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语文阅读理解
广东今年的中考落下了帷幕,语文中考作为中考中比较重要的一项,阅读理解的丢分率是很高的。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广东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广东中考语文阅读理解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呆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呆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阅读附答案(2015广东中考语文试题)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阅读附答案(2015广东中考语文试题)。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呆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选自《人民日报》本文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由几个年轻人静心做茶的事例引出话题,然后逐层论证,最后提出中心论点:“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
B.第②段中说有些年轻人认为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因而忙于追寻成功的“终南捷径”。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静不下来。
C.文章末尾“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静能量”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积极意义。
D.作者善于运用事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事例典型,说理充分,特别是引用名人名言,既让读者信服,又增添了文采。
2.下面不能证明第④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A.“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磨一剑”,克服浮躁,保持安静,终能有所收获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阅读附答案(2015广东中考语文试题)阅读答案。
B.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
C.李时珍翻山越岭,遍尝百草,历时27年,终于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D.“定能生智,静能生慧”。沉下心来做一件事,心无杂念、持久专注,定会赢得喝彩。
3.第⑤段中“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参考答案:
1.A
2.C
3.含义:一个人想追求安静,受外界许多因素的影响,不是想安静就能安静的。途径:(1)要学会追求安静:(2)要学会享受安静;(3)要心无旁骛,处处历练。
阅读题无从把握吗
阅读题看似千变万化,其实万变不离其宗。
陈老师总结出的十四道中考阅读经典题型及答题要点,不敢说涵盖所有阅读题型,但可以负责地讲,十有八九是考这些。
以下为具体内容。
初中阅读题常见题型及答题规范
一、 标题的作用
1、 作为文章线索
2、 点明中心,揭示主题
3、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二、 标题的含义
1、 表层含义(字面意思)
2、 深层含义(和主题相关)
三、 赏析题
手法+内容+情感
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解释要赏析的词语等(注意:不同手法用不同关键词)
四、 插叙的作用
1、 补充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
2、 深化主题,突出中心
3、 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五、 环境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推动情节发展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六、 开头的作用
1、 从结构上看: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引出下文、明确中心
2、 从内容上看: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七、 中间的作用
1、 从结构上看:承上启下
2、 从内容上看:承接上面……引出下面……
八、 结尾的作用
1、 从结构上看: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2、 从内容上看:点明了……中心;给人……启迪,引人深思
九、 概括题:人物+事件+结果
十、 铺垫的作用: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可以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十一、伏笔的作用:暗示或提示后面会发生的事,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十二、情感分析类
1、 直接从文中找关键词
2、 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情感
十三、谈看法与启示类答题原则
以作者的看法和观点为主,回原文找,找不到则以主流价值观为主
十四、人物形象分析
1.结合故事情节
3、 结合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
上一篇:广东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考点
下一篇:河南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