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家庭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时吵架怎么办

欣怡分享

  相信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也是很多家长感到无奈的事情。很多夫妻没少为教育孩子吵架,你说他的不是,他说你的不是,现在很多父母都处在这一问题的水深火热之中。对于这种情况,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父母教育孩子时吵架的建议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父母教育孩子时吵架的建议

  1、谁最固执谁先教,对方教不好你再教。

  避免在同一时间用不同的方法教孩子。面对孩子同一问题你这样教,他那样教,这种教育没有任何作用,反而让孩子更蒙。

  我与我爱人之间就是,例如:她觉得孩子小的时候不管严和不打不行,她在面对孩子问题时总喜欢抱怨和训斥。而我认为这样教育对改善孩子的问题起不到作用,而她固执又坚持这样做。最后我就作了如下决定,我对他:如果你认为你对,那你先教。等他处理孩子一个问题一段时间还不见效果时我就跟爱人说:你在孩子这一问题上的教育到此为止,事实证明你的方法行不通,现在让我来教。不久,孩子问题就真的改变了。

  从那以后,我与她教孩子有冲突时我就采取“谁先固执谁先教,对方教不好了,我主动来教”的策略,效果很好。相互不但不会产生正面冲突,孩子接受到的信息也不会混乱。

  2、当你看到爱人教育的方式不对时,不要当孩子的面指责对方教育的不是。

  即使你明知道孩子妈妈这样做和骂是错误的,也不要这样做。避免在孩子面前指出对方错误和揭对方的短。这样能更好保护另一方的教育威信,而不会让孩子理直气壮“闹革命”,甚至更不理会父母的话和顶撞。孩子不在的时候,与爱人谈话时,你再谈到教育的问题,好好说说你的看法与建议,这时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对方也会更虚心的接受,而不是固执争吵,在孩子面前损对方的脸面。

  父母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的过错,会大大增加双方今后教育孩子的难度。

  3、不要赌气,不要对方不教,你生气时你也不教——破缸子破摔。

  教育孩子的责任对父母双方来说不是各自50%的责任,而是双方都是100%的责任,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这是非常要命的。当对方赌气不教孩子时,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对方不理事,也放任孩子不教,这是极端不负责任的教育行为。不管对方教不教,教得好不好,都要积极主动的承担起自己百分之百的教育责任,这是作为父母教育者的根本责任。

  我们家教孩子时我也是坚持这一条,我记得儿子上一年级前两个月,每天都要接送儿子到校和回家,我要上班,她又没什么事,我就叫她接送,可她总是经常不愿意。这时,我没有象大多数人一样赌气而不管,我就自己抽时间接送,不抱怨也不罗嗦,不因对方不教而赌气,自己承担起作父母的责任。

  4、当夫妻间因两人或家庭之事吵架或打架时,如孩子在现场,应顾及到孩子的心理反应和感受。

  不要只顾自己的情绪与感受,应停止夫妻间的争吵,同时应及时给孩子谈话,告诉孩子刚才与爱人之间争吵的原因或具体事情,告诉孩子吵架对事不对人,让孩子能客观的看待问题。

  我与我爱人之间也有过几次激烈的争吵,还打过两次架,我也是这样来处理的,因此,孩子的成长没有因此受到多少或长久的影响。

  5、夫妻两个多看一些相同的教育书籍和一起去听专家讲座

  就算是开家长会和去学校找老师也尽可能一起去,这样我们能更好的借助第三者的力量来影响家里的那一位,而不要通过自己的话语强行来改变对方。这太难了。结婚久了就有很多人有这种感受“这个世界上,我们最难改变的是离我们最近的人,就是爱人”,我们应借助其它力量来影响另一方。

  看相同的书,听相同的课,一起参加家长会都是好办法,慢慢的俩个人的看法就会趋向一致,当俩人教育观念和行为一致时,教育孩子也会因此变得简单,孩子的成长就会变得出奇的顺利。

  父母吵架对孩的子伤害

  父母是孩子的养育者和保护者,是权威和安全的象征,父母一旦在孩子面前失去尊严,就不仅是自己失去脸面,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次严重的创伤。

  糟糕的是,很多失去尊严的情况恰恰就发生在家人的争吵中,发生在孩子眼面前。当夫妻中的一方受到另一方攻击和羞辱时,一旁的孩子也同时受伤。

  由于孩子对父亲和母亲都是爱的,不愿公然去恨其中一个,也不能公然去同情另一个,他的内心会非常内疚、无助。而夫妻争吵中的相互指责、贬低,更会给无法判断是非的孩子造成迷茫和焦虑。父母的权威形象被毁掉了,他不知道还能不能信任父母,不知道该听谁的,也不知道下一刻还会发生什么。

  父母在争吵或者冷战时,家庭笼罩在恐惧、压抑的气氛中。但孩子并不知道这背后的原因,也不理解大人之间微妙的言语,看到父母阴沉的脸,不知道他们到底怎么了,有时会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成天提心吊胆。

  常年生活在这种气氛中的孩子,人格极易扭曲。离异或单亲家庭的孩子为什么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并不只是亲情的缺失,更为主要的是,这样的家庭通常会伴生着更为复杂的关系,容易生出更多的冲突,使孩子内心陷入混乱和不安。

  由此可见,即使是表面结构正常的家庭,如果内部关系不和谐,孩子也很难有健康的精神世界。

  夫妻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在性格和价值观上必然存在差异,家庭内的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夫妻争吵很正常,很多时候争吵也是交流的一种方式。但如果争吵严重伤害到对方的感情,就会成为包括孩子在内的整个家庭的灾难性事件。

  父母吵架怎么降低对孩子伤害

  第一,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物理隔绝是最有效的方法,只要争吵发生,只要孩子看到,影响无论如何都是有的。但这并不容易做到,因为争吵往往是突发性的,很难有“有预谋的争吵”。争吵一旦发生,说明情绪已经失控。情绪既已失控,就很难考虑到孩子。所以,要做到不在孩子面前争吵,最好是防患于未然,孩子在场的时候,不要谈论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争吵的苗头刚一出现就要立刻打住,至少夫妻中有一方要有这样的气量。

  第二,对事不对人。争吵往往是由对一件事的争论开始,当争论上升为争吵时,夫妻中理智尚存的一方一定要提醒对方,争论一件事是为了解决这个事,而不是为了分清谁对谁错。分清了又能怎样呢?没有谁要受到惩罚,家庭不是法庭,没有谁必须为一个事情的后果负责。一个家庭出现任何问题大家都要共同担当,把事情解决好,而不是推卸责任,把自己撇清。不要把争持当成权力之争,不要把社会上权力争斗所用的暴力、奸诈、谎言、凌辱等等手段用在家里,家是有爱的地方,有爱便要彼此尊重,有尊重便不会情绪失控。就事论事,不要攻击对方人格,这样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如何在争持中保持尊严,保持理性,控制局面的榜样。

  第三,克制情绪。当你预感到情绪急剧膨胀,局面即将失控时,最好立即停下来,暂停10秒。也许就是这10秒的停顿,就能让彼此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能够稍微清醒一下,把即将发生的过分的言行控制住。关键时刻,如果有人能以冷静的语气喊出“停”,也许这架就不会吵下去了。

  第四,不能动手。无论什么原因,一旦动手,便意味着暴力升级,对整个家庭的伤害都将无法估量。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被伤害一方绝不能姑息,一定要让对方知道这是不可接受的。你处理这件事的态度,不仅影响到现在孩子的安全感和人格健康,还将影响他将来与自己家人相处的方式,影响他一生的幸福。

  第五,不要牵扯进孩子。有时候父母的争吵会涉及到孩子的养育、教育问题等,孩子如果感觉到自己是父母争吵的矛盾之源,他会产生罪恶感,会认为“都是因为我,要是没有我,这个家就安宁了。”有些孩子会因此出走,轻生,或者作出自戕的举动,这绝不是父母想看到的。

  第六,不要把孩子当武器。有些父母会利用孩子来攻击对方,“你从来不管孩子”“你为孩子做了什么”“孩子这些毛病都是你惯出来的”“都是你把孩子教坏的”等等,当一方用孩子来攻击另一方时,对孩子的自尊也是打击,他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并且由于自己的不好造成了父母的矛盾。

  第七,不要让孩子当裁判。对孩子来说,爸爸和妈妈都是他最爱的人,他不希望看到这两个他最爱的人相互伤害,更不愿意在两个人之间作出评判和选择,所以,千万不要让孩子来担当裁判,这对他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第八,吵后弥补。要意识到孩子对父母争吵的感受,即使夫妻争吵不可避免,吵完之后也要及时收拾战场,修复创伤。千万不要以为争吵是理所应当,习以为常,吵过之后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这会让孩子误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就是解决冲突的正确方式。夫妻间的和解有自己的方式,往往发生在孩子看不到的时候,孩子只看到争吵,没看到和解,这个过程对他来说就是不完整的,他就只学会了争吵,没有学会和解,内心会有极大的困扰和焦虑。所以,要坦诚地对待孩子,解释你们为什么争吵,向孩子表达歉意和安慰,告诉他父母的争吵与他无关,同时表示爸爸和妈妈已经相互谅解。
猜你喜欢:

1.对教育孩子感到很无力怎么办

2.15句家长不能对孩子说的话

3.父母教育斥责孩子的技巧有哪些

4.父母教育孩子有分歧的5个方法

5.父母教育孩子发生分歧怎么办

    369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