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扩大社交圈
在现时社会,扩大社交圈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有效建立人脉,扩大社交圈?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扩大社交圈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扩大社交圈的方法: 行为聊法
扩大社交圈不是说从今天开始出门参加各种活动,见到陌生人就递名片加微信。我经常会在活动聚会中看到这样的人,但这种做法并不是在交朋友,倒是更像个业务员在收集客户信息。我们固然需要走出家门去多认识一些人,但是更应该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每次认识2~3个新人足矣,然后积极互动以判断是否能交往下去成为朋友,这比获取一大堆联系方式要有意义。
社交场合中的搭讪阶段,最好当时就跟希望结识的人即时交谈,最好15分钟以上。这对于一些人很难做到,但如果你跟他连这点时间都不能一起度过,那么即使获得了联系方式也白搭。
所以如果想扩大交际圈就必须解决不会跟陌生人聊天的问题,特别是自认为内向又不会社交的人群。否则就只能走那条“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鸡汤社交之路了,但其实多数人是达不到“蝴蝶自来”这个境界的,而提高交流表达能力相对还现实一点。
如何聊天是个很大的话题,有很多方法,这里只讲一个关于寒暄的技巧——我称之为“行为聊法”。
在15分钟的闲聊中,你可以向对方的行业专业发问,通常对方都会回答你,但是对方回答了你的问题之后,你不要没完没了地继续提问,而是应该有所回应,可是这还不够。
行为聊法是一个在寒暄时很有用的方法,拿我的个人经验为例,在一些社交场合,有人对我说“阮老师你的搭讪学很厉害”、“你的书很好”,这样的寒暄让我觉得特别不好接话,否认吧显得不配合,承认吧显得不谦虚,,而如果对方说“阮老师你的书很好,看完以后我也搭讪好几次了……”对于这样的寒暄我就可以跟他去聊如何搭讪的话题了,我们可以想聊多少就聊多少,完全没有限制。
很多人在遭遇社交紧张时都爱使用评价式的语言,这是由于内心紧张——导致想象中的敌对——为了降低敌对——用评价的方式表态——表达赞美或赞同,但这种做法的效果其实并不好。另一方面,当我们面对真正亲近的人或者自身安全感很高时,我们的下意识语言模式往往愿意“跟对方一起做点儿什么事情”或者“把自己做过的以及打算做的事情告诉对方”,这就是行为聊法的由来。“行为聊法”传递了更高的安全感以及更多的联系感。
再换个角度,我们可以把单纯评价理解为封闭式聊天,把行为聊法理解为开放式聊天。对于封闭式聊天,反对显得不友好,赞同常常又很无趣(熟人之间就可以不在乎这些,熟人之间经常可以反对和争论,恰恰还是聊天最有趣的部分),而对于开放式聊天,尚且不熟悉的双方可以绕过同意或反对的表态,直接在事实层面进行互动。
悟出了行为聊法之后,我自己也化解了许多尴尬的寒暄。比如:
再遇到有人说:“你的搭讪学很厉害。”
我会主动引导:“是吗?那你什么时候打算去搭讪呢?”(尽量别问“你有没有搭讪过呢”,万一遇到不会聊天的人来一句“还没”,你就不好接话了。)
如果恰好对方回答:“可惜我已经结婚,没机会搭讪了。”
扩大社交圈的方法:态度、情绪、想法
接下来我们再从另外一个层面讨论社交行为。
拿一个饭局为例,在这个有认识的人也有不认识的人的场合,一般规律如下。
刚见面大家都礼貌客气,但不会放得很开,然后开始喝酒,气氛逐渐变得热烈。
接下来喝高了,在座的人进入真实状态,有的眉飞色舞,也有的唏嘘感叹,这就是所谓“喝到位”。再然后,酒精的作用逐渐消退,也许有些人会提前告辞,但留下来的少数人可能会聊一些更为深入的话题,这时已经没有表面的热情以及单纯的情绪,而变成推心置腹的交流,也就是所谓“谈的很深”。
这样一个饭局之后,往往真的能结识几个朋友。
我把人与人的交流方式分成三个阶段:态度、情绪、想法。
态度,是我想要表现给对方的状态。
情绪,是我此刻真实的状态。
想法,是我的认知和行为。
接下里我们用这三个阶段来分析上面的饭局中的社交行为。
比如我今天刚刚失恋,心情沮丧,但是早就答应的聚会还是要参加,于是我硬着头皮去了。
到了现场,我强打起精神,向在场的朋友表现出开心的样子,这就是态度——我展现给别人的状态。
但实际上我的心情是低落的,这就是情绪——我此刻的真实状态,可是我还不会表现出来。
敬酒的环节把聚会的气氛进一步推高,我对大家也从友好变成热情,但这还只是我的态度,不是我的情绪。
再接下来,酒精的作用逐渐让我们放松,大家开始表现出各种平时没有的样子,我也流露出了自己的低落, 虽然大家不知道我遇到了什么事情,但他们都关注到了我的情绪并表示关心,这时候我跟周围的环境开始了情绪层面的交流,我感到这里有一群可以理解我让我放松的朋友。
再接下来,我们开始聊生活聊工作聊感情,我把自己的失恋经过倾诉出来,也讲了自己对爱情的认知和今后的打算,周围的朋友认真倾听,而且还替我出谋划策,这就是所谓的想法层面的交流。我感觉今天在这里遇到了可以交心的朋友。(不过这只是产生了朋友的感觉,成为真正的朋友依然需要时间的积累或者行动的证明,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共事”过。)
我们看到如果幸运的话,一个饭局可以是一场高效率的社交,能够快速让我们交到朋友(从这个角度看,参加一场有效的社交活动,你不一定早到但最好晚走)。
但在更多的情境下,态度——情绪——想法,完成这三个层面的互动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和铺垫,并且也依赖于当事者的性格和能力,有人很擅长,有人完全不会。
通常请客吃饭能够快速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就是由于酒精的作用可以让我们进入情绪表达的状态,另外还有一些手段,比如男人们一起去桑拿、KTV,本质上也是为了跨越态度交流进入情绪交流。
我们搭讪培训班的学员往往都能一见如故,就是因为搭讪这件事让陌生的男孩子体验了共同的紧张焦虑而快速进入情绪交流的层面,在一次培训活动中,仅仅一个下午的时间,这些刚认识的学员就会相处得非常融洽,尽管平时他们都是一些内向害羞的男孩。
还有一个社交场景也可以帮我们理解这个规律,就是在商务谈判时。
陌生的双方可以在礼貌寒暄(简单的态度交流)之后迅速进入深入的想法层面的交流,这是由于双方所代表的组织(公司)之间的社交担保才能得以进行。
但如果合作条件无法达成一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双方会暂停想法交流,退回到情绪交流层面,吃饭喝酒唱歌桑拿,待到积累了足够的熟悉和信任之后再重新讨论合作条件(想法交流)。
在两性关系中同样可以看到这个规律。通常一开始男人会绅士礼貌地向女人主动示好,这就是态度交流;然后在聊天中开开玩笑活跃气氛,把交流推进到情绪层面;再往后,找到适当时机谈谈人生谈谈经历,让交流最终进入想法层面。
所谓“好人卡”的男人往往属于完全不会情绪交流和想法交流的家伙,即使跟女孩交往了很久,但交流方式还始终停留在态度层面。极端些的情况,有的男人都跟女孩确定恋爱关系了,说话做事还是一板一眼,只有礼貌和客气,从未有自己真性情的流露,跟这种男人过日子的女人怎么会有“感觉”呢?
而所谓“坏男人”,往往都是很善于进行情绪交流的家伙。但是有了情绪交流固然可以让女人开心放松甚至发生亲密关系,可长时间停滞于这个层面也会让女人觉得“这人永远没正经,只会打情骂俏,不能交心。”
真正能走入女人内心世界的是那种既能够跟女人进行情绪互动,又可以跟女人深入探讨想法的男人,这才是人们常说的爱情,这甚至跟交往的时间长短无关,跟交往的关系程度也无关。有些男人虽然只是跟女人萍水相逢,但他会快速完成态度层面、情绪层面的表达,引导女人进入想法层面的交流,即使他和她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关系,但也会产生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这是爱情的一种变形。
态度/情绪/想法理论属于交流的层级顺序,而我以前的分层升级理论属于关系的层级顺序,在关系层级的每一级都应该遵循态度/情绪/想法交流的递进去推动关系,至少在上一级表达受阻时不要再往下一级表达冒进。
比如女孩对你的态度是冷漠(负面态度交流),你就别再跟人家开玩笑了(积极情绪交流)。总之,执行好这个理论会是一种牛逼的技巧,违反了这个理论会犯一种低级的错误。
直男求爱的一种常见错误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对女孩充满想法,所以就直接跳过了态度交流和情绪交流。比如女孩在他的朋友圈下面点个赞,他们马上就琢磨“她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即想法,她打算让我们的关系怎么发展)”,但实际上也许女孩只是当时心情比较好,随手点个赞(情绪表达),或者觉得好久没联系了,表示个友好而已(态度表达),人家并没有对你们的关系发展有什么计划和期待。
我发现越是不善于社交的人,越是忽略态度层面以及情绪层面的表达,但实际上真正到了想法层面他们也不灵,他们只是一直在YY各种不切实际的念头而已。所以内向的人要想扩大社交圈,应该脚踏实地从态度和情绪的交流开始,克制住那些过多和过早的想法,先让自己走入人群之中,用友好的态度和自然的情绪去跟别人互动。
很多内向的人难以迈出与人交往的第一步,往往是因为他们把社交这件事想的太复杂太神奇,总觉得要有口若悬河的本事,要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技巧……
其实对于工作中和同性间的交际,只要主动做出积极的态度交流,再配合前面讲的“行为聊法”,基本上就能有个良好开始;而对于男女之间的交际,情绪交流的效果往往会更为明显。
这里大家只需要记住,一般意义上的社交,能够做到主动友好即可,所以见了生人多微笑多打招呼才是关键,迈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可能就是你们互相拉着前进了,因为说不定对方也是个跟你一样不善言辞但内心深处也渴望社交的人呢。
如何扩大社交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