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家庭教育>

父母平时怎么教育孩子的

欣怡分享

  现在的父母大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去教育孩子,平时的教育方法也是错漏百出。对于这种情况有没有解决的方法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父母平时教育孩子的方法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父母平时教育孩子的方法

  不要采取过激的方法

  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不是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吗,母亲给外婆洗脚,小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给母亲洗脚。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重视情绪的作用

  不同性质的情绪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作用。积极的情绪使人生活愉快,充满信心,父母平时怎么教育孩子心情舒畅;消极的情绪使人生活压抑,缺乏信心,心情沮丧。同样,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家长的心理和行为也有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绪能激发家长以充满爱的方式,主动了解孩子,关切孩子的成长,并以民主、科学的方式教育和培养孩子,从而使亲子关系密切协调,家庭气氛和睦温馨。家长要重视自身的情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培养和保持积极的情绪,克服和消除消极的情绪。

  大人的意见要统一

  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

  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唠叨不如让孩子来回答

  对一件事情,有时家长会对孩子嘱咐好几遍,特别是做妈妈的,唯恐孩子不明白,不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唠叨。对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所不愿听的、反感的,正是父母的唠叨。他们越不愿听,做父母的就越不放心,反而加倍地唠叨起来,这就成了恶性循环。当父母的常常感到伤心与忧虑:“唠叨还不是为了孩子们好?”“不给他们讲,怎么能懂事啊!”好像只有无休止地向孩子们陈述一个又一个道理,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唠叨的时候,不妨试用一个新办法:把唠叨变成提问题。当你发现一个什么问题,把自己要说的内容,变成提一个问题,让孩子说说,也许孩子要比家长说得又好又生动。提问题时,不要摆家长架子,态度要诚恳、热情,要认真地倾听孩子回答。孩子如果说得不完全对时,你也不要急于唠叨,可以再问,即使说错了,也不必由你公布权威答案,而是巧妙地用提问题暗示他的错误所在,让孩子再思考。

  武力惩罚不如鼓励

  当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从语言的批评升级到肢体的批评,武力惩罚出现了!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继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所以,妈妈想要武力惩罚时不如换成鼓励,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评。孩子需要在比较和实实在在的夸奖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点成绩,他会有信心纠正自己的错误;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采取粗暴的方式,他很可能变本加厉更加叛逆。幼儿脆弱的内心其实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

  父母平时教育孩子的错误

  1唠叨没完

  唠叨是80%以上家长的通病,也是几乎100%孩子反感的父母的缺点。

  父母之所以唠叨,是觉得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不合自己的要求,但又怕孩子不上心、不改正,因而时时提醒、事事提醒,这样就形成了唠叨的习惯。而孩子呢,又恰好反感父母这样的做法。

  在孩子看来,有些话说一遍已经够了,没有必要不停唠叨。

  过分唠叨,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甚至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专门和父母对着干,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糕。

  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所以,做父母的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唠叨。

  2不停训斥孩子

  太多的家长,企图通过训斥来教育孩子。但仔细想一下,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不但家长情绪低落,孩子也十分不开心。于是,渐渐地,孩子们失去了自信。于是,渐渐地,孩子们开始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

  这种教育方法的坏处是慢慢显露出来的。孩子们即使知道家长的训斥并没有恶意,但会在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开始怀疑父母对自己的感情。不管父母之前多么在意日常感情的培养,每天的训斥足以把这一切抵消。

  所以,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不要急着批评,静下心来和孩子面对面谈一谈,弄清楚前因后果,耐心地引导孩子。

  3对孩子要求过高

  很多父母过度关注孩子,对孩子期望和要求过高,都是对孩子非理性的爱。这种失去理智的爱会与孩子内心最强大的力量——成长的力量为敌,绊住孩子的脚步,束缚孩子的心灵。

  父母的过高要求,会使孩子经常得不到接纳和肯定,以至于无法形成客观的、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也就无法建立起必要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失去内心的快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但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完善之处。

  所以,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家长就要接受孩子所有的一切,包括他的身体、情感、行为、智力、创造力等等,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甚至是缺陷,以及孩子犯下的错误;尊重孩子的特点和需要,不以自己的期望来要求孩子。

  4家长包办一切

  目前很多家庭存在孩子劳动时间不多、父母包办一切或不恰当地进行劳动教育等问题。

  我们不难看到,一些不动脑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总是过于简单或粗暴:要么不停地唠叨,实在不见效便来“棍棒教育”;要么就束缚孩子的双手,不给孩子任何自己动手的机会。

  久而久之,使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创造力,个性和人格的发展亦得不到完善,这样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得不到提高,独立意识也得不到增强。

  家长要做一半、留一半。给孩子提供接近劳动者和适当参与劳动的机会,是培养和训练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做的那一半,是家长给孩子树榜样、指明的方向,是引导性的示范;留下的那一半,是培养孩子自立、勤劳的机会,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过程。

  5总对孩子愁眉苦脸

  父母的脸色可以令孩子在瞬间从天堂落入地狱。刚才还阳光灿烂,转眼就暴风骤雨。有些时候孩子并未做错什么,但那一副“不见天日”的表情,却使孩子终日不得舒畅。

  在这种家庭中生活,说不出幸福与否。这并非说孩子们不曾体会到父母的爱,只是这种爱总是藏在一种近乎严酷的表情下面,令他们难以把握。孩子们尤其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事情上能做一些让父母高兴的事,而又在哪件事情上,使他们的父母如此伤心。

  长久下去,孩子会越来越不自信,对周围世界怀有疑虑,做事缺乏果断性,总是思虑再三,唯恐哪一步走错,而影响到别人。而周围人的不愉快,很容易传染到他们身上,有的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感觉到自己是不是总给别人带来麻烦。

  孩子平时最缺失的教育

  1、缺少远大的理想教育

  现在一谈到理想教育,就好像是说教似的,给人一种虚无的感觉。但我感觉,理想教育还是必须的,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只凭兴趣那种热情是有限的。

  小的时候,老师都会问,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小朋友们往往都会回答科学家,警察叔叔,大老板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简单的口头说说,真正的理想教育是了解孩子的理想之后,教他们如何努力地去为这个理想而拼搏而奋斗,最终得以实现这个理想目标。而中国的孩子,即使小时候有梦想,也在长大后被一点点地磨灭了。所以父母要关注这方面的教育,让孩子成为有理想的人。

  2、缺少自律教育

  在很多家庭中,往往都会认为孩子太小了,不要太多的要求他,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得孩子缺少了自律的意识,孩子们往往不知道该不该是自己做的事,这不怪孩子,因为家长从没有要求孩子去做什么,很多应该是他们自己做的事,都由家长代劳了。

  所以现在的孩子都缺少自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前几年的时候,中日儿童的夏令营活动,中国孩子垃圾扔的满地都是,而日本孩子都把生活用品收拾干净。这是教育的结果,也是目前我国教育的悲哀。

  3、缺少尊重教育

  中国家长总是喜欢以一种权威的姿态来教育孩子,其实这就是一种尊重教育的缺乏。另外,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惯养,导致孩子总是自私自利,不懂得尊重他人,这也是一种尊重教育的缺乏。

  所以现在的孩子有的甚至连生命都不敬畏,都不尊重,那怎么能让他们去敬畏这个世界、敬畏人生、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呢?因此,父母需要尊重孩子,也需要培养孩子对他人的尊重,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孩子也会因此获得他人的尊重。

  4、缺少感恩教育

  因为家庭中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所以他们认为别人为他做什么都是应该,是合情合理的。所以现在的孩子没有几个懂得感恩的。他们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世界。

  成年后到了社会上他们也认为别人为他付出是应该,他自己就应该得到。这种孩子中心的做法,培养出的是自私的小皇帝和小公主。那他们以后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感恩。

  5、缺少挫折教育

  现在的孩子性格中总是存在懦弱的一面,遇事会退缩,会逃避,这就使得孩子缺乏一种勇敢前进的态度。因此父母在平时要注意孩子的勇敢教育,鼓励他们去挑战新的事物,不要一味的保护着孩子,将他们变成温室花朵。

  根本的原因就是小孩就应该让他从小就不断地接受挫折教育,增强他的抗压能力,从根本上纠正当前的孩子怕苦、怕累、不怕死的现象。

  6、缺少必要的惩戒教育

  惩戒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在古今中外都有过的,也是留传最久的,被很多人所推崇的一种教育。

  但近些年了,这种教育的弊端也显露的不少,虽然它存在着许多的弊端,但惩戒教育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方式。

  我相信很多的运动员都经历过的,包括很多的演员,在学习过程中,某些的动作不论怎么的纠正就纠正不过来,但在动作的过程,特别是在错的地方只要给他一定的刺激,他下次就会纠正过来。

  所以,现在必要的惩戒教育也是完全正常的。很多东西单纯靠赞扬、欣赏的得不到的。但这观点可能与现行的教育方针不相符,所以慎用啊。

  7、缺少责任感教育

  现在很多孩子对任何事都没有责任感,原因就在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告诉过他应该负的责任是什么,因为家庭中的一切,责任都在家长身上,很少有家长会告诉孩子,在家庭中他应该负什么责任,他应该做什么。

  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就是推卸责任,举个很小的例子吧,某位家长看孩子的时候,在墙角碰了一下,家长这时的做法很多都是去打墙,说是墙的不对,来哄孩子,这就是最典型的推卸责任。而在现在的家庭,更多的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而不告诉孩子应该负有什么责任,像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能真正地负起社会的责任吗?

猜你喜欢:

1.父母要怎样教育孩子

2.80后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3.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方式

4.80后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介绍

5.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有哪些

    370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