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寒食的传说及由来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清明节吃寒食的传说及由来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清明节吃寒食的传说及由来,欢迎查阅!
清明节吃寒食的由来
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不过,对于当今的人们来说,吃的含义早已不仅仅是“糊口”,当然也不只局限于享“口福”。现在之所以将“吃”上升为“文化”,是因为它本身包容着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丰富内涵。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熟食节”、“冷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这一天,民间禁止生火,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节吃寒食的传说
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之推。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列国,介之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相传他曾经割下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重耳返国即位,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而此时介之推却与母亲隐居绵山(即现在的山西介休县),晋文公派人请他,但他躲在山中不肯出来。
于是晋文公下令烧山,想把介之推逼出来。不料介之推死也不愿出山,结果和母亲一起被烧死了。晋文公非常难过,将介之推葬在绵山,还修了庙,并将绵山改称为介山。为纪念介之推,晋文公又下令把介之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另一种说法认为,寒食节源于周代的禁火旧制。当时有逢季改火的习惯。春末出火,在这之前告戒人们禁止生火,要吃冷食。旧时寒食节主要吃粥。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另外还有“桃花粥”,这是唐代汉族寒食节的食物,流行于河南洛阳地区。《广群芳谱》中说:当地民间在寒食节,采摘鲜桃花,配上好米煮成粥,味道鲜美,富于营养。这个风俗一直流行到明末。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寄扇》一出就有这样的唱词:“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下妆楼,桃花粥吃个饱。”
清明节吃什么寒食好
清明节的传统寒食:青精饭
又称乌米饭,用糯米染乌饭树法之汁煮成的饭,颜色乌青。青精饭原为民间食品,唐代即有。江苏宜兴、溧阳、金坛,南京和皖南一带农村每逢浓历四月初八,多有人家用乌饭树叶煮乌米饭,已成习俗。为寒食节的食品之一。
材料:糯米500克,南烛叶50克。
做法:将糯米淘洗净备用;南烛叶洗净加水500毫升,煮半小时,去其叶渣取汁水煮糯米,用文火煮2小时左右,待米色变黑,熟烂后可即食用。
功效:补益脾肾,止咳,安神,明目,乌发,适宜体质衰弱者食疗调补。
清明节的传统寒食:寒食粥
“寒食粥”源于春秋晋文公重耳追祭功臣介子推焚身之日的寒食节(古代的节令之一,在清明前一天)。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近,后来人们便融成一个节令,衍化为清明祭祖扫墓的风俗而流传下来,节日期间,百姓家家不许动烟火,需备麦粥等冷食,借此纪念。而寒食粥就是因寒食节而流传下来的节日饮食。
材料:白梅花5克,粳米80克。
做法:将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两三分钟即可,每餐吃一碗,可连续吃三五天。
功效: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气,激发食欲。食欲减退者食用效果颇佳,健康者食用则精力倍增。
清明节的传统寒食:饴糖
饴糖是以米、大麦、小麦、粟或玉米等粮食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类食品,是古代寒食节的专备食品。“海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市远无饧供寒食”,“箫声吹暖卖饧天”,“粥香饧白杏花天”……从众多的提到饧的寒食诗作中不难看出,古代过寒食节必须有饧食,没有饧,根本不叫过寒食节。
材料:高粱少量,米少量,大麦少量,粟少量,玉米少量。
做法:将以上食材发酵即可。
功效:味甘,性温。能补中缓急,润肺止咳,解毒。
清明节的传统寒食:杏酪
又名杏仁茶,为寒食节中的另一高档食品,东晋孙楚祭介之推食品中便有杏酪。据《册府元龟》记载,五代时后周广顺元年,太祖郭威曾作御批宣示群臣,意思为一些土特产取之民家,未免劳烦,率多糜费,今后不要再进奉。其中所列的土特产贡品中便列有怀州产寒食杏仁。
材料:杏仁,糖桂花,大米,糯米,白糖。
做法:将大米、糯米混合一起洗净,用凉水浸泡2小时;杏仁用温水浸泡15分钟取出,搓掉黄皮,洗干净与大米、糯米一起加凉水250克磨成稀糊状;凉水入锅,用旺火烧沸,将稀糊倒入锅中,沸腾5分钟即成杏仁茶,随即舀入桶中保温。食用时,将杏仁茶盛入碗中,放上白糖和糖桂花汁便可。
功效:能防止皮肤老化,防止色素及蝴蝶斑的形成,特别是硒和锌能促进皮肤活性,保持青春,延缓皮肤衰老。
清明节吃寒食的注意事项
1、肠胃不好应慎食青团
清明寒食少不了青团,青团有糖皮的、青皮的和白皮的青团,青团主要由艾草糅合糯米而成,糯米是一种很难消化的食材,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的人还是慎食,尤其是胰腺炎、胃炎、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以及老人和小孩。青团要趁热吃,冷却后淀粉老化,不仅口感变差,消化吸收率随之降低,也易感染肠道疾病。青团不宜和大量油脂或刺激性食物一同食用,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宜与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有整肠作用的酸奶或有助消化的山楂一同食用。
2、螺蛳要清洗干净
清明时节正是螺蛳还未繁殖,此时的田螺丰满、肥美,在民间有“清明螺,胜似鹅”之誉,但是采食螺蛳要注意啦。田螺多生长在污处,体内有大量的寄生虫,很容易引发霍乱、甲肝及其他肠道疾病,从市场买回的田螺一定要放养三天以上并且滴上几滴菜油或麻油,让田螺排尽肠腔内的泥质污物,每天换水几次,用刷子刷净、绞去尾部,焯水后高温加热、炒熟、焖透。这时候,可以烹饪了,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
3、远离受污染野菜
清明时节,很多人趁踏青、祭祖之时捎上点路边的野菜,这在江南一带极为常见。野菜在充斥大鱼大肉的城市倍受追捧,野菜虽美,也不可不择而食之,有些野菜是有毒的,如果是公路边或已经受到污染的水渠边的野菜,则含有铅、汞等重金属或其他污染物,食用后也会中毒。为了保持野菜的营养价值,专家建议最好采用蒸、焯、做汤或做馅等方法食用,野菜凉拌也当注意加工环节的卫生。
4、不可对肝脏进补
同时,此节气中不可对肝脏进补。按传统中医养生理论,肝属木,木生火,火为心,而心脏在此节气中会过于旺盛,所以这一段时间是高血压的易发期,高血压患者对此要高度重视。
清明时节饮食宜温,多进食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荠菜等时令蔬菜。清明时期还适合进食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食品温胃祛湿。
清明节吃寒食的传说及由来相关文章:
★ 寒食节的由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