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吃什么养生
我们都知道重阳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通常在每年的秋季,此时要也要注意秋季养生,但是许多人却不知道重阳节应该吃些什么养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重阳节养生的一些攻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要吃什么: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 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 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 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重阳节,又名敬老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自古有重阳节要赏菊登高的传统习俗,在古代,中国人还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所以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晋代陶渊明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之说。《荆楚岁时记》也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重阳节应该喝什么酒?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所以,菊花酒具有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重阳节养生饮食:“少辛增酸”
老年人秋季饮食调养的总体原则是:适宜润燥。首先要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以防秋燥伤阴。比如吃些银耳、甘蔗、梨、芝麻、燕窝、藕、糯米、粳米、蜂蜜、枇杷、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秋季饮食要“少辛增酸”。所谓“少辛”,就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少吃辛味,是以防肺气太盛;中医认为,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根据中医营养学的这一原则,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葡萄、山楂、菠萝、柚子、柠檬等。
秋季燥邪易伤人,除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外,对于确有阴伤之象,表现为口燥咽干、干咳痰少的人,可适当服用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等,对于缓解老年人秋燥有良效。
秋季是一个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现在社会上各类养生与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然而有些观点并非适合所有老年人。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食疗。在保健方面一定要与医生多沟通,不要自作主张,盲目进补。很多补品尤其是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否则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重阳节养生情绪:防“悲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立秋后,白天变短,常会有阴雨天气,使人的情绪郁闷,尤其是那些空巢老人,更易伤感。老人要防“悲秋”,气不顺百病生。有不少人看到落叶飞花就会心生伤感,而不少老年人也是心思细腻,看到一片飘零的场面,更容易勾起种种回忆,浮想联翩,想想现在孤老处境,想想儿女远在他乡,就会心情抑郁。
为了防止“悲秋”心理,老人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和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收养的季节,老年人运动也应遵循这一规律,运动量不宜太大,不宜剧烈。老年人要根据自身体质情况和身体状态,选择适宜的锻炼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等,在散步走路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常去户外舒展筋骨,登高赏景也可使人心旷神怡。
作为子女,也应该多关注老人精神需求,经常打电话、登门探望,多陪老人聊天。
重阳节登高注意事项
重阳节,此时正是秋高气爽,菊花怒放的时刻,如果条件允许,带着父母出去旅游吧。重阳节有登高望远的习俗。习俗流传至今更加深入人心,特别是年纪偏大的一些人,他们认为爬山登高不仅是弘扬传统文化,更是强身健体的好方法。但爬山毕竟是一项耗氧量很大的运动,老年人一定要掌握科学的方法,量力而行,以免损害健康。登高注意一下事项:
选择景区离父母不要太远。来回坐车也是一件很累的事情,车程最好控制在半天之内。选择开发比较完善的景区。开发完善的景区在交通、卫生、医疗方面比较成熟,如有意外情况,可以及时处理。
选择山水景区,山势避免陡、险,如有交通车,索道尽量乘坐。山区早晚温差大,应多带衣服。备齐老人常用药和感冒药。带好老人身份证件,有些景区对老年人有优惠政策,可以省一些费用。照顾老人要像照顾小孩一样细心,老人健康快乐也是做儿女的一种福分。
爬山虽然是一项很好的健身活动,但并非人人适宜。老年人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身体状况不佳时最好不要去爬山,特别是患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盆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结石活动期等病症的老年人一定不要去爬山。因为爬山体力消耗较大,血液循环加快,会加重心脏负荷,容易诱发疾病。
所谓“足不运则不健”,足部距离“第一心脏”最远,位置又最低,容易出现“气滞血淤”的情况,所以有“未老腿先衰”、“人到老年须护足”等俗语。古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不仅承担着身体的全部重量,还帮助我们四处奔波,行走于世,可谓劳苦功高。登高劳累一天后,应该知道要保养各位的脚哦!选择一个专门的足浴做个SPA,或是亲手端盆水给爸妈洗脚,还等什么呢?!
重阳节养生小贴士
1、这些老人不宜秋冻
患有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受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易引发中风。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受寒冷刺激后,会使原本就有病变的心脏缺血、缺氧更加严重,从而导致心肌梗塞的发生。
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人,在秋季易感受风寒湿邪,常会出现腿部胀痛、沉重感,或伴有肿胀、行走不便等症状。
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受到秋凉刺激后,常并发血管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疼痛等,严重者可表现为坏疽。
2、生活“起居有常”
老年人在换季时一定要做到“起居有常”,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秋季老年人不宜过多洗澡,忌用碱性肥皂,以免因皮肤干燥引起皮肤瘙痒。秋季昼夜温差大,洗澡更容易引起感冒等症状。
睡眠是养生的重头戏,老年人体质差,对睡眠环境也要求较高。秋季夜里凉风习习,就很容易受到“贼风”侵袭。若“贼风”吹在熟睡者的头面部,翌日清晨就会感觉偏头痛,甚至发生口眼歪斜流涎;“贼风”吹在腹部,则会引发腹泻;“贼风”吹在暴露于外的肢体,还会使肌肉处于紧张性收缩状态,让人不能充分休息,翌日全身酸痛,困乏无力。所以,老年人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
有很多老年人习惯蒙着头,紧紧裹着被子睡觉,实际上,秋季是连接冬夏的过渡季节,适度的“冻”一下,有利于老年人早日适应冬季的干冷天气。
不少老年人参加了一些旅游活动后,身体出现了诸多不适。这是因为旅游一方面让老年人感到疲劳,而且往往吃不好、睡不好。另一方面,旅游前后以及旅游期间的生活作息突然改变了,而老年人的适应能力比较差,不像年轻人三两天就可以自然地调整好,因此旅游一趟回来后,不是血压高了,就是心脏感觉又不舒服了,只好去医院看医生。
此外,老年人还要注意心态平和,不要过喜过忧,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情绪的波动不利于养生。
猜你感兴趣:
1.重阳节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