  [正音] 横;不能读作“hènɡ”;捭;不能读作“bēi”;阖;不能读作“ɡài”。

  [近义] 兵不厌诈 远交近攻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纵横捭阖的造句举例

  1) 穿越成为败家纨绔,携大武尊系统逆天崛起,无穷世界,问谁可纵横捭阖,睥睨天下,书写永恒传说?唯我万古武尊!“大武尊系统”。

  2) 之后又在三十年战争要害时刻坚决决定参战,四面出击,纵横捭阖,在牢固自身阵营的同时,分化瓦解了天主教同盟,并在荷兰和意大利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3) 在战国七雄之间纵横捭阖,和战国名将对决战场中,探索失落的中国古代机关术,掘客史前的超科技文明遗迹……

  4) 在班班刊中,同学们生动描绘:历史老师博闻强识,纵横捭阖;政治老师经世致用,注重实际;数学老师思维理性,脚踏实地;英语老师洋文飘洒,青春激扬……

  5) 五路雄师在徐达,常遇春,冯胜的领导下开始了对陈友谅士兵的轮番攻击,朱军骑兵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6) 但这样一头在商场上纵横捭阖的笑面虎,却在去年一起金额高达千亿美元的收购案中第一次遭遇了“滑铁卢”。

  7) 二叔关平纵横捭阖,刀气如风,所过之处当者披靡,血光激射。

  8) 世间万千变化,从粥衣醋茶,到纵横捭阖,离不了离合悲欢,兴亡成败。

  9) 还要论三家分晋战国七雄五国相王将相和纵横捭阖……这些名词大事件么?……

  10) 呜呼哀哉!专恣卤夺,罔顾法条,公允秩序,由是遭坏,闻者岂不恚詈而讼之乎?然且奸佞巧伪之徒,自以为纵横捭阖,瞒天昧地,偷梁换柱,颠倒是非,无不如其意。

  11) 博大是海纳百川的气魄;博大是纵横捭阖的无畏;博大是驰骋四海的包容。

  12) 其艺术气势派头,或潜气内转,或纵横捭阖,或悲慨淋漓,或超尘高蹈,从而使滇词具备了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相当的文化品位。

  13) 在错综庞大的形势中,他纵横捭阖,应付自如。

  14) 有通才有达,纵横捭阖的门路网络,引导旺盛的商业流通。

  15) 所举事例包罗古今中外天上地下人间鬼蜮,纵横捭阖,令人目不暇接。

  16) 他在战场上纵横捭阖,所向无敌。

  17) 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能够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来搪塞革命队伍,共产党也能够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搪塞反革命队伍。

  18) 一些人想用纵横捭阖之术离间我们的民族团结,实属妄想。

  19) 他们奔走于世界各国,巧理种种庞大事务,纵横捭阖,折冲尊俎,其言谈举止为国际友人所赞誉,其智慧才干为国际组织所倚重。

  20) 在这个社会里,太多的人都在纵横捭阖。

  21) 政客错实力以自雄,军人假名流以为重,纵横捭阖,各戴一尊。

  22) 为此,在家庭生活中,争风嫉妒,拨弄是非,纵横捭阖,勃奚谷斗法,撒拨放刁,等等,便成了她的全副本事和屡见不鲜。

  23) 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能够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来搪塞革命队,共产党也能够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搪塞反革命队。

  24) 而战国纵横捭阖的政治形势使各国完全撕去了文质彬彬的外衣,赋诗今后销声匿迹。

  25) 他是个喜欢纵横捭阖的政客。

  26) 从纵横捭阖的秦华文章,到新制迭出的盛唐气象;从鞭辟入里的宋代风骨,到张扬俗趣的明清景观……中国的历朝历代都维系着清晰的审美线索和文化特征。

  27) 念书让精神丰盛,让心灵充盈,让思想纵横捭阖。不囿于一门学术,穿越壁垒,拓展视野,终成各人。茅于轼

  28) 年前,纵横捭阖的一代名帅刘伯承与彝区沽基族头人小叶丹舀起彝海的清水,以此代酒,歃血结盟,留下了一段民族和气的韵事。

  29) 革命之中的纵横捭阖,革命之后的传奇不再,“惜阴堂”里上演的辛亥大戏落寞收场。

  30) 新世纪的第一缕东风掠过之时,梅陇是一片正在蓬勃生长的热土。开放的梅陇,将给你提供纵横捭阖生长的良机,将为你缔造奋力搏击铸造辉煌业绩的机缘。

猜你喜欢:

1.纵横捭阖的历史典故

2.纵横捭阖的典故

3.纵横捭阖典故

4.合纵连横的典故

5.欲擒故纵典故

6.有备无患的成语典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