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方法百科>技巧大全>

如何预防活动后身体不适

虹静分享

  户外活动后身体不适怎么办?剧烈的户外活动后身体会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例如头痛、放屁、肚子痛、肌肉疼、抽筋等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预防活动后身体不适的方法。

  预防活动后身体不适的方法

  1、头痛

  许多人运动会不但没有达到想要的健身效果,反而头痛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运动时,交感神经较为兴奋,如果缺乏适当暖身,或进行非规律性的运动时,就有可能会导致头痛症状。大部份头痛发生,只要休息,就可获得改善。

  但预防胜过治疗,应确实做好运动前的暖身,让身体提早做准备,或是避免太过剧烈的运动。不要用脚跟先着地,穿带气垫的鞋,减少对大脑的震动。

  运动时出现头昏、头晕或头痛者,有的时候是单独出现,但更多的是伴随脸色苍白、肢体无力,出汗过多,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当这些症状明显时常常被迫停止锻炼。

  运动后头疼的就检查一下你的血压,可能是因为肺活量相对你的身体和运动量有点小,另外你的血液含氧量不够,也有可能运动的时候身体缺热量,建议运动以后补充一些糖份,再有就有可能你的脑垂体在遇到震动后会产生头晕,随着心跳跳着疼。

  2、放屁

  运动时最令人难以启齿的困扰之一,应为放屁莫属。有时候情况轻微,为短暂的胀气现象,偷偷放几下没人会发现。运动一般会给人带来放松,让人心情开放,那样以前心中的一些郁闷和不快也就是浊气会随之排出,就是以屁的形式放出来的。放屁就意味着增加了肠蠕动,加快了排出浊气的速度。但万一每次运动,都像连环炮怎么办?

  运动本身有助于肠胃蠕动,爬山更是会挤压到肠胃,导致排气,有时可能表现为打嗝,这是胃肠道的正常反应,是身体在将多余的气体排出来。尤其老年人由于活动量少,肠胃逐渐老化,气体易堆积,运动时会比一般人更常排气。这没什么丢脸的。所以不要怕排气,应该尽量多走动,一天走个5000步,也有助于改善肠胃蠕动,减少气体堆积,排气情形就会改善。

  3、腹痛

  腹痛是运动后很多人会出现的不舒服状况,常发生在跑步者身上。究竟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现象,目前仍众说纷纭。比较具有共识的说法为血液含氧量不足、核心肌群无力。呼吸不顺畅、饭后立即运动,甚至缺水,也有可能导致短暂腹痛。

  预防腹痛发生,运动前适度的伸展暖身也很重要。此外,建议正餐后约两小时再运动,让食物尽量完全消化,可降低腹痛发生的机率。

  4、头晕

  原因可能有两种:吃得不够或换气方式错误。

  运动时血糖会下降,当脂肪酸还来不及变成能量时,就会头晕,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血糖调控并不稳定,建议运动前一定要吃点东西。运动时呼吸不畅,内脏压力上升,血压飙高,静脉回流变差,进而导致头晕。

  有氧运动时,建议用鼻子吸气,再撅着嘴慢慢吐气。肌力训练要用力时吐气,放松时吸气。

  5、肌肉疼痛

  肌肉酸痛,主要因为肌肉出现微小损伤,或是迟发性肌肉酸痛,俗称铁腿,皆属正常现象,隔天应会好转。多数专家认为这是血液含氧量不足或肌群无力导致的。呼吸不顺畅、饭后立即运动都有可能导致短暂疼痛。

  但事实上爱运动的族群,尤其是年轻族群,常遵循“痛才有收获”的观念,不小心就过度运动,造成肌肉伤害。肌肉疼痛时立即停止运动,缓慢地深呼吸,并轻柔地用掌心按摩疼痛部位,冰敷、按摩等方法皆有效,但也可考虑隔天再从事同种运动,只是把强度降低,也会有效舒缓酸痛。养生之道网提醒大家在运动前适度热身,正餐后两小时再运动,让食物消化。

  6、小腿抽筋

  腿抽筋通常发生在强度较大的运动中,运动前没有热身是抽筋的常见原因,电解质不平衡、血液循环较差,也会导致抽筋。运动时的抽筋,就像一把锥子勾进肉般难以忍受。

  专家表示,暖身不够是常见的原因。或者因为身体电解质不平衡,也会导致抽筋。血液循环较差的人,也有此风险。例如游泳池的温度过低,末梢神经不好的人就很容易抽筋。

  抽筋时应立刻停止运动,补充运动饮料,轻轻按摩抽筋部位,切勿硬扳,以防受伤。同时要避免用力过度造成的肌肉酸痛,酸痛如果超过3天,代表运动强度过大,可用冰敷、按摩等方法缓解。

  7、流鼻涕,全身痒

  运动时体温升高,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可能诱发过敏症状。另外,若地毯尘螨较多,或是室外有花粉飘散在空气中,也可能诱发流鼻涕。休息后症状就消失的人,应慢慢增加运动量,让身体逐渐适应。但如果身上出现严重红疹块或红肿,应赶快就医。

  8、肌肉发抖

  肌肉颤抖经常发生在四肢和腹部,这是身体在告诉你:肌肉已经开始疲劳了。如果发现肌肉发抖,应暂停运动,休息一下再决定是否继续运动。尤其是不经常运动的人,如果在这种时候勉强继续运动,可能会导致肌肉受伤。

  运动后如何放松自己

  运动后要进行全身放松,全身放松包括:

  1、上肢放松活动:站立,上肢前倾,双肩双臂反复抖动至发热为止。

  2、下肢放松运动:仰卧、举腿、拍打、按摩,颤抖大腿内、前、后侧和小腿后侧,以及臀、腹、侧腰部。

  3、团身抱膝放松运动:双手抱膝、下蹲、低头,反复上下颤动至腰椎发热为止。

  4、全身休整运动:站立,双膝屈,双手体前扶地,充分运用气息,深吸气于胸,屏息慢吐气于腹。

  如此反复几次,同时上肢慢慢抬起、直立,直至脉搏恢复至运动前正常脉搏止。

  养生之道网为您推荐一个流程:

  ①剧烈运动后,先要慢跑两圈,注意,是慢跑。

  ②然后是拉韧带放松,你仰卧,叫你同伴拿起你的一个脚,慢慢往你的脸的方向压,这个方法可以拉大腿的韧带。

  ③你也可以坐在草坪上,把大腿打开(有点像一字腿),叫你的同伴站在你的背后推你的背,你只管全身放松,手和脸慢慢接近草坪。这个动作可以拉大腿两侧的韧带。

  ④还有就是,依然是坐在草坪上,你双脚并拢,叫你同伴推你的背,脸慢慢接近你的腿,这个可以拉你膝盖的韧带。当然,最普通的方法如弓步压腿这些我就不说了。

  ⑤最后,你要俯卧,叫你的同伴用脚踩你的大腿,小腿,屁股,这样可以放松你的肌肉。运动后按摩是一种最有效的消除疲劳方法,可选在运动结束后20分钟或运动当晚睡前进行。从轻按开始,逐渐过渡到推拿、揉捏、按压和扣打,再配以局部抖动并且要注意从四肢开始。

  ⑥然后去洗盆热水澡,这是很享受的。这时,你的肌肉是很放松了的,完全没有刚剧烈运动完之后那种疲惫之感。
猜您感兴趣:

1.户外活动身体不适如何处理

2.2017年疾病预防活动总结

3.网球运动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4.老人不适合做哪些活动

5.2015预防艾滋病活动方案

6.初中生安全教育论文

7.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策划书

    330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