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正确教育孩子事例与建议
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还没找到方法教育孩子的家长不如看看以下文章,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父母正确教育孩子事例与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
父母正确教育孩子事例与建议
事例一:
父亲催促孩子“别看电视了,别看电视了.....”儿子还在继续看,“听到没有,看得时间太长了。”父亲的嗓门越来越高。“眼睛都坏了....”。“爸爸,我再看五分钟,行不行,求你了。....”儿子开始求情。“不行,我说不行就不行...我已经说过了,不能再看了....”儿子在一旁默不作声、低头不语、无奈地走开了...可父亲一边玩弄着手机,泡了杯茶,悠闲地看了起来....
建议:
有研究表明,儿童每天最多看一个小时的电视。时间长了会影响大脑的发育。这个很好理解,看电视的过程是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没有互动。当然不如孩子孩子玩,能完善孩子的智力。虽然目的达到了,可孩子感觉自己的权利、自由被剥夺了,而且父亲优哉游哉的的看着电视,孩子自然多少会有些恨意。恨父亲的特权,恨自己的不自由。恨家庭权利的不平等。我倒觉得,父亲可以给孩子找一个替代物,或者引导孩子玩一个游戏。引开孩子的注意力。在孩子玩到兴头上上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关上电视。
不矢为一种教育无痕的方式。孩子根本感觉到自己的权利被剥夺了,而且还很感谢父亲的引导和发现!让孩子感觉不到自己被“管”,心甘情愿的做某事,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然,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家长要不断地挑战、学习、思考、成长、考虑对策。
事例二:
一小朋友在楼下正在楼下聚精会神地看蚂蚁...“某某,快回来做作业...”,虽然妈妈的声音不小,但孩子好像孩子真得没听见,太投入了,脸都没抬,继续看...可这下可激怒了妈妈,“某某,快点回来做作业...没听见吗?...”这次妈妈自然用了更大一些的声音。“知道了...知道了...”,孩子也用了大一些的声音。不过,孩子好像并没有感觉到那么紧迫...“我数到三,你只要不上来...”听到这个声音,只见孩子惊慌失措地直接跑回了家...这个孩子刚上一年级,几乎每天做作业都要上演这样的拉锯战。
我就是在想等孩子再大一些,这三个数字还能吓得了他吗?
建议:
每次父母的大发雷霆,只能增加孩子做作业的反感,厌恶感.时间长了,孩子自然有超脱的那一天,自然有会看透爸妈的训斥,把父母的训斥不当一回事的那一天。最严厉的父母、最有威信的父母却是那种不常动声色的父母。孩子只所以怕,因为孩子根本抓不清父母的心思!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看孩子的经验,我觉得鼓励大于批评、肯定大于惩罚!所以,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鼓励性的规则,比如,在这一周中如果有几天,能自己主动做作业,周末,到游乐场就可以玩几种游戏。等孩子每天都能主动做作业的时候,再适当地奖励。等孩子已形成主动做作业的习惯,再规定做作业的时间。 一个人行为的改变,源于思想认识的改变,进而形成习惯!而无论是思想认识的改变、还是行为的改变都需要不断的强化,才能完成!
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项
1、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
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2、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不是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吗,母亲给外婆洗脚,小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给母亲洗脚。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3、重视情绪的作用
不同性质的情绪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作用。积极的情绪使人生活愉快,充满信心,心情舒畅;消极的情绪使人生活压抑,缺乏信心,心情沮丧。同样,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家长的心理和行为也有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绪能激发家长以充满爱的方式,主动了解孩子,关切孩子的成长,并以民主、科学的方式教育和培养孩子,从而使亲子关系密切协调,家庭气氛和睦温馨。家长要重视自身的情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培养和保持积极的情绪,克服和消除消极的情绪。
4、大人的意见要统一
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5、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
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6、武力惩罚不如鼓励
当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从语言的批评升级到肢体的批评,武力惩罚出现了!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继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建议
人多不批评
孩子也是要面子的,且自尊心脆弱而强烈,在人多的时候批评她,拿她跟其他人比较,这对教育孩子而言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不仅让孩子打心眼里对你反感,还收不到教育的效果。
睡前不批评
这是大多家长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因为睡觉之前比较空闲,也想起教育这回事儿了,于是猛说一通,只想让孩子听懂自己的心声,明白自己的苦心,知晓他的错误,可这么做的结果是把我们这唯一一点儿亲子交流的时间也浪费了,并且让孩子一看到家长摆出跟他聊天的架势就立即产生抵触心理。
进餐不批评
不少家庭都有这种情况,一家子团圆起来吃饭,结果孩子就成了挨批的对象。孩子边吃边听训,不仅影响食物消化效果,也令孩子对批评失去敏感性,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久了,孩子听训就会像听歌一样,你说你的他吃他的,完全起不到作用。
错误不重提
批评孩子最主要的是就事论事,不要一个缺点连着一个缺点地批。“你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敢表现!像上次表演,你怎么不敢上去呢?其他小朋友表演得那么好!每一个都笑笑嘻嘻的!说一下你就哭了是不是?还哭?你最大的毛病就是好哭!”当批评失去重点,孩子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了。这样的批评还有作用吗?
批评不比较
天下的妈妈最爱的都是自家的孩子,她们也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最出色、最可爱。但是也挺奇怪的,当妈的张嘴闭嘴就是:“你怎么不看看某某某呢?人家做得那么好!”似乎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比自家的出色。比较来比较去,最后却伤害了彼此,并让忠告变质失效。
情绪不发泄
孩子做得不好,家长就会经常生气,控制脾气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火气都到嗓子了还得吞下去,因为在气头上的教育是没有结果的。把所有的怒气发泄出来了,你是痛快了,但是把伤害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根本收不到教育的效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