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节有放鞭炮的风俗
春节自古以来就有着放鞭炮的传统,放鞭炮,让春节更加热闹,有着浓浓的年味,还寓意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下面小编整理了过春节有放鞭炮习俗的由来,一起来看看吧。
鞭炮习俗的由来
传说,很多很多年前,森林里有种非常凶恶的野兽,叫做“年”。每年夏历腊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来大吼大叫,专门吃人和牲畜。当时没有人能够制服它。为了躲避“年”的灾难,人们都要在除夕那夭杀猪宰羊敬供年,让它胀满肚子,才不伤害人畜。
有年腊月除夕这天,人们忘了杀猪宰羊来敬“年”,“年”一来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人们没法只好关上大门,爬到竹楼上去躲着。“年”从这家走到那家,到处转来转去找东西吃。它见到处空空荡荡的一无所得,不由气得发疯嚎叫。这时,邻近一家的竹楼失火了,火势很大,烧得竹子“劈劈啪啪”地乱响。“年”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得逃回森林去了。
躲在楼上的人们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每到腊月除夕这一天,便去砍许多竹子来烧,竹子“劈劈啪啪”一爆响,“年”就被吓跑了。同时,人们还发现“年”拍鲜红的颜色,于是又把桃木板染成红色,挂在大门的两边,这就是批符。以后发明了鞭炮和纸,鞭炮就代替了爆竹,红对联代替了批符。
历史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由此可见,“爆竹”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
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爆仗”。不过,这时人们仍然一直沿用“爆竹”的叫法,直到今天。
到了宋代,人们用纸做的筒子代替了竹筒,里面灌上火药,内藏药线,制成了新的爆竹。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沿用这个方法,只不过在工艺上有所改进,在花样上有所翻新罢了。在宋代,还有人用麻茎把纸制爆竹编成串,管它叫“编炮”。因为成串的爆竹放起来声音持续时间长,清脆得好像人甩鞭子发出的响声,因此也就称它为“鞭炮”。
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由此可见,“爆竹”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
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爆仗”。不过,这时人们仍然一直沿用“爆竹”的叫法,直到今天。
寓意
春节放鞭炮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放爆竹是一个汉族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鞭炮,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声声爆竹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注意事项
鞭炮声声辞旧岁,放鞭炮应该是春节期间最受小朋友欢迎的活动,但是每年的春节因为放鞭炮而导致眼部、手部炸伤的新闻都不会少见。因此,小编在此提醒各位读者,在给自己的小孩放鞭炮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护眼的措施。
由于眼睛非常柔软,强烈的爆炸冲击常会对眼睛造成严重伤害。所以,为预防眼睛被鞭炮炸伤,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放鞭炮时佩戴一副眼镜。但需要注意的是,佩戴的这副眼镜一定不能够是玻璃镜片的,因为一旦镜片被炸裂,对眼睛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树脂镜片是放鞭炮时佩戴眼镜镜片的最好选择,因为这种镜片即使被炸破裂也不会划伤眼睛。
一旦眼睛被鞭炮炸伤,来到医院之前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不做任何处理。与其他外伤不同的是,任何按、压、揉、碰的行为都会对炸伤的眼睛造成进一步损害,即便是用清水冲洗,家用消毒液涂抹,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
此时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尽快就近去医院请医生进行处理。如果眼睛未受到明显伤害,没有出现疼痛、流泪、异物感等症状,则将眼周围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猜你感兴趣:
4.除夕为什么要放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