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八拜之交的典故

蓝俊分享

  八拜之交,旧时中国社会交际习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八拜之交的典故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八拜之交的典故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士大夫俞伯牙,是个擅长操琴的音乐家。伯牙从小酷爱音乐,从师于著名的乐师威连先生门下。他天资聪颖,后天刻苦,很快琴艺迅速提高,演奏乐曲的技巧登峰造极,一时间名扬各国,无人能及。

  东海的蓬莱山花香鸟语,山高水美,伯牙不远千里去此处练琴。他被自然的美妙气息所吸引,沉浸在宁静的氛围中弹奏乐曲,完全达到了忘我。那曲子绕梁三日,余音不绝,令人称奇。然而,伯牙也为再也遇不到像老师那样的知音人而苦恼。思及此,他的心中充满了寂寞和惆怅,经常抚琴慨叹。

  一次,伯牙奉命去楚国修聘,正在长江之上航行时,突然狂风大作,江面上白浪滔天。伯牙只好命人将船停泊在安全地方。他停船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湖北汉阳江口。只一天,正是中秋月圆之日,傍晚时分,月色如水,景色如诗如画,另伯牙陶醉不已。他兴致所至,于是拿出自己随身所带的古琴,来到岸边一块大石之上,对着汉水江月,抚琴抒怀,直弹得如痴如醉。浑然忘我之时,“噔”的一声,琴弦断了。这时,从山崖后突然走出一人,连声夸伯牙的琴艺。伯牙吃了一惊,心里十分诧异。借着晴朗的月光一看,更是惊讶,来者一身的樵夫打扮。 两人攀谈起来。来人名叫钟子期,精通音乐。伯牙为了考考他,提出了一系列音乐方面的问题,他都对答如流。博雅既惊又细,连忙请子期上船,吩咐童子设案置酒,两人饮酒赏月,倾心交谈。伯牙说,“足下既知乐理,不知道可不可以效仿颜回闻孔子鼓琴,而知孔子有贪杀之意的故事,也来听我抚琴时的思念呢?”子期点了点头,说:“我姑且试试看吧,若是猜不到,还望大人不要见罪。”。

  伯牙调好琴弦,沉吟半晌,开始抚琴。只听得声音雄壮而高亢。伯牙刚停下,子期就称赞道:“美哉!峨峨乎大人之志在高山。”伯牙微笑,沉默不语。凝神静气后,再次抚琴,这次意在流水,所以琴声淙淙宛若山涧溪水,清新流畅。一曲刚终,子期脱口而出:“美哉!洋洋乎大人之志在流水。”。两次赞美都道出伯牙的心事,这使伯牙惊叹不已、欣喜若狂。连忙起身,连连致歉:“失敬、失敬,常言道山中之石藏有美玉,伯牙最初以貌取人,差点错失了一位贤士。” 子期急忙还礼,说:“我家就住在附近的马鞍山集贤村,平素爱好音乐,稍有研究,刚才隐约听到有人在抚琴,所以循声而来。我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实在三生有幸。”

  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博雅主动提出,愿与子期结为异姓兄弟,以不负两人知音一场。当下,两人便在船中向苍天跪拜,伯牙年长一岁为兄,子期为弟。两人依依不舍道别,约定好明年的中秋再来此地相会。

  第二年的中秋,伯牙如期来到汉阳江口。可是等了许久也不见子期到来。伯牙焦急不安,便借琴音遣怀。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感怀去年此时的偶遇,欣喜于陌路逢知音,迫切地希望见到故人。琴声悠扬,一直传到很远的地方,可是子期还是不见身影。伯牙深知子期不是背信之人,定是出了什么事情,于是只好背着琴,朝集贤村的方向找去。

  此时,天已大亮。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四周染上一层清淡的金色,煞是好看。可是伯牙哪有心观景,视如无睹地向前赶路。自然也没有注意到岸边有一座面对汉水的新坟。远远的他看见有个人朝他走来,以为是子期呢,边挥手示意,边急匆匆地向那人走去。待走近看,来人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伯牙有些失望,但还是恭谦地向老人作了个揖,询问起集闲村和钟子期的家。老人一听,老泪纵横,悲痛地告诉他自己就是子期的父亲,子期劳累过度,不幸染病,前不久已经不治而亡了。这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伯牙悲从中来,大呼一声,晕了过去。

  伯牙醒来后,老人告诉他:“子期临死前再三提到,他去年曾和先生相约八月十五在江边会面。他再三嘱咐我们,一定要把坟墓修在江边,面对汉水,为的就是在九泉之下也能听到先生的琴声。先生你看,前面那座新坟就是他的……”伯牙悲痛欲绝,一路跌跌撞撞,摔倒好几次,才来到子期的墓前,他颤抖地抚摸着坟前长出的新草,跪拜在地,哀哀痛哭起来。老人说:“先生,子期生前常提起你的琴声天下无人能及,你就弹奏一曲,以慰他在天之灵吧。”

  伯牙这才擦擦眼泪,盘膝席地而坐,取出瑶琴,弹奏起那支古曲——高山流水。琴声呜咽,如泣如诉,听者为之落泪。弹罢,他取出刀先割断琴弦,再双手拿琴,高高举起,向祭台用力摔去,直摔得金徽零乱。

  伯牙含泪,无限凄苦地说:“琴为知音而生,如今知音既逝,琴又留着有何用呢?伯牙此生再也不会抚琴了。”随即伯牙向子期坟台告别而去。

  伯牙子期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的美妙乐曲至今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底耳边,而那种知音难觅,知已难寻的故事却世世代代上演着。世上如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实在是太少了。孟浩然曾叹曰:“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岳飞无眠之夜也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苏轼自比孤鸿,写下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州冷”句子。贾岛却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的辛酸。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的友谊,特地在小山包上筑起一座古琴台,并将小山取名为碎琴山,在距汉阳十余里的地方,还有一个琴断口,相传就是伯牙当年挥琴的地方。还有人专门写诗吟咏这段千古佳话: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八拜之交的典故2.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

  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赵国。

  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的官位还高。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很是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府。

  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八拜之交的典故3.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陈重、雷义,汉时人,是东汉年间豫章郡(今江西南昌)两位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君子。两人为至交密友,当时人们称颂道:“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事见《后汉书·独行列传》。后以“陈雷胶漆”比喻彼此友情极为深厚。

  陈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年轻时与同郡雷义结为知交。两人一起研读《鲁诗》、《颜氏春秋》等经书,都是饱学之士。

  太守张云闻陈重之名,嘉许他的德才品行,举荐他为孝廉,陈重要把功名让给雷义,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张云不批准。第二年,雷义也被选拔为孝廉,两人一起到郡府就职。

  同事中有一小吏家遭变故,举债负息钱数十万,债主天天上门索讨,小吏跪求暂缓,仍无法通融,欲诉诸官府,陈重得知后,便私下替他还债。小吏感恩戴德,登门拜谢,陈重若无其事地说:“这不是我做的,也许是与我同姓名的人代你偿还的吧!”始终不谈自己的恩德。有一次,一个同事告假回乡,忙中穿错了别人的一条裤子回去。失主怀疑是陈重拿走,陈重也不置申辩,而去买了一条新裤赔偿他。直到回乡奔丧的同事归来,才真相大白。

  陈重与雷义两人同时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为代人受罪,被免职。陈重也以身体有病为理由,辞职一同还乡。后来陈重复出,任细阳县令,颇有政绩,举措标新立异;又升任会稽郡太守,因为姐姐去世守丧,辞官离职;后又被司徒征召,官拜侍御史,卒于任上。

  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初时任郡府功曹,举荐擢拔了很多德才兼备的人,却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雷义曾经救助过一个犯了死罪的人,使他减刑得以赡养一家老少。这个人为了感谢雷义的再造之恩,攒了两斤黄金送到雷家,以表寸心。雷义坚辞不受。这个人没法,只好趁雷义不在家时,暗暗把金子放在雷家老屋的天花板上。若干年后,雷义修葺房屋,翻开屋顶,才发现那两锭金子。但是送金子的人已过世,妻小也不知流落何方,无法退还。雷义便将这两斤黄金交付县曹,充入官库。雷义任尚书侍郎时,有一同僚因犯事,当受处罚,雷义为他分担责任,向上司上书申辩,愿意自己独担罪责。同僚闻知,弃职进京自陈曲衷,请求为雷义赎罪。后顺帝下诏,两人皆免官,并免予刑事处分。

  雷义回乡又被举荐为秀才,雷义要把这功名让给陈重,刺史不批准。雷义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奔走呼吁,而不去应命就职。

  因此遍乡里传颂他们两人的事迹,说道:胶和漆自认为融为一体,坚不可摧,还不如陈重与雷义,荣辱与共,生死相依。后来三府同时征召两人,雷义被任命为灌谒太守,让他持节督察诸郡国的风俗教化,他设席讲学,太守令长各级官员来听讲的有70多人。不久雷义官拜侍御史,授南顿令,卒于任上。

  陈雷胶漆,肝胆相照;为官为民,政声载道。

    上一篇:爱情诗词典故

    下一篇:八仙过海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