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辅导>高考试卷>

2017安徽高考语文试题

德豪分享

  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2017安徽高考语文试题资讯。关注安徽高考语文试题资讯栏目的考生们,欢迎过来阅读。

  2017安徽高考语文试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剥bō 剥落 剥蚀 剥离 生吞活剥

  B.埋mái埋名 埋怨 埋汰 埋头苦干

  C.分fēn 分辨分量 分外 分斤掰两

  D.号háo 号称 号码 号叫 号啕大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鄙薄  刊误 蹓须拍马面如冠玉

  B.充沛坠落 分崩离析民不堪命

  C.狭隘覆盖 慢不经心如火纯青

  D.茶毒拙笔 米珠薪桂乱首垢面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由于左风的多年_____________,观点也有左的问题。

  ②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初期欧洲文学的_____________,最先出现于德国。

  ③2001年参加“3+X”改革的省(市、自治区)将达到18个,目的是进一步加快改革____________,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④2000年,作文题仍然是开放性试题,题目、文体不限,给学生写作____________的空间较上一年有所放宽。

  A.熏陶 主流 步伐 思索

  B.熏染 潮流 步调 思索

  C.熏染 主流 步伐 思维

  D.熏陶 潮流 步调 思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可能由于《尘埃落定》所带来的对作者近似崇拜的心理,使得我对这篇名叫《鱼》的小说产生了恼怒和失望,继而又有点惴惴不安­­­———我的阅读水准有问题,还是小说本身有问题。

  B.特别是家长要有恒心,能自始至终地陪着孩子学、看着孩子练。

  C.乌鸦多次吃狐狸的亏,一直耿耿于怀。

  D.自从网络深入人心,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批评,狭义地讲文学批评的局面改变最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这五本书的编写时间十分紧迫,不当之处敬请一切关心高考改革和研究的人士批评指正。

  B.教育制度的研究,向来被视为中国教育史研究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

  C.当我们如羽翼丰满的雏燕一个个飞出老屋的时候,才想起操劳一生,也清贫一生的父母,应该尽量补偿他们受尽苦累的余生。

  D.他们采取的是疾如暴风骤雨的骑兵运动战术,连清王朝最为信赖的亲王僧格林沁都不是对手,被一个十几岁的捻军童子兵张皮绠杀死。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一句话,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西学仍在东渐,中学也将西传。_。

  A.各国人民的优秀文化正日益迅速地为中国文化所汲取,而无论西方和东方,也都需要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分。

  B.世界毕竟到了21世纪的门槛,分散隔绝的世界,逐渐变成联系为一体的世界。

  C.现在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人类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D.当今,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其他优秀文化的汲取,都以其他优秀文化的发展为前提。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屈原等人的辞赋16篇,其中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以屈原为最;如果说《诗经》代表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那么,《楚辞》则代表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B.词是我国至今仍极富生命力的一种诗歌,最初是配乐歌唱的,有不同的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沁园春》等;宋代最著名的两大词派是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人物,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人物。

  C.茅盾,原名沈雁冰,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早期积极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其处女作《蚀》三部曲,包含了《幻灭》《动摇》《追求》三个中篇。

  D.巴尔扎克,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总集《人间喜剧》,共收入了96部小说。《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贝姨》《复活》等都是其长篇小说代表作。

  8.对下面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四块玉·闲适(四首之四)

  关汉卿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A.“南亩耕,东山卧”,抒躬耕南亩,闲卧东山之情,流露出了作者避世归隐的思想。

  B.“世态人情经历多”,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不仅指人情的冷暖,更指世态的肮脏,流露出作者的愤怒之情。

  C.最后一句,写有权有势的人为非作歹,却标榜贤明正义,而正直、善良、富有才华的人却郁郁不得志;作者用揶揄的口吻讽刺了颠倒黑白、不分是非的社会现实。

  D.这是一首激愤不平的歌,用闲适之笔,以调侃的笔调,抒发了作者对社会不平的愤懑。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课堂里的树

  王前锋

  课堂里,有一棵树/有一棵峭拔的树/树一样的老师/讲课总是站着

  语言,富有光泽的叶子/拂来绿色的风/年轻而纷乱的思绪/在绿风中轻轻梳理/树阴下/有一个永恒的春季

  课堂里的树/是结果子的树/无论什么季节/都有很多手/在树上摘果子吃/果子摘完了/树就老了/叶子也会凋谢/?课堂里的树/轰然倒下的时候/却是静悄悄的

  而树的品质/已留给了新生林

  9.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共四节,每节各有侧重,热情地歌颂了老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一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春蚕般的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B.第一节总起,总写教师工作的特点。第二节写老师讲授知识传播真理,梳理着“年轻而纷乱的思绪”。

  C.第三节赞扬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老师将自己奉献给学生,体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品质。

  D.第四节十二个字,既总结了全诗,又概括了树----人民教师的崇高精神,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描写课堂的抒情诗,立意上巧就巧在“虚”,一种灵巧,突破了一般描写黑板、讲台、粉笔,老师斑白的两鬓的课堂诗的老套。

  B.这首诗立意深远,成功地运用了中国画传统的美学技巧,只求神似,不求形似。

  C.全诗运用了象征手法,把老师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老师是平凡的职业,课堂是平凡的岗位,而老师的一生都是伟大的,充满着浪漫的情调。

  D.这首诗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巧妙地寻到了一个成功的比喻,将老师形象地喻为一棵树,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美的享受。

  二、安徽高考语文压轴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18分,每小题3分)

  法(依照法令),廪(开仓赈济)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早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疫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抚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 (安顿)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①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志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助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以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家于衢。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恺悌②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注:①沴(lì):灾害。②恺悌(kǎi tì):平易近人。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死得无失敛埋得:能够。

  B.是时旱疫被吴、越被:同“披”,遍及。

  C.则有间矣 间:读“jiàn”,差别,不同。

  D.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 致:归还,交还。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的同形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或便宜多辄行   B.民尤以为得其归

  C.不习而有为    D.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灾未有巨于此也  B.其仁足以示天下

  予故采于越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C.与夫先事而为计者 D.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1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饥馑疫疠,死者殆半――老百姓忍饥挨饿,再加上传染病肆虐,人口几乎死亡了一半

  B.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天灾流行,掌权的人不能叫它不发生

  C.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那些措施项目可以立刻安排得十分周到

  D.公之泽岂小且近乎――赵公的恩惠哪里会是细微的、局限在一时一地的呢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是说明“其荒政可师者”的一组是

  ①法,廪穷人尽三岁当止,是岁尽五月止

  ②事有非便文者,公一自任

  ③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

  ④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⑤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细,无不备者

  ⑥得公所推行,乐为之志其详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公为拯救灾民敢于打破常规,甚至有意抗旨,同时又敢于承担责任,不把责任推给下属。

  B.赵公在向穷苦人施放口粮期间,虽日夜操劳十分疲惫,却仍然事必躬亲,又拿出自己的钱款买药品和食品送给病人。这说明他不仅勤政而且廉政。

  C.赵公在赈灾期间,能权衡轻重,善始善终,考虑周到,措施得当,所以成就显著,深受百姓信赖。

  D.赵公的恩惠虽在一地,但他爱护百姓的用心却值得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行于一时,但他的方法却值得流传到后代。

  三、安徽高考语文压轴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每小题3分)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一门崭新的­­----纳米科技诞生了,其新颖性、独特的思路和首批研究成果的问世,在科学技术界引起巨大反响,受到广泛关注。纳米科技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纳米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常规材料中的基本颗粒的直径小到几微米大到几毫米,包含几十亿个原子。而纳米材料中的基本颗粒直径不到100纳米(1纳米=10-9米),包含的原子顶多几万个。一个直径3纳米的原子团包含大约900个原子,几乎是英文里一个句点的百万分之一,这个比例相当于一条30米长的帆船跟整个地球的比例。

  美国IBM公司首席科学家阿莫特朗(Amotrong)说:“正如70年代微电子技术引发了信息革命一样,纳米科学技术将成为下一世纪信息时代的核心。”专家预言,知微见著的纳米科技将彻底改变目前的产生结构,它在未来的应用将远远超过计算机产业,并成为未来信息时代的核心。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纳米技术将会带来一次技术革命,从而将引起21世纪又一次工业革命。许多国家已纷纷制定纳米技术相关战略和计划,投入巨资抢占纳米技术战略高地,美国、日本 、德国等国家均把纳米技术列入国家科技战略开发重点。从2000年10月1日起,美国实施了一项称为“美国国家纳米技术倡议----导致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新的纳米技术计划。我国科学家呼吁,我国不能再像电子技术那样落后于他国,而应在国家层次上确定纳米科技发展战略,制定我国的纳米科技发展规划。所以,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纳米材料的研究,在这个项目上不断地加大投入,目前也已将纳米技术研究列入国家“攀登计划”、“863计划”和“火炬计划”。

  国内外有很多大的企业直接把对纳米材料的开发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项目,许多企业也开始生产纳米器件。一些敏感的企业已将一些纳米技术产品推向市场,不少企业新推出的可以抗菌的冰箱和洗衣机,就是使用了纳米材料。无菌餐具、无菌扑克牌、无菌纱布等产品也开始面世。目前,我国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的企业已有100家,7条纳米材料的生产线已投入生产或正在研究开发之中。

  纳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医药、新材料等领域,专家预测,纳米技术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将极大地影响人类的生活。纳米技术的全球年产值有望从目前的500亿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14500亿美元。在我国,纳米技术日趋得到重视,基础研究的整体实力已跻身世界前列。

  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响”的一项是

  A.纳米科技将成为下一世纪信息时代的核心。

  B.纳米科技在未来的应用将远远超过计算机产业。

  C.纳米科技将引起21世纪又一次工业革命。

  D.纳米科技主要研究纳米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18.文中画线处的“这个比例”是指

  A.常规材料中基本颗粒的直径与它所包含的原子之比

  B.纳米材料中基本颗粒的直径与所包含的原子之比

  C.直径3纳米的原子团所包含的原子与英文中句点的大小之比

  D.纳米所包含的原子与常规材料所包含的纳米之比

  1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纳米科技因其思路新颖独特及其成果显著,所以受到广泛关注。

  B.纳米科技已经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利用,如可以抗菌的冰箱、洗衣机等,就运用了纳米技术。

  C.我国政府已把纳米科技放在了科技战略的地位。

  D.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制定纳米技术相关战略和计划,投入巨资抢占纳米技术战略高地。

  2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吸取了70年代微电子技术落后的教训,纳米科技的基础研究已处世界领先地位。

  B.美、日、德等国家都“见微知著”,从目前对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看到了它的广阔前景。

  C.美国实施了“美国国家纳米技术倡议----导致下一次工业革命”,因而其纳米科技已领先于其他国家。

  D.纳米科技实质就是一种物理学技术在其他科技领域中的运用。

  第Ⅱ卷(共90分)

  安徽高考语文压轴试题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18分)

  石缝间的生命

  林希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那是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再能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的一线希望寄托在这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滋润,而惟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是多么严峻。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或者就是一团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挖去作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窄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如果石缝间只有那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是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干上都有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山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诉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岩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那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接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

  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久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永远的黑暗。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贪恋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根本不能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也根本不能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它们的草籽撒到肥沃的土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种籽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的种籽,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生长得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期期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21.文章开头说“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它为什么会让“我”感动得流泪”(4分)

  答:_

  22.第四段中“苍老”的含义是___________(4分)

  23.读了这篇散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6分)

  答:_____

  2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接着用了五个自然段的篇幅写为何让“我”感动,最后一段,由此及彼,深化主题。

  B.文章运用象征手法,赞美石缝间的生命,实际上是歌颂人类的生命。

  C.作者在文中热情讴歌了石缝间的生命,进而联想到“一切生命”,意蕴深刻,耐人寻味。

  D.这篇散文立意高远,手法灵活;语言酣畅淋漓,含蓄深刻,令人读之不忘。

  E.文章用拟人的手法,极力赞扬了“石缝间的生命”的甘作人们的“抓手”的奉献精神。

  五、安徽高考语文压轴试题

  (12分)

  25.用一句话压缩下面的语段(不得损害原意,40字以内)(4分)

  从绝对数量考查,90年代的报告文学或许可以被认为是繁荣的,一大批作家在制作着各式各样的报告文学,许多刊物仍一如既往地热心于刊发报告文学。80年代有影响的《报告文学》《报告文学选刊》,由于种种原因而停刊,而至90年代末新的《报告文学》杂志又创刊了。从外在的各种指数看,报告文学在这一段时间是丰收的。但90年代报告文学品级下降却是一个为多数人确认的不争的事实,作品数量与质量之间的某种不成比例的情状,恰好表明此间的伪报告文学的“盛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两句话(每句20字左右),使它们构成排比。(4分)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撒下一粒种子,便种下一份希望;夏天是;秋天是___________。

  27.根据语境续写下面的话,使之成为语句连贯,话题统一的一段话。(4分)

  我们常常将石头讥为顽石,孰不知,我们的古人,曾以石头作为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他们_____ (20字左右)。有些奇形怪状的石头,看似无用,也被人们发展了它的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0字以内)。

  六、安徽高考语文压轴试题

  (60分)

  2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青少年时代是充满阳光的季节。阳光季节里的少男少女多梦,好思,渴望以真实平常的心和社会对话,和父母对话,和老师对话,也和自己的同龄人对话,甚至想跟大自然对话。处在阳光季节里的你,也一定想得很多很多。

  请以“对话”为话题,并从上述五种“对话”中选取一种或两种作为重点,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