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惊蛰>

惊蛰有哪些传统习俗

再裔分享

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惊蛰反映自然的是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那么惊蛰有哪些传统习俗呢?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惊蛰有哪些传统习俗

目录

惊蛰有哪些传统习俗

惊蛰节气的由来

惊蛰当天吃什么菜

惊蛰有哪些传统习俗

1、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2、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

“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石灰原本具有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洒在门槛外,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这和闻雷抖衣一样,都是在百虫出蛰时给它一个下马威,希望害虫不要来骚扰自己。

4、抒发内心不忿

很多人都将“打小人”神化,其实此纯粹是民间习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

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冇小人搞搞震,而被“打”的对象,主要是二奶以及工作上的“金手指”。打小人的目的,就是要希望他们知难而退及抒发个人内心的不忿。

<<<返回目录

惊蛰节气的由来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今年3月5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惊蛰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但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

<<<返回目录

惊蛰当天吃什么菜

菠菜

性凉,味甘辛,无毒;入肠、胃经,《本草纲目》中认为,食用菠菜可以“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菜营养价值属中等,而且各种营养含量均衡,还富含钾等微量元素,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常食菠菜,具有通便清热、理气补血、防病抗衰等功效,它对各种贫血症和糖尿病、肺结核、高血压、风火赤眼等诸多疾病可起辅助治疗作用。

豆芽

根据近代老年医学研究,在有益寿延年功效的10种食品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黄豆及黄豆芽,排在第六位的是绿豆和绿豆芽。韩国的调查也表明,长寿老人中普遍没有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疾病。专家分析,这是因为豆芽中含有大量的抗酸性物质,具有很好的防老化功能,能起到有效的排毒作用。

绿豆芽要吃短一些的,两厘米左右时维生素C含量最高,随着长度增加,含量降低。绿豆芽凉拌吃最好,用60-70℃热水将焯一下,口感好,还能保护维生素和叶绿素等不被破坏。注意,脾胃虚寒者不要多吃。

韭菜

吃韭菜的好处非常的多,我国中医指出,经常吃韭菜可起到很好的散瘀、活血、解毒的功效。同时专家建议高血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些韭菜,因为它具有很好的降血脂功效,可帮助高血脂患者有效的平稳血脂,并且预防各种并发症。

选购韭菜时最好选择整株深绿鲜嫩、叶肉厚,不枯黄,不腐伤为佳。假如不马上食用,最好用保鲜膜包起来放进冰箱,可以延长保鲜期。

空心菜

空心菜又名蕹菜。是旋花科植物空心菜的茎叶。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无毒,入胃、肠二经。能润肠通便,清热凉血,疗疮解毒,为老年肠燥便秘、痔疮便血、疮痈肿毒者最宜。空心菜中粗纤维素的含量较丰富,这种食用纤维是由纤维素、木质素、胶浆及果胶等组成,具有促进肠蠕动、通便解毒作用。

空心菜性寒滑利,故体质虚弱、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则不宜多食。空心菜遇热容易变黄、烹调时要充分热锅、大火快抄,不等叶片变软即可熄火盛出,避免营养流失。

生姜

春季是阳气升发的时节,应多吃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而少食用具有酸收作用的食物,生姜正是春季最佳保健食物。现代医学认为,生姜能增强血液循环,促进发汗,有散热退烧功效。生姜还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能。俗话说的“晨吃三片姜,赛过人参汤”,有其科学道理。此外,生姜对风寒感冒也有一定疗效。因此,在春天养生应适当吃一点生姜。

因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功效,所以民间大多在患者着凉、感冒时熬些姜汤给他们喝来缓解病情,与此相似,姜汤汤圆等都具有相同的效果。此外,在吃松花蛋或鱼蟹等水产时,放上一些姜末、姜汁,或者直接用姜丝放在里面做料,既可以杀菌,还能去除腥味,让菜肴更加香味四溢。

荠菜

荠菜是最早报春的时鲜野菜,春暖花开,正是采摘荠菜的好时节。荠菜是高纤维蔬菜。荠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吃荠菜可护肝,能够名目,吃荠菜对脾气暴躁、血压增高的高血压患者有好处;有凉血止血的作用。

蓬蒿菜

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蓬蒿菜所含有特殊香味的挥发油等药用成分,会刺激胃黏膜,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具有良好的开胃消食、增加食欲、理气宽中的功效。因而,脾胃不和、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患者常食蓬蒿菜对防治疾病大有益处。

蓬蒿菜可以炒、涮、拌等方式熟食,也可蘸以各种调料生食。蓬蒿菜拌上花生酱会觉得更脆爽更有味道,但是胃虚寒者不宜多吃蓬蒿菜。

春笋

春笋味甘、微寒;春笋有“蔬中第一珍”的美誉,春笋味道清淡鲜嫩,民间也有“无笋不成席”之说。春笋可“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的功效,现代医学证实,吃笋有滋阴、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作用。春笋性寒味甘,又含较多粗纤维素,大量食用后,很难消化,容易对胃肠造成负担,尤其是本身已经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更不可大量食用。

莴笋

莴笋肉质细嫩,生吃热炒均相宜。惊蛰节气常吃莴笋,可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胆汁的分泌。莴笋中含的钾是钠的27倍,而且含有的维生素还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莴笋中的含碘量高,这对人体的基础代谢和体格发育会产生有利影响。

有些朋友认为莴笋叶味道苦,就把莴笋叶丢弃不吃,其实莴笋叶的营养远远高于莴笋茎,叶比其茎所含胡萝卜素高出72倍多,维生素B1是2倍,维生素B2是5倍,维生素C4是3倍。此外,经常咳嗽的朋友,多吃莴笋叶还可平喘止咳。

<<<返回目录

惊蛰有哪些传统习俗相关文章

惊蛰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和习惯介绍

惊蛰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关于惊蛰的民间习俗有哪些

惊蛰传统习俗有哪些

惊蛰各地有哪些传统习俗

惊蛰的传统习俗介绍

惊蛰节气有什么传统习俗

    399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