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浙江人清明节吃什么

再裔分享

  同样的节日,不同的民族风情过出了不一样风格的节日。同样的食材,在不同地区做出了不一样的食物,各有各的特色。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浙江人民在清明节吃什么,欢迎大家阅读。

  浙江清明节食物:大众的一抹绿色饮食情怀

  一场春雨一场暖,几场春雨过后,严寒的冬季便已不动声色地离去。立春雨水惊蛰春分再到清明,春风吹绿的江南,在季节变化中各地都在悄悄酝酿着当季的食物,也在这一季温暖中拼命展示着最美的景致。

  其实,一到清明,浙江的各个角落,家家户户都会在准备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叶,做成象征着清明的清明果。人们采摘清明草后洗净捣烂,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碧绿的艾叶汁或绵菜汁,顿时显得通体碧绿,鲜嫩欲滴。

  清明果软糯的表皮下,还包藏着丰富的馅料,豆腐干、韭菜、猪肉榨菜、咸菜、豆沙都可以成为清明果的搭档,这些不同的味道也让清明有了不一样的情绪。

  清明果的形象也变化多端,有包成团子的,有做成圆饼的,也有包成饺子样更精致些的,那皱褶的花边一个个碧绿剔透,好看又美味。

  桐乡清明节食物:断不了的独特麦芽塌饼情结

  在桐乡,最有低地域特征和情怀的清明食品是一种被叫做麦芽塌饼的糯米饼。春季,佛耳草开始生长,老人们便也开始忙活着一步步践行制作麦芽塌饼的各道工序。

  大麦浸水发芽,晒干后磨成粉;村间田埂上的佛耳草采割后洗净晒干,与米粉捏成面团,放入赤豆沙或黄豆沙这两种馅料,再加上猪板油丁和核桃肉,饼的外层再撒上芝麻,用猛火蒸煮。蒸熟待饼凉后,在平底锅上煎至金黄色,最后刷上麦芽做的糖水,这便真正是清香扑鼻、黛青光亮的麦芽塌饼了。

  在桐乡人的记忆中,麦芽塌饼的味道或许正是清明的味道,不管是漂泊在何方,记忆中的那抹甜甜糯糯的滋味总会适时传来,就像清明给先人扫墓那样,成为一种习惯。

  诸暨清明节食物:粘糯米青团便是温暖大白的变身

  这里是於越文化的发祥地,承载着钱塘名区的繁盛,在这块西施浣纱之地,空气中似乎都残留着隐隐的少女香气。作为西施故里,总觉诸暨更多了几分香艳。这里的经济很发达,但同时传统文化仍以不可改变的姿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

  跟随清明的脚步一同来的,还有诸暨人舌尖那无可替代的美味需求。裹着一层香糯糯米的青团,是所有诸暨人都熟悉的味觉享受。将糯米粉与米粉混合,并将艾草糊加入粉中,然后一遍倒热水一边加边搅拌,面粉成块状后,用手揉成一个个颜色青翠的光滑面团,面团内加入馅料,并且在准备好的糯米中滚上一圈,沾染上满满的糯米,最后将团子放在粽叶上蒸熟。

  糯米的甜香刺激着嗅觉,咬一口Q糯的口感里还带着浓郁乡间淳朴气息的艾草清香,口腔里的美妙滋味,开始启动大脑深处的味觉记忆,成为清明节必不可少的体验。

  为先人扫完墓,享受过粘糯米青团像的软糯可口,唇齿间残留的香味久久未散。这时若再在西施故里走上一圈,想象西施曾经在河边浣纱的美好;去往五泄景区感受瀑布一泻而下的壮观,寻找山山水水间那抹春天独树的气息;在斗岩风景区一赏隐藏在云雾缭绕之下的山体,那春天真该是很好。

  习俗、饮食总会被以最完好的姿态记录下来,在历史的洪流中形成一方的口味,也形成一方的与习俗息息相关的性格。

  嵊州清明节食物:朴素又惊艳的艾草麻糍味道

  一直被嵊州炒年糕的味道征服,说是炒年糕,其实是加了汤水的。韧滑的年糕与新鲜的蔬菜、鲜嫩的豆腐、入味的咸菜相遇,糖汁浓稠入味,丝丝鸡蛋丝被均匀地撒在年糕上,一碗炒年糕便散发出了无限的诱惑。

  在夹带着微甜温暖气息的春风里,人们将艾草、糯米粉、松花粉以及白糖混合均匀揉搓合成团,并在灶头上蒸上一蒸。接下去将热乎乎的青团放入石臼里,抡起木质捣锤不断地拍打青团,每打一次便翻动一下青团,直到敲打无数次之后青团的弹性更好、样子也更加软糯才会停下。

  正是因为是耗费的无限体力,以及在青团上的用心,才使这样一种普通简单的美食也令人念念不忘,牵扯着本地人的乡愁,也牵扯着外乡人挑剔的味蕾,更牵扯着嵊州组组代代流传下来的饮食习惯。

  永嘉清明节食物:藏在“绵菜饼”里的绵绵深情

  绵菜的学名叫曲鼠草,在清明时节才会自己生长。绵菜采摘洗净后捣碎放入米粉中,加入适量的水,在搅拌中让绵菜会均匀融入。接下来再将鲜嫩的竹笋、豆腐、猪肉、咸菜(或者萝卜丝)搅拌在一起做成香浓的馅料。

  绵菜饼包好后下面再放上一张柚子叶,这不仅能避免粘锅,还会让“绵菜饼”多一种柚子的清香。做好后放在蒸笼里蒸上25分钟,便能闻到四溢的香气扑鼻而来。

  清明扫墓时,永嘉人都会带上绵菜饼和其他一些祭祀食品去进献先祖,怀念亲人。一路还能感受春风拂面的凉意,以及周围大好的春色。在古朴的自然山水之间,怀念的愁绪被酝酿成此后前进的动力,以及家庭、宗族更加团结的力量,这正是温州人爱拼又讲求“根”的性格。

  月的永嘉,楠溪江上的碧波映射着阳光,飞瀑下迷蒙的雾气送来春日的气息,山峰朗润翠绿;丽水街的灯光照耀出历史深处的繁华,古时的灌溉工程展示着先人的智慧,民宿安逸古朴;古村落里的时光愈加淡然绵长,咿咿呀呀的永昆乐曲声回荡在大山深处……

  湖州清明节食物:螺蛳与粽子一场不算意外的相爱

  如果说嘉兴粽子是城市的标签,那湖州的粽子更多包裹的是家庭的味道。

  湖州的清明,家家户户都会裹好粽子。粽子即是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在这里有句俗语流传了数年:“清明粽子稳牢牢。”说的就是粽子的实用性。在浙北一带,扫墓一般都被称作上坟,每年清明去给先人奉上祭品祭拜后,还要清除坟上的杂草,再重新堆上一块新土,以示敬重。

  清明前后,螺蛳开始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湖州的农家清明也有吃螺蛳的习惯,这天还会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做“挑青”。家家户户吃过后,还会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蚕桑文化也影响着湖州习俗的形成。

  古老的饮食文化在一年年的传承中被完好地保存在每一代人的记忆里,对那些逝去的先人、长辈后辈总会以这种方式加以纪念,也以这种方式表达敬意与思念。总说清明是冷清的节,在这里这却又是充满情意温暖的节。

    45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