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不破不立典故

蓝俊分享

  不破不立(bú pò bú lì):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不破不立典故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不破不立典故

  【出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示例】不破不立,讲的是这么一回事,破的是自己的茧,然后在别人眼里站立起来。很多人的茧很厚,把自己包裹得太严实,这个茧不是别的,正是古来难以定义的介于自尊与虚荣之间的混沌体,破之亦有风险,时机难以拿捏,也许里面已是成形美艳的蝶,也许还是令人作呕的蛹。

  【示例】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不破不立解析

  【词目】不破不立

  【发音】bú pò bú lì

  【释义】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用法】作定语、分句;指不批评旧事物就不能发展

  【语法】紧缩式

  【近义词】大破大立、除旧布新、兴利除弊、革故鼎新、废旧立新

  【反义词】老调重弹、倒行逆施、墨守成规、原封不动、因循守旧

  不破不立造句

  1、行政法治的一大功能,应当是不破不立,破除一部分既得利益的保障机制。

  2、不破不立,把对传统教育弊端的批判放在教育改革的突出地位。

  3、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4、新旧信任机制之间的关系更属转化而非不破不立。

  5、我们信奉的是不破不立。

  6、要维护社会公平正当竞争,形成良好的优胜劣汰机制,该破产的要破产,不破不立,每天都有新的公司注册成立,也应该有亏损企业倒闭破产。

  7、当然胡适是主张「不破不立」的,「破坏」是其中的必然阶段和必要手段。

  8、在意识形态层面,我们采取的是不破不立的方针。

  9、思想先行,实践基础,法制建制从晚清产生两个章程的历史发展来看,最早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与否定,所谓不破不立,在批判的同时也在提倡改革传统教育,这在朝廷内外有诸多一致的声音。

  10、所以,笔者以为,不破不立,唯有先打破三年制这个旧的以学科体系为本位的框架,才能创造出新的模式来。

  11、也许这个通过信息网络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议并不新奇,但对习惯于某种固定思维模式的单位来讲,任何新的变化都是对传统观念的打破,所谓不破不立。

  12、爱因汉姆是抱着一种不破不立的姿态来建构他的理论体系的,当时在欧洲文化界有许多人士心存偏见,()执意将电影排斥于艺术殿堂之外。

  13、比如在打击违法犯罪方面,仍然存在案件不破不立,追逃工作不到位,实际破案率较低等问题,导致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人民群众缺乏安全感。

  14、就其策而言,笔者以为须不破不立,且破且立,破立兼进。

  15、从而树立起不破不立的信心,摈弃旧有的人才培养观,建立新的人才培养观。

  16、也许有人会说,变化是文化发展的自然法则,不破不立,旧文化消失了,还会有新文化产生出来,我们没有必要去刻意维护过时的传统。

  17、不破不立,即非学术批评。

  18、但是也有人主张这样的做法也是必要的,因为不破不立,先破了大家的观点,然后给别人立论就打下了基础。

  19、所谓不破不立,正是这个道理。

  20、依此类推,如果政府通过教育,能够改变农民的素质和观念,不破不立,根据个人优势,进行社会分工,同时农民通过买卖土地,获得自己的发展资金,把所有国有资源盘活,我国内需将会有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