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中考频道>中考科目>中考生物>

2017广东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及答案(2)

漫柔分享

  A.机械组织 B.保护组织 C.分生组织 D.营养组织

  【考点】24: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据此答题.

  【解答】解:A、机械组织起到支撑作用,能支撑植物的地上部分,A错误;

  B、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植物体各器官的表面,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番茄的果皮位于最外面,起到保护作用,应该属于保护组织,B正确;

  C、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C错误;

  D、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D错误.

  故选:B.

  14.如表是某同学探究“光照是否影响种子萌发”时的有关操作和现象:

  培养皿 操作1 操作2 操作3 现象

  ① 在一层浸水的棉花上放等量的绿豆种子若干 在25℃光照环境下培养 定时适量喷水,连续观察两周 无种子萌发

  ② 在25℃黑暗环境下培养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环境温度太高 B.胚无生命力 C.光照不适宜 D.水分不足

  【考点】W3: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分析】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惟一性,此对照试验的变量是光.种子的萌发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自身条件,另一个条件是外界条件.

  【解答】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是活的,不在休眠期.题干中“将两份等量的大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培养皿中,均置于25℃和水分适量(在一层浸水的棉花上)、空气充足的环境下,一个给予光照,另一个放在黑暗中.定时适量喷水,连续观察2周后,两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均未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种子自身条件不具备如胚是死的无生命力或胚不完整或正在休眠.

  故选:B.

  1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考点】L1: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L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L3: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的多样性,A正确.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正确.

  C、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正确.

  D、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D

  16.如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据此食物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⑤→①→②→③ D.④→③→②→①

  【考点】54: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 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图中①绿色植物是生产者,②虫、③鸟都是消费者,④是分解者,⑤太阳是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④和非生物部分⑤,因此食物链的描述正确的是①→②→③.

  故选:A

  17.蝉的生 殖发育和蝗虫类似,会蜕掉一层“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蝉的鸣叫是一种觅食行为

  B.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

  C.蝉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D.与蝉属于同一发育过程的生物还有蜣螂、蜜蜂、家蝇

  【考点】J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MG:节肢动物 蝗虫的主要特征.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蜜蜂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解:A、蝉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而不是一种觅食行为,错误;

  B、蝉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蝉有蜕皮现象,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正确;

  C、蝉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而不是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错误;

  D、与蝉属于同一发育过程的生物还有蜣螂,而蜜蜂、家蝇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错误.

  故选:B

  18.竹节虫的形态和体色酷似竹枝,伪装的本领十分高超.这种行为属于(  )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社群行为

  【考点】H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类型.解答时可以从动物各种行为的概念、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集体防御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竹节虫的形态和体色酷似竹枝,伪装的本领十分高超.这种行为属于防御行为.

  故选:B

  19.如图是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这是(  )

  A.新陈代谢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考点】N7: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长颈鹿的颈很长,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解: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颈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0.得过麻疹的人一般以后不会再得,是因为体内存留有(  )

  A.抗原 B.吞噬细胞 C.抗体 D.溶菌酶

  【考点】R8:抗体和抗原.

  【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解答】解:得过麻疹的人,体内已经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并且这种抗体等人病好后仍然会存留在人体内,当麻疹病毒再次进入人体后,原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就会将其消灭,因此得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得麻疹,因为他们体内存留有抵抗该病毒的抗体.

  故选:C

  二、综合分析题:本题包括两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1.北京时间3月23日,国足凭借于大宝在第35分钟的进球,以1﹣0战胜韩国队,夺得了12强赛首场胜利.

  (1)球员听到裁判员的哨声立刻停止踢球,此过程称为 反射 ,这也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球员要看到队友传来的球,需要不断调节眼球内的晶状体,并最终在 大脑皮层 (选填“视网膜”或“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3)踢球时,各个系统能够协调统一地完成各项机能,都是在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两个系统的调节下进行的.

  (4)带领孩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预防传染病,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保护易感人群 .

  (5)如图是人体运动的能量来源示意图,据图分析可知 D

  A、人体所需能量的70%由蛋白质提供

  B、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都 转化为热能

  C、运动的能量直接来源于食物

  D、图中的X为人类运动直接提供能量.

  【考点】EH: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9B: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E4: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EF: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分析】1、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2、人体的各个系统既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又不能独立的完成各自的功能,例如人在运动时,需要呼吸、循环、排泄等器官系统的相互配合、协调活动.

  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的反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球员考到队员传来的球,是在大脑皮层形成视觉的.

  (3)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传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它具有作用时间短,快速准确的特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可以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5)A、糖类是人体主要的功能物质,A错误;

  B、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化成热能,一部分用于各项生命活动,B错误;

  C、运动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而不是直接来源于食物,C错误;

  D、图中X是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正确.因此选:D

  故答案为:(1)反射;

  (2)大脑皮层;

  (3)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4)保护易感人群;

  (5)D

  2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了采样,统计结果如下: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该同学选择对不同车流量的时段进行采样统计,目的是 形成以采样时段为唯一变量的对照试验 .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分别求出不同时段PM2.5浓度的 平均 值.

  (3)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越大 .

  (4)根据如图写出PM2.5“入肺”的途径(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①→⑥→②→③→④→⑤ .

  (5)PM2.5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请你再举出一个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 .

  【考点】WA: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CH:呼吸系统的组成;CS: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分析】(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 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抽样检测时根据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进行检测,并运用概率估计方法,根据样本数据推算总体相应的数量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尽量避免认为因素的影响.

  (4)图中:①鼻腔、②喉、③气管、④支气管、⑤ 肺、⑥咽.

  【解答】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而在不同时段车流量不同,因此“该同学选择对不同车流量的时段进行采样统计”,目的是形成以采样时段为唯一变量的对照试验.

  (2)一次采样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偶然性,设置重复组、求取数据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因此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分别求出不同时段PM2.5浓度的平均值.

  (3)清晨时段,车流量最少,P M2.5的平均值为20.33μm/m3;上班时段,车流量大,PM2.5的平均值为86μm/m3;中午时段,车流量少,PM2.5的平均值为40.66μm/m3;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PM2.5的平均值为98μm/m3.因此“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 M2.5的浓度越大.

  (4)空气中的PM2.5经过①鼻腔→⑥咽→②喉→③气管→④支气管→⑤肺,因此出PM2.5“入肺”的途径(用箭头和序号表示):①→⑥→②→③→④→⑤.

  (5)“PM2.5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再举出一个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1)形成以采样时段为唯一变量的对照试验

  (2)平均

  (3)越大

  (4)①→⑥→②→③→④→⑤

  (5)温室效应

猜你喜欢:

1.2017生物会考试卷及答案

2.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

3.2017年中考生物考试题带答案

4.2017年中考生物预测题附答案

5.2017生物中考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