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秋分>

秋分养生要注意什么

华华分享

  虽然说秋天是凉爽的象征,但是秋分后还是会有高温天。虽然说气温没有7月那么高,但是空气会变得干燥,昼夜温差大,如果不注意养生很容易就会生病。那么秋分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呢?

  秋分养生要注意这些事情!

  9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秋分”这一天昼夜平分,古称“日夜分,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后,气温越来越低。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造成“秋风阵阵,秋雨绵绵”的天气。南方始入初秋,秋雨和秋燥会交替出现。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人体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原则。

  1.早睡早起: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病患。

  2.适度吃点滋润和辛温的食材,可以温脾胃、润秋燥。如马铃薯、红薯、山药、韭菜、胡萝卜、红枣、龙眼、红酒、银耳、熟藕、芝麻、黄豆、葡萄等。少吃苦味食物,除了味苦的蔬菜外,咖啡和浓茶更不宜多饮。

  百合南瓜羹

  原料:南瓜、鲜百合、枸杞子、冰糖、蜂蜜。

  做法:南瓜洗净,去皮及瓤切块,入锅煮烂,冷却后加蜂蜜打成茸状;百合去根洗净,掰成小瓣;枸杞洗净泡软备用。锅中加水,放入枸杞、冰糖、百合烧沸,转小火煮熟,然后加入南瓜茸敖浓即成。

  银耳雪梨汤:秋分之际,建议喝几杯,银耳雪梨汤,可补血生津润肺养颜。

  原料:银耳10g,雪梨1个,冰糖15g。

  做法:银耳泡发炖制汤稠,再将雪梨去核后切片加入汤内煮熟,再加入冰糖溶化即成。

  白果菊花雪梨饮

  原料:白果20克、白菊花4朵、雪梨3个、淡牛奶250-350毫升、蜜糖适量。

  做法:白果去壳,开水烫去衣、去心;白菊洗净,取花瓣;雪梨削皮去心,切成粒状。白果、雪梨放入开水,水分不宜太多,文火煲至白果熟透,加白菊、淡牛奶稍滚,熄火稍降温后,加适量蜜糖调成甜汤,供2-3人用。

  3.咽口水润燥清咽。中医认为,唾为肾之液,有滋润皮毛、五官,滋养内脏、骨髓及脑髓的作用。唾液充沛,人的皮肤就饱满、年轻而滋润,反之则干瘪起皱、易于老化。唾液不但要节省,还要酿造,方法就是叩齿,就是空口咬牙,叩完齿后,将口中的津液分作三小口徐徐咽下,每天早晚各做35次。

  4.运动以养“收”为主,所以选择运动,不要剧烈,以身上舒适、不出汗为宜。建议在室内学习传统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可从身体内部改善体质。瑜伽也不错。实在没时间,早上凝神深呼吸三分钟,也大有助益。若在室外运动,则要注意防御秋风,选择防风、透气、戴帽、不厚重的功能外套比较合适。

  5.神奇穴位润燥美容。

  位于手肘外侧肘横纹终点处的曲池穴。

  内踝上四指位置的三阴交穴。

  按摩这两个穴位具有活血滋阴清热、改善皮肤干燥状况的作用。

  经常按摩合谷穴和迎香穴,也可改善脸部皮肤的干燥问题,这两个穴位为脸部美容大穴,经常按摩,可以改善脸部循环,拥有好气色。

  五元素按摩花香油,能够每天用花香油来按摩脚心和手心,也能够帮助改善身体免疫力,用来当面霜涂抹面部和身体皮肤,能够预防过敏,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

  6.放松身体,促进睡眠。

  第一招:双腿背部伸展式。平坐在床上,腿上放一床被子,双腿并拢伸直,上半身向前趴在被子上,脚尖向回勾。这样可以拉伸到膀胱经, 缓解疲劳。

  第二招:半桥式。把被子垫在腰臀下,双腿弯曲,双脚踩在地上,肩膀撑住地面,坚持3-5分钟。可以促进腹部血液循环,柔和的按摩到内脏,使身体由内向外都舒适放松。

  第三招:倒箭式。平躺床上,双脚并拢搭在墙壁上,双手平展在身体两侧,保持5-10分钟。可以把气血引到头部来滋养大脑细胞,改善脑供血,消除大脑疲劳。

  【生活资讯】秋分过后,养生应注意什么?

  秋分之后切记“3不吃”

  1

  >>>不吃辛辣食物<<<

  秋季干燥容易上火,注意尽量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等的食物,同时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聚体内,所以生姜、花椒等食物也要尽量少吃,尤其是生姜,因为生姜属于热性,不适合多吃。

  2

  >>>不吃太多油腻食物<<<

  夏天的时候很多人都胃口不好,秋分过后就会慢慢好转,但这个时候我们的肠胃会比较虚弱,不适合吃太多肉类及油腻的食物。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鱼肉、山药、百合、鸭肉等,既可以清热润燥,还可以益气补血。

  3

  >>>秋不食瓜<<<

  西瓜是夏天的水果,立秋后要少吃,如果此时大量吃西瓜,会很伤脾,容易引发秋季的慢性腹泻。特别是脾胃不好的人,要多吃一些温性的食物。饮食中也需要注意不能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等的问题。

  秋分之后切记“3不做”

  1、不熬夜

  秋分之后,阴后渐旺,阳气渐衰。人要能顺应天时的变化而调整作息的时间。尽量提前睡觉,不要熬夜。使体内的阳气得到好的潜藏,得到充分地休息,这样白天才有精神。因为经过一整个夏天的高温,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旺盛,消耗的也大,充足的睡眠可以让身体各个机能得到很好的放松。

  2、不忧心过度

  从夏天到秋天,人们在精神情绪上也会有变化,秋天也是“季节病”的高发期,过度忧心或者经常生气会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影响身体健康。所以,要学会放松心情,保持心情的愉快。

  而且此时节空气相对较好,多运动运动既能够锻炼身体,又能发泄心情、神清气爽还能赶走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

  3、不长时间开空调

  入秋之后,昼夜的温差会比较大,经常吹空调很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是晚上,如果夏天一整晚都是吹空调睡觉,很容易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等症状。


秋分相关文章:

1.秋分谚语大全

2.秋分节气

3.秋分竖蛋习俗是什么

4.秋分打一成语是什么

5.二十四节气谚语:关于秋分谚语是什么

    4046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