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具体有哪些方法
每个家长都知道教育孩子需要好的方法,那么教育孩子有哪些好的方法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习惯培养第一步
提高认识,或者说,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认同和信心。
儿童时期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所谓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所谓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坏习惯很多的孩子。一个坏习惯可能使人丧失良机,而一个好习惯则可能使人走向成功。
对一个学生来说,养成确认的好习惯会终生受益,如平时写完作业认真检查,考试时仔细审题,与别人有约的事情要牢记于心并提前落实等。这样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会好,为人处理也会爱到欢迎。
习惯培养的第二步
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
北京市史家小学的一个男孩子上课时很调皮,把任课老师惹生气了,下课了全班同学都埋怨他,这个小男孩很懊恼,就去找他的班主任孙蒲远老师。
孙老师做过40多年的小学班主任,经验丰富,是位全国特级老师。她听了小男孩的话,对他说:“犯了错就认错还是好孩子嘛。那你决定怎么认错呢?”小男孩说:“我去给老师赔礼道歉,再给老师鞠个躬。”孙老师说:“鞠躬很好,会让对方知道你很有诚意。可是你会鞠躬吗?试一下我看看。”小男孩直挺挺地点了一下头。孙老师摇摇头说:“这不是鞠躬,这只是点头嘛,点头道歉缺乏诚意。”那个男孩愣住了,因为长这么大,他从来不知道鞠躬与点头有什么区别。
这时,孙老师站起来,给小男孩演示怎么鞠躬:挺胸抬头,双手自然下垂,然后上身向下弯曲与地面平行,再平身,这才是鞠躬。然后,孙老师让男孩子练习了几次,才让他去给任课老师认错。
孙蒲远老师不愧是全国特级老师,她教育学生不光有耐心,还有细心,因为只有细致入微的指导,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好习惯。甚至可以说,没有细节的指导,就没有儿童教育。
习惯培养第三步
适时进行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产生亲切而向往的感情。
少年儿童时代就是榜样时代和偶像时代,因为孩子的学习特点就是观察和模仿。不要盲目阻止孩子追星,尤其是偶像对青春期的孩子极富吸引力,许多偶像身上具有榜样的因素,善于发现和引导的父母老师完全可以把偶像变为榜样。
习惯培养第四步
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再主动再到自动。
研究发现,初步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需要90天。
做父母的都很明白,孩子小的时候容易乱,早上起来,我的袜子呢?我的鞋呢?裤子都找不到了,东找西找的,很乱。这就是没养成一个习惯。
这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晚上睡觉以前,把衣服叠好,把鞋子放好,都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把自己上学的书包有序地整理好。孩子开始不会,父母可以指导,演示一下,然后弄乱了让孩子做,孩子往往就很有兴趣,像军人一样,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的。
习惯培养的第五步
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在成功地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有的父母对孩子说:“假期到了,这个假期你要好好把你写字握笔的姿势练好,开学前我要检查。”
这种做法恐怕不行,孩子经常管不住自己,笼统的要求对他们难以起作用。因此父母要把大计划分割成很多个小计划,并不断地与孩子一起总结评估:今天做得好,可以奖励一颗小星星;7天都得到小星星,可以换1颗大星星;获3颗大星星,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奖励。
这样,孩子每天都会知道自己是否进步了,并期待着明天的进步。
习惯培养的第六步
形成良好的环境或风气,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
家里有个学生,就需要家庭成为书香之家。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父母在客厅看电视,韩剧一集接一集地看,看得泪水涟涟,还说:“孩子,别看电视,你要好好学习,写作业去。”孩子能专心学习吗?
最好是家里有专门的书房,孩子一张桌子做功课,父母在另一张桌子专心看书、练字。这样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会养成喜欢阅读、写字的好习惯。
然“托雨露而成润,意境可以稍变,然而乌可等量齐观也”,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爱的结晶,是上帝赐予父母最珍贵的礼物,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更需要父母根据孩子不同的发展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习惯的培养是门科学。那么习惯培养的原则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习惯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良好习惯来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从一些低级的、束缚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
教育孩子的错误方法
1.孩子由双方老人或保姆带
妮妮的父母工作比较忙,无奈之下,只能将孩子送到乡下爷爷家,妮妮家是三代单传,所以爷爷奶奶对这个小公主格外疼爱。有一次姑姑照看妮妮时,不小心让她摔倒了,爷爷急忙将妮妮抱起来,并说了姑姑一句。其实妮妮的摔倒完全在于她自己走路不小心,姑姑却成了“替罪羊”。爷爷的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孩于从小形成一种推卸责任的意识,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错,凡事都是别人的不对。
父母因为工作比较忙,所以从孩子出生以后,就送到彼此的父母家或者请保姆带孩子。在家长看来,只要有人帮助自己看着孩子,确保他们吃得饱、睡得香、穿得暖、没有危险就可以了。
其实,孩子即使在刚出生的时候,也渴望与父母交流,肌肤之亲有时胜过语言的交流,那种父女之间的眼神、母子之间的拥抱,都是沟通的一种方式。这可使孩子获得更多的爱,也会使孩子变得更加聪明,否则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
2.为面子,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
超市或商店常常会上演这样一幕:孩子走到玩具专柜前想买一个玩具,父母如果不想给他买,孩子就会哭闹不止。此时家长就会感觉很没面子,对孩子说:“我的小祖宗,只要你不哭我就给你买。”这样就会让孩子误以为用哭闹的方式可以很容易满足任何要求。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父母不想在众人面前失面子,所以就没有原则地同意了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可以询问原因,如果理由充分的话,就可以满足孩子的要求。否则家长就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因“面子”而失去家长的威信。
3.不尊重孩子隐私和权利
传统的教子方式中,家长往往站在权威的地位,子女站在从属地位,所以他们进孩子房间不敲门,随意翻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对孩子的交友横加干涉……这种不把孩子当成独立个体的错误观念,会导致很多种不良的后果。所以无论孩子大小,都应注重他们的隐私和权利,把他们当成大人一样看待。要让孩子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他们。
4.把自己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
很多家长都会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例如跳舞、弹琴等,也不管孩子适不适合,喜不喜欢,只要是家长认为正确的路,就会让孩子一直走下去。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下,父子、母女的亲子关系就会演变成斗争大会,和谐的家庭关系不复存在,而且家长为孩子设置好的成功之路也未必是正确的,所以当孩子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自然就有一些不愉快的回忆。
5.成绩代表一切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标,为孩子制定人生的目标——高考之后出国留学。目标清楚了,父母剩下的任务就是利用各种方式和方法来实现这个目的,其中不乏威逼利诱。至今这种靠考取“功名”来实现“利禄”的思想还一直深深存在父母的心里。
其实,海归不一定能够找到好工作,名校毕业不一定都有前途,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而只有出色的能力、刚毅的性格、坚持的耐力、顽强的精神才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教育孩子的技巧
一:尊重孩子的“狡辩”-----反馈效应
每当家长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孩子总会找出很多个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时,家长一般都会气愤地称孩子的这种行为为“狡辩”,其实,这并不是狡辩,而是孩子对家长教育的一种反馈。
教育是双向的,家长不仅要教,还要接受孩子的反馈,教育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长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管自己“教”,一点都不在意孩子反馈回来的信息,这样的教育往往达不到家长想要的目的。
二: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馈
当孩子对我们的教育作出反馈时,我们首先要对孩子的这种反馈作出分析,当然,这种分析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语言进行分析,还要连同孩子的动作及神情进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长们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馈是不是“狡辩”,都务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馈。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当孩子说出“我们班小朋友搜这样说”的理由时,那位妈妈没有对孩子的反馈进行分析,就对孩子大吼,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馈的一种表现。所以,这位妈妈也并知道孩子反馈的真正还以----并不认为“你真蠢”是脏话。
可以想象,家长误解孩子的反馈,并对孩子的反馈进行压制,长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会对妈妈的教育进行积极反馈了。没有孩子的配合,家长势必将更没有办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三:针对孩子反馈出的问题,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教育
当家长分析出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时,就可以针对孩子的反馈进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时他不知道将礼貌的重要性,家长就再也不会,就可以通过实例,道理来讲述讲礼貌的重要性,引导孩子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是他不想知道承担最近错误言行所造成的责任,家长就要孤立孩子做一个知错就改,敢作敢为的人……
总之,不管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馈,尊重和认真分析孩子的反馈,都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手表定理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一个人一块手表,当别人问这个人时间时,这个人能够快速而且自信地说出时间;然而,当给这个人两块不同的手表时,这个看表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说出时间了。因为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手表现象”,并由此而引伸出了一个结论:在做事情时,只能有一个指导原则或价值取向。后来,人们把这个结论称为“手表定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