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高考必刷题语文答案2017年(2)

刘惠分享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一年一度的美国白宫记者协会晚宴即将于4月底在华盛顿举行,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到时是否会参加,我们将拭目以待。

  B.姚明在新一届中国篮协领导选举中不孚众望,全票当选新一届中国篮协主席,这是中国篮协成立后第一次由社会人士担任协会主席。

  C.昨日,学校公布了杜卯同学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的消息,同学们无不弹冠相庆,纷纷对校机器人社团表示祝贺。

  D.等红灯时,一辆自行车斜插在一辆电动车前,骑电动车的大叔当仁不让又插到了自行车前面,然后两人就争吵起来。

  E.古巴女排一直是世界女子排坛的强队,其主力队员卡里罗的发球速度往往超过100公里每小时,令很多男排选手也难以望其项背。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制假售假、短斤缺两、强买强卖等行为损坏了消费者的利益,历来为人们所痛斥,清代对短斤缺两的惩处便极为严厉。

  B. 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创新创业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

  C. 陕西省将对滑雪、温泉等季节性旅游景区进行全面检查,杜绝春节期间各地景区以“烧高香”“祈福生子”“相面算卦”等手段欺骗诱导顾客、敲诈游客钱财。

  D. 浙江出台的2017年高考招生录取方案遵循以“学生本位”为原则,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扩大考生选择权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考生风险,维护考生利益。

  19.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宋代手工业作坊种类繁多,规模超过前代,手工业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大为增加。

  , , 。 , 。 ,而雕版印刷这一新兴的手工业门类也成为宋代手工业经济中书籍生产——文化生产的主要生产部门。

  ①与之密切相关的造纸、制墨、雕镂等手工业也获得了新的发展

  ②宋代手工业的发达为雕版印刷这一新兴的手工业提供了一般的产业生成背景与基础

  ③宋代形成了一门具有社会普遍价值的新型手工业生产领域——雕版印刷业

  ④在手工业生产普遍进步的基础上

  ⑤虽然雕版印刷业大致在隋末唐初已经产生

  ⑥但是真正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手工业门类应该还是在宋代

  A.③⑤⑥④②①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③①⑤⑥② D.④②①③⑤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随着生活节奏变快,① 。快速进餐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呢? ② 。当食物进入我们的胃部时,如果食物体积很小,胃就会通过不断蠕动,分泌胃液帮助搅拌,很轻松就可以消化;③ ,胃就会对其进行不断“打磨”,等到食物变得细小后才能消化。而这样就相当于增加了胃的负担,自然会对胃有不好的影响。

  21.下面有两个口语交际的情景,请任选一个,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5分)

  (1)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2)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 他嘻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日,青岛市政府出台《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判教育或者惩戒,且应将惩戒规定向学生公开。

  此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广泛讨论。赞成方认为,中小学和教师应该拥有“惩戒权”,小惩大戒对孩子成长有积极意义。反对方则认为,中小学和教师不应拥有“惩戒权”,惩戒容易助长体罚学生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态度中立方认为,学生犯错应该惩戒,但须明确惩戒的范围和方式,把握好惩戒尺度。

  对于这一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材料和现实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考必刷题语文2017年参考答案

  1.C 【解析】强加因果。原文是说“既有助于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也能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前后是并列关系,不存在因果关系。

  2.C 【解析】原文第三段是说“利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而非专指重阳节。

  3.D 【解析】“就必须贴合互联网传播特点,为中国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的说法太绝对。

  4.A 【解析】B项并没有“心理描写”。C项,“我”羞愧的原因并不是“我能帮他们的也只有这么多”,而是因为本是他们帮助了“我”,他们却来感谢“我”。D项,没有运用“比拟”手法。

  5.【答案示例】①吃苦耐劳。她为了给儿子治病,白天帮人纺丝线,晚上还要种田。②不怨天尤人。同样的贫穷使她得不到其他乡邻的帮助,她说起这些很平静,认为别人帮她够多了。③善良淳朴。她看到“我”这个不速之客并没有不安和恐惧,并且因为山上很凉,而叫“我”到她家休息。④温柔,有耐心。她乡音绵柔不泼辣,并且对儿子非常有耐心。(每点1分,答全得满分,共5分。如有其他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6.【答案示例】①被母子之间的亲情深深打动。母亲疼爱儿子,为了尽快攒钱给患有眼疾的儿子治病,日夜辛勤劳作,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②对小男孩深表同情。小男孩年仅六岁,却患有白内障,无法看清这个世界。③由母子二人的不幸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鲁莽行为,十分惭愧。“我”因爱情破灭而选择了放逐和放纵自我,没有考虑亲人的感受。(每点2分,共6分)

  7.B 【解析】“周有光因为在经济学学术领域难以取得突破,因此不得已半途而废”的说法无中生有,而且原文“前者是半途而废,后者是半路出家,两个‘半’字合在一起,就是个圆圈,一个‘零’”是周有光的谦虚之言。

  8.BD【解析】B项,“周有光对拼音、文字失去兴趣”错,由原文“周有光将目光从研究拼音、文字等转移到对文化学、时代变化等问题的探索上”可知,周有光只是转变了研究方向,不能说对拼音、文字失去了兴趣。D项,“他认为青年人搞学术•••••的认真思考”无中生有,原文是说“周有光••••••在学术上则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自己是对这个世界认真思考了的”。

  9.【答案示例】①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参与设计、推广汉语拼音体系。②建议全国汉语学校以普通话为校园语言,全国公共活动以普通话为交际媒介,并提出汉语拼音方案三原则。③促成国际投票通过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④研究形成《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主编的《汉语拼音词汇》,成为电脑中文词库的基础。⑤努力推进语文现代化,创建现代汉字学、研究比较文字学。(每点1分,共5分)

  10.A

  11.C 【解析】苫,草席;块,土块。古礼,居父母之丧,孝子以草荐为席,土块为枕,所以,“苫块”是为父母守丧时的礼节。服阙:指服丧期满。

  12.B 【解析】“叶衡上奏劝说皇上赐他制科出身”无中生有,叶衡上奏只是希望皇上能“赦其狂而取其忠”,是出于对李垕的爱护。

  13.(1)征收科税定下期限在县衙门口张榜(公布),让里正告诉百姓,不派一个官吏而赋税自然收足。(得分点:“榜”“谕”“遣”各1分,句意正确2分)

  (2)叶衡开仓煮粥给饥民吃,有人说常平仓不可以轻易打开,叶衡说:“储蓄粮食正是预备紧急的事情,怎可看着百姓挨饿而不救助呢?”(得分点:“发”“缓急”“可……耶”各1分,句意正确2分)

  【参考译文】

  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调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代理县尉。因捕获盐寇改官,任临安府于潜县县令。户口簿上累积弊端,富户大多隐瞒漏报,贫弱户被重复缴纳(赋税)所困,叶衡把民户定为九等,从五等以下除去他们的名籍,而把他们应缴纳的份额均摊给上四等的民户,贫穷的人顿时得救。征收科税定下期限在县衙门口张榜(公布),让里正告诉百姓,不派一个官吏而赋税自然收足。治绩成为各县中最好的,郡长官把他的政绩向皇上报告。

  提升为常州知州。当时发大水造成灾荒,叶衡开仓煮粥给饥民吃。有人说常平仓不可以轻易打开,叶衡说:“储蓄粮食正是预备紧急的事情,怎可看着百姓挨饿而不救助呢?”瘟疫大起,叶衡单人独骑命令医生跟随自己,到处访问疾苦,救活的人很多。官府发文让晋陵县丞李孟坚代理无锡县县令,李孟坚治理有声誉,叶衡向皇上推荐,就授李孟坚为秀州知州。

  叶衡授任太府少卿。合肥临湖边有圩田四十里,叶衡上奏说:“招募百姓耕种,每年可收谷数十万,免除租税,二三年后田地定下规模,仿照营田方式,公家私人各收一半。”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叶衡授任户部侍郎。当时盐税亏欠很多,叶衡上奏说:“近年来赋税收入没有增加,是私商贩盐妨害了它,应从煮盐的地方就对它管制,管理盐锅的生火灭火,核查盐灶的多少,盐户的本钱按时发给他们,盐聚集多了就按时收购它,选廉洁能干的官吏访察他们,私贩自然会绝迹。”于是任命了措置官三人。

  叶衡遭逢母丧。复职后授任枢密都承旨。上奏马政的弊端,应当命令每一个统制分头管领马匹若干,到年底计算马匹数目排定优劣。李垕应贤良方正科对策时,近于亢直敢言,列入第四等,叶衡上奏说:“陛下赦免他的狂妄而选取他的忠诚,足以显示陛下包容谏言的隆盛。”于是赐李垕制科出身。有人进言江、淮兵士名籍作伪泛滥,下诏让叶衡考察检视,赐给他袍带、鞍马、弓箭,并且命叶衡处理安置民兵,人们都称赞他抓住了治军的要点。叶衡办完事入朝觐见皇上,皇上当时驾临偏殿检阅武士,召叶衡参与观礼,赐他酒,皇帝亲自写字赐给他。

  叶衡拜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皇上意志坚决、专心一意恢复国土,凡是将帅、武器、山川、防守都经过思考,奏对结束,从容不迫地赐他座位,研讨谈论机密大事,或者随时召他进见。

  皇上选派使节出使(金国)要求归还黄河以南的土地,叶衡上奏说:“司谏汤邦彦有口才,适宜出使金国。”汤邦彦请求面见皇上,问起派遣出使的原因,知道是由于叶衡的推荐,恼恨叶衡排挤自己,听说叶衡对客人说过诽谤皇上的话,报告了皇上,皇上大怒。当天罢免了叶衡的相位。六十二岁时叶衡去世

  14.AE 【解析】A项,“刚刚来临的暖意一下子又大大折减了”理解错误。从诗歌整体来看,开头两句说的是天气变好了,“春威折”说的是春寒料峭的威力折损了。E项,“以哀景来写愁情”理解错误。词的上阕所写之景为胜景,即美景,这里应是以良宵反衬愁情。(共5分)

  15.【答案示例】天晴风歇,梅花开放,眼前有如此美景,却无人共赏;连天上飞的大雁都是两行,自己却孤身一人;所怀之人不知何时才能归来,思念之情无法传达。(每点2分,共6分)

  16.(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濯清涟而不妖

  17.AE 【解析】

  A.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B.不孚众望:不能够使众人信服。

  C.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D.当仁不让:泛指遇到该做 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E.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18.B 【解析】

  A项搭配不当,可将“损坏”改为“损害”

  C项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现象”

  D项句式杂糅,“遵循……的原则”和“以……为原则”两种句式杂糅了。

  19.C

  20.①很多人养成了快速进餐的习惯②快速进餐无疑会加重胃的负担③但如果食物体积很大(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21.(1)是的,有痰不吐不卫生,但那只是你个人的卫生,你不能为了个人卫生而影响公共卫生! 痰,当然应该吐,但不要吐在影响公共卫生的地方!

  (2)人家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不设统一答案)

  22.【材料解读】材料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青岛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学校适当惩戒学生的新规定,第二部分叙述了新规定引起的三种看法。这三种观点,每一方的观点都可以成为立意的依据。但是在审题立意时,不应只是简单地表态,声明支持哪一方,而应当有深入的思考,以形成独特的看法。

  【作文立意】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需要适当的惩戒,学校和教师应当有“惩戒权”。学校和教师不应拥有“惩戒权”,因为这可能导致暴力被合理合法地植入教育中,伤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学校和教师应当拥有“惩戒权”。但必须对其范围和方式进行规范和监督,避免滥用“惩戒权”。④学校和教师有没有“惩戒权”或要不要“惩戒权”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都不是最要紧的;如何采取最有效的措施降低孩子们犯错的可能性,帮助孩子们规避或改正错误才是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历年全国卷语文高考真题答案

3.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5.历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6.高考语文考卷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