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演讲与口才>口才技巧>谈话口才>

在亲子沟通中家长如何鼓励孩子

杨杰分享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鼓励孩子去实际行动。”每当孩子做完一件事情,他总会迫切地让父母来看看,希望获得父母的赞赏。如果父母没有注意到孩子的需要,忽视对孩子精神的鼓励,孩子就会很失落。在一次次的失落中,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爱,从而会走向消极的一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在亲子沟通中家长如何鼓励孩子,欢迎借鉴参考。

  1、及时鼓励孩子不断进步

  “妈妈,今天跑步我得了第一名。”乐乐高兴地说对妈妈说。

  “和谁跑步啊?为什么跑步啊?”妈妈淡淡地问了一句。

  “今天上体育课,老师让我们比赛跑步,我是跑得最快的,老师夸我很有运动才能呢。”乐乐的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噢,知道了,今天留作业了吗?快去做作业吧!”妈妈好像没有听到乐乐说的话。

  听到妈妈这么说,乐乐觉得非常失望,闷闷不乐地到一边去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跑了第一名,妈妈却一点都不高兴,也不夸奖他。

  许多父母总是忽视了孩子除学习以外的成绩,从而失去了鼓励孩子的最佳时机。

  上例中的乐乐,因为没有及时得到妈妈的鼓励,心里非常失落。如果妈妈再对他说:“你要好好学习,在考试上取得第一名。”这时在乐乐心里还还认为第一对他很重要吗?因为妈妈对第一都漠不关心,他即便得了第一给谁去看?于是,乐乐的心理就会表现出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心态,时间久了,可能会。

  朱永新在《在教育之梦》中说:“理想的父母是永不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自己的表现和鼓励,决不使用侮辱性批评的父母。”明智的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及时鼓励孩子。

  在上例是,如果妈妈说:“是吗?真了不起,我家乐乐就是能干!”这时,孩子必然会荡漾起高兴的情绪,于是,妈妈趁机鼓励道:“乐乐,你在学习上也要努力,如果也能得第一,那就更厉害了!”孩子必然会从成就感中激发斗志,这样的鼓励才是积极的鼓励。

  日本和田加津说,作为母亲,我改变了过去一见孩子就批评、训斥的做法,经常鼓励、赞许孩子,“好样的,干得不错!”这应该是每一个父母懂得的教育规则。

  2、鼓励让孩子快乐地学习

  “快乐教育”创始人斯宾塞认为,教育孩子应该以鼓励为主,不要随意指责孩子。

  斯宾塞给儿子买了一架脚踏风琴,希望儿子学习音乐。当风琴运来后,他对儿子说:“这是一架魔力风琴,只要你不断用脚踩踏板,同时用手按上面的黑白琴键,它就会唱歌。如果你懂得了由7个数字组成的魔法,它就会唱出美妙的歌来。”这些话对小斯宾起了很神奇的作用。风琴刚安好,他就迫不及待地坐了上去,并且按出各种高低不同的音律,快乐得不了得了。

  后来,在斯宾塞不在的时候,家里的仆人德塞娜总是指责小斯宾塞:“你可能在音乐上没有一点天赋。”“一支简单的曲子,你学了100遍还不会……”小斯宾塞很快就对风琴失去了兴趣。斯宾塞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后,对德塞娜说:“不要因为不恰当的方法扼杀了孩子的天赋。如果弹风琴变成了一件紧张而痛苦的事情,那么音乐是学不好的。”

  于是,斯宾塞微笑着对儿子说:“亲爱的,我特别喜欢你弹的那首小曲子,叫什么来着?”小斯宾塞的眼睛一亮,赶紧说出了自己最喜欢弹的曲子,并坐到风琴前面,欢快地弹了起来。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弹得很流畅,节奏和旋律都把握得很好。

  对此,斯宾塞是这样总结的:“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中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责不会带来好的结果。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因此教育的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你从这一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来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

  鼓励正那种可以让孩子快乐学习的魔法。父母们应该善于运用鼓励,经常对孩子说:“呀,你今天的字写得真漂亮呀!”“画得越来越好了,如果再努力一些,都可以成为小画家了!”相信孩子的眼里定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心灵之门会向你打开。

  3、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志向

  父母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志向,孩子就会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努力不让父母失望。但是,如果父母强迫孩子做某件事情,孩子则往往会与父母唱反调,这是因孩子认为自己的思想没有得到尊重。

  我国科学家钱三强的父亲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钱玄同。钱玄同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搞文学的而叫儿子接自己的班。在钱三强上中学的时候,钱玄同就对儿子说:“你将来学什么,我不包办代替你的主意,由你自己去选择。但是,一个人应当有科学的头脑,对于一切事情,应当用自己的理智去分析,研求其真相,判定其是非,然后定改革的措施。”

  后来,钱三钱决定考南洋大学(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生)。南洋大学用的是英文课本,便钱三强的英文水平很差。于是,钱三强决定先考北大理科的预科班,把英语补上去。在学习的过程中,钱玄同一直鼓励儿子,他对儿子说:“目标既然确定了,就应当用艰苦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你是属牛的,克服困难要有一股牛劲!”

  钱三强总是对父亲说:“爸爸,你放心,我会把牛劲使出来的。”

  果然,父亲的鼓励奏效了。半年后,钱三强的英语成绩得了65分。便后来钱三强没有去南洋大学读书,因为他爱上了原子物理,所以进入清华大学攻读物理。大学毕业时,他又考取了公费留学,出国到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学习镭学,指导老师正是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父亲又写信鼓励儿子:“你有了很好的指导老师,要努力攀登科学高峰,振兴中华!”在父亲的不断鼓励下,钱三强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原子能专家。

  台湾作家罗兰说:“父亲的教育方法是鼓励,而不是逼迫和苛求;是随我们的个性发展,而决不强迫把我们铸成固定的模式。父亲是个教育家,他给了我们充分的自由去决定自己的前途,他只是从旁略加指引,用鼓励代替打击与责罚。”

  可见,鼓励孩子自己去发展的父母,才能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4、借他人之口来鼓励孩子

  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鼓励,更希望得到老师、同学或者是其他有威望人士的鼓励。有时候,孩子因为得到父母的鼓励较多,对父母的鼓励产生了一定的免疫性,往往效果不是太大。这时,如果父母有意识借他人之口来鼓励孩子,往往会激发孩子自信,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浙江万里教育集团和董事长徐亚芬是一位事业上十分成功的女性,在儿子的教育上,她也同样成功。有一次,“知心姐姐”卢勤去宁波参观万里教育集团,徐亚芬向卢勤讲了一个发生在她儿子身上的故事。

  徐亚芬的儿子上小学时,语文成绩很好,但不爱数学,所以成绩较差。一次,儿子从学校回来,对妈妈说:“学校给我们测智商了。老师说我右脑比左脑发达,形象思维能力强,数字概念差,所以我的语文成绩比数学好。看来,我的数学成绩是上不去了。”

  徐亚芬惊讶地说:“是这样吗?有空我去问问老师。”

  她真的去了学校,找了班主任,并暗地里与班主任达成了一项协议。几天后,徐亚芬十分认真地对儿子说:“儿子,告诉你一件大事,我去学校问过老师了,老师说他搞错了,你是左脑比右脑发达,学数学会比语文强多了!”

  “是真的?老师真是这么说的?”儿子睁大眼睛,兴奋极了。

  “是呀,老师说的,他看错结果了,他说的是另一个同学而不是你,你是左脑比右脑发达。”

  儿子信以为真,真的认为“我的数学一定能够学好,我很行。”这使他完全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从此,在学数学的时候,他恢复了自信,提起了精神。

  父母借他人之口来鼓励孩子,孩子往往会觉得父母以自己为荣,心理上更加愿意接纳父母,对父母产生认同感,这样,亲近感就成了亲子关系的润滑剂。

  5、在孩子做错事时鼓励孩子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必然会犯错误,做错事,这时父母往往会生气地责骂孩子。其实,孩子也不愿意犯错误、做错事,他们本来已经有内疚感了,如果父母再不断地责骂孩子,孩子就会觉得非常委屈,进而对父母产生不满,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

  比如,每个孩子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帮父母洗碗,当孩子不小心打破碗的时候,大部分父母往往会说下面这些话:

  叫你不要洗,你偏不听,这碗很贵的!(埋怨)

  你怎么这么笨?洗碗都不会!(责骂)

  太不小心了!你做事总是那么粗心!(呵斥)

  走开,走开!我自己来洗(不耐烦)

  这些话对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都是不利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下面这样说的,我给各位家长不妨来描述一下厨房里的情景:

  厨房里,妈妈正在洗碗。这时,4岁的同同走过了厨房,他看到妈妈在洗碗,觉得很好玩,就缠着妈妈让他洗碗。看着好奇的儿子,妈妈决定让同同洗碗。经过妈妈的示范,同同洗得有模有样的。妈妈忍不住夸奖了同同。当妈妈转身整理冰箱时,突然传来“砰”的一声,同同叫了起来:“哇!妈妈,我打碎碗了!”

  妈妈赶紧关心地问道:“是吗?让妈妈看看,有没有伤到你的手?”

  同同紧张地看着妈妈,说:“没有。可是,碗已经破了!”

  妈妈安慰道:“没关系,打破了一个碗不要紧。重要的是,我家的同同学会了洗碗,妈妈为你自豪。每个人要学会做一件事情都很不容易,会遇到各种困难。不要怕,妈妈把碎片收拾一下就好了,你愿意接着洗吗?”

  同同不好意思地说:“愿意。”

  妈妈夸奖道:“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不过,在洗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要用手抓紧碗的边沿,就像妈妈这样,知道吗?”

  同同高兴地说:“知道了,妈妈。”

  在这里,妈妈的鼓励不仅让同同认识到了应该怎样去正确地洗碗,而且鼓励了同同遇到困难时要努力克服,做一个勇敢的人。

  6、巧用激将法

  俗话说:“劝将不如激将。”适当地运用激将法来鼓励孩子是非常不错的一个方法。

  激将法是利用孩子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从相反的角度,以“刺激”的方式对孩子寄予期望,以激起孩子“不服气”、“不服输”的精神,使孩子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内驱力”,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个叫文文的8岁孩子,非常鼓励看动画片,打游戏。这天,妈妈在进行大扫除,文文在旁边兴致勃勃地打游戏。

  妈妈对文文说:“文文,帮妈妈把地扫一下!”

  文文不太愿意地说:“你自己扫吧,我正忙着呢!”

  “文文,你看妈妈都忙不过来了,你赶紧来帮一下。”妈妈催促道。

  无奈,文文只好放下游戏帮妈妈扫地。不一会儿,妈妈进屋收拾房间去了。这时的文文,眼睛盯着游戏机看了半天,终于,他放下扫把,又去打游戏了。

  妈妈收拾完房间出来,看到文文只扫了一个角落,心里有点生气。但是,聪明的妈妈并没有显示出生气的样子。她走到文文旁边,故意大声叹息道:“唉,我真替你发愁呀!”

  文文赶紧放下游戏机,问妈妈:“为什么替我发愁呀?”

  “你看你,连地都不会扫,以后还能做什么事情?我怕妈妈死后,你会很可怜的。”妈妈严肃地对文文说。

  文文一听,乐得笑起来:“妈妈,我不是不会扫,是我不想扫。”

  “是吗?我怎么相信你啊?你看看你刚才扫的样子,我不相信你能够把地扫干净!”妈妈不屑地瞟了文文一眼。

  文文有点急了:“不信是吗?我扫给你看,我今天一定要比你平时扫得更干净!”文文把游戏机关掉后扔进了抽屉里,然后高高兴兴地扫起地来,他花好长时间来扫地,把角角落落都扫得非常干净,还帮妈妈做了许多其他家务。

  妈妈见此情景,适时地称赞道:“原来你这么能干,看来是你以前太懒了!”

  听了妈妈的话,文文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潜能却是巨大的。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为什么别人能做到,你却不能呢?”“我就不相信你不能改正缺点。”让孩子产生一股不服输的心理,从而下决心挑战自我。就算孩子识破了父母激将法的心理,父母也不用不好意思,微笑着承认反而会促进亲子关系。


相关文章:

1.家长如何和14岁的男孩沟通交流

2.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的建议

3.父母如何跟16岁男孩沟通

4.关于亲子沟通的随笔:我把写给家长的信撕碎了

5.家长如何与初三孩子沟通

    415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