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前准备工作技巧
只要遵循正确的方法,做好充分的准备,任何人都能成为出色的演讲家。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演讲前准备工作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演讲前准备工作技巧一、将题材规划在一定的范围内
选好要演讲的题目,第一步就是要确定自己要演讲的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并且牢记不超出这个范围,不要去想讲一个无所不能的话题。曾经有一个年轻人想讲两分钟,可是讲的题目竟然是《公元前500年的雅典至朝鲜战争》,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他才讲完雅典城的建造,时间就到了。他想在一场谈话中概括很多东西,最终失败得不明不白。当然,这是极个别的例子。我曾听过许多演讲,都因为范围不确定,结果因为同样的原因——涵盖了太多的内容和论点,从而无法抓住听众的注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的注意力不可能一直注意一连串单调的事实。如果你的演讲听起来像是世界年鉴,你就无法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很久。选个简单的题目,例如《黄石公园之旅》之类的题目,多数演讲者都会十分热心的,对于园中每个景色都想说上一些,不肯放弃半点东西。这样听众就会被带着,匆匆忙忙,从这一点奔到另一点。最后,能够记住的,只是些模糊的瀑布、山岭和喷泉。如果演讲者把自己限定在公园的某一方面,例如野生动物或是温泉,这场演讲就会变得令人难以忘怀。这样讲,可以有时间描绘生动的细节,得以把黄石公园以鲜明的颜色与无穷的变化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听众的眼前。
这个道理用于任何题目都一样,不管讲的是销售术、烤蛋糕、减免税赋或者是导弹。开始之前,先加以限制和适当的选择,把题目缩小到某一范围之内,来配合自己演讲的时间。
在短短的不超过五分钟的演讲里,只能期望说明一两个要点而已。长些的,可以放到30分钟的演讲中,演讲者如果想在演讲过程中讲到四或四个以上的主要概念,很少有人会成功。
演讲前准备工作技巧二、培养准备的能力
做浮光掠影、只涉及表面的演讲,要比深入事实、发掘内涵的演讲容易多了。但是,选择容易的路,听众获得的印象就很少,甚至全无印象。题目缩小之后,就要问自己一些问题,加深自己的了解,让准备更充分一些,最终能用权威的口吻来讲述这个题目:“我为什么要相信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我什么时候听过这一点并可以证实没有错误?它到底是怎样发生的?”
做这类问题所需要的答案,可以提高你这种准备能力。这种力量能使人们集中注意力。据说,植物界的怪杰路德·柏班克种了一百万种植物品种,只为寻找一两种最高级的品种。演讲也是如此,围着主题汇集一百种思想,然后舍去其中的九十种。
“我总是搜集十倍于我所要使用的材料,有时甚至达到百倍,”约翰·甘德不久前这样说。他是畅销书《内在》的作者。他说的是准备写书或演讲的方法。
有一次,他的行动印证了他的话。1956年,他着手写有关精神病院的文章。他前往各地的医院,与院长、护理者及患者分别谈话。我有一位朋友同他一起,协助他的研究工作。我朋友后来告诉我,他们从这栋建筑到另外一栋建筑,上上下下楼梯,走了数不清的路。甘德先生记满了许多笔记本。在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政府与各州的报告、私立医院的报告、委员会成叠的统计资料。
“最后,”我朋友说,“他写了四篇短文,简单而又有趣,是很好的演讲题材。写着文章的几张纸,也许只重几盎司。可是,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及其他别的东西——他用来作为这几盎司产品的依据的,却一定超过二十磅。”
甘德先生知道自己挖掘的是价值连城的矿石,他知道不能忽视任何一部分。他是干这行的老手,把心思全放在上面,然后把金块筛出来。
我的一位外科医师朋友说得好:“我可以在十分钟内教会你如何取出盲肠,然而,要教你出了差错时怎样应付,却要花我四年的时间。”演讲也同样如此:总要周密准备,以应付变化。比方说,可能由于前一名演讲者的观点,你不得不改变自己观点的重心,或是在演讲后的讨论时间里,要回答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你要尽快选好题目,发挥这种准备能力。千万别犹豫不决,等到要讲的前一两天才做出决定。如果及早把题目确定好,你的潜意识便能为你发挥很大的作用,这是很有好处的。在每天工作完成后的零星时间里,你就可以深入研究自己的题材,把要传达给听众的理念加以琢磨使其更加精练。在驾车回家的途中、等候公车或乘地铁时,常会胡思乱想,你不如将这些时间用来思索自己的演讲题材。灵光一闪的顿悟,经常来自这段孕育期间。你很早就把题目决定好,脑子便能在潜意识里将它千锤百炼。
诺曼·托马斯是位出色的演讲家,就算面对强烈反对他政治观点的听众,其注意力也能被他所驾驭,获得他们的敬佩。他说:“如果一篇演讲真的十分重要,演讲者就应该和其主题或内涵进退与共。在头脑里反复思索,他会惊讶地发现,不管是走在街上,读着报纸,还是在准备睡觉或者清晨醒来时,多少会有自己观点的例证和很好的演讲方式像潮水一般向他涌来。平庸的思考只能产生平庸的演讲;这种不可避免的正常反射现象,就是对题目认识不清楚的结果。”
当你置身于这个过程中,就会感到一种很强烈的诱惑,总是想把自己的演讲内容写下来。千万不要这样做,因为你一写下来,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自己就会觉得很满意了。这样,就会停止更有价值的思考。而且,你有可能会掉进试着去背诵它的陷阱里。马克·吐温说背诵演讲稿是:“笔写的东西不是为演讲而作的。因为它的形式是文学的,生硬而没有灵活性,无法再通过嘴愉悦而有效地传达。如果演讲的目的是让听众感到快乐,不是说教,你就需要把它们变得温和、简洁,尽量使其口语化,使用平常一样不需要经过认真考虑就说话的方式;如果你不是如此,就会烦死一屋子的人,而不能让他们感到高兴。”
查尔斯· F.吉特林是发明天才,他曾经加速了通用汽车公司的成长。他也是美国最有名也最真诚的演讲家之一。当被问到他有没有把演讲的部分全部写下来的时候,他说:“我相信,我要讲的话实在太重要,不能在纸上写下来。我宁可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都写在听众的脑子里,记在他们的情感中。小小的一张演讲稿,在我准备用来感动听众的东西之间,是没有它容身之处的。”
演讲前准备工作技巧三、演讲内容要具体
几年前,一个哲学博士和一名流动小摊贩一同参加了我在纽约的一个训练班。这位哲学博士在大学里当教授,温文尔雅;另一个是街旁的流动小摊贩,他年轻的时候曾在英国海军待过,豪爽而粗犷。令人奇怪的是,在这个演讲训练班的学习过程中,那位流动摊贩的演讲,却远比这位大学教授更能吸引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位大学教授用漂亮的词汇发言,他的台风文雅,讲话条理清楚;但是他缺少了演讲的一个重要的元素:具体化。他的谈话不明确,太过空泛。而那位流动摊贩,正好相反。他一开口就立即抓住问题的核心,演讲的内容很明确,而且很具体、很实在。加上他充沛的男子汉活力,以及新奇的词句,便使他的演讲十分动人。
我举这个例子,不是因为它明显地代表了大学教授或流动摊贩的典型,而是因为它可以具体说明,只有说话具体而且明确的人——不管他的正式教育程度如何——才会具备吸引别人兴趣的能力。
这项原则非常重要,因此我要继续用几个例子加以说明,把它深深地刻印在你的脑海中。希望你能永远记着它,绝不把它忘记。
例如,我们可以说马丁·路德小时候“既倔强又顽皮”。但如果我们说马丁·路德承认,他的老师经常打他手心,有时候“在一个上午里要打上15次之多”,这样是不是更有趣,更能让人印象深刻呢?
“既倔犟又顽皮”这样的字眼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如果说打了多少下,听起来就具体多了。
古代传记的写作方法,常常使用许多意思不明确的概括性的语句,亚里士多德称之为“懦弱思想的避难所”,真是一针见血。现代传记的写作方法则要举出明确的事实,语意自然清晰、明白。老式的传记作者说,约翰·杜伊有“穷苦但诚实的父母”。新的传记则说,约翰·杜伊的父亲买不起鞋套,因此下雪时他必须用麻布袋把鞋子包起来,保持他两脚的干燥温暖;但是,尽管如此贫穷,他从没有在牛奶中加水,也不曾把生病的马当做健康的马出售。这种说法同样是说他的父母“穷苦但诚实”。而且比只说“穷苦但诚实”更生动有趣。
既然这种方法对现代传记作家有帮助,那么,它对于现代演讲家肯定也同样有效。
演讲前准备工作技巧四、演讲中多用实例说服听众
在《畅达的写作艺术》一书中,鲁多夫·佛兰奇有一章的第一句是:“只有故事才能真正有趣可读。”鲁多夫·佛兰奇接着用《时代杂志》与《读者文摘》来作为例子,说明这个观点有多重要。他说,在这两份雄踞畅销排行榜首位的杂志里,几乎每篇文章都是用纯粹的记叙文格式来写的,慷慨大方地缀满了趣闻轶事。不可否认,故事在当众说话中,具有驾驭听众注意的力量,和这两本杂志是一样的道理。
诺曼·文生·皮尔牧师的讲道,曾在收音机和电视机前被千千万万的人们所接受。他说,在演讲中,他最爱举出实例,作为支持自己论点的材料和方式。他对《演讲季刊》的采访人说:“使用真实的例子,是我知道的最好的方法。它可以使一个观点清楚而有趣,并且有说服力。通常我总是同时使用好几个例子来证明每一个论点。”
看了“"演讲前准备工作技巧"”的人还看了:
3.演讲的准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