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时节吃什么好如何防秋燥
处暑时节的到来意味着秋季渐渐地到来。秋天天燥,是便秘、过敏性鼻炎、肠道传染疾病的高发期。那么处暑时节如何防秋燥呢?下面是有处暑时节如何防秋燥,欢迎参阅。
处暑时节如何防秋燥
处暑后,天气往往较为干燥、少雨,人体皮肤可能会因此而变得紧绷,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燥无光泽、头皮屑变多、嘴唇干燥或裂口,或者产生大便干结等症状,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秋燥”,处暑的“秋燥”属于温燥,气候变化差异大,常使某些疾病在这时候复发或加重,如气喘、过敏性鼻炎等。另外,由于早晚温差大,极易感冒。
预防秋燥和感冒的最好方法便是增强体质,尤其是着重睡眠充足及睡眠品质。睡眠可消除疲劳,并使大脑及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睡眠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应充分利用睡眠来调养身体。
处暑节气中,老年人的气血阴阳都容易产生亏虚的情形,可能会出现昼不寝,夜不瞑的少寐现象,所以老人家在这时候更要坚持有午睡的好习惯。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强调睡「子午觉」的重要性,所谓「子午觉」就是每天在子时、午时入睡。子午之时刚好是阴阳交接之时,这时候人体阴阳盛极而衰,致使气血产生失衡现象,所以必须静卧以对。凌晨至4时为体内各项器官功能降到最低点的时候,中午12:00~1:00为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段。这两个时段最好能进入睡眠。
处暑后,天气由热转凉,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雨水渐少,秋风瑟瑟,空气干燥,昼热夜凉,而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若不注意养生保健,特别容易患病或旧病复发。
调养起居 消减秋乏
入秋后,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被称为“秋乏”。中医认为秋主燥,耗气伤阴,气虚导致四肢无力,神疲懒言,所以容易感到疲乏。其实,人们体内的阴阳本来是很平衡的,白天劳累对身体的损伤都需要在晚上的睡眠中进行自我修复。若能好好休息,一些小毛病就自行恢复了,但是如果晚上睡眠没有保证,导致人体的免疫机制被打乱,小病得不到修复,就会变成大病。所以,此时首先需要调整的就是起居作息。有专家指出,处暑后,年轻人每天至少要保证7小时的睡眠,老年人最少需要6小时。
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还强调了子午觉的重要性(即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若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现代研究发现,子时,人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而午时,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另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适当秋冻 着实有理
“春捂秋冻”是古人一条非常实用的生活谚语,“春捂”是为了帮助气血走表散热,促进阳气生发;“秋冻”是为了气血入里保存热量,促进阳气潜降。因此,处暑后要使身体有一些凉意,不要天一冷就马上全副武装,穿很厚的衣服。
初秋之“冷”并不是“寒”,“皮肉之冷”是可以忍耐的,采取“秋冻”对于适应冬天的严寒有很大的好处。21nx.com特别是呼吸道抵抗力较弱而易患气管炎的人们,应进行适量的秋季锻炼,保证机体顺利地从夏热与秋凉“接轨”,以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晚上出门还是应该适量添加衣物;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以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调节情志 消忧解愁
一般而言,入秋后人的情绪都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的深秋,常在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因此,秋季养生另一个重点就是要求调畅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精神调养应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喜悦溢于言表,可使忧郁愁烦顿消,令人心旷神怡,给生活增添无穷乐趣。切忌悲忧伤感,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更可以选择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利用外出旅游、爬山、交友、慢跑等方式来愉悦身心,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
润肺养肺 防止秋燥
处暑时节,昼热夜凉,此时的气候特征为干燥,天气少雨,空气中湿度小,人们往往会感觉皮肤变得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干燥,毛发枯而无光泽,头皮屑增多,大便干结等症状,而以上这些现象就是人们所说的“秋燥”。
中医认为,解除秋燥多用润法。可以喝一些以百合、银耳、川贝、蜂蜜等这些润肺养肺、清热生津的材料熬制的汤水,如绿豆汤、川贝雪梨炖冰糖、银耳莲子汤、蜂蜜柚子茶、菠菜汤等。
而根据五行五色的道理,秋季要多吃白色食物,如冬瓜、莲藕、白萝卜、大白菜等;水果方面,可以选择梨、香蕉、哈密瓜、苹果等;但此时应尽量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
秋天过敏性鼻炎易发作
由于秋季多风的原因,空气流动时会夹杂着大量的植物花粉和粉尘,加上秋季比较干燥,鼻腔容易受到外来刺激物的影响。由于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主要是流鼻涕、打喷嚏,所以很多患者误以为自己只是感冒,随便吃些感冒药或者抗生素即可,殊不知这样不仅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长此以往,人体还会对药物产生抗药性。所以,到了秋季,如果长时间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最好先去医院耳鼻喉科检查一下。
防秋燥还需防止便秘
秋燥不仅容易引起嘴唇干燥、鼻子“冒烟”、嗓子干疼等症状,还容易使人肠道缺水、干涩引发便秘。为了预防便秘,人们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注意多喝水,多吃流质食物和瓜果蔬菜。如果已经出现便秘、痔疮症状,可以多吃菠菜、芹菜、竹笋等多纤维以及黑芝麻、蜂蜜等,以刺激大肠的蠕动。此外,应养成晨起空腹饮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的习惯,配合腹部按摩或转腰,让水在肠胃蠕动,加强通便作用。同时,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多做仰卧屈腿、深蹲起立、骑自行车等运动,加强腹部的运动,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促进排便。
防秋燥要多吃酸、少吃辛
秋高气爽往往适合天干物燥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秋季饮食宜多酸少辛,多吃一些多汁、甘味、酸味以及寒凉的食物,如山楂、柠檬、柚子、杨桃、芒果、葡萄、苹果等,能起到收敛、生津、止咳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吃些蜂蜜、芝麻、杏仁、银耳、菠菜、豆浆等,有补脾胃、养肺防燥、润肠通便的作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