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高考原创语文押题汇总

刘惠分享

  押题就是指在考试前,预测考试内容。考生在备考语文时先来做几套押题卷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高考原创语文押题,仅供大家参考!

  2017高考原创语文押题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三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西人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 (晃/荡)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互相比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   (挺着/立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  ①   。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型的栓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  (凭吊/凭悼)。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    ②      。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   (席卷/冲击)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处chù街坊  婚丧嫁娶      B.供gōng人   栓马桩

  C.棱léng角   衰草离披      D.衰shuāi败   原型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荡 挺着 凭悼 冲击 B.晃 立着 凭吊 冲击

  C.晃 挺着 凭吊 席卷 D.荡 立着 凭悼 席卷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 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

  ②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有些伤感

  B.①地基柱础有的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

  ②有些伤感,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

  C.①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

  ②有些伤感,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

  D.①地基柱础有的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

  ②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有些伤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治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可能,一招制敌,一挥而就。治理雾霾,既要打好减少重污染天气的攻坚战,也要打好不断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持久战。

  B.汪曾祺的小说平铺直叙,叙事人常常情不自禁地跳出来,抒发他此刻的感情。在叙事中显得那样突兀,又那样感人!汪曾祺一生都在追求小说内在的“和谐”, “和谐”里蓄满了“温暖”。

  C.网络化的成长体验,让“95后”与现实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们对一些看来不言自明的东西不以为意,勇敢的质疑,笃定地把控,但缺少一些对现实世界的真正体察。

  D.“捡软柿子捏”,违背医改精神搞小动作,甚至直接抵制医改,上面推一推,下面象征性地挪一挪,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到医改能否顺利进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从中东到中东欧,从中亚、南亚到拉美,书记2016年的出访路线,在“一带一路”的宏大叙事中铺展。伴随着主席的足迹,“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开花、生根、结果,在新的起点迈向新的征程。

  B.在发展战略对接框架下,中国与三国的经贸合作链条将进一步延伸,合作也更具“黏度”,受到中东三国舆论高度和广泛的赞扬与关注,认为这是中国与地区国家共同奏响的“一带一路”新乐章。

  C对于工薪阶层来说,他们即使想生二孩,但考虑到多抚养一个孩子需要付出很多金钱和精力,最终对生二孩望而却步。因此,如果平均生育意愿只有1.336个孩子,那么实际生育率只能达到1.2左右是符合事实的。

  D.习总日前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朱子理学对佛教的批判

  朱熹指出,儒家学说之所以与佛、老不同,就在于正统儒家的“极高明而道中庸”,“其精粗隐显体用浑然,莫非大中至正之矩,而无偏倚过不及之差”(《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其中既蕴含着“合乎义理之宜”的高明的思辨与实践智慧,也蕴含着极为深沉的德性。佛、老则多流于义理的玄谈,却无处着实。

  朱熹在与廖子晦的一封书信里,又进一步指出了造成儒、释两家这一差别的认识论根源:儒家重渐进之学,其“穷神知化”“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极度自由境界乃是缘于真积力久的修养习炼而“豁然贯通”的结果,主要体现为一种下学而上达的道德修养功夫;佛家禅学重顿悟,追求的是“忽然有感如来喻”的认知境界,虽然也强调“豁然贯通”,但并不曾如此实下功夫,其实质是上达而下学。所以,儒家在人伦日用中“道中庸”“致中和”,“克己复礼”,践履人之良知良能,于细微点滴处体贴天理、分别道心人心,以炼养心性。佛禅虽然也注重这方面的修养,但并不曾落到实处,自然难以探及心性本原,从而与“真实知见,端的践履,彻上彻下,一以贯之”的儒家学说无法比拟。

  在朱熹看来,这一差异的实质则体现在了儒家礼学的实践特性与实践活动上。他指出:佛家但知克己,“不曾复得礼也”,“下梢必堕于空寂”,而“圣人之教,所以以复礼为主”,因此“不失其则”(《朱子语类》卷四十一)。但事实上,佛学对朱子哲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朱熹在哲学思维方式、哲学体系的逻辑建构以及本体论、心性论等哲学范畴的认识方面都对佛禅有较大程度的吸收借鉴。但这种吸收与借鉴又通常是在批判中完成的。

  同样,朱熹对老庄道家及道教在心性论、修养论等方面的批评也多落脚于此。在这一点上,他可以说是将佛、道基本视为了一体。不过,他亦认为佛、道之间对于礼乐之“道”有着认识上的高低之分。《中庸》为儒家礼学中至为重要的文献,中庸之“道”同时也就构成了礼学义理体系的核心范畴。朱熹常以这一儒家礼学范畴所蕴涵的本体论、心性论、方法论与佛、老之“道”的相关内涵作参证比较,并以礼学的实践性作为儒学的理论武器来批评佛、老之“道”的虚无性。朱熹不仅将佛、道视同一体加以批判,同时也以儒家之“道”的“费隐”特性为判断依据对两者作了一番比较,认为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虽“不肯去做”,但言道“句句有着落”,相比佛家“理会不得”礼乐之道要更为高明;然而老庄却属“智者过之”,亦犹佛禅之“不及”,相对于儒学而言,同样都不周延和不完整。

  (选自2016年07月1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蕴含着高明的思辨与实践智慧以及极为深沉的德性,而佛、老则多流于义理的玄谈,却无处着实。

  B.儒家重渐进之学,强调真积力久的修养习练;佛家禅学重顿悟,追求的是“忽然有感如来喻”的认知境界。

  C.儒家在人伦日用中践履人之良知良能。炼养心性;佛禅虽然也注重炼养心性,但并不曾落到实处。

  D.朱熹认为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的礼乐之道相比佛家的要更为高明,其判断依据是儒家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特性。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学注重“真实知见,端的践履,彻上彻下,一以贯之”;而佛学强调“上达而下学”,难以探及心性本源,无法与儒家相比拟。

  B.虽然朱熹批判了佛学,但事实上佛学对朱子哲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在哲学范畴的认识方面对佛禅也有所吸收和借鉴。

  C.朱熹认为佛家禅学同儒家一样,强调“豁然贯通”,其实质是上达而下学,并且对此时下了许多功夫。

  D.朱熹常以中庸之道,与佛、老之道作参证比较,他批评佛、老之道的虚无性的理论武器是儒家礼学的实践性。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儒家因为“不失其责”,所以“以复礼为主”,对礼学是极为重视的;佛家只知克己,但不曾复礼,遭到朱熹诟病。

  B.朱熹对老庄道家及道教在心性论、修养论等方面的批评多落脚在儒家礼学的实践特性与实践活动上。

  C.朱熹认为对于礼乐之“道”,佛道两家相较于儒家来讲同样都不周延和不完整,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是“过”,佛禅是“不及”。

  D.朱熹以礼学为基点对佛、道哲学体系展开的批判,不仅表明他批判佛道以推尊儒学的基本态度,也体现了礼学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韩玉字温甫,其先相人,曾祖锡仕金,以济南尹致仕。玉明昌五年经义、辞赋两科进士,入翰林为应丰,应制一日百篇,文不加点。又作《元勋传》,称旨,章宗叹曰:勋臣何幸,得此家作传耶。泰和中,建言开通州潞水漕渠,船运至都。升两阶,授同知陕西东路转运使事。

  大安三年,都城受围。夏人连陷邠、泾,陕西安抚司檄玉以凤翔总管判官为都统府募军,旬日得万人,与夏人战,败之,获牛马千余。时夏兵五万方围平涼,又战于北原,夏人疑大军至,是夜解去。当路者忌其功,驿奏玉与夏寇有谋,朝廷疑之,使使者授玉河平军节度副使,且觇其军。

  先是,华州李公直以都城隔绝,谋举兵入援,而玉恃其军为可用,亦欲为勤王之举,乃传檄州郡云:“事推其本,祸有所基,始自贼臣贪容奸贿,继缘二帅贪固威权。”又云:“裹粮坐费,尽膏血于生民。弃甲复来,竭资储于国计。要权力而望形势,连岁月而守妻孥。”又云:“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公直一军行有日矣,将有违约、国朝人有不从者,辄以军法从事。京兆统军便谓公直据华州反,遣都统杨珪袭取之,遂置极刑。公直曾为书约玉,玉不预知,其书乃为安抚所得,及使者觇玉军,且疑预公直之谋,即实其罪。玉道出华州,被囚死于郡学,临终书二诗壁间,士论冤之。

  子不疑,字居之。以父死非罪,誓不禄仕。藏其父临终时手书云:“此去冥路,吾心皓然,刚直之气,必不下沉。儿可无虑。世乱时艰,努力自护,幽明虽异,宁不见尔。”读者恻然。

  (选自《金史•韩玉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作《元勋传》,称旨 称:符合

  B.继缘二帅贪固威权 缘:围绕

  C.要权力而望形势 要:求取

  D.且疑预公直之谋 预:参与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勋臣何幸 大王来何操

  B.与夏人战,败之 彼与彼年相若也

  C.华州李公直以都城隔绝 以父死非罪

  D.宁不见尔 君尔妾亦然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

  B.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

  C.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

  D.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玉文采出众。他奉旨起草文书可一日百篇,且一气呵成,不用修改;撰写的《元勋传》,连章宗都赞叹不已。

  B.韩玉战功显赫。大安三年,西夏人围攻都城,韩玉受命招兵,十天时间就招了一万人,率军击败西夏军队,缴获牛马千余只,敌人最终连夜撤退。

  C.韩玉为人所忌。与西夏人作战大获全胜,韩玉功不可没,但遭到掌权者的嫉妒。D.韩玉蒙冤而死。华州人李公直举兵谋反被杀,李公直曾写信给韩玉而韩玉并不知道,此信被安抚司获得,怀疑韩玉参与了李公直的阴谋。

  第II卷(共11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当路者忌其功,驿奏玉与夏寇有谋,朝廷疑之,使使者授玉河平军节度副使,且觇其军。(5分)

  (2)玉道出华州,被囚死于郡学,临终书二诗壁间,士论冤之。(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8分)

  送萧若愚

  徐祯卿

  送君南下巴渝深,予亦迢迢湘水心。

  前路不知何地别,千山万壑暮猿吟。

  (1)请对本诗前两句中的“深”“心”二字分别进行简要赏析。(4分)

  (2)“千山万壑暮猿吟”表达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进行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晏殊《浣溪沙》词中队表达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句子是“ , ”。

  (2)李白《蜀道难》,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地句子是。“ , ”。

  (3)苏轼《赤壁赋》文中用“ , ”来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

  五(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原理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北方和南方一个大不同,就是 ① 。诚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决了堤防,但这并不能算是有水。有水的仍然是南方。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老实说,我是不喜欢的。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延开去,直到平山堂,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桠桠的支流。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 ② ,和别处不同。

  17.雾霾危害极大,伤身又伤神。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雾霾的危害,不超过40个字。(4分)

  18.你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①中国人写诗并不刻意用尽心思地修辞。更不会故意将诗句变得晦涩难懂。②唐诗里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和宋词里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是简单直白的语言,③是我们的生活常识,一样能千古传诵。④星云流转、山河变幻,⑤当隐喻与做作充斥着新诗,当诗人写着连自己都看不明白的句子时,人们也只能选择古诗来读。

  (1) 处(填序号)重复赘余,修改:

  (2) 处(填序号)标点符号不当,修改: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老街剃家

  刘建超

  老街把一些手艺活做得精湛的人称为家。你字写得好,写家;你戏唱得好,唱家,你头剃得好,剃家,被称为家的就是最高赞誉了,你手艺好,还德行高。在老街东关开理发店的老陆就是个剃家。

  小说故事里写剃头匠的传奇多了,老陆却是个没有传奇故事的人。论长相,普通的没有任何特点,扔在人堆里就找不着了。论身世,从小在老街流浪,十几岁跟着个剃头师傅打杂,师傅过世,他就接了理发店,平平淡淡。非要说出点绝活,那就是老陆左右手都会用剃刀,使推子,能给自己理发,那得有多么好的手感啊。

  有一年夏天,老街许多人得了角膜炎,老陆也染上了。生意不能停,不能传染了客户,客户找上门来也不能怠慢。老陆就用毛巾捂着双眼,凭着经验和感觉给客户做活,发茬齐整,与平时手艺没有什么两样,惊得客户啧啧称奇。剃家的名声由此传开。

  老陆几十年在老街开着理发铺,童叟无欺,随叫随到。有的客户半夜要外出进货,需要打理,会去敲老陆的门。老陆屋里的灯就会亮起,他一丝不苟给客户理发刮脸梳洗干净,不多收一分钱。有时客户过意不去,多放下几块钱,老陆也会记在心里,下次这个人再来理发就不会收钱。

  老街的买卖更新换代快,就是理发剃头的行当,没出几年也都换了门面,大大的霓虹灯映衬着美发厅、发型设计中心、美发会所,门口站立着的都是年轻的孩子,发型古里古怪的还染着各种颜色。

  老陆的招牌没换。老街人,尤其是上了些年纪的人还是喜欢来老陆店里理发剃头刮脸。老街人还是愿意听理发推子咔吃咔吃的质感声音,还是享受剃刀在脸颊上游龙走蛇的舒坦感觉。

  老街人理发爱扎堆,越是人多越来凑热闹,在等候当中抽烟喝茶,便把老街近几天发生的奇人怪事数落一遍,评论一番。

  有人说,老陆啊,你也招个小姑娘来给撑撑门面啊,洗个头什么的,你没有见几个老主顾都被有妹子的发廊给拉走了。那双嫩白的小手在头上抓搓着,比你这老爪子可舒坦多了。

  老陆只会憨憨地笑,说,我可雇不起。要享受,你们也去。

  临近过年,老街热闹起来,大商场小店铺生意也多了。

  西大街一家大商场忽然失火了,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号人逃生不及,在火烟中丧生。老街一下子就冷清了,被巨大的伤痛笼罩住了。

  街道处理事故的人找了几家理发店,请去给过世的几十个人修面整容,打理干净了好让死者家里人来认领。给死人理发梳头,没有一家发廊愿意干,这种晦气的事情会影响生意的。

  街道人找到了老陆。

  ①老陆闷头吧嗒吧嗒地抽烟,烟雾弥漫着老陆没有表情的脸。

  街道的人很着急,说价钱好商量,价钱好商量啊。

  几个老客户说,老陆啊,你这招牌立起来几十年,能做成剃家可是不容易啊。想好了,接了这趟活,你的店就开到头喽。老街人都讲究个运气,谁还来你这店里找晦气啊。

  老陆看看门店的招牌,说:死者为大啊。咱不能让这些不幸的人,走了也憋憋屈屈的吧。

  老陆烟抽足,收拾好工具,说,走吧,做活。

  老街人后来说:②“当时夕阳西下,老陆离去的背影很是悲壮呢。”

  老陆跟随街道的人,走进了一个大仓库,火灾遇难的人并排躺了一地。

  老陆就从眼前的第一个人做起,烧热水,洗脸,洗头,修面,理发,一丝也不马虎。老陆把一个一个的逝者抱在怀中,禁不住泪流满面,实在不忍观之,他索性闭着眼睛,用盲剃的技艺给逝去的生命细细打理,街道的人都禁不住打出敬佩的手势。所有的活计做停当了,老街已经迎来了第一缕曙光。老陆收拾好工具,推辞了街道人递给的报酬,踉跄着走出仓库。

  老陆的事在老街流传着,人们敬佩老陆,可是却没有人愿意来老陆的店里理发刮脸了。

  老陆索性关掉了店铺,摘掉了招牌,去丽景门下看看别人下棋,到茶馆里泡壶茶,听听戏。

  老陆每次路过发廊,总是禁不住停下脚步,伸长脖子往店里瞅瞅,看着年轻孩子们在店里忙活,他的手就不由自主地活动着,仿佛手中还拿着理发推子。

  春节过后,老陆不见了,老街的巷头街尾再也没人见到过老陆。

  后来有人说,在新疆某个牧场见到过老陆,老陆正兴高采烈地剪羊毛呢。

  老街再无剃家。

  ( 原文有删改))

  19.小说第一段介绍老街各种“家”有什么作用?(4分)

  20.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4分)

  (1)分析画线①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分)

  (2)解释画线②处的含意。(2分)

  21.文中的老陆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4分)

  22.有人认为,小说中的倒数第二段删去更好,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人说,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生产力。的确,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事物的生产创造加速起来。比如各项技能培训、写书、拍电视剧……

  有人说,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的确,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比如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术品的制作,机械工业的焊接……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7高考原创语文押题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D

  6.D

  7.C

  8.A

  9.B

  10.C

  11.A

  12.D

  13.(1)掌权的人嫉妒韩玉的功劳,快马奏报韩玉与西夏贼人有勾结,朝廷怀疑韩玉,派遣使者授予韩玉河平军节度副史一职,并暗中监督他的军队。(“当路”“忌”“驿”“觇”各1分,句意1分)

  (2)韩玉路过华州,被囚禁死在郡学,临终的时候在墙壁上写了两首诗,士人认为他是冤枉的。(“书”“冤”各1分,被动句1分,介宾后置句1分,句意1分)

  14.(1) “深”是幽深阴暗的意思,写出友人将去的地方荒凉偏僻,望而生愁。(2分)“心”是装在心里,难以释怀的意思,写诗人的心里也想着那即将前往的偏僻湖湘之地。“湘水心”意味着湘江之行这件事时刻压在心上,一刻不能释怀。(2分)(意思对即可)

  (2)答:以景结情,景中见情(借景抒情、融情入境也可),(2分)千山万壑,艰难险阻,加上沉沉的暮色,凄清的猿鸣渲染了送别友人的离愁及前途未卜的愁绪。(2分)(意思对即可)

  15.(1)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服膺坐长叹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6分。每空1分,有错则不给分)

  16.①北方无水而南方有 ②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4分。每空2分。超出字数,酌情扣分)

  17.略(4分。手法2分,内容2分。超出字数,酌情扣分)

  18.①删掉“用尽心思”或“刻意”④将顿号改为逗号(4分。每空1分)

  19.①交代故事的社会背景(1分),点明老陆这一人物的手艺和地位都很高(1分);②引出故事的主人公老陆(1分),为下文对老陆的描写张本。(1分)(意思对即可。答“照应题目”的酌情给分)

  20.(1)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通过闷头吧嗒吧嗒地抽烟,写出了老陆心中不知该不该接下这个工作的矛盾心理。(2分。意思对即可)

  (2)在走向没落的现实情况下,老陆依然选择为过世的人修面整容,而不考虑自己生活的现实状况,是一种舍弃自己未来的做法,因此很“悲壮”。(2分。意思对即可)

  22.观点一:同意。①上文“没人见到过老路”,与下文“老街再无剃家”承接更为连贯紧密。②读者更容易被老陆消失,老手艺无人传承所带来的苍凉感触动。也给读者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③老路剪羊毛的结局,游离于小说想要表达的老艺人“手艺好”“ 德行高”,却在现实中无法生存下去的主题,减弱了表达效果。

  观点二:不同意。①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呼应了前文老陆手艺好并对手艺活念念不忘的内容;②老陆最后剪羊毛的设计是他心地善良,却为死者修面整容,牺牲了自己原本的职业前途的一种补偿;③老陆剪羊毛的结局,给放不下理发的手艺人以新的出路,结局看似轻松圆满,有点一淡淡的失落。

  (同意和不同意都可以,观点中每条2分,只写“同意”和“不同意”不给分。只谈看法,没有观点,扣1分)

  23.(60分)

  一等

  (20~17分)二等

  (16~12分)三等

  (11~7分)四等

  (6~0分)

  基 础 等 级内容

  20分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

  20分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特征

  20分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文体”“语言”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点钟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①材料丰富②论据充实③形象丰满④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①用词贴切②句式灵活③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④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①见解新颖②材料新鲜③构思精巧④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⑤有个性色彩。

  三、缺题目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四、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文言文译文:

  韩玉,字温甫,他的祖先是相州人,曾祖父韩锡在金朝做官,以济南尹的身份辞官退休。韩玉在明昌五年考中经义、辞赋两科的进士,进入翰林院担任应奉,奉诏令一天写文章一百篇,一气呵成,不用修改。他又撰写《元勋传》,符合旨意,章宗感叹道:"功勋大臣何等幸运,有这个人为他们作传。"泰和年间,韩玉建议开掘通州潞水漕运河渠,漕船载运货物直达京城。他晋升官职两级,被授予同知陕西东路转运使事一职。

  大安三年,都城受围困。西夏军队接连攻陷邠州、泾州,陕西安抚司发文书让韩玉以凤翔总管判官的身份为都统府招募军士,十天时间招得一万人,与西夏军队作战,击败了他们,缴获牛马千余只。当时西夏军队五万人正围攻平凉,又和全军在北原开战,两夏人怀疑金的大军到了,当晚解围撤走。掌权的人嫉妒韩玉的功劳,快马奏报韩玉与西夏贼人有勾结,朝廷怀疑韩玉,派遣使者授予韩玉河平军节度副史一职,并暗中监督他的军队。

  在此之前,华州人李公直因为京城被隔绝,谋划兴兵进京救援,而韩玉依仗他的军队可以调用,也想要做派兵救援王室的事,于是传送橄文给州郡说:“事情要推导它的本原,灾祸有它起始的基础,(国家的祸难)始于贼臣贪图贿赂,包容奸邪,接着又是因为两位元帅贪恋权力,巩固威势。”又说:“携带干粮,安坐着耗费,耗尽百姓的脂膏血肉。抛弃武器逃散了又重新前来,耗尽国家的资财储蓄。谋取权力而观望形势,拖延岁月而守护妻子儿女。”又说:“哪一个人不死呢?只因为有臣子必须这样做的原因。事情到了今天这种地步,怎么能忍心不顾念君主呢?不要说死了就是身后事,虚妄的名声一概听任史臣撰写。只是面对今天眼前的世事,有什么脸面居处在人世间呢?”李公直的军队出发有很多天了,将领中有违背盟约的人,国朝中有不顺从的人,就按照军法去加以处置。京兆统军便声称李公直占据华州反叛,派遣都统杨珪袭击攻取华州,于是李公直被处以极刑。李公直曾经写信约韩玉,韩玉预先并不知道,这封信就被安抚司获得,等到朝廷派遣使者监督韩玉的军队时,又怀疑韩玉参与了李公直的阴谋,就落实了他的罪名。韩玉路过华州,被囚禁死在郡学,临终的时候在墙壁上写了两首诗,士人认为他是冤枉的。

  韩玉的儿子韩不疑,字居之。因为他父亲死于强加之罪,发誓不出来做官。珍藏他父亲临终时亲手写的书信:“此次前往幽冥之路,我的心胸光明坦荡,刚烈正直的气概,必定不会下沉,我儿不用担心。世道混乱,时运艰难,要努力保护自己,虽然阴间与人世不同,难远就见不到你吗? ”读到这些话的人都很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