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政治>

高考政治题型答题技巧(2)

玉莲分享

  高考政治论述题答题技巧

  一、2006年高考论述题的答题分析

  倡导作品化的论述题

  1、“作品化的论述题”是指考生在应答时要有创作作品的意识,要能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以论述,论述中能注意行文的起承转合,有充分的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

  2、同学们在答题时应避免成为扫描式的观点堆积,在评分标准上,既然视考生的应答为作品,那么就要认可作品的多样性,因此向社会公布的是论述题的评分标准而非参考答案。

  3、作为作品就要以作品的形式按论述题要求全面评价,反映考生的真实能力,因此运用分析型主观题评化方法,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第一方面主要是采意评分,其它三个方面采用等级评分。从答题情况看,部分考生有了作品化的意识、文体工整,有论点,有论据,论述有层次感,论述也能适当辅之以事实论证。 二、2007年等级评分答题的基本要求:

  1、主要围绕观点,观点全面(11)分,从2006年来看,主要是采意评分。

  2、 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评分等级(1)能围绕论点展开论述,论述较为全面深入(3分)

  (2)能围绕论点展开论述,论述不充分,但能就某一方面展开较为深入的论述(2分)

  (3)能围绕论点展开论述,但论述不充分(1分)

  (4)不能围绕论题提出论点并展开论述。(0分)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加以论证

  评分等级(1)能运用材料加以论证,所举材料与论题贴切,且充分。

  (2)能运用材料加以论证,所举材料与论题较为贴切;

  (3)能运用材料加以论证,但所材料与论题不贴切;

  (4)不能运用材料加以论证

  4、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评分等级(1)条理清晰,语言流畅(3分)

  (2)条理较清晰,但语言表述一般,或者语言表述流畅,但条理不清晰(2分)

  (3)有条理,但不清晰,语言表述一般

  (4)条理混乱,语言不通。

  三、同学们在答论述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审题。其实论述题要做成小论文,我们就要把题目当作作文题目来审,同学们尤其要注意,特别是对自己熟悉的论题,但也要找准角度,对不熟悉的论题,想到也肯定是用课本相关的知识。审题时要注意明确是往往明确规定了答案的层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答题的角度(政治、经济、哲学)和答题的范围(特殊指向性是强调党、国家、还是人民还是三方面都有所强调)是论述主体的作用还是它们的相互关系。

  2、论述。有一些观点找对了,但是不会论述,这是很遗憾的。同学们可以把握一点在论述的时候,首先,你可以用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展开。例如经济常识中的“宏观调控”这个知识点,必须系统的理解宏观调控的含义、必要性、目标、手段以及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又如政治常识中的“国家政权”这个知识点,需要全面把握当代两种国家政权的性质、政权机关和相应的国家职能。另外同学们在论述时还要详略得当,有一些观点可以详细重点叙述,有一些却可以不作为重点。其次,同学们在相关论述完成之后,一定要找到与主题的内在联系,要说明你的知识是可以用来为主题服务的。

  3、材料。这是目前同学们最有缺陷的,其实简单的说就像同学们写议论文一样,你要举例说明,你用爱迪生进行一千次实验这个例子来说明要不怕失败这个观点。所以同学们的材料来源首先目标是题目的背景材料,其次是热点新闻材料,最后还可以引用生活中的材料,但也不要观点和材料两张皮,最好能对引用的材料加以说明,说明他能为你的论题服务。

  4、 最后答题的格式我建议是

  总——分[总(观点)——分(论述和材料)——总(内在联系)]——总

  高考热点:建设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

  背景:

  材料一:2006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07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二:上海提出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着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思考一:从经济学角度思考为什么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答:(1)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为实现小康提供物质保证。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2)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好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又好又快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全国协调发展。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是正确处理发展质量、效益和发展速度的关系。好是发展质量、快是发展速度,又好又快是质量和速度的统一,把好放在快前面,说明中央的管理理念在转变,我们要追求一种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和高增长速度。

  (4)建设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为了更好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5)建设又好又快的经济是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思考二:党和国家建设和坚持又好又快经济发展的政治学依据

  (1) 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正确的政治领导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表现了正确的政治领导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2) 党和国家建设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表现了国家政府实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职能。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

  (4) 建设又好又快的经济体现党的宗旨和性质。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建设又好又快的经济说明党要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做到又快又好发展,才能从整体上提升综合国力,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思考三:从经济学角度思考怎样才能建设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

  (1)落实科学发展观。好强调的是发展的效益和质量,快强调发展速度,把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和质量,快强调发展速度,把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放在速度的前面,作为经济发展的

  首要目标。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信息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导、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5)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教举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6)大力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农业农业基础地位,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贯彻工来反哺农业,城乡支持农村和乡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村持续增收。

  (7)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8)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发挥消费对投资和生产的引导作用。

  高考政治图表分析说明题的解题技巧

  一、2006年上海高考分析说明题的特点

  1、为强化针对材料的分析,在材料呈现方面,尝试不再标注材料序号,例如36题,目的是引导考生将三段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而不是割裂为几个方面。要求考生分析出整个材料的中心思想。

  2、分析能力,作为一种考试目标,可以被分成要素分析、关系分析和组织原理分析等三种类型或三级水平。(注:第一级水平,要求学生把材料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鉴别交流内容的各个要求,或对它们进行分类。第二级水平,要求学生弄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们的相互联结和相互作用;第三级水平,则要求学生识别把交流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的那些组织原理、排列和结构。如,根据作品所展示的内容,排论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思想感情特性的能力等。)今年分析说明题偏重于考查第二、三组,因为要素分析是关系分析、组织原理分析的基础,如果考生不能清楚地分析出材料中各个要素的话,就无法正确描述要素之间的关系,或者推出材料的中心思想。

  3、在试题设问方面,第37题第3小题采用了无主题式的设问“请运用宏观调控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因为考生必须在读懂材料(图表和文字)的基础上分析回答,假设高问不仅难出应答的知识范围,而且组出一个主题,再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就容易使考生得到材料以后的暗示而撇开材料,运用经验回答具体问题,这样就无法判断考试结果究竟是体现考生的材料分析能力还是考生的一般思维能力。

  (以上内容选自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周群 《2006年高考政治(上海卷)试卷测量学分析》 《思想政治课研究》2006/4)

  二、高考的分析说明题事实上大体分为两种题型,一种是图表数据式材料分析题,一种是材料说明题(包括引文式,例如来自党和政府的文件,还有叙述材料论述题)分析题。

  三、图表数据式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一)“看”。 看设问,浏览资料

  1、首先主要看设问。审设问,不同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我要求学生在答题时一定把问题看三篇,把问题当作一道作文题来审,把握是从哪个方向来答题

  2、其次浏览资料。

  (1)审标题(表格名称)标题是图表的“眼睛”,它会告诉你图表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2)审图表(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关键是找到数据变化的规律。

  (3)审附注(解释性的和补充性的)这是考生最容易忽视的。它往往提醒图表内容的关键。

  (4)注意特定年份的意义(如78年(改革开放)、97年(香港回归)、05年(免除农业税)

  (二)“比”。比数据,找结论。

  1、纵向比较,前后数据之间比较

  2、横向比较,左右数据的比较

  3、同类比较,即同类数据之间比较,可把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看成一类公有制经济,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看成另一类即非公有制经济。

  4、整体比,即表与表之间的比较。

  第二部比数据,学生一定要运语言来概括数据,不能用数据说明题目,也就是把数字用文字表达出来,别外除了描述数据的变化规律之后,一定要得出结论。例如2001年上海卷:从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最近几年,我们的享受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的增长,(这是数据的描述)。由此可见,我们的消费结构得到优化。(这就是结论)

  (三)“析”。分析原因,找措施。

  数据呈现的是现象,或反映出来的问题,到了第二、三问一般都要进一步深层次的分析。大家在进一步分析时,一定要找到课本知识点与材料的结合点,还可引用社会热点、联系实际问题加以发挥创造。

  

看过高考政治题型答题技巧的人还看了:

1.高中政治应试答题技巧

2.2016高考政治应试答题技巧及平时训练攻略

3.高考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

4.2017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5.政治高考答题万能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