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国际节日>世界环境日>

关于世界环境日的节日影响

华华分享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 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 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总称世界环境保护日。现在,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关于世界环境日的节日影响!

  节日影响

  冰川消融影响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 斯德哥尔摩举行首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 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同年10月,第27届联大根据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正式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从1974年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都为世界环境日确立一个主题,并展开相关的宣传活动。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大量 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地球气温不断增高。根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的资料,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全球平均气温增高了0.75摄氏度。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冰川融化、冰盖缩小、冰架断裂。德国研究人员曾指出,全世界还有约16万处冰川,而它们正快速消融。比如,欧洲 阿尔卑斯山的 冰川面积比19世纪中叶缩小了三分之一,体积减少了一半;非洲最高山 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从1912年至今,其山顶的冰冠缩小了80%。冰川的消融使上述地区的永冻土层丧失了“粘合剂”的功能,致使山崩和泥石流频发。

  另外, 气象观测发现,过去几十年,北极永久海冰在减少,冰川和冻土在融化。 欧洲航天局专家根据卫星图片分析后发现,2006年夏季,欧洲北部至 北冰洋区域大约5%至10%的永冻冰开始松动融化。此外,南极在过去十几年里也有三大部分的冰架坍塌,而缺乏冰架支撑的冰川活动显著加速,冰层也随之变薄。

  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较低地势的海岛及海洋沿岸城市就会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发布气候评估报告指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按如今状况持续千年的话,会最终导致 格陵兰冰盖的完全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约7米。更可怕的是,如果 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升高60米,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将是毁灭性的。

  地球变暖是造成冰川消融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有共同的义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发达国家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率先承诺减排义务,帮助 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从根本上扭转地球变暖的趋势,保护人类的共同家园。

  为呼应这一主题,结合中国环境保护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和行动。

  中国政府在经济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并将这一约束性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各相关行业。当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工作力度明显加大,约束性指标的导向作用开始显现。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而且需要取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动员最广泛社会力量踊跃参与。将“污染减排与 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旨在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公众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减少污染物排放、与环境友好相处成为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各地节日行动

  2006年1月12日,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东北407公里以外的山谷中伫立着一排风力发电机。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的清洁能源,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将其作为一种成熟的清洁能源进行商业化开发,被人们誉为“绿色电力”。

  2007年2月14日,在菲律宾的普林塞萨港,百队新人们在沙滩上种植了红树。

  2007年2月27日,澳大利亚悉尼的电器推销员戴夫·埃雷特手举一只旧式白炽灯泡和一只新型节能灯泡。由于新型节能灯可以节约更多资源,政府提倡用它取代旧式白炽灯泡。

  2007年3月31日晚,澳大利亚的 悉尼歌剧院熄灭主体灯光。当晚19时30分开始,悉尼市数万户商家和居民集体断电一小时,以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 全球变暖的关注。

  2007年5月30日,志愿者打造的新“诺亚方舟”伫立在土耳其亚拉腊山上它引起人们的深思:如果我们继续破坏地球,当最终的灾难到来,还有谁能将人类拯救?

  环境恶化、气候突变、冰川消融、海面上升……这些并不只是少数人才应该担忧的问题, 地球家园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在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还能做些什么以拯救地球和我们自身?

  十大环境问题

  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 环境问题是:

  (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 一氧化二氮(N2O)、 氯氟碳化合物(CFC)、 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 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 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 层就会遭到破坏。 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 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 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些物种消失。所以说,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 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 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在中国,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约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大约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约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四)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 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 世界已有三大 酸雨区。中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五)森林锐减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六)土地荒漠化

  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

  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 人类文明的摇篮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流域,已由沃土变成荒漠。中国的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亦十分严重。

  (七)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 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

  (八)水污染

  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是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险品。

  (九)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过量 营养物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

  世界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

  波罗的海、 北海、 黑海、东中国海(东海)等出现赤潮。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 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危险性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和其他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具有害特性的废物。美国在资源保护与回收法中规定,所谓危险废物是指一种固体废物和几种固体的混合物,因其数量和浓度较高,可能造成或导致人类死亡,或引起严重的难以治愈疾病或致残的废物。


世界环境日相关文章:

1.世界环境日的由来与意义

2.世界环境日绘画作品

3.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

4.2018年世界环境日具体时间是几月几日

5.历年中国环境日主题

    403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