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孩的正确方法
对于小孩子的教育,有哪些正确的方法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网络整理的教育小孩的正确方法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育小孩的正确方法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这比知识更重要。
1.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在的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
2.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是被这个人“教会”的。
3.每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都发展出了一整套保护自己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是成熟的、强大的,也可以说是不成熟的、脆弱的。
这是武汉中德医院的创始人、国内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总结出的三句话。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创办的心理治疗学派,对一般人来讲,既博大精深又晦涩难懂,但曾奇峰认为,整个的精神分析学说可以概括为这三句话。
这一期的文章,先主要阐述第一句话。
“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在的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
这句话中所谓的客体关系,指我们心理中内化的“我与重要亲人的关系”。“我”是主体,而重要的亲人是客体,这个关系就被称为客体关系。
一般而言,最重要的客体就是父母,而这个客体关系,主要是指一个人内化的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它基本在一个人5岁前完成。
这个客体关系有三个部分:“内在的我”、“内在的爸爸”和“内在的妈妈”。它们之间关系的性质,决定着我们长大后与其他人交往的方式。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比较健康,那么我们长大后与别人相处时也会比较健康。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不正常,那么我们长大后就难以与别人健康相处。
因:父母不喜欢她
果:上司不喜欢她
在4月29日的“健康·心理”版的《三年被炒七次,为什么》一文中,提到过一个叫阿云的女孩,她每进入一个公司时,上司和同事都比较喜欢她,但是,工作没多久后,上司和同事都开始疏远她,她最后会在公司中成为孤家寡人。
这种情形,完全拷贝了她童年时的人际关系模式。她的父母忽视她,而将大部分的爱给了她的弟弟。她内在的客体关系中,“内在的我”不相信会得到“内在的父母”的爱,而且一旦要与弟弟竞争的话,她永远都是失败者。结果,在她现在的现实人际关系中,她也不相信能得到上司的爱,而一旦要与其他同事竞争,她一样永远都是失败者。
但是,这种人际关系,其实是她“营造”的。
其实,每进一个公司的一开始,她的上司和同事多数都对漂亮的阿云颇有好感。但因为早已经形成的不良的客体关系,她不相信她能赢得上司和同事的好感,她接下来会有意无意地做很多事情——常见的是拖延和遗忘,最终把她在公司的关系变得和她童年时在家里的关系一模一样。
教育小孩的好方法
儿童教育,还有一个方法问题,方法不对头,也不能把儿童教育好。鲁迅批评了旧中国的家庭教育的错误方法:一种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另一种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息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父母往往认为是“听话”,以为是教育的成功,等到放他到外面去,“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其实这两种家庭教育方法至今还有不少父母在采用。鲁迅的批评,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就需要了解儿童,要照顾到儿童的特点,切忌用成年人的思想去理解儿童,更不应该用成年人的一套成法去要求儿童。儿童天真活泼,喜欢游戏,喜欢生动的有图画的书籍,有爱美的天性,有丰富的想象力。“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人蚁穴。”
鲁迅在《风筝》一文中,曾经仟悔他年轻时拆毁弟弟制作的风筝,摧残了儿童的天性。他写道:“偶尔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十四孝图》《故乡》《社戏》等等文章中都描写了儿童的特点和喜好。教育就是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和发展的特点,对儿童进资正确的指导,发展他们的智力,养成健全的体魄,高尚的道德,教给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多鲁迅很重视儿童的玩具。玩具、游戏都是儿童教育的重要手段。1934年鲁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玩具》,批评中国的老爷太太们自己想了许多玩意儿,鸦片枪,麻雀牌,金刚法会,还有别的,但没有工夫想到孩子身上。虽是提倡什么儿童年,也没有因此给儿童创作一种小玩意。他特别赞赏劳苦的江北人(指流浪在上海的苏北灾区难民)制造玩具的天才。他们制造的机关枪玩具,摇起来格格的响,虽然没有外国造的漂亮,但是它是真正的国货,是“创作”。鲁迅觉得,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拿着中国人自己创作的玩具枪感到自豪。他说:“我们摇着在路上走,毫不愧疚,因为这是创作。前年以来,很有些人骂着江北人……而江北人却创造了粗笨的机枪玩具,以坚强的自信和质朴的才能与文明的玩具争。他们,我以为是比从外国买了极新式的武器回来的人物,更其值得赞颂的”。
在教学方法方面,鲁迅在六十多年以前就提倡了要运用现代化的手段。他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鲁迅在日本学医时,听过采用影片的细菌学教学,见过全部是照片、只有几句说明的植物学书,觉得简明易懂。他深信不但生物学,就是历史地理,也可以这样办。鲁迅的预言,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应该有人专门研究。所以鲁迅说:“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看了教育小孩的正确方法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