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2017年股票大跌原因
“春节红包没挣着,反而大亏一笔”是多数股民2017年伊始最真切的感受,沪深两市年初开盘便有将近400只股票跌停,这让不少的股民心头一惊,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揭秘股票大跌的原因,希望大家喜欢!
2017年股票大跌情况介绍
1月16日,沪指五连阴,盘中下跌至3044.29点,创近三个月来新低。尽管沪指尾盘强拉,收盘仅跌9.33点,但当日盘中沪深两市近400只股票跌停,这让不少股民心头一惊。
开局不利的2017年股市是否还有大行情?市场上有不少券商看多,如华泰证券(17.720, -0.18, -1.01%)就预测称,A股将迎来“慢牛换芯,盈利牵牛”;也有一些机构人士看空,如琳琅投资称,2017年年线大概率收阴,下跌400~600点收盘。股市中,看多看空存在分歧是一件正常的事,多空一致才是不正常的事,所以早就有“看多的人多了,暴跌就来了;看空的人多了,行情就来了”的说法。
猴年猴市,尘埃落定,A股两市指数2016年的最高点仍然停留在2016年的第1个交易日,这是一个充满讽刺又让人无奈的定论。经历过2015年股灾,2016这一年的A股市场犹如惊弓之鸟,这种状态贯穿全年,如灰霾缠绕,挥之不去。
这一年我们经历过开年连续熔断的惊悚恐慌,也经历过证监会换帅的欢拥与迷茫,这一年,欣泰电气成为第一只因为欺诈发行而退市的上市公司;这一年,两市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IPO融资规模再创新高;这一年,不管你承认与否,险资替代游资成为两市最大的“鲶鱼”,上市公司闻之色变,投资者趋之若骛。当回首2016年A股市场的时候,搜狐财经为你记录下了这些关键字和数字:
1、两市市值:全年蒸发2.83万亿,每个投资者人均亏损2.4万元
2016年沪深两市从开年伊始就跌入熔断深渊,绝大多数投资者根本没有机会脱离,两会之后,证监会经历换帅,市场趋稳,反复,后来在宝万之争的喧哗之下,险资举牌的蓝筹股掀起一轮又一轮的上功,并于11月底摸高3300点。2016年两市市值定格为56.53万亿,较之2015年年底59.36万亿元,2016年全年蒸发2.83万亿,根据中登公司公布的2016年年底投资者数量1.17亿人来计算,2016年人均亏损高达2.42万元。
2、全年成交额:127万亿元,正好是2015年大牛市的一半
2016年对于中国经济是不平凡的一年,L型筑底初露端倪,高股息率、高ROE(净资产收益率)的低估蓝筹公司受到以保险资金为首的大机构青睐,甚至引发了股权之争。
2016年A股市场沪指跌了12.31%,深成指跌了19.64%,两市全年成交额合计126.66万亿元,正好是2015年大牛市成交额(253.64万亿元)的一半,2016年两市全年买卖成交笔数达到60亿。申万一级行业28个分类中,全年成交额最大的三个行业化工、计算机、电子,分别达到9.93万亿元、9.29万亿元、8.53万亿元。
2017年股票大跌的原因
对2017年行情无论看多看空,都有必要对几个大的潜在利空因素进行分析梳理,提前做好风控。
2017年或面临资金荒
近日,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在其《2017年宏观经济走势与政策展望》的报告中表示,2017年中国再也不会是资金宽松到资产荒,而很可能是资金荒。
他分析说,“2014、2015甚至包括2016年的上半年,中国出现了资金过剩,流动性泛滥,那个时候是以资产荒为主,资金供过于求,所以我们的各种利率、各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断下降,我们的各种证券市场、投资标的应该说溢价都非常明显,有钱也买不到值得投资的好的投资品牌。”
但是,这种情况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则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外汇占款开始减少。央行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2月外汇占款余额为21.9万亿元,环比下降3178亿元。至此,外汇占款已经连续14个月下降。这意味着央行为收购外汇资产而向市场投放的货币持续减少。
其次,楼市在2016年经过“9·30”密集调控之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又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以此明确2017年中国楼市发展方向。地产受到调控,银行等行业流向楼市的资金量将明显减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1月5日—6日召开的央行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流动性闸门,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
市场认为,上述这些因素叠加,很可能导致市场上的资金紧张。事实上,就在2016年12月,市场从资产荒转到钱荒已经有些端倪,比如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走升。
同时某券商“萝卜章”代持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恐慌情绪。随着央行加大投放流动性、监管层强力协调,这股钱荒才退潮。
钱荒将造成资金偏紧格局,流入股市的资金也相应会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情的推动。在方正证券(9.840, -0.09, -0.91%)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看来,钱荒在短期对股市存在负面影响,无风险收益率上升也将增加股市估值压力。
IPO陷入“囚徒困境”?
进入2017年,仅仅两周时间A股已有27只新股上市,并且证监会似乎没有暂缓的举动。因此,很多股民将股市疲弱归结为新股发行过快给市场带来了较大压力。
“美国股市117年才发行5000余只股票,而A股26年就发行3000多只”,央视近日的这则报道引发了股民们对证监会IPO加速的不满情绪。次新股的暴跌,或是资本市场用脚投票的不满。
去年11月发行的上海银行(25.400, -0.14, -0.55%)(601229.SZ)发行价17.77元,近期则跌至21.88元,股民担心其会很快破发。
有媒体报道,证监会主席刘士余1 月14 日召集部分在京机构负责人座谈,听取市场人士对IPO、再融资、壳资源和新三板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市场人士刀锋认为,IPO已遭遇“囚徒困境”,“IPO不能暂停,因为市值配售制度,市场上打新资金配置了大量的银行等蓝筹股,而一旦IPO暂停,这部分投资者必然卖出所持有的头寸,导致市场短期出现暴跌,惨烈程度堪比熔断。”而如果打新不赚钱,同样会引发打新者撤离,并卖出所持有的市值头寸。
另外,如果新股破发成为趋势,一样会引爆这枚“核弹”!在刀锋看来,打新收益率必须要维持在一定额度之上,才能维持股市不会大起大落。
“行情不好时,暂停IPO;行情好时,加速IPO。”这是以往IPO发行的特点。有市场人士呼吁,证监会应该公布全年IPO计划,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狂发”,令市场和股民不知所措。
股指期货或松绑
对于市场传言股指期货将要松绑,1月12日,中金所回应表示,股指期货是资本市场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有助于股票市场健康平稳运行。中金所一直在研究论证相关工作,促使股指期货发挥积极的市场功能。
在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期间,期指被采取限仓等一系列“最严”限制措施,期指非套保持仓保证金提高至40%,平仓手续费提高至万分之二十三,单个产品单日开仓交易量超过10手认定为异常交易行为。
如今,松绑股指期货,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似乎并没有明确答案。
在市场人士郭施亮看来,从松绑股指期货的传闻来看,这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市场的底气在增加。
对于大资金大机构而言,更期待股指期货的松绑来满足更多的对冲手段。
但股指期货的冲击影响力依旧不可小觑,由于缺乏对称的交易模式、自律的机构投资者以及成熟的市场环境等因素,股指期货仍可能容易遭到市场的“妖魔化”。
对于缺乏交易优势、资金优势、成本优势以及信息优势的中小散户,更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股谚有云:“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会空仓的才是祖师爷。”2017年,股民空仓等待时机莫非才是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