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家庭教育>

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书有哪些方面

欣怡分享

  当你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时,这些欢迎你来看。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书籍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书籍

  首推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这是一本理论书籍,但并不枯燥。

  德国哲学家康德指出:“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则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揭示了外在世界的秩序与规律,卢梭则发现了人的内在本性”。

  有人认为: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存在,那么,即使所有的教育文献都消失了,教育学的理论和现实也不会受影响。“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只需要拥有一本《爱弥儿》就足矣”,这句话,是译者彭正梅的话。读了多遍《爱弥儿》后,我觉得这句话没有夸大其词,十分赞同。

  因为,这本书对于教育的本质和如何教育孩子的确是真知灼见,尤其对于当下的中国对孩子教育极其重视又焦头烂额的父母来说,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第二本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这本书也是一个奇迹,1956年一经问世,便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还长销不衰。

  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我们,什么是爱,如何去爱,母爱、父爱、性爱、博爱……的不同,尤其“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这一章可以让我们明白怎样爱孩子,才不会让孩子窒息,不会反感、不会逃跑;什么样的爱,孩子可以感受、可以接受,并成为一个懂爱会爱的人。

  第三本书是日本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从拿到手,我一口气读到半夜,边看边笑边哭,爱不释手,连续看了三遍,太好看了。

  这是一本从5岁的孩子到100岁的老人都喜欢的书。1981年在日本出版后被译成33种文字,在全球引起了巨大反响,到目前已发行突破了1000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在日本,平均每三个家庭就拥有一本《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

  如果看过这本书的家长,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孩子不会犯错,错的一定是大人,一定是违反儿童天性的教育,一定是扭曲孩子心灵的错误“规则”。

  这本书用一个7岁小女孩纯真无邪的心灵(作者儿时亲身经历48岁写书)告诉世人,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没有天生愚笨的孩子,没有心地不善良的孩子、没有不懂爱的孩子、没有身体智障心灵自卑的孩子……,关键是你能否碰上像小林校长这样的老师,或能否当一个懂孩子的父母。

  现在家长都很忙,但这三本书不可不读,的确是教育经典,要反复读反复思考,书不在读得多,在于掌握精髓。很多家长似乎在具体教育问题上有诸多困惑,其实,有了正确的教育理念,每个人都会创造出无穷无尽的教育方法。

  更重要的是,读了这三本书,也许会给你的孩子带来一个全新的未来,一个快乐幸福的未来。

  “孩子是雪白的吸墨纸,尽早让他们染上绚丽的色彩吧。”期盼我们的孩子都成为快乐的爱弥儿、可爱的小豆豆!

  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首先是信任,做一个好的观察者、陪伴者

  孩子无论是学习说话、阅读、运动,还是学习绘画与逻辑等等,都是有其自然发展规律的,只要不是有先天性缺陷,我们都应该相信孩子能够很好地走过每一个阶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提供自然条件,静静地做一个好的观察者和陪伴者,允许孩子跌倒、允许孩子“鼓捣”、允许孩子长久的观察和内心准备、允许孩子在某一方面的细胞比其他孩子晚熟。我们还需要相信孩子的性情并无恶意,很多时候,他们的尝试性行为只是为了获得关注。如果孩子处于咿呀学语阶段,我们就做好孩子晚开口说话的准备,如果孩子正值幼小衔接阶段,我们就做好孩子入学后慢慢适应环境的准备。

  其次是引导,让孩子接近这个世界,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

  父母需要让孩子接近这个世界、接近生活在这个世上的芸芸众生,并且理解他们。因为孩子的活动范围有限,父母要尽可能提供这种机会。孩子需要了解做好一件事情的过程,唯一的方式就是让他们亲眼目睹别人怎样从头到尾做出来。在这方面,父母可以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

  霍特坚决反对完全用一种抽象的方式给孩子灌输知识,他坚持要把孩子放在现实世界之中,让他们直接面对日益复杂的现实问题。如果我们给孩子足够多的机会去接触这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他们会清楚地看到什么东西对我们和对别人来说是真正重要的,然后他们能够自己选择一条进入那个世界的通道,他们选择的道路会比我们给他们选择的更好。

  让孩子做好读书的准备,其实就是让他们接触大量的印刷品,让他们的眼睛沐浴在文字的海洋中,还要让孩子大量接触成人使用的文字材料,比如时刻表、车票存根、账单、海报、合同、各种表格、使用说明书、宣传单……

  他甚至要求家长允许孩子在一旁观看自己的工作情况,最好还能“亲子同工”并肩合作。他相信孩子通过观看家长的劳动过程,可以带动孩子,提高学习能力,而不是在教室里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

  再次是支持,只有在孩子需要时才予以必要的指导

  成人既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也可以妨碍孩子进步。孩子认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突然之间就从无变有,他们先观察事物,然后创建理论,再检验和修正理论。霍特精辟概括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孩子一点一滴地把生活经验转化为知识,这个过程与科学家积累科学知识的过程完全一样,他们会观察、思考、推理、给自己提问题……如果我们想要控制操纵或改变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阻碍孩子的这种学习过程,这是因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是在创造知识,而不是获得知识。

  家长和教师不要过于积极,应该退回一步,应该只有在孩子需要、请求帮助的时候才予以必要的指导。

  此外,家长需要接纳并突围传统学校教育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霍特先生在书中从头至尾都在“吐槽”美国的学校教育,他认为学校的“工厂式”管理模式强行让孩子们接受各种毫无意义的教学内容,妨碍了孩子们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挥。霍特认为学校教育实际上是给孩子获取知识、掌握本领设置重重障碍。如果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那么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坚决杜绝那种往往让学生感到气馁,以为自己不够聪明,不会读书的教学方式。这种过程是破坏性的,它会碾碎孩子的自尊,扼杀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以为自己没有能力自学,最糟糕的是,这样会让孩子离终身学习的观念越来越远。

  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2.家庭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孩子的楷模。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否则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时,那就要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得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假话。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一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如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11.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

  12.外出游玩不可能像在家中吃得那么放心,但也没必要太担心,当然要选一家干净的饭店。

  13.补钙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

  14.穿着不讲究,不刻意。

  15.衣量穿得和妈妈差不多。

  16.给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不容易好。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

  18.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

  19.不给孩子经常吃药。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维生素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20.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就吃药,可以多喝热水。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吃药都是大人的一种自我安慰。

猜你喜欢:

1.有关家庭教育的励志书籍

2.教育孩子必读的经典书籍推荐

3.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有哪些

4.8本教育孩子的书籍推荐

5.父母教育孩子必看书本

    371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