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重要纪念日>学雷锋纪念日>

学雷锋践行感恩的作文

王飘分享

  三月学雷锋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的学雷锋践行感恩作文三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学雷锋践行感恩篇一

  有一位战士,他极其普通,可说起他的名字,却家喻户晓,他就是——雷锋叔叔!

  一提起雷锋叔叔,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翘起大拇指,由衷感慨:“雷锋叔叔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雷锋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我觉得我们身边需要涌现更多更多的雷锋身影,不仅仅在20世纪60年代学习雷锋,进入21世纪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学习雷锋,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人,排忧解难,渡过难关。在学习雷锋的同时,也带动他人加入学习雷锋的行列。虽然现在和过去有所不同,社会随着时代发展改变了很多,但是我们还是要牢牢记住:学习雷锋好榜样,不是一句空号,而是应该从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有着许许多多的雷锋,不信你看:他们伸出勤劳的双手,捡起了遗漏在地上的果皮纸屑,擦干净了一扇扇门窗;他们伸出节俭的双手,主动关掉了教室里、走廊上的“长明灯”,积极回收废品变废为宝。他们伸出灵巧双手,认真地修理着教室里损坏的公物:他们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关爱他人,同学问互帮互助之情景时有发生,大家再看,教室里,他的一句提示,让别人找到了走出迷宫的方向:他的一声鼓励,让别人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他耐心的讲解,让别人爬上了获取新知识的阶梯。

  这些点滴小事都折射出我们可爱学生的闪光心灵。“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每每想起雷锋,我便会想起这段话,雷锋虽然早早离我们而去,但我相信,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发扬雷锋精神,同学们,让我们把雷锋精神化为实际行动,在雷锋精神的引导下,在时代的感召下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的身边拥有更多的“雷锋”,让雷锋精神永远发扬光大!

  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以雷锋为榜样,永远为人民服务!

  学雷锋践行感恩篇二

  我身边的好人好事 希望社会越美好说起身边的好人,我就马上想起我的外婆.她虽然是个农村妇女,但是很开明、有爱心,受到村里人的尊敬.

  外婆六十岁了,但是人老心不老,她有着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慈祥的眼睛让我感到特别亲切,我常常听妈妈讲我外婆做的好事,现在就让我来讲讲吧

  外婆住在小洋楼里,在她家边有一间小平房,房里住着两口人,里面有个老奶奶,靠捡垃圾为生,她生五个儿子,但是儿子都不孝顺,三个儿子出去外面打工,两个和她住在一起,在老人生病时,那俩个儿子都不管她,都是外婆帮他的,只要外婆有煮什么好吃的食物,都会拿一碗给她,每一天老奶奶都会去外婆家,因为老奶奶的儿子把电视霸占了,所以老奶奶才会去外婆家,外婆总是陪她看自己不喜欢听的芗剧。

  外婆不但热心帮助别人,还不占不义之财.听妈妈说:有一次外婆打了五百斤李子,把李子装成一袋一袋的拿去给李子经销商卖,原本一斤李子两角钱,卖一百元,可经销商多给了一百元,外婆回到家一看,钱包里多了一百元,她马上想起是经销商多给的,就和家人商量要不要还钱,外公说:“人家白给你,这是你的福气”外婆反驳道:“你说错了,人家赚钱也不容易.”

  说完就去还钱了.想到这里,我的脑海里就浮出一句话:道德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钓鱼的启示)

  外婆从小就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实践道德的种子.在万籁俱寂的夜晚,

  我独自在灯光下写这篇文章,心想:当今社会好真是好 文明好事大家做 坏人坏事快没有 希望社会越美好

  学雷锋践行感恩篇三

  “学习雷锋好榜样”,几十年来,许多人就是听着这样的号召长大的,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重提“学雷锋”懂得感恩、懂得爱.你还记得几月几号是雷锋纪念日吗?你还记得《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吗?

  知识链接:雷锋同志因公牺牲后,他的日记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导出来.《中国青年》杂志社觉得雷锋是和平时期青年的一个楷模,打算在1963年3月2日出一本合刊介绍雷锋事迹.2月17日他们给毛主席写信希望他能为雷锋题词,毛主席看信后为了全面概括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月2日,毛主席的题词在《中国青年》上刊出了.4日,新华社发通稿.5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毛主席向“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后来,中央决定,把3月5日定为雷锋纪念日.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一个端着钢枪、头戴棉帽的憨实小伙子——雷锋,走进了千家万户,他的名字也传遍共和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暂的22年,却树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几十年来,每年春天都会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但不同时代赋予了“雷锋精神”不同的含义.

  60年代雷锋=真善美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上下很快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

  生于1960年的市民韩振华用“席卷中国”来形容60年代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行动热潮.在“60后”眼里,“雷锋”两个字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雷锋精神成了“真善美”的象征.

  无论是七八十岁的老者,或是咿呀学语的孩童都在学习雷锋.“毛主席的号召就像是一颗威力无穷的精神原子弹,那时候学雷锋根本不管是不是3月5日.”

  韩振华回忆小学生活,每天上课前要喊口号,上课时老师会专门讲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学校的墙上标语写的、黑板报上刊登的、宣传栏里贴的、“大喇叭”里广播的,全是关于学习雷锋的宣传内容.“下学后,学校还要组织学生一起学习,让学生们发言,或者写出学习体会,那种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所有人都早早到学校,抢着干活.有时候去帮村里的孤寡老人打扫院子,把他家里的水缸挑满水,然后再为他读上一段报纸,大家争着当不留姓名的无名英雄.”

  童年里,像雷锋一样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也印在了韩振华脑海里.他仍记得听老师讲“铁人”王进喜的故事,记得学校宣传淘粪工时传祥“宁可脏一人,换来万家净”的精神……

  虽然听不懂什么叫“人拉肩扛”“运水开钻”,但听到老师讲王进喜跳进泥浆里面用身体搅拌,听到时传祥几十年如一日辛勤的淘粪,看着老师拿着报纸泛着泪花激动地讲,这些半懂不懂的孩子也都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没有一点夸张成分在里头.我们当时最单纯的想法就是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学习雷锋叔叔这样的英雄.”

  70年代雷锋=爱憎分明

  “爱憎分明不忘本”是70年代雷锋精神的精髓和符号.

  70年代中期,十几岁的韩振华当时正在上中学,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宣传雷锋精神强调的是他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雷锋在党的教导下,能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那时候我们都要学习雷锋叔叔鲜明的阶级立场和爱憎分明的革命精神.”

  一则雷锋日记里写到,在黑暗的旧社会,雷锋叔叔去砍柴,万恶的地主竟用柴刀砍他,这阶级仇恨他牢记在心中.这则雷锋日记中的片段也印在了韩振华这一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心中.

  在韩振华的记忆里,毛主席号召学习雷锋精神之后,有多位国家领导人曾为雷锋题词,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周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学习雷锋好榜样》,从60年代到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几乎人人会唱.“爱憎分明”后紧接着“不忘本”.在韩振华的记忆里,“不忘本”这三个字也是中学时代老师和家长常挂在嘴边的话.

  “那时候,老师和家里的长辈教育我们长大了不能忘本,要知恩图报,如果取得了好的成绩不能忘了有谁帮过我,解决了困难之后不能忘了是谁雪中送炭,也要我们记住我们能吃得饱穿得暖都是因为共产党.”

  直至多年后,韩振华也常用“不忘本”三个字去教育自己的女儿.他常说现在这社会,太多人忘本了,失去了原来的“真善美”的本性.

  80年代雷锋=钉子精神

  在上世纪80年代,学习雷锋的“一切行动听指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和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将雷锋精神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这些概念成为那个时代学习雷锋精神的主旋律.

  高中毕业的韩振华离开学校,进了一家国营的机件厂,和父亲一样成了一名技术工人,开始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在韩先生的印象里,雷锋叔叔爱憎分明的“特点”被不知不觉弱化,厂里宣扬得更多的是雷锋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韩振华说,那时候的教育不强调个体化,而是强调集体主义,学生们的志愿也都是更好地成为集体的地一分子,更好地像雷锋叔叔一样,发挥光和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成绩.

  韩振华从第一年当学徒,就参加了厂里举办的学习班,一方面是由师傅带着学技术,另一方面就是要学文化、学政治,“人人学雷锋、个个争先进”“学习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

  “刚上班的时候,厂里宣传张秉贵,张秉贵生前是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他练就了两项绝技:‘一抓准’和‘一口清’.”回忆起那个年代学习雷锋精神的经历,韩振华至今印象深刻的就是“一把抓”张秉贵,一顾客要半斤,他一手便能抓出5两,而且算账速度快而准,能一边称糖一边用心算计算.听了他的事迹,韩振华自己心里也十分佩服.

  那时候,厂里的宣传标语已经不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大字,而是将雷锋精神细化到工厂里、细化到每个人工作的岗位上,提倡大家利用一丁点儿零散的时间不断地学习.“如果不是用心学习花时间去练习,张秉贵不可能抓糖抓得那么准.”

  90年代雷锋=爱岗敬业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改革进入高潮.时代变了,雷锋精神在这一个时期的诠释也就发生了变化.1991年江泽民在一次讲话中指出:“雷锋精神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事业无私奉献.”随后,学雷锋活动重点转移到了“在岗位上体现出奉献精神”,先后涌现出不少像李素丽这样在平凡岗位上做出成绩做出贡献的“岗位模范”.

  在平时工作的过程中,“雷锋精神”四个字不再那么普遍的被提及,但包括韩振华所在的公司在内,北京开展了向李素丽同志学习的行动,当时的李素丽等劳模成为“雷锋精神”的接力者.

  在学校,进入90年代,学习雷锋精神的氛围已经跟之前的三十年完全不同.韩振华唯一的女儿开始上小学.与他60年代上小学时所有同学争当小雷锋不同,在韩振华女儿这一代人心中,雷锋叔叔的形象已经被逐渐弱化.

  学校里会组织学雷锋小组,但都是3月5日前忙活一阵儿.到敬老院看孤寡老人、去公交站擦站牌儿、两两一组结对子到军属家慰问……过了3月份,这些做好事儿的行动就坚持不下来了.

  韩振华感慨,女儿这一代80后学雷锋,真是应了网上流传的那句话,“雷锋叔叔没户口,3月来了4月走”.

  在这个年代,雷锋形象的丰满与完整也在韩振华女儿这一辈人心里,被某些刻板印象所取代,雷锋精神在社会中成为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的代名词,学生们头脑中的雷锋形象只剩下了灯下埋头补袜子和帮助老人找儿子.

  90年代的校园里,孩子们的想法十分简单,学习雷锋做好事就是光荣,就能得到老师表扬得到小红花.

  “学雷锋”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举动,无论社会多么浮躁、功利之风如何盛行,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等道德价值的弘扬不能放弃.在此前报道中,75岁坚持数十年在天安门广场上捡垃圾的刘玉珍老人,让我们看到了坚守;发现大火时没有独自逃生、而是逐一拍开邻居房门的12岁小姑娘夏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或许是21世纪雷锋精神的最好注释.

  中国“80后”“90后”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偶像辈出的时代.在他们眼中,上世纪60年代的偶像雷锋并未走远.“雷锋精神”标签随着时代的进步,已被年轻一代注入了更多的新内涵.

  王达佳是雷锋故乡长沙的一名高中生,才16岁的她已有9年多义工经历,累计为慈善公益捐赠款物达20多万元.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看到灾区孩子们面临的艰难处境,小达佳坐不住了.当时她的年龄太小,父母不同意她去四川做义工,王达佳偶然想到可以通过出版自己的爱心书籍参与义卖,便开始为四川地震灾区筹款.

  之后,每到周末,小达佳的身影就会出现在长沙的公园、广场、社区、部分单位和学校义卖爱心之书,3个多月义卖爱心书4000余册,为地震灾区筹集善款12万元.2008年5月,小达佳在父亲陪同下,来到四川理县地震灾区慰问.她为理县杂谷脑镇小学捐建的“达佳爱心电教室”、“达佳爱心图书室”也已投入使用.

  王达佳是学校里著名的“学雷锋标兵”,也跟同龄人一样追求时尚,喜欢台湾歌星周杰伦.

  王达佳说:“小时候我们都唱过《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之类的歌,每年3月5日就要学雷锋做好事,扫扫大街、扶老太太过马路什么的.虽然当时并不完全明白‘雷锋精神’真正意味着什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了《雷锋日记》,真正去思考雷锋的伟大、善良时,我就发现,雷锋是一个懂得感恩、懂得爱的人,他会无私地去帮助他人,去关爱别人.”

  其实雷锋并不只是红色年代所塑造的一个符号,一个宣传的工具.当年的他就喜欢穿皮夹克、喜欢拍照,他热情、善良、热爱生活,雷锋根本就是一个像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时尚青年.

  “80后”是视时尚为生命的一代人,他们把现代化的很多特点都视为一种时尚,而当“学雷锋”的内涵被他们真正了解、让他们敬佩,他们也会将其作为一种“潮流”,而唯恐自己落伍于同龄人.

  其实对不少年轻人来说,做好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所有的80、90后被访者都知道雷锋这个名字,是“做好事”的榜样,也知道雷锋精神是“助人为乐,乐于奉献”.他们对雷锋的认识大部分来自学校及家庭的教育.“雷锋精神不是一种口头上的语言,而是以实际行动弘扬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许多人如是说.

  在日记上,13岁的“90后”学生刘品仪写道:“我帮老奶奶指路,她夸了我,这种帮助他人所获得的快乐很真实.”由于是独生女儿,在家里“向来都是父母为自己做事”,但在学雷锋活动的时候,她主动做了好事得到了表扬,让她很有“成就感”.

  在长沙从事广告策划工作的“80后”严培,曾在云南楚雄州支教1年.她告诉记者,当时大学毕业后,在长沙已经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父母也希望自己留在家乡.但当她看到云南边远地方的孩子们迫切需要英语老师时,严培就报名了.“学雷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为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些绵薄之力,让青春充满意义,让年轻不留遗憾,让雷锋精神相传.”严培说.

  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义务为贫困生辅导功课,利用周末参加“一日义工”捡起广场上的纸屑……现在,已有一大批青年志愿者、义工们长期坚持着开展志愿者活动.自愿去关爱他人成了他们的“行为准则”,“学雷锋精神”贯穿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新“雷锋精神”.

  2011年湖南“千万青少年绿色环保活动”启动,短短时间就有7万多青少年注册参与,用实际行动来支持这次绿色环保行动.这些“80后”、“90后”志愿者参与植树造林、爱绿护绿、保护湘江母亲河、保护洞庭湖的湿地和鸟类、为流域污染治理献计献策等十项环保活动.

  现在,这些新时代的青年“活雷锋”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当年我们担心的“垮掉的一代”现在已经将雷锋的接力棒接过来了,而且接得很好.这也是一个充分的证明,在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上,新时代雷锋精神一旦被激活,就足够让社会刮目相看!

  多一份关爱,就能多一份温暖.我觉得,新时期的雷锋精神不仅仅是喊口号,更多的是从大家的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学雷锋,都可以去做好事.学雷锋,我们做的比说的多!

  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重提‘学雷锋’既是中央文明办的统一部署,也是顺应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状况的一个举措.

  “学习雷锋好榜样”,几十年来,许多人就是听着这样的号召长大的,而且,我们这个社会从来就没有缺乏雷锋式的好人,我们身边就经常会出现这样雷锋式的好人.从家长教育孩子学好人做好人,到我们这个社会对不正之风的声讨,到许多模道德范的产生,都体现出了人们对于雷锋式好人的充分肯定.

  “学习雷锋”并没有许多人说的那样难,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学习雷锋就是要遵纪守法,就是要爱憎分明,就是要言行一致.

  学习雷锋并不难.让做好事的人得到社会赞誉,让做坏事的人受到社会的谴责,让搞不正之风者得到有力惩处,学习雷锋就会蔚然成风,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就会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鼓舞和丰富的精神食粮!

    269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