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演讲与口才>口才技巧>领导讲话艺术>

爱岗敬业教师演讲稿

土才分享

  教师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那你知道哪些爱岗敬业教师演讲稿?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几篇爱岗敬业教师演讲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爱岗敬业教师演讲稿一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而热爱自己职业的动力在于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没有尊荣的事,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现代的教师为适应当前社会的迅速变化,面临许多挑战,如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日益难以应付的杂事……为应付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付出代价,而付出的代价往往无法获得可见的收益。正因为如此,教师更倾向于从社会地位上而非经济地位上来获得尊严,这也是教师与其他许多职业不同的地方,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职业资源的,并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益来取胜。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首先、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

  教师只有在爱岗敬业,把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和自己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指导下,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的耕耘在三尺讲台之上,而且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才能领悟从师的乐趣,才能以从师为荣,以师为自豪。在“爱岗敬业”这种精神支配下,教师也不会视平凡的工作为平凡,不会视琐碎的工作为琐碎,而是会认真对待教育,教学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上下工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师德修养的要害一环,就是培育爱岗敬业的精神。说他要害,是因为他既是师德的核心和基础,又是促进教师不善进取的动力源泉。

  其次、爱岗敬业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

  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是否能够兴旺发达、并立于不败之地。假如说发展教育事业关乎国家、民族命运,那么能否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就是一个要害.因此,要加强师德教育,促使教师着力修养爱岗敬业精神,培养广大的教师职业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荣誉感,只有当所有教师都培育或发展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任劳任怨,奉献和忠诚于教书育人的大业时,教师队伍才能稳定发展。

  再次、爱岗敬业是在岗位上有所作为的必要前提。

  教师能否作到爱岗敬业,是决定他的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爱岗敬业的教师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这是因为,爱岗敬业的不懈追求能够为教师正确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矛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或提供必要的前提。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加里宁说:“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了教师们,要他们来教育这些按年龄上最轻易受影响的人,托付教师来培养,教育和造就这一代青年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希望和未来都嘱托给了他们。”国家和人民的这种委托不是无条件的,在将儿童交给教师同时,规定了教师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是在综合熟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即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爱岗敬业是教师对各种规范、要求的自觉认同和内化,是自觉承诺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的表现。所以说爱岗敬业是教师有所作为的基本保障。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教师,但并非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应有丰富的学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修养……,这些要求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达到的。那么这些做法的动力来自何方?来自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的客观要求和自身素质水平之间的矛盾的深刻熟悉,来自解决这一矛盾的不懈追求,来自深层次的爱岗敬业精神。有了爱岗敬业精神,教师就能够对自身素质水平有一个理性熟悉,并使之与教育事业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不断的接近,通过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务提供保证。假如说不断完善自我是教师在工作上有所作为的基础,那么爱岗敬业就是基础的基础。爱岗敬业能够帮助教师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提高工作效率。教师要想取得工作成就,必须有社会的理解,同事的支持,家长的配合、学生的自觉努力,而“爱岗敬业”精神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助益,有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巩固并不断发展教育事业。

  总之,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反之,只能是一事无成,空嗟叹。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既依靠经验教书育人,又会着力总结教育规律,并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无论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治理班级,它都会将自己的教育行为置于科学熟悉的观察之下,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实施,因材施教。显然,教师的工作不仅有一个态度问题,而且包含着探索科学、追求最优教育效果的主体性要求,有效教育方法。换句话说,教师的敬业作为一种道德选择!

  爱岗敬业教师演讲稿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怀着感恩的心,载着满腔的热情,用最朴实的话语表达我最真实的心声,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岗敬业 奉献青春》。

  教师,有人说它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有人说它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等等,这些美好的比喻都体现了我们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品格,在我们身边,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老师们,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人格魅力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谱写出师者绚丽、精彩的人生;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了一股排山倒海的内心力,铸就其高尚灵魂,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世界上就有这么一种人,在我们的身边过着平淡的生活,当他和我们擦肩而过时,我们甚至不会多看他一眼。可是,有一天,当他站在那个属于他的舞台上时,便会在一瞬间爆发出闪耀的光芒。毫无疑问,张丽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个子中等,偏瘦,33岁,美丽朴实。她的课,总是令学生神魂颠倒,她的知识,总是令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受益良多,而她的人品,总会令我们同行和家长由衷赞叹!

  在每个清晨,不管是酷暑难耐的夏季,还是大雪纷飞的寒冬,张丽老师,总是在七点以前早早地来到学校,守着学生们早自习,利用午休时间,找学生谈心,放学后回家扒几口饭,晚上还要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

  我衷心希望好人一生平安,但是命运却时常捉弄人!

  前年,张丽老师因家中有事,向学校请了一个月的假,可是,几天后的一个早上,便见到张丽老师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找到我,询问课程的进度,面对大家的疑惑,她说:“孩子们快要毕业了,我不能对不起孩子。”

  记得当时听她的课,她刚一踏上讲台,只见刚刚还是一脸疲惫的她,眼中却放射出睿智惊毅的目光。当她发声时,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讲解语言精炼到位,指导严丝合缝。大家开始被她惊人的毅力震惊到说不出话来!大家知道,张丽老师的身体也不好,不顾家事的缠绕,不顾身体的疼痛,全心放在学生的身上,我落泪了。下课了,我情不自禁地起立鼓掌,全班学生也站起身来长时间地望着张丽老师鼓掌。

  这感动人的,让人掉泪的关键不是这节课的本身,而是这消瘦的本身隐藏着某种惊人的力量,它穿透了所有人的视线!是的,您给我们上了一课,小人物的事迹也足以感动人心!平凡人的身上也有惊天的力量!此时,我想说:“我不是诗人,不能用动人的诗句来讴歌教师的职业,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来赞美教师岗位。但是,我会用我满腔的热血来写下我一生的承诺:做一个自爱,然后对学生充满爱的老师,用爱写好的师德,真正做到:捧着一颗以来,不带半根草去。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同样面临着名与利、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物质、金钱、精神与理想的选择!

  但是,一名教师的人生价值,一名当代党员教师的人生价值,难道能用带了多大的钻戒、拥有多少存款、开了多大的奔驰来衡量吗?

  不,因为我们拥有这三尺讲台,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以服务学生的信仰,就意味着我们少一点抱怨,多一份追求,少一点庸懒,多一份辛苦,少一点索取,多一份辛劳,少一点索取,多一份奉献!

  让真理之雷,在我们头上轰鸣!

  让奉献之火,在我们心田燃烧!

  让理想之光,在我们后代长存!

  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奉献青春!

  谢谢大家!

  爱岗敬业教师演讲稿三

  很喜欢一首歌,名字叫《梦田》,歌词是: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梦

  一颗芽一颗种子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

  开尽梨花春又来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又一个冬去春来,桃李盛放。走在静静的小路上,看着被春风染绿的美丽校园,算一算自己不经不觉间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年。从十八懵懂少年,到四十不惑中年,我的青春岁月和人生最好的时光都和化工学院绵密的交织在了一起。

  还记得当初刚刚毕业成为一名大学老师,我在欣喜忐忑之际,还不能适应角色的转变,走在校园里依然蹦蹦跳跳,依然会被人喊“同学”。第一次上课,虽然精心准备了好久,走进教室还是紧张失措无所适从,直到讲了一会,看着讲台下一张张认真聆听的脸,情绪才慢慢放松,越讲越津津有味绘声绘色,直到下课铃声响起。做了一名老师才深深地体会到,大学老师这个工作对人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非常高,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是不能胜任这个神圣职业的。三十岁那年,我初为人母,在孩子四个月时,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我左右为难,既不想让孩子的童年没有妈妈的陪伴,又不想自己在学业上踯躅不前,最后我决定带着孩子读博!三年的读博时光充满了道不尽的艰辛,我常常在晚上十点多才从实验室回来,看到儿子已经熟睡;有时白天匆匆陪孩子玩一会,然后又在孩子的哭声挽留中慌张的逃向实验室….痛并快乐着的三年时光里,我和儿子都在茁壮成长,2015年底我终于获得了博士学位,胜利毕业!如今,回到学校一转眼又是五年过去了。在这五年里,我成为了副教授,在教学和科研领域都有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提高。今年年初,学校硕士点建设通过了最后的验收,我们终于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对于我来说,这又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从毕业到工作,我始终没有离开过大学校园,这些年和学生们共度了无数美好难忘的时光,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都和我成为了知心朋友。还记得第一次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由于刚接触科研工作经验不多,我紧张地投入了全部的精力,每天都和学生一起在实验室工作。有时中午回家我会直接做一份蛋炒饭给“留守”看实验的学生;有时和学生一起骑着自行车去工厂取药品…答辩前夕,我和学生一起把论文改了又改,弄到深夜寝室都关门了,学生们只好到我家里住。毕业临行前,我们含泪依依惜别…..

  2000年到现在,我已经送走了13届毕业生。作为老师,能在学生最美好的大学时光里,陪伴并与他们一起成长,一直拥有一颗年轻向上的心,是何其幸运和快乐!最难忘和学生们在显微镜下欣喜地观察着五颜六色的晶体,难忘和学生像朋友一样连续几个小时谈心事,难忘六一儿童节我们一起远足登山,难忘夏夜里挥汗修改毕业论文,难忘答辩后一身轻松的我们在草坪上合影留念……学生毕业离去后,怅然若失的我偶尔翻开他们的论文,惊讶的看到致谢里写着这样的话语(学生毕业前,尽管无数次的给他们修改论文,都忙得没顾上看过最后的致谢):“实验室那段日子是我最充实、最快乐的时光”、“老师,在这段时间里,是您使我享受到了思考的乐趣,并激发了对工作的强烈渴望”,“老师极其乐观的生活态度,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和蔼友善的待人方式,开放包容的思想,无不彰显着巨大的人格魅力。从老师身上不仅学会了如何治学更学会了如何做人” 、“祝老师永远年轻,永远这样快乐”…..看着这些深情真挚的话语,幸福感油然而生,能得到学生真挚的感情和祝福,是一个老师最简单也是最大的幸福!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学生们像种子一样从圆心出发飞向各处,扎根、奋斗、成长,迎接挑战、承受挫折,收获人生的幸福和喜悦。他们有的具备科研天赋,读研读博出国留学卓有建树;有的勤奋钻研、踏实肯干成长为优秀的工程师;有的具备管理才能,成为了优秀的管理人员; 既是老师又是朋友的我,站在他们出发的圆心,注视着他们的成功、喜悦和幸福,真心为他们自豪和骄傲!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中这句千古名言,是为人师者的最高准则。“传道”,就是传给人们通往“彼岸”自由世界的真理,这是“大道”,也可以理解为老师传给学生一条道路,一个方向,一种思维方法,一种科学理论体系。 “授业”,“业”可以理解为事业,即人们求生存的技术与能力。。

  “解惑”,“惑”即疑问,疑惑,人生历程中的困惑。十五年的教学生涯,我无数次在心底问过自己,“传道、授业、解惑”,我究竟能为学生们做多少?非常惭愧,以我绵薄之力,还远远没有贴近那个境界,但是我愿意和学生一起,以一颗赤诚的心去追求真理,追求充实、幸福的生活,一亩心田,种桃种李种春风!

    241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