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演讲与口才>谈判技巧>

谈判案例简短3篇

邓蓉分享

  商务谈判成了各种经济现象之间联系的媒介,加强了企业之间的联系,是企业间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谈判案例简短,供你阅读参考。

  谈判案例简短篇1

  我国政府于1986年7月10日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尽管中国为复关表现了十分的诚意,作出了重大的让步,但是,这并没有赢得其他缔约方在谈判中采取合作的态度。相反,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缔约方更是蓄意阻挠,漫天要价。这种不考虑中国特殊国情、企图以加入世贸组织相要挟的不合作态度,使得持续8年之久的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谈判没能在1994年12月底之前,也就是在WTO成立之前达成协议。

  20个世纪末,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达成协议。中欧谈判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发生在中国加入WTO谈判进程中的又一个经典案例。它的成功解决,为推动中国加入WTO赢得了相当关键的一步棋。

  1. 中美握手,欧盟态度积极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上,欧盟和美国历来都是站在“密切协调”的立场上的,而且欧盟也常常唯美国马首是瞻,因此,中美协议的达成必然会为中欧谈判开辟道路,加快中欧之间的谈判。的确,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达成协议在欧盟引起了强烈反响。欧盟各国舆论对中美达成的协议普遍给予积极评价。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主要传媒异口同声,称赞中美达成协议标志着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中“已经排除主要障碍”,“跨过了决定性阶段”,中国加入“千年回合谈判”只是个时间问题。舆论还说,中国的加入将使“世界贸易组织趋向完整”、“经济全球化会飞速发展”,并为世界经济的安全和稳定“启开历史之门”。

  谈判案例简短篇2

  世界著名的迪斯尼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遇到这样一件事情。公司耗资50亿美元在巴黎附近兴建的主题公园准备于1992年4月12日开张,但在这时,建筑承包商却要求迪斯尼公司为工人的额外劳动追加近150万美元的工资。建筑承包商之所以在此时要钱,其奥秘不言自明。欧洲迪斯尼总经理最初称这一要求为敲诈并完全不予理会。但在第二次的交涉中,公司进一步了解了事态的发展过程,发现建筑商获得了法国新闻界的支持,许多报纸公开报道并夸大宣传此事,一时间满城风雨。更令迪斯尼公司感到威胁的是,对方决定要在主题公园的盛大开张日举行示威游行。认识到自己处于一个无法取胜的境况,迪斯尼公司立刻转变态度,声称与对方全面协商,并很快付清了抗议呼声最高的40%工人的工资,与其余的60%工人的工资补偿谈判也顺利完成了。

  谈判案例简短篇3

  0世纪末,一个最著名的谈判案例就是戴姆勒—奔驰的子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的合并谈判。1994年,戴姆勒—奔驰的子公司梅塞德斯—奔驰股份公司在海尔穆特·维尔那的领导下,开始寻找合作伙伴。戴姆勒集团的战略规划负责人考德斯回忆道:“当时在董事会上谈到公司业务的时候,我们总是离不开轿车的话题,仅靠梅塞德斯的牌子,我们的增长已经达到了极限,要想获得新的增长点,就必须依托其他的牌子。”克莱斯勒求贤若渴也有很长时间了。“克莱斯勒和戴姆勒—奔驰是天配,对此我毫不怀疑。”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伊顿说。在5月21日的股东大会上,克莱斯勒副总裁路茨就此事表态说,虽然宝马深受人们的尊敬,但是戴姆勒—奔驰的生产线更适合于克莱斯勒。

  当时在长达8个月的谈判期间,维尔那也曾经试图和克莱斯勒就合作事宜进行会谈。此后,几经周折,戴姆勒给这次秘密行动起了一个名字叫“伽马”。伽马是希腊语的第三个字母,前两个字母代表曾经进行过,但是没有成功的联合计划。

  1998年5月6日,德国戴姆勒—奔驰股份公司与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制造公司宣布合并,组成新的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两强联合决定了近50万人的命运,将创造高达2 600亿德国马克的年营业额,几乎相当于整个丹麦的国内总产值。这一消息立刻震动了全球工业界和经济界。同一天在《华尔街日报》登载了一篇文章,题为《戴姆勒·克莱斯勒的秘密会谈——350亿美元的两强大联合》。文章一见报,戴姆勒的股票顿时由178德国马克猛涨到201德国马克,克莱斯勒的股票由4l美元涨至53美元

  看过“谈判案例简短”的人还看了:

1.
经典谈判案例

2.成功的谈判案例

3.成功谈判案例篇

4.21个经典实用的商务谈判案例分析及策略

    83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