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冬至>

冬至美食大盘点大全

艺洁分享

冬至被当作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因此就有了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美食,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冬至美食大盘点大全,欢迎阅读!

冬至美食大盘点

冬至吃什么:饺子、混沌、羊肉汤、汤圆、赤豆糯米饭等。

1、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等饺子卖的都很“俏”。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2、馄饨: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态相似,“馄饨”也与“混沌”谐音。冬食馄饨,有利于寒冷季节热能的储蓄。

3、羊肉汤: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4、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5、赤豆糯米饭: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防灾祛病。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冬至吃饺子相传与东汉末年着名医学家张仲景有关。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潦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他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勤奋好学,并且酷爱医学。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暴发瘟疫,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相传张仲景老年还乡时,正逢大雪纷飞的冬天。街头很多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不少人耳朵都被冻烂了。张仲景看到这个情况,内心不忍,于是令人在南阳关东边搭起了一个医棚。让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做馅,然后包成饺子。施舍给百姓。这顿饺子把不少乡亲的冻耳朵给治好了。

此后,每逢冬至进九,大家都纷纷争食饺子,有谚语“冬至的饺子不冻耳”。

冬至吃饺子的意义

寓意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风俗,据说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所以,在中国北方,一到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寓意二:冬至到,吃饺子,团团圆圆。

在一些地方,一到冬至这天,一家人就会忙忙碌碌,准备各种饺子皮、饺子馅,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团团圆圆过冬至。除了北方吃饺子,南方还有吃汤圆的习俗,寓意,圆圆满满、团团圆圆。

冬至节气的知识

一、钓位:选择向阳避风处,最好是水草丰富的地方,净底不留鱼。

二、窝料:用酒泡的小米或麝香酒米打窝。

三、饵料:用红虫效果最佳。

四、时间:9-16点之间最佳

五、浮标:选择最小号的鲫鱼浮标,短尾浮标即可,因为没有接口,可以使用底钓标

六、钩型:用带倒刺的袖2或袖3,红袖、金袖都可以,冬天鱼挣扎力度不大。

七:线组:主线0.8,子线0.2-0.4即可

八:抓口:主抓上顶,小顿口也可以

九:调钓:浮标可调1目钓1目,或是调平水钓1目需要注意的基本上就是这些,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选好的钓位提前打窝,连续打窝或做钓会把鱼诱到窝里来,祝钓友有好收获。

冬至美食大盘点大全相关文章

全国各地冬至传统饮食

冬至节气通常会吃什么食物

2021冬至的美食

介绍家乡冬至的美食作文5篇

冬至习俗习俗有哪些

各地的冬至美食有何不同

冬至饮食习俗有哪些

冬至传统饮食文化有哪些

冬至的传统美食及历史渊源

2020冬至吃什么

    123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