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广东肇庆高考语文真题

德豪分享

  语文课程对中学生阅读素养的关注主要体现在阅读教学和阅读测评两方面,而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就是国内阅读测评的典范代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广东肇庆高考语文真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广东肇庆高考语文真题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第一大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所谓“方圆相胜”,指的是建筑物在造型上直线与曲线的配合关系,尤其注重对曲线的强调。重庆吊脚楼的外部造型的最典型特征为“出挑”与“悬浮”,这种形式感来自建筑外观设计中对“曲线”的出色运用,而其更深层次的支撑则是中华传统文明中“儒道互补”的审美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居”有着与“生命”同构的意义,是对人身体的保护,也是人精神的传承之处。中华民族的“家国一体”、“家文化”都强调“家”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与教化。住宅作为“家文化”的具体承载场所,其意义乃祖先崇拜、族群文化的延伸,与传统文化对生命层层接续的融贯,息息相关。由此,中国民居的意义已经超越建筑实用性的层面,而与个体的“安身”“立命”融洽。

  儒家作为个体“安身”“立命”的文化宣传者,哲学上强调“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之天道观,强调“阳刚”之美,政治学说则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强调整体的秩序和组织的严密性。几千年绵延的儒家思想,浸润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传统建筑方面,强调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结构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和教化性,注重建筑艺术对人伦道德审美内涵的表达,对建筑的规划布局、装饰陈设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地形气候的限制,重庆吊脚楼民居无法拥有平整广阔的土地,无法形成气势恢弘、空间多变、威严崇高的集中型和井然的秩序性,但从宏观上看,吊脚楼的造型,从屋顶、屋面到台基都是长方形与三角形的组合,这种组合的几何形体稳定庄重,除了保障结构的稳定,在艺术感觉中,端庄挺拔。

  如果说,儒家美学之“阳刚精神”奠基了重庆吊脚楼民居整体造型的坚固严整,“直线”造型形成了“实”的风格,那么,重庆吊脚楼出挑的飞檐,悬浮的空间感则是道家美学“柔性风范”的赐予。

  老子的《道德经》将万物根源的“道”特征描述为——柔性,所谓“柔弱胜刚强”中的柔弱之力是胜过所有强壮之物的根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②、“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功遂身退,天之道也”③、“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④。与儒家重视阳刚相反,道家强调一切“显白”背后之“隐喻”——“无”的力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⑤从人到地到天到自然,明确的存在形式越来越模糊,力量却越来越强大,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最强大的存在,是最幽深之处的存在。“水”在老子的思想中代表着力量、动感和创造,于是,在中国传统审美中,曲线、流动性、“沉虚感”成为有价值的存在。

  地理、气候等的共同作用,促生重庆吊脚楼建筑采用“不受形制”构造法则,无“堂屋”“厢房”的主次之分,跟坡靠坎,依曲而行,空间紧凑、开合随意,分割自然、布局灵活,在“道法自然”中千变万化。重庆吊脚楼单体的“出挑”之美,重庆吊脚楼群落的“错落”之美,重庆吊脚楼整体空间的“悬浮跌宕”之美,都在诠释着曲线、柔性之美所给予建筑的动感、韵律与节奏,用具象展示着道家自然观的逍遥虚静、淡薄自由、飘逸浪漫。

  1、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庆吊脚楼建筑在外部造型上具有“方圆相胜”的特征,从深层原因看,是受儒道互补的审美精神的影响。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住宅注重个体“安身”“立命”,不讲究实用性。

  C、重庆吊脚楼的造型,从屋顶、屋面到台基都是长方形与三角形的组合,具有阳刚之美。

  D、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结构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和教化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重庆吊脚楼采用“出挑”与“悬浮”的造型,是地理气候条件和道家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

  B、重庆吊脚楼外部造型“出挑”与“悬浮”的设计,使其具有柔性之美。

  C、在作者看来,柔弱胜刚强,柔弱之力是胜过所有强壮之物的根本。

  D、在老子思想中,“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最强大的存在,是最幽深之处的存在,所以水代表着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庆吊脚楼居民无法拥有平整广阔的土地,无法形成恢弘的气势,但由于直线的成功运用,同样具有庄重挺拔之感。

  B、直线和曲线的配合运用,使重庆吊脚楼具有坚固严整的实感,又有着灵活多变的动感。

  C、北京故宫建筑在布局中讲究严格的对称性、秩序性,以显示帝王的威严,是儒家美学观的体现。

  D、重庆吊脚楼群落的“出挑”之美、“错落”之美和“悬浮跌宕”之美生动地展示着道家自然观的逍遥虚静、淡薄自由、飘逸浪漫。

  二、古代诗文阅读(6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11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经:在文中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B、迁:指迁移,变更,变动的意思,在古代一般指升官,如“再迁”、“左迁”、“右迁”。

  C、下车:语出《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指定吏初到任。

  D、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常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辞职。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B、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C、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D、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描述了张衡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

  B、张衡“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表现了他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

  C、文中写张衡花了十年时间来写《二京赋》,而且是模拟班固的《两都赋》来写的,这表明张衡的文学才能要比他和科学才能低很多。

  D、本文虽重点祥写了张衡的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但也写了他敏锐的政治眼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明的政治手腕。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大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汤和,字鼎臣,濠人,与太祖同里闬。幼有奇志,嬉戏尝习骑射,部勒群儿。及长,身长七尺,倜傥多计略。郭子兴初起,和帅壮士十余人归之,以功授千户。从太祖攻大洪山,克滁州,授管军总管。从取和州。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和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从定太平,获马三百。从击陈野先,流矢中左股,拔矢复斗,卒与诸将破擒野先。别下溧水、句容,从定集庆。从徐达取镇江,进统军元帅。徇奔牛、吕城,降陈保二。取金坛、常州,以和为枢密院同佥守之。

  和沉敏多智数,颇有酒过。守常州时,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曰:“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太祖闻而衔之。平中原师还论功,以和征闽时放遣陈友定余孽,八郡复扰,师还,为秀兰山贼所袭,失二指挥,故不得封公。伐蜀还,面数其逗挠罪,顿首谢,乃已。其封信国公也,犹数其常州时过失,镌之券。于时,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魏国、曹国皆前卒,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和以间从容言:“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悦,立赐钞治第中都,并为诸公,侯治第。

  和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媵妾百余,病后悉资遣之。所得赏赐,多分遗乡曲,见布衣时故交遗老,欢如也。当时公、侯诸宿将坐奸党,先后丽法,稀得免者,而和独享寿考,以功名终。嘉靖间东南苦倭患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緻久且不圯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巡按御史请于朝,立庙以祀。

  (选自《明史• 汤和 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闻而衔之       衔:怀恨

  B、帝春秋浸高        浸:逐渐

  C、立赐钞治第中都      治:治理

  D、当时公、侯诸宿将坐奸党  坐:因犯……罪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嘉靖间东南苦倭患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緻久且不圯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

  B、嘉靖间东南苦倭患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緻久且不圯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

  C、嘉靖间东南苦倭患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緻久且不圯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

  D、嘉靖间东南苦倭患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緻久且不圯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

  10.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和与太祖朱元璋是同乡,幼年便有不凡志向,郭子兴起兵时,汤和带领壮士十余人前去归附他,汤和比朱元璋大三岁,但他能很谨慎地遵守规约。

  B、汤和沉着、敏捷、有智谋,却经常因酒醉犯错,驻守常州时,他曾因事请求朱元璋,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借酒醉埋怨自己左右为难。

  C、平定中原后还师论功时,朱元璋以汤和征闽时释放陈友定的余孽,使八郡重受骚扰,还军途中,又被秀兰山贼寇袭击,失去二名指挥为由,不予封公。

  D、汤和晚年为人更加谦逊谨慎。入朝闻知有关国事的计议,他一句也不敢外泄。所得朝廷赏赐,也大部分送乡里乡亲。和其他功臣比,他可以独享高寿并以功名而终。与此不无关系。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

  (2)伐蜀还,面数其逗挠罪,顿首谢,乃已。

  (3)和以间从容言:“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此诗作于元丰五年作者任太和知县时。 ②痴儿:指作者自己。

  ③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已、知音。

  12、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比较复杂的,请结合相关诗句所写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

  13、这首诗所运用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的颔联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他的《饮酒》诗中以自问自答方式提示虽身居闹市依然能过上宁静恬淡生活原因的两句诗是“      ,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      ,      ”一语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秦统治者自身的矣奢淫逸横征暴敛才导致其政权的快速灭亡。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      ,      ”两句既写出了英雄刘裕当年大举北伐的威猛气势,又表达了词人自己人虽老却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乙 选考题(本次不作考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无)(本次不作考查)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无)(本次不作考查)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一项是93分)

  A.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B.索马里极端分子上月曾攻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西门购物中心。但监视器画面显示,肯尼亚士兵似乎曾趁火打劫,掠夺商品,让原本赞许部队.勇气可嘉的民众怒火中烧,媒体也批评“可耻”。

  C、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叹为观止。

  D、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时贤的成果 另起炉灶 ,而是要站在他们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B、如何避免比赛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本届组委会的首要问题。

  C、金鸡百花电影节的结果出乎所有观众的预料,不仅赵薇落选了,汤唯也落选了,此前知名度并不是很高的巴德玛得奖。

  D、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依赖的。

  1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历代的王位,继承主要采用嫡长子方式,这是源自于殷商后期的帝王产生模式,因此,长子具有较多的特权。例如,长子具有祭祀的代表权,祭祀前要更衣沐浴。先民住在较缺水的北方,农作物以种植耐旱的小麦为主,         ,那真是奢侈的享受,但这似乎是长子的特权。

  A、因为有机会能泡在大盆子里洗澡,所以对于水资源异常珍惜,不常洗澡

  B、所以对于水资源异常珍惜,不常洗澡,如果有机会能泡在大盆子里洗澡

  C、但是不常洗澡,所以对于水资源异常珍惜,如果有机会能泡在大盆子里洗澡

  D、一方面有机会能泡在大盆子里洗澡,另一方面对于水资源异常珍惜,不常洗澡。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学文如学画 在这两条路中间,写生自然较为重要

  学文如学画,  ①  学。在这两条路中间,写生自然较为重要。可是临帖也不可一笔勾销。从前中国文人学文大半全用临帖法。每人总须读过几百篇或几千篇名著,揣摩呻吟,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欧洲文人虽亦重读书,   ②  。请教于福楼拜,福楼拜叫他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我认为,对学文者而言,     ③     。

  19、下面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币(5盎司,圆形精制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字。

  六、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老赵业余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羽毛球,可是前些年简陋糟糕的球场设施害得老赵打球弄伤了脚,还进行了手术治疗,那阵子遭受的巨大创痛让他有好几年没摸过羽毛球拍。这两年老赵的脚伤好了,他发现球场的设施也很漂亮了,就又重拾自己的这份打球爱好。因为怕他再受伤,老赵家里人也曾苦心劝止过他,可老赵觉得家里人不懂打羽毛球的事儿,劝得不着边际,就没理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啊!”倒是不少熟人的这同一句话老赵真在心里过了好多遍,而且老赵也知道那些打羽毛球伤了的伤好后大都不敢再进球场而改玩别的运动了。不过老赵觉得伤一次就从此不打球了,那还叫真爱好?所以现在老赵还是从其所好地玩着羽毛球,球技也进步不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广东肇庆高考语文真题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B( “不讲究实用性”表述不恰当,原文说的是“超越实用性”。)

  2.C(“柔弱胜刚强”是道家思想。)

  3.D(在原文中,“群落的”只就“错落”之美而言。)

  二、(62分)

  (一)

  (1)

  4.B(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

  5.A

  6.C(此说无据,也不能作这种比较。)

  7.(1)(3分)大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奇特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译出大意给1分;“奇”“ 累”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4分)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完全相符,灵验如神。从有典籍记载以来,还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情形。(译出大意给2分;译对“以”1分,译出“ 未之有也”1分。)

  (3)(6分)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祸福相因,幽微深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译出大意给2分;译对“图”“倚伏”各1分;译出“以宣寄情志”2分。)

  (2)

  8.C(治,应为“修建”)

  9.C

  10.B(“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并非左右为难之意,而是指他可以跟随朱继续镇守此城,也可叛离朱,另择出路,醉语也。)

  11.(1)(3分)当时诸将大多是朱元璋的同辈,都不肯居他之下(译出“等夷”1分,译出“莫”1分,大意1分。)

  (2)(4分)(汤和)伐蜀回来后,(朱元璋)当面数落汤和逗留之罪。(汤和)叩头谢罪,此事才作罢。(省略成分应补充出来;面,当面,1分;谢,谢罪,1分;句意2分)

  (3)(6分)汤和因此寻找机会镇静(不慌不忙)对皇帝说道:“我年事已高,不能再受您之命指挥军队驰骋战场了,希望能返回故乡,在那找一处坟地,来等待寿终正寝(为将来死去找一片容身之处)。”(间,机会,空闲时间,1分;犬马齿长,年龄大,年事已高的委婉说法,2分;句意3分)

  (二)

  12.(5分)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比较复杂的,“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表达的是诗人了却公事之余的一种闲情;“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上联写的是登高观景,下联则是由此引发的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

  和寂寥。所谓归船弄笛和心与鸥盟则表达了自己想归隐山林而对现实官场又心有不甘的矛盾心情。

  (感情3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

  13.(6分)用典。分两种:一、用历史、传说及寓言故事为典,如第一句用晋夏侯济的话、第五句用伯牙钟子期故事、第六句用阮籍能为青白眼故事、第八句用《列子》中“鸥鸟忘机”的寓言故事分别表达特定的情意,收含蓄蕴藉之效。二、点化前人诗文句子入作品,如颔联即化用了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谢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及柳宗元的“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明”,显得不露斧凿痕迹,巧妙而自然表情达意。(其中第一点供老师评讲题目参考。表现手法3分,分析3分。)

  (三)

  14. (1)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2)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三、四(无)

  五.

  15.A(“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而该句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平意告别家乡,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

  16.C(A项搭配不当,“有没有”是两面,而“关键在于”是一面,应在“在于”后加上“是否”。B项“暗箱操作”即为“不合法、不透明”,表意重复,因此删去“不合法、不透明的”几个字。D项“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错误地使用了被动句,语序不当,不能说是顾客信受赖,应为“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倍受新老顾客信赖的。”)

  17.B(A项,句子内部不能构成因果关系,而且与后面“那真是奢侈的享受”衔接不紧密。C项,句子内部不合逻辑,应是先“所以对于水资源异常珍惜”后“ 不常洗澡”,“但是”这个关联词也很突兀。D项,该项句子内部关系不能构成并列关系。“对于水资源异常珍惜,不常洗澡”的内容应紧承前一句“先民住在较缺水的北方……”构成因果关系。而下文“那真是奢侈的享受,但这似乎是长子的特权。”中的“那”“这”应该指“有机会能泡在大盆子里洗澡”,要注意主语一致。)

  18.【参考示例】

  ①既可临帖,又可写生(有临帖和写生两条路径)

  ②但大部分作者由写生入手(但大多文人重视写生)

  ③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临帖和写生都必须经历或临帖和写生都一样重要)

  (答对1点1分,答对2点3分,答对3点5分。)(该文段属于总分总结构,探讨“应如何对待学文的两条途径”。 首句为总起句,①处答案可从后句的“这两条路”、“写生”、“临帖”推断得知;②处与前半句构成转折关系,且由第三句可知,“读书”属于“临帖”法,推断出“写生”,再从“中国文人学文大半全用临帖法”、“虽然也重视”以及后面的“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可推断出“欧洲文人更重视写生”之意;尾句为总结句,照应开头,点明学文者应该如何对待“临帖”和“写生”这两条路径,从而得出③处答案。)

  19.【参考示例】

  该图案由长城“V”字造型、和平鸽、数字“70”与时间“1945-201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字样及1元面额构成。(4分)它寓意着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及对于和平的珍视。(2分)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一是“构图要素”,二是“寓意”。再结合题干中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这一背景,寓意就应该容易理解了。另外,还要看到“五只鸽子”象征着中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和五大洲人民对于和平的珍视。)

  六、(60分)

  20. 写作(60分)

  作文评分细则另外制订。



​猜你感兴趣:

1.广东省肇庆市2017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检测试卷及答案

2.广东2017高考语文真题

3.2017广东省肇庆市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统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4.2017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题

5.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