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有哪些困惑

欣怡分享

  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有哪些困惑?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吗,和学习啦小编一起看看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父母的困惑,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父母的困惑

  认为把道理讲清,孩子就应理所当然地按道理去做

  这是我们家长最常犯的一个误区。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对着孩子不停地讲道理,认为只要把道理讲清,孩子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按着道理去做。假如你跟一个五岁的孩子说:“长大了要当科学家,知道吗?”孩子说:“知道!”可是孩子真的知道吗?事实上,我们所说的大多数道理孩子是听不懂的,孩子是通过行为来学习,通过感觉来体会道理的,根本不是按着道理去做事情的。孩子的天性是绝对按照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原则去做事,而不是通过理性思考再去行动。通常在孩子心中总是有这样一种困惑:同样一种行为怎么有时会获得表扬,有时却是批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孩子心中是弄不明白的。

  我想起自己小的时候大约六岁那年的夏天,父亲开着拖拉机回家取东西时把车停在院外,结果出门时正好有朋友从远方来,寒暄着进屋。父亲说:“谁去把车闭了?”这时我挺身说:“我去吧!”父亲:“你能行吗?”“能行,我看过你闭车。”说着就跑出去,爬到车上一掰油门儿,车熄火了。回来时父母一齐夸我:“儿子你真聪明,能关车了,好样的!”父亲的朋友也夸张地说:“小家伙你怎么这利害,都能关车了,太利害了!”我当时那个高兴啊!那种自豪感别提了。可事情没过一周,父亲又开着车回来,还是把车停在了上次的地方,父亲急急地刚进屋,我就跑出去。然后还是爬到车上把油门一掰,车又熄火了,等父亲出来看:“谁把车关的?”“我呀!”父亲怒了:“谁让你关的,胡闹!”我当时委屈极了,本来还等着他夸我呢,却不想得到的是怒诉。当时我真的弄不懂了:“同样一个行为,怎么上次表扬我,而这次就会批评呢?到底为什么呢?”后来看见父亲吃力的摇了快半小时的时间才把车给打着火,我才觉得这事可能不对了,但我当时还是不能理解:同样的行为,有时会让父母高兴、有时又会让他们不高兴。

  周国平曾说过这样的话:“对于我们成人的世界,所有的理解都包含着误解。”更何况我们的孩子,他们还不懂得成年人的做事规则,更无法完全理解成年人心中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孩子听不懂太多的道理,孩子是通过行为来体验,通过感觉来学习的,而不是按照理性来做事。

  认为一切物质条件都准备好了,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

  我不知道我们成人世界是怎么得出的这个道理。物质条件与孩子是否好好学习没有因果联系。“生命之初”时,我们讲过人的本性。促使一个人改变的根本原因,要么逃避痛苦,要么寻求快乐,这是根本原因。特别是对孩子来说,他的理性还不发达,完全是凭潜意识做事。那么,促使孩子去学习的第一个因素是兴趣,也就是学习本身能给他带来乐趣;第二个因素是学习的结果使他快乐;第三个因素就是对父母的感恩。孩子学习的根本动力是引发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在生理上能找到快乐,从而引发一种兴趣和对学习的一种欲望,在神经连结方面学习等于快乐!

  认为什么事也不用孩子做,只要学习就行了

  这是一个很荒.唐的做法。孩子是人不是机器,不能机械地设定程序只许这样不许那样,这样会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天性。

  作为一个人,他的任务是通过兴趣来了解这个世界,通过感受来探索宇宙、生命和人生,“孩子的天职是玩耍”。如果家长只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习,就残酷地剥夺了孩子的这一天性。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意识到孩子是人,要用人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父母忽视的双重原则

  一、打人

  先说那些常常要打人的孩子,让父母很难做,孩子小,需要常常带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有些社交和互动,但是一碰到违反他心意的,顺手就打人,非常的自然。做父母的会非常的尴尬和懊恼,一则担心孩子的性格趋向,二则非常的缺乏教养,让大人脸上挂不住。

  一般这样的事件,发生在男孩子身上会多些,众所周知,在中国,养男孩子和养女孩子的方式一般不太一样,养男孩子就比较粗略些,外加男孩子相对来说比较好动,调皮,所以管教的方式里,挨打也多些。那什么时候挨打,就是我要你这样做,你却偏要那样做的时候。一开始,家长可能还比较客气的说些道理,不听,过度到吼,再不听,动作就直接上来了,不打不成器啊。

  我们暂且可以把上述过程解读成这样的暗示:违背我意愿的时候(没照我的话说或者不听我话),我就要打你了。

  接下来发生的,就是当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一旦对方做的方式是拒绝他或者违背他的意愿,他就要打人。在他看来,这个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他遵循了家里带教的方式:违背我意愿的时候(没照我的话说或者不听我话),我就要打你了。

  那这个时候家长会如何,显然是第一时间喝止,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对的。可事实是,在家里,家长却是这个方式的第一或者是坚持贯彻者,这里有一层隐喻,就是你打人就不对,而我们打你却是对的,这完全相反的方式让孩子会感到非常的矛盾,困惑甚至委屈,因为对幼年的孩子来说,单一原则常常是他们维系安全感的一种方式,而这样的双重原则,显然破坏了他的安全感。事实上,孩子确实是没做错什么,只不过,家长在不同的场合里,因为自己的角色或者立场不同,而改变了原则。

  而这些对孩子来说,轻则影响情绪,容易把孩子引入焦虑,暴躁和对抗,严重的,做什么都是自我原则,辨别是非能力很差,从而影响未来的人格构建。

  二、抢玩具

  同样的非常频繁出现的还有抢玩具,但是这里会有两种状态,先说第一种,孩子的玩具,通常你可以替他决定他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不可以玩,于是在孩子的概念里,他也会觉得,别人的东西,他也可以替别人决定对方是否可以玩。所以当两个孩子玩的时候,他就很自然的可以抢别人的东西,但是这个时候,你告诉他,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抢,但是在家里的时候,家长却可以任意处置他的东西,在此,家长对自己就实行了双重原则。

  下面是第二种,出去玩的时候,当遇到小朋友想要他的玩具,而他不给,你会告诉他,玩具要跟人分享。而当他去拿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时候,你又会告诉他,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不想给的,要给,他想要的,人家如果不给,他就不能要。在不经意中,我们对孩子又一次实行了双重原则。

  类似事件有个插曲,我的一个同学告诉我,她现在就非常后悔,她也总是要求她的孩子什么都跟人分享,但是事实上,别的孩子不会什么也都会跟她的孩子分享,孩子自然觉得非常委屈,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好像她总要在乎别人的感觉,而别人却可以不用在乎她,这对孩子幼年自尊心的树立危害很大,容易找不到自我而引起自卑。

  在这里,用了非常日常的方式来展示,也用特别简单的说辞来解读这些双重原则,是希望让家长清晰的看见,在带教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特别的去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也在很多的时候,为了让自己觉得舒服,就多原则的去对待自己的孩子,是非常不应该的。

  三、物权概念

  其实多半家长,在自己独自面对孩子的时候,原则还是比较统一的,但是在有别人的时候,原则就摇摆了,所以在这里,希望家长能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物权概念,所谓物权,就是让孩子明确,我的东西,我的选择,我的权利,我要承担的责任。

  简单到事情,就是你的东西,你可以自己决定,可以给人,也可以不给,这是你的权利,同样的,别人的东西,对方可以给你,也可以不给,这是他的权利,在这里就有一个需要承担的责任,就是当你拥有给和不给的权利时,同样要承担对方给或者不给的结果,上述原则是完全统一的,这样孩子就能接受。

  同样的,别人可以和你玩,也可以不和你玩,你可以跟别人玩,也可以选择不和别人玩,没有必要什么都要分享,也没有必要什么人都要友好对待,不乐意可以允许,不喜欢也可以存在,这个完全由你的自己的感觉来决定,相反别人也同样拥有这样的权利,大家都平等的享有和承担,让孩子明白这个是最正常的事,在遭到拒绝时候,也不需要觉得沮丧难过。

  当孩子在生活里树立了这样的物权概念,那么上述打人,抢玩具之类的事情,就不太容易发生了,因为他明白对方可以拒绝,这个是再正常不过的常识。除此之外,树立了物权概念的孩子,在很多时候看上去会比较有主见,因为对东西,选择,权利这些感受,比别的孩子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知,而且看上去,情绪会相对稳定,外界对他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除了上述之外,其实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别的双重原则,比如现实当中有很多孩子是家里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教,那么如果父母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教的完全不同,对孩子来说一样是双重原则。

  又或者,你也会常听到这样的担忧,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别的都挺好的,就是希望他能更安静些,别那么张扬,要不就是我的孩子太乖巧了,能再主动些,OPEN些就好了。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总是可以理解,只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你也需要清晰,当你在幼年的时候如果把孩子往主动,自由,外向,积极得方向引导,那么孩子自然就好动些,如果你是往听话乖巧的方向培养,自然孩子也就少些外向了,这些是你在当初都应该想好,有些性格一旦形成,就是一对一打包来的,无法按你的意志来修正,不然,家长同样是犯双重原则的错,会让孩子不知所措。

  父母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项

  陪伴:父母再忙也要想法陪孩子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交流和学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西方心理学有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发现,孩子的词汇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和在餐桌上交流的词汇直接相关。

  父母在谈论政治,孩子可能今后会对政治感兴趣;父母在抱怨,孩子可能就有了抱怨的情绪。很多父母以为跟孩子多说话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父母说的东西,即使孩子今天不懂,也会成为他大脑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会决定整个家庭是否拥有共同的命运。新教育改革提出一个主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基调就是陪伴。

  一个父亲是当地很著名的企业家,很忙,不是请人家吃饭,就是人家请他吃饭,跟自己的女儿没有很多接触。孩子上了小学后,因为参加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的老师会定期给孩子父母亲写信,每周一封信。其中一项就是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是母亲读,父亲也要读。

  这个父亲5年里和孩子一起读了184本书。他说一开始没感觉,读了一个月之后,发现阅读比喝酒有意思得多,就开始主动拒绝应酬,跟孩子一起读书。他说:“这5年里,孩子上了小学,我上了大学。”后来他跟孩子在一起无话不谈,而媒介就是书。

  父母再忙也应该想办法陪孩子,哪怕时间很紧张,哪怕做做样子。回到家,很多父母打游戏,看电视,这很正常,但是要想让孩子走得更好一些,就必须克制自己的行为。

  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播下的。《朗读手册》引用了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

  童年的秘密我们远远没有发现,童书的价值我们远远没有认识。童书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都悄悄地藏在一个个人物、动物的命运里,借此构建起孩子的价值观。最初的阅读是亲子共读,是父母读给孩子听,因为孩子不认字,阅读更多的是从图画入手。儿童最初是通过图画认识这个世界的。童书不仅有价值熏陶的作用,还有治愈的作用,孩子要解决什么问题,都有相应的图书,看了之后比说一万句教训的话都有用。

  最重要的是,儿童时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今后会主动找书读书。

  阅读是有胃口的,一开始让孩子吃肯德基、麦当劳,慢慢的,其他东西就不爱吃了,他只对肯德基、麦当劳感兴趣,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他好东西。读书也是这样,读了一些糟糕的书,对其他的好书就没有鉴赏力了。

  习惯:教育是否成功在于有没有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体育不是看跳多高,跑多快,打球多好,是要看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如果体育成绩优秀,但大吃大喝不锻炼,身体也很糟糕,这不叫体育成功。教育就是要养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不断地自主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的习惯,而不是读书时拿100分,到了社会上连书都不看。

  新教育改革有一个行动叫每月一事,每个月让孩子做一件事,培养好习惯。比如,这个月学会吃饭。吃饭里面有很多习惯要培养,不仅仅是礼仪还有很多和习惯相关的东西。比如学会走路,走路也有习惯,当然在习惯的背后还有很多准则性的东西,我们说不闯红灯,意味着要遵守规则,遵守规则就是一个习惯。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好习惯养成需要连续21天不断的训练,家庭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猜你喜欢:

1.教育孩子的难点是什么有哪些

2.教育孩子父母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3.教育孩子方面的感悟有哪些

4.父母以身作则教育孩子的例子

5.教育孩子父母出现分歧怎么办

6.父母教育孩子需要哪些问题

    38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