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志愿填报>招生简章>

河北大学介绍

超财分享

  河北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成为“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并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地。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河北大学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河北大学简介

  河北大学拥有校本部、新校区和医学部等6个校区,占地2880亩。设有29个二级学院,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学校学科齐全,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除军事学外的全部十二大门类。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8个河北省重点学科;拥有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基地)。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特色专业。学校还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高校首个延安精神教育基地等。

  2002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重点支持建设河北大学。2005年11月,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河北大学协议,2013年10月,河北省政府和国家国防科工局签署共建河北大学协议。如今河北大学成为,教育部、国防科工局共建,财政部重点支持的重点综合性大学。

  河北大学研究资源

  校园风貌

  图书馆

  图书馆建于1921年,是法国天主教会在天津创办的工商大学附设的图书馆,先后易名为天津工商学院图书馆、津沽大学图书馆。建国后,1952年院校调整,易名为天津师范学院图书馆、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1960年定名为河北大学图书馆,1970年随学校迁至保定。截至2013年,馆舍总面积已达32846平方米,各种类型文献306.2827万册。本馆每周开放84小时,日接待读者三千余人次, 全年累计接待读者50余万人次。全校师生平均每7人拥有一个阅览座位,基本满足了全校师生的要求。

  博物馆

  河北大学博物馆创建于天津工商学院时期,其前身是著名的1914年由法国天主教神甫桑志华创立的北疆博物院,后与河北大学分离,现身为天津自然博物馆。河北大学博物馆复馆于1996年,由原历史系文物室和生物系动植物标本室合并而成,第一任馆长为刘式今 。北疆博物馆 到1952年馆藏标本达20万件,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藏品基础。195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 接受了北疆博物院,更名为天津人民科学馆。1956年更名为天津自然博物馆。1997年又新建了规模宏大、馆藏达40万件的大型现代博物馆,1998年竣工并向世人开放。从桑志华来华到如今的91年间,北疆博物院经历了西学东渐、中国近代考古学建立和发展的历程,也经历了泥河湾遗址重大科学发现的历程,她将作为中西科学文化交融的结晶永世长存。[14]其珍藏的文物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居全国高校文物藏品前列,是国内省级院校中收藏动物标本较多和研究实力较强的博物馆之一,被批准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研究成果

  古朴建筑

  科研工作坚持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努力为河北省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许多学科成为河北省的科研中心和学术交流窗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在中国古代史、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教育史、日本经济等研究领域,处于全国先进行列。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在基础数学、光学与材料物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科学研究领域都进行着国际前沿的工作“九五”以来,河北大学学术论文被国际知名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数量居河北省高校首位。高科技和应用科技研究方面,产生了汉字识别方法、静电除尘技术、对虾饵料添加剂、对虾性别控制、青霉素酰化酶基因克隆、SOD高质低成本工艺等一系列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成果。

  河北大学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日益广泛。利用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实施“软引进”,先后聘请两院院士和国内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与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瑞典、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稳固的校际交流关系,邀请十几个国家的近百名专家来校任教、短期讲学或进行合作研究。陆续举办了宋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精细化学与功能高分子学术研讨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高规格、高水平的国内外学术会议,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留学生教育包括短期培训、语言生、本科生以及硕士、博士等各个层次。[1]

  学术交流

  河北大学是一所开放的大学,已与五大洲100多所高校建立起合作交流关系。截至2013年以来,已为50多个国家培养博士、硕士、学士及短期留学生3000余名。学校先后分批选派数百名教师和管理干部赴加拿大、英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高校研修或攻读博士学位。学校重视承办高规格的国际学术会议和邀请高水平专家来校讲学,与国际学术界建立起广泛的联系,成为国际学术舞台上的重要成员之一。

  河北大学师资力量

  1、师资概况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教职员工近8000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专任教师3215人,副高级以上1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软引进”院士7人,教育部社科委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1人,教育部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17人,吴玉章奖1人,王力语言学奖2人,霍英东和“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管优秀专家1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9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77人。

  2、两院院士

  印象初院士

  2、1印象初院士

  男,江苏海门人,汉族,193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58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副所长,研究员。中国昆虫学会三届、四届、五届、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科协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客座教授。1995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科学院挑选为中国当代科技精英之一。1995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2月被河北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2、2宋大祥院士

  男,浙江绍兴人, 1935年5月9日生,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前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生物学系。1955年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研究班毕业后赴哈尔滨师院任教。1957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学研究生,1961年毕业后留所工作,任动物所副所长、无脊椎动物学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1999年来河北大学工作,当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3魏江春院士

  男,汉族,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1931年11月1日生,中共党员。俄罗斯生物科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被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软引进为河北大学教授,2007年成为河北大学终身教授。共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四册。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1享受有突出贡献科学家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特等奖,1997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二等奖。

  庞国芳院士

  2、4庞国芳院士

  毕业于河北大学化学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蜂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AOAC研究导师,河北(秦皇岛)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从事色谱-质谱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颇有建树,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2007年度国际AOAC资深专家奖,现任河北大学博士生导师。

  河北大学学校排名

  2016年06月14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公布最新2016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河北大学排名第132位。

  2016年6月21日,武书连2016中国大学社会科学排名公布,河北大学排名第76。

  2016年6月21日,武书连2016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河北大学排名第75名。

  2016年6月27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16中国大学教学质量评价报告》,在2016中国大学教师水平排行榜中,河北大学排名第112。

  
看过“河北大学介绍”的人还看:

1.2017年河北大学排名

2.2016年河北的大学排名

3.河北省二本大学排名

4.河北大学武术协会创始人简介

5.2017全国大学排名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