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山东省2017春季高考模拟语文试题(2)

刘惠分享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一代演员”于是之

  ①我记得十年前的一天,于夫人李曼宜大姐突然打来电话,告知老于病危。我立即赶到医院,与李大姐一起商量善后。我提了个建议:在送遗体火化前,先将灵车开到首都剧场门前停留五分钟,让老于与他心爱的剧场告别。

  ②但天佑是之,他奇迹般地逃过一劫。不过身体每况愈下,由失忆而失语而失去感知,很快就离不开医院的二十四小时护理。李大姐每天下午到病房去陪老于,老于无语,只是有泪。

  ③然而,李大姐是坚强的。她1月20 日晚七时许打来电话,平静地对我说:“老于今天下午5时19分走了,已经商定不去八宝山,就照你的建议,24日火化前先把灵车开到人艺转一圈,让老于与剧场告别。”

  ④于是之和首都剧场,但愿这能成为一个让一代代戏剧人感奋的戏剧童话。清华的梅校长有言:“大学非大楼之谓也,而是大师之谓也。”剧场何尝不是因大师而放出异彩!

  ⑤2006年5月16日,香港话剧团在首都剧场演出《倾城之恋》,演完谢幕,剧团艺术总监毛俊辉动情地在台上对观众说:“香港话剧团能在首都剧场演出,瀑感荣耀,因为伟大的于是之、朱琳、英若诚曾在这个舞台上献艺。”

  ⑥于是之最后一次在首都剧场演戏,是1992年7月16日的《茶馆》告别演出。老于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倾吐了他的感受。他自觉这场戏演得不太好,却又偏偏受到了热烈欢呼,整篇文章成了他的“忏悔录”。最后他这样写道:“卸装完了疲倦极了,剧院用车送我回去。在首都剧场门口,没想到还有观众等着我。千不该,万不该,再疲倦也应下车和他们告别,但我没有这么做,一任汽车走去,每想起这件事来,我总谴责自己。”

  ⑦老于在这里故意隐瞒了一个细节:在车上还坐着我和剧院一位年轻干部,车开到门口时见有一群观众等着,那位年轻干部怕老于体力不支,便招呼司机“别停车”,司机说:“不停车还不容易。”老于立即轻声说了一句:“可我们就对不起观众了。”车里一片沉默。我想,老于是有意识地略去这个细节的。

  ⑧有次我送老于一张贺卡,上边写着:“祝你健康!因为除了健康之外,你什么都不缺。”他回答我说:“我还缺文化。”于是之的文化也体现在他一生对于文化的不倦探求上。

  ⑨他有篇文章叫《幼学纪事》,劈头就是这样一句:“我出生于一个完全没有文化的家庭。”文章里写了他青少年时代的苦读经历,也记述了一位与他同住那个大杂院里的老郝叔,文中一段深情的文字就是献给这位苦命的洋车夫的:“老郝叔又早已作古。他无碑、无墓,所有的辛劳都化为汗水,洒在马路和胡同的土地上,即刻就化为乌有。他奔波一世,却仿佛从未存活过人间。”

  ⑩后来剧院排演《骆驼祥子》,于是之主动申请扮演剧中的洋车夫老马,他从内到外地描摹他心中的老郝叔,老马的那场篇幅不大的戏,成了全剧的华彩乐章。通过老马的舞台形象塑造,他给“无碑无墓”的老郝叔,在舞台上立起了一座丰碑。

  ⑾《幼学纪事》曾入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于是之作文,大俗近雅,很耐读,而他的书法更受人称道。l985年他给我写了个条幅,用汉碑体写了“宁静”两字,下边用行书作跋:“道明同志嘱书,录石门碑以求正,汉碑初学,有辱所命,企谅。于是之。”他为什么要学写汉碑呢?因为其时他准备在谢晋筹拍的《赤壁大战》中演曹操,他知道曹操当年是写汉碑的。

  ⑿于是之在《一个演员的独白》中说:“我们所创造的形象必须是一个文学的形象,美术的形象,可以入诗,可以入画的形象。”而于是之所创造的程疯子、老马、王利发、魏勒等角色,就是“可以入诗,可以入画的形象”。

  ⒀黄宗江先生著文谈于是之,标题是“一代演员”。于是之是真正称得上这个崇高称号的。

  ⒁1897年3月28日,病中的契诃夫与托尔斯泰,就人死后灵魂是否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托尔斯泰持肯定态度,契诃夫持怀疑态度,我当年写《契诃夫传》写到这一段时,只是不持立场地作了介绍。听到于是之死讯后,我突然想认同托尔斯泰的想法:人,死后因为灵魂还存在而获得永生是可能的。

  ⒂2013年1月20日17时19分,于是之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于是之的新的生命又开始了。

  (节选自《演员于是之》,王宏韬、杨景辉编,有删改)

  19.文章第⑤段引用了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毛俊辉的话,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20.⑥⑦两段中,作者是如何处理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4分)

  21.文中说“于是之的文化也体现在他一生对于文化的不倦探求上”,于是之对文化的不倦探求,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22.作者认为,于是之是真正称得上“一代演员”这个崇高称号的。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一代演员”内涵的理解。(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微博正文

  北大四川招生组 +关注

  06-28 09:36 来自iPhone 5s

  兄弟,过去五年你们砸钱买走的唐某、郭某,需要我讲吗?我们也再次说明,拿分来跟北大谈钱的,门儿都没有! //@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兄弟,给考生介绍北大情况,让学生更好地选择,你夸张一点也没问题,但非要超越政策,拿钱诱惑考生,就不怕教坏小孩子吗?

  @北大四川招生组

  某校招生组给文理科前十选择北大的考生挨个电话,称北大欺骗了他们,不会满足他们的专业志愿。在此我们回应:

  1、招生组的承诺,一诺千金,目前报考各个专业的人数也十分合理,没有任何不满足的可能;2、从近五年的历史看,恰恰是某校多次毁约,没有兑现其承诺。请不要继续骚扰北大准新生。

  事件回放:2015年6月28日,作为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北大和清华的四川招生组在微博上掀起了骂战,互相指责对方以非常手段争夺高考状元。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东省2017春季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蹿(cuān)红”“奢靡(mí)”“宁(nìng)剩毋缺”“集腋成裘”)

  2.A(①“日前”,几天前,前些天;“近期”,指近来的一段时期,往往指从现在开始的将来一段不长的时期。②“自愿”,代表一种心情,自己愿意而没有强迫地去做的,如:自愿的行动;“志愿”,代表一种愿望,一种明显高于“自愿”的愿望。③“一贯”是形容词,意识是思想、作风等从不改变,一般做定语,如“这是他的一贯看法”“我们一贯认为”;“一直”是副词,只能做状语。④“追求”,用积极的行动达到某种目的,如追求财富荣耀,也特指追求异性,偏重在于求,求所得。“追逐”,追赶,例如追逐嬉戏;也指追求,如追逐名利,偏重逐,要追赶上某个东西。)

  3.B(“一饭千金”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见《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与漂母典故。)

  4. D (A关联词语摆放位置不当B另起炉灶C搭配不当)

  5.【解析】第一步,确定首句。比较⑥②两句,其中第⑥句中的“有兴趣”跟“国学热”在内容上紧密相联,故选⑥。排除B、C。第二步,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序。第⑥句中的“本是”与第③句的“但”构成转折关系;第③句中的“‘轻浮’的文化争论”与第⑤句中的“随便地进行批判”的内容紧密相联;而第①句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对第⑤句的解说;第①句与第④句构成递进关系。排除A。

  6.D(“暗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无中生有)

  7.A(A“都不如中国的‘节日’更纯粹更有价值”理解有误。)

  8.D (表述绝对。)

  9.D(引:举荐,引荐)

  10.A(两个“于”均为介词,相当于“对”。 B项前一个“因”是介词“趁机”,后一个“因”是介词“通过、经由” C项前一个“乃”是连词“于是”后一个“乃”是副词,“乃至、甚至” D项前一个“以”是介词“用来”,后一个“以”是介词“把”)

  11.B(“师道名将”为判断句,不能断开;“不可使,解兵柄”与原意相悖)

  12.C( “连续八次上奏请求辞职是因陈东被杀而作出的决定)

  四、(24分)

  13.(1)认为百姓生活困顿,会起事成为盗贼,天下将有危急灭亡的忧患。希望停止云中战事,整治安抚边关,帮助(让)百姓休养生息。(5分。关键词:困弊、罢、修、休息等,译句要通顺)

  (2)金人此次行动,关系到存亡,如果重创金兵,使他们失利逃去,那么中原可以保全,四周的少数民族能够臣服。(5分。关键词:所系、令、使、保、服)

  14.(1)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 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 ③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 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

  的情形;“白马江寒树影稀”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答对其中两点即可。每点手法1分,分析1分)`

  (2)①“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表现了对战乱导致生灵涂炭的忧愤之情;②“我已无家寻弟妹”表现了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③“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表现了对因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④“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⑤“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答对其中四点即可。每点1分)

  15.(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2)春江花朝秋叶月,往往取酒还独倾。

  (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五、16.激光造雨的定义、原理、优点及研究现状。

  17.希望是诗人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到的,虚幻无力的;希望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这就使得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

  18.必须删除的句子: ⑦ (1分)

  需要修改的句子:①将“敝人”改为“我” ②将“玩命儿地学习”改为“刻苦学习”③将“建树”改为“涉猎”或者“一些成绩”或将整句改为“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 ⑧ 将“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改为“如有幸到贵校就读”或“如果贵校能够录取我”或“希望贵校给我一次机会”(3分)

  六、 19.内容上,借毛俊辉的话来盛赞于是之杰出的艺术成就与巨大的艺术影响;(2分)结构上既承接上文“剧场何尝不是因大师而放出异彩”,又引出下文于是之在首都剧场的告别演出。(2分)

  20.作者对于是之的告别演出一笔带过,是略写,详写他演出后的自责和他在文章中故意隐瞒的一个细节,(2分)这样安排不仅表现了于是之在艺术追求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品格。(2分)

  21.于是之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他的文章耐读,《幼学纪事》曾入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他的书法受人称道;他对话剧表演艺术有独到而深刻的理解。(4分,每个方面1分)

  22.①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于是之创造的程疯子、老马、王利发、魏勒等艺术形象深为人们所喜爱。②具有高尚的人品德行。于是之善良、谦虚,对观众认真负责,对自己严格要求。③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于是之勤奋刻苦,在书法、写作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每个方面2分)

  七、23参考立意:

  清华北大抢状元,抢得是高分还是人才?或许是想培养出公众渴求的大师,或许是展示求贤若渴的姿态,又或许,只是为抢而抢……

  观点1 唯分数论英雄不可取.作为国内一流大学,理应对应试教育有较清醒的认识,不应该过度地热衷于“状元”,如此做法,只能让人看到所谓一流大学的“小”。

  观点2 给教育独立与尊重,而不是舆论绑架。从某种意义上,大学被媒体与公众绑架了,屈从于世俗偏见,不是因为爱惜人才,而是保护学校名誉——民众追求“公平”,欣赏一分之差见高低、争生死;媒体则以造星的眼光及趣味来谈高考。

  观点3 抢状元非本事,能够培养出一流人才才叫能耐。大学之大,在于培养挖掘不同天分的学生的各种潜力,让他们日后成为各行各业的“状元”,这才符合教育理念。

  观点4 大学之大,在其风度。为抢生源而掐架,超出了竞争应有的尺度,失了风度,没了气度。

  【参考译文】

  许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考中元佑三年进士。宣和七年(1125),召用为给事中。写信诋毁当时宰相,认为百姓生活困顿,会起事成为盗贼,天下将有危急灭亡的忧患。希望停止云中战事,整治安抚边关,帮助(让)百姓休养生息。高丽入贡,朝廷征调百姓开凿运河,百姓骚动。中书舍人孙傅指责高丽于国无功,不应兴大役,孙傅因此被罢职。许翰认为孙傅不应被罢免,当时宰相大怒,免去他的职务,任提举江州太平观。

  靖康初年,重又被召用为给事中。当时金兵进攻京城刚退,许翰到宫廷,当日晋见皇上,授任为翰林学士,不久改任御史中丞。上言议论边事,趁机陈述决胜之策。张邦昌任宰相,许翰上疏极力争论。种师道被贬为中太一宫使,许翰对皇上说“:师道是名将,沉毅有谋略,山西士兵,人人信服,不可解去他的兵权。”钦宗认为他年老难用,许翰说:“秦始皇认为王翦老而不用,信用李信,终于兵败于楚;汉宣帝任用老将赵充国,终于取得金城之战的成功。从吕望以来,任用老将取得功业的,不止一两个人。从古鉴今,师道虽然年老,可以任用。”并且说:“金人此次行动,关系到我方存亡,现在如果重创金兵,使之失利而逃,则中原可以保全,四周的少数民族能够臣服。否则,将来再想行动,一定有不可救应之忧。应当起用师道抗击金兵。”皇上不能听从。提升他为中大夫、同知枢密院,政见越是与同僚不合,因病去职,任延康殿学士、知亳州。因谏官指责而被罢职,任提举南庆鸿庆宫。

  高宗即帝位,因李纲的推荐,召用他为延康殿学士。到朝后,被授任为尚书右丞兼代理门下侍郎。当时建炎大乱之后,河北山东大盗李成、孔彦舟等人,聚结军队各数十万,都以勤王为名,希望得到张所任元帅。张所任御史,曾经责论黄潜善奸邪不可用,由此得罪。李纲任宰相。于是任命张所为河北等路招抚使,率领李成等人部队渡过黄河,号召各地,为兴复大计。黄潜善极力阻止。宗泽建议皇帝不应到南方,应当回到京城,并且诋毁黄潜善等人。黄潜善等人请求罢免宗泽,许翰极力争论不可。李纲被罢,许翰说:“李纲忠义英发,没有他无人能辅助中兴,现在罢免李纲,我留任无益。”极力请求去职,高宗不同意。当时黄潜善奏请诛斩陈东,许翰对亲信们说:“我与陈东,都力争留用李纲,陈东被斩于东市,我在朝廷合适吗?”越是极力求辞职,八次上章,被任命为以资政殿大学士身份提举洞霄宫。又因为谏官指责罢职。

  绍兴元年(1131),召用恢复他为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坚辞不至。二月,复任资政殿学士。绍兴三年五月,去世,追赠光禄大夫。

  许翰通晓经术,正直不屈,历事三朝,位至执政,只是因为与王黼、蔡攸、黄潜善等人政见不合,横遭诬陷,志向终究无法实现。李纲虽极力引荐他,但自己很快被罢免,许翰也遭斥逐而死。他的著作有《论语解》、《春秋传》。


猜你喜欢:

1.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下载

2.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3.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4.今年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5.历年高考题语文

6.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