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家庭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的范文

欣怡分享

  说到教育孩子家长们的话就多了,教育孩子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最大的烦恼。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的范文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的范文一

  一天早上,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 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碗说。父亲说:“让我吧!孔融七岁能让梨!你都十岁了!” 儿子说:“他是他!我是我!不让!” 父亲试探的问:“真不让?” “真不让!”儿子回答坚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蛋咬了一半,表示给这碗面注册了商标。“不后悔?”父亲对儿子的动作和惊人的速度十分惊讶,但忍不住又问了最后一遍。 “不后悔!”为了表示坚不可摧的决心,儿子把最后剩的也吃了。 父亲默默的看着儿子吃完,自己端过无蛋的那碗,开始埋头苦吃。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蛋,儿子看得分明。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儿子一脸无奈。

  在一个周日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情景再现,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父亲若无其事的问:“吃哪碗?” “我十岁了,让蛋!”儿子说着,拿过了没蛋的那碗。“不后悔?”父亲问。 “不后悔!”儿子回答坚决。儿子吃的很快,面见底也没看见蛋。父亲端过剩下的有蛋面,吃起来,儿子看见上面有一个蛋,更没想到的是下面还有一个蛋。父亲指着蛋说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亏!第三次,已过数月。道具还是跟原来一样。父亲问:“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是长辈!您先吃!” “那我不客气了。”父亲果真不客气的端起有蛋的面。儿子平静的端起无蛋的面,一碗面很快见底。儿子意外发现自己碗里也藏着蛋。 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会让你吃亏。”

  儿子两岁。某日,头撞桌角,长一包,大哭一分钟不止,我走向桌子,大声问:“桌子呀,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儿子止哭,泪眼看我。我抚桌,冲儿子问: “谁呀?谁撞疼了桌子?” “我,爸爸,我撞的!” “哦,是你撞的,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对不起!” 儿子含泪,鞠躬,说:“对不起”。

  自此,儿子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儿子三岁。无故大哭,我问:“咋了,哪不舒服?” “没有不舒服。”“那为什么哭!” “就是要哭!”明显撒娇。 “好吧,你要哭我们都没意见,可是你在这儿子哭不合适,会打扰我们说话的,爸爸给你找个地方,你一个人好好哭,哭够了再叫我们。”说完将儿子关进了洗手间:“哭完了敲门。” 2分钟,儿子拍门:“爸爸,爸爸,我哭完了!”。 “好,哭完了?哭完了就出来吧。”至今,儿子18岁,仍未学会操纵和迁怒!

  儿子5岁。傍晚,牵儿子散步经小桥,桥下碧水见底,暗流汹涌。儿子仰头看我: “爸爸,小河好美,我想跳下去游泳。”我一愣: “好吧,爸爸跟你一起跳。不过我们先回家,换下衣服。”回,儿子换衣毕,见一盆水在面前,困惑。 “儿子,下水游泳得把脸埋进水里,这你懂吧?”儿子点头。 “那我们现在就先练习一下,看看你能埋多久。”我看表。 “好!”儿子把脸埋进水里,豪气冲天,仅10秒: “呸呸,爸爸,呛水了,好难受。”“是吗?等等跳到河里,可能会更难受些。” “爸爸,我们可以不去跳吗?” “好吧,不去就不去了。”从此,儿子学会了谨慎而不冒失,三思而后行。

  儿子6岁,好吃。某晚,放学经麦当劳,驻足:“爸爸,麦当劳!”垂涎欲滴。“嗯,麦当劳,想吃?”“想吃!”“儿子,一个人想吃就吃呢,叫狗熊;想吃而能不吃呢,叫英雄。”接着问:“儿子,你要做英雄呢还是做狗熊?”“爸爸,我当然要做英雄!”“好!那英雄想吃麦当劳时会怎样呢?”“能不吃!”很坚定! “太棒了,英雄!回家吧。”儿子流着口水,随我回。从此,儿子学会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经得起诱惑。

  儿子8岁,顽皮,与大同学打架。伤痕累累,回,大哭不止。 “委屈?” “委屈!”儿子泣答。 “愤怒?” “愤怒!”儿子嚎啕。 “你打算怎么办?”再问,“需要爸爸为你做点什么? ”“爸爸,我要找块砖头,明天从背后去砸他!”“嗯,我看行!爸爸明天为你准备砖头。”继续问,“还有呢?” “爸爸,你给我弄把刀,我明天从背后去捅他!” “好!这个更解气,爸爸这就去准备一下。”我上楼,儿子渐平静。约20分钟,我从楼上搬一大堆衣服及棉被。“儿子,你决定了吗?是用砖头,还是用刀呀?” “但是,爸爸,你搬那么多衣服被子干吗?”儿子困惑。“儿子,是这样的:如果你用砖头砸他,那么警察就会把我们带走,在监狱里大概只要住一个月,我们就带些短衣薄被就可以;如果你用刀子捅他,那么我们在监狱里至少3年回不来,我们可要多带些衣服被子,四季都要带齐?” “所以,儿子子你决定了吗?爸爸愿意支持你!” “要这样?”儿子惊愕。 “是这样的,法律是这样规定的!”我趁机普法。 “爸爸,那我们就不干了吧?”“儿子,你不是很愤怒吗?” “嗨嗨,爸爸,我已经不愤怒了,其实我也有错。”儿子脸红。“好,爸爸支持你!”自此,儿子学会了选择和代价。

  儿子9岁,四年级,数学不及格,闷闷不乐。 “怎么了?考试不及格,还给我们脸色。” “因为数学老师很讨厌,她的课不爱听。”理直气壮。 “哦,怎么个讨厌法?”我很感兴趣。儿子说了很多,“总之她也不喜欢我。”“哦,别人喜欢你,你就喜欢她;别人不喜欢你,你就讨厌她。这说明你是个主动的人还是被动的人?”“是个被动的人!”儿子回答。 “是强者,还是弱者?是大人,还是小人?”继续问。 “是弱者,是小人!”儿子怯怯。“那你要做大人,还是小人?” “做大人!爸爸,我知道了:无论老师喜不喜欢我,我都可以去喜欢她,尊敬她,主动影响她,做一个强者。”翌日,开心上学,数学从此优秀,并知道了何为大人,何为小人。

  儿子10岁,玩游戏。妻屡教,子不改。 “儿子,听说你每天玩这个?”我指着电脑。 “嗯。”承认,低头!“每次玩完之后,什么感受?” “茫然,空虚,没劲,自责,看不起自已。” “那为什么还玩呢?把持不住自己,是不?”“是的,爸爸。”儿子很无助。“好!爸爸帮助你!”我搬来电脑,给儿子一小锤,“儿子,砸了它!”“爸爸!”儿子惊愕! “砸了它,爸爸可以没有电脑,但不能没了儿子!” 儿子流泪,亲手砸了电脑! 从此,儿子懂得了什么叫原则。 昔孟母 ,择邻处,子不学 ,断机杼。

  儿子11岁。我与妻久居异乡,每日致电老母亲,问候。一日,儿子接电话: “爸爸,您好!”很兴奋! “嗯,好!奶奶呢?请奶奶听电话。”“爸爸,你为什么每天只给奶奶打电话呀?” “这有什么好奇怪?因为那是我妈!”“那我呢?我也想你们!” “你找你妈去呀!” “哦!” 从此,妻每天6点,能接到儿子子问候,风雨无阻,至今已8年!

  儿子12岁,六年级,作业繁重,情绪焦躁。傍晚,儿子放学归,刚进门。 “臭小子,你昨天是不是把我的盘子打破了?”我妹妹开始发难。“没有呀,姑姑,我没有!”一脸困惑。 “我看见你打的,还耍赖!”我母亲又铁证如山。“我没有呀!你们冤枉我。”大哭,躺地,情绪爆发约5分钟,我从房间出,厉声道:“咋了?在这里发疯!”“爸爸,姑姑和奶奶冤枉我!”“冤枉?冤枉你又咋样!冤枉你就躺下了?没出息!你是不是男子汉?” 儿子止哭,站起,低头: “爸爸,她们冤枉我。”“男子汉大丈夫,就算天塌下来,也不能躺下!何况一个小小的盘子?没出息!”我继续,“人这一辈子,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被冤枉、污蔑、背叛、出卖,你就趴下了?那是孬种!” 儿子挺腰,抬头: “爸爸,我懂了,现在我该怎么办?” “现在?问问你自已,你有很多时间吗?”“没有,很多作业要做。”“那还不去做作业!记住,哪怕山崩地裂,不理它,先做好自己的事!”儿子提起书包,向奶奶,姑姑行礼,从容走进书房。 我们仨会心一笑。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儿子,当你长大后,看到这幅对子时,或许,你会想起今天,想起奶奶,想起姑姑,想起爸爸的良苦用心!

  儿子13岁,初一,成绩一般。某日突然问: “爸爸,读书有用吗?考试成绩有用吗? ”“为什么问这个?”我一怔。 “这几天,家里來了很多叔叔阿姨,你总跟他们讲现代教育是5000年来最糟糕的教育。”哈,儿子旁听了我与朋友们的高谈阔论。 “没错呀,读书、考试确实没啥用。” “那我为什么还要去读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呢?”“那是因为你还小,先搞些没有用的东西,试试你的本事。如果你连这些没用的东西都做不好,那长大以后,有用的东西也肯定搞不好。所以,读书虽然没有用,但你还是要去读好它。”“哦,爸爸,我有本事把书读好!”从此,儿子成绩优秀。 儿子, 其实人生也是虚幻不实的,但日子还得认真过,以假修真的中道精神需要我们一生去体会。

  儿子13岁半,走亲戚归。一身名牌,发型前卫,得意洋洋: “妈妈,我帅吗?二伯伯家哥哥给的衣服、鞋子,XX牌子的,很贵的;奶奶,你看我的头发,哥哥带我去剪的,前面特别长,哈哈,酷不酷?”象一只蝴蝶,满屋子飞。我视而不见。两日后,儿子在镜前,自我陶醉。我悄然,立其身后:“累不累呀,儿子?” “爸爸,吓我一跳!” “哈哈,累不累,时刻有牵挂;老担心,总有不妥当;总猜测,别人怎么想。何苦来哉,大活人,受衣冠须发之累,愚呀愚,痴呀痴。”“爸爸,取笑我。”儿子脸红。 “爸爸还你轻松自在,怎样?” “嗯。”换上校服,酷发落地,“爸爸,好轻松,好踏实!”从此,儿子知道了何为美,何为丑。转自:zuihao8888

  儿子14岁,初二。一日回,闷闷不乐。 “咋了?有心事?说来听听。” “没啥事。只是很奇怪,最近有两同学,平时关系还挺好,可这几天,在校群里,公然污蔑攻击我。”“呵,你受伤了?” “这倒没有,爸爸,我不解的是,我没得罪他们呀,我最近挺好的呀!” 儿子眼神里,闪过一丝得意。“你挺好的?来,说说你有多好。”“这学期成绩进入了前5名,作文比赛一等奖,演讲比赛第一名,篮球比赛团队冠军,个人被评为十佳运动员,优秀班干部。”“停,儿子,你在找死!”我手心出汗,有点失控。 “咋了,爸爸?”“儿子,你犯了人生之大忌!爸爸这半辈子,还从来没见过笨死的,但见了太多能死的。人的灾难,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你拿多了什么。儿子,你拿多了,拿多了荣誉。”“那怎么办?爸爸。”“至少在一年内,禁止一切比赛,禁止任何评选;这叫双禁。人要有能力优秀,更要有能力让别人优秀!荣誉就象玫瑰,看着美丽,拿着扎手。”“一年啊,别的都可以,就是篮球?” “好,球禁两个月!”儿子接受。 老子曰,不敢为天下先。誉满天下者,必毁满天下。

  儿子十四岁半,双禁两月,回。“爸爸,双禁以后,同学关系融洽了许多,可还是有议论。” “议论啥?”“很多老师同学都认为我这样,太消极,不进取。” “哈哈,做人当然要积极,关键是积极索取,还是积极付出;是积极竞争,还是积极谦让。”“什么都谦让吗?”“是的,都可让,名、利、权皆可让;只有一样东西绝对不让。” “啥?” “当仁不让!” “???” “也就是:没人扫地时,你不让;同学生病时,你不让;别人需要帮助时,你不让;国家危难之时,你不让;凡大仁大义之事,决不退让。”“当仁不让!我懂了,这才叫积极进取!”洒扫,应对,进退,此乃立身之本。

  儿子15岁,暑假。我受邀参会,携儿子同往。 一路上,儿子神色焦虑忐忑。晚,宾客散,问: “儿子,你咋了,不舒服?” “没有,爸爸,只是有点不安。”“不安?”“嗯,今早出门:乘飞机,头等仓;下飞机,大奔驰;住宾馆,总统套,记得了静师父跟我说过: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我一时无语。 “爸爸,您为众生劳顿奔波,有德,所以叔叔阿姨们这样款待您,您可以坦然接受;而我不同,还是个学生,还没为社会作过任何贡献,享受这样待遇,叫德不配位,今后恐有灾殃。”“儿子,爸爸太高兴了!”我激动,摸了摸儿子子的头,“爸爸放心了,长大了!凭你这番话,你这辈子就不会有大的灾祸!”我太高兴,高兴得流泪: “儿子,这样:今晚你就睡地上,明天去申请做义工,如何?” “太好了,爸爸,这下我可以睡个踏实觉了。”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

  儿子十五岁半,成绩优秀,考入重点高中。某日,家来闲人,唆老母亲给老师送红包。母心动。“奶奶,听说您要给我老师送红包?” “是呀。听说现在兴这个,对老师都有礼数。” “礼数?没听说过!” “你小孩不懂的,你爸妈不在家,奶奶作主,咱可不能失了礼。”“奶奶,您真的要送?”“那还有假,红包都准备了,明天奶奶亲自去。” “奶奶,如果您明天真的送去,我就不去上学了,您这样做,对我们老师是一种污辱,他不会收的,到时,只会让我很丢人,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这小子,不听话,奶奶是为你好,怕你吃亏。”有点生气。 “奶奶,我知道您疼我。可您要相信我,相信您孙儿子有实力,不送礼,老师一样喜欢我。” 老母亲被孙儿子的豪气逗乐了。后,说起此事,我偷偷夸奖了儿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君子,当光明磊落!

  16岁,高一。学业繁重,周日归。 “爸爸,我想辞去学校广播部部长的职务。” “为什么?”“高中学生,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考上名校,大多不愿意承担公共事务。而我呢,又当班长,又当团干部,尤其是广播部的工作特别繁琐,我又是负责人,在同学们看来很傻冒。”“这份工作重要吗?” “很重要,学校里没有电视,不能上网,还不能随便走出校门,所以,广播是近万名学生,了解时事,放松身心的几乎唯一渠道。” “那你不干了,有合适的人愿意干吗?”“暂时没有。老师也觉得我比较合适。” “那就得当仁不让,要做一个讲义气的人。” “可是,爸爸,这样会占用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是吗?假如,家人都病了,你只能有其他同学一半的时间去投入学习,怎么办?”“我会严谨地安排好时间,提升专注度,提高学习效率。” “哈哈,为了让你成为这样的人,爸爸和妈妈都愿意去生病。” “不要!爸爸,儿子懂了,谢谢广播部的这份工作,谢谢老师。”儿子,顾此失彼的时空对立观念,是愚人们的永远借口。许多人:工作时,说家庭影响了事业;在家时,说事业耽误了亲情;这是无耻之徒。人这一生,父母、老婆、孩子、朋友、上司,众生都要照顾好,这是一种智慧和力量。“哦,吃饭了。吃完饭,去帮姑姑洗碗。” “好的,爸爸,家务也要做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儿子十六岁半,情窦开。妻告我,儿子喜欢上一女同学。“儿子,过来一下。” “哦,爸爸,有事吗?” “最近,我瞧你,似喜忽忧,神色不定,有心事?” 低头,坦白,脸红。 “哈,这是好事,说明我儿子对人有兴趣,取向正常,爸爸放心了。”“爸爸?”“现在很多孩子,对人没兴趣,只对电脑有兴趣;对异性没兴趣,而对同性有兴趣。如果这样,爸爸就得在祖宗面前羞愧而死,呵呵。”“哈哈,爸爸,我以为您会骂我呢,纠结了很多天。”儿子也乐了,一下放松了。“儿子,爸爸考考你。” “嗯,请出题。”“何为礼?” “简单讲,礼就是人与人及人与天地万物间的最合理的关系。” “说得好!那么,你跟那个女同学是什么关系?”“同学关系呀!” “好,同学关系!那么,保持着同学关系就叫合礼,僭越了这个关系就叫非礼。这个道理懂吗,儿子?” “懂,爸爸。从六岁读经,已经10年,这个道理不懂,怎么对得起爸爸和妈妈的苦心教诲。” “只是懂还不够,怎样才能做到?”语气严厉。“克已复礼,爸爸!”语气庄严。 从此,儿子顺利度过了“青春期”。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的范文二

  以色列教育孩子的方法

  1992 年,當我輾轉回到以色列的時候,13歲的老大、12歲的老二和10歲的小女兒都還暫時留在中國。選擇在那時回到以色列,完全是窮途末路:我的父親是猶太人,二戰時逃亡到上海,並在那裏生下了我。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拋棄了我們,12歲那年父親去世,我就成了孤兒。長大後,我在上海銅廠當體力女工。結婚生下 3個孩子後,丈夫離我們而去。留在上海,滿眼都是痛苦的回憶。正好那時中以正式建交,懷著一種逃避的心情,我成為了第一批回到以色列的猶太後裔。

  初到以色列的日子,比想像中要困難許多。我不懂得那裏的語言(父親教的古希伯萊語早已不在以色列使用 ),不懂得移民優惠政策(新移民可以有一筆安家費),在特拉維夫的大街上,我壓根不知道怎樣才能生存下去。

  我從上海帶去的積蓄只能維持3個月的生活開支,我必須找到賺錢的辦法,還要早日把孩子接到我身邊。我苦攻希伯萊語,學最基本的生活語言,然後,我在路邊擺了個投資最小的小攤賣春捲。

  以色列的官方貨幣是謝克爾,1謝克爾兌換人民幣2塊錢,更小的幣值是雅戈洛,1謝克爾等於100雅戈洛。我的春捲小攤,每天能賺到十來個謝克爾。

  孩子們初到以色列的時候,受到了不少鄰居們的責難。以前在國內時,我一直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則,到了以色列以後,我依舊做著我合格的中國式媽媽:我把孩子們送去學校讀書,他們上學的時候我賣春捲。到了下午放學的時候,他們就來春捲攤,我停止營業,在小爐子上面給他們做餛飩下麵條。

  一天,當3個孩子圍坐在小爐子旁邊等我做飯的時候,鄰居過來訓斥老大:"你已經是大孩子了,你應該學會去幫助你的母親,而不是在這裏看著你母親忙碌,自己就像廢物一樣。"然後,鄰居轉過頭訓斥我:"不要把那種落後的中國式教育帶到以色列來,別以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親……"

  鄰居的話很傷人,我和老大都很難受,回家後,我安慰老大:"沒事的,媽媽能撐住,我喜歡照顧你們。"可是,老大說:"也許,她說得沒錯。媽媽,讓我試著去照顧弟弟妹妹吧……"

  第二天是祈禱日,孩子們中午就放學了。來到我的小攤,老大坐在我旁邊,學著我的樣子把打好的春捲皮包上餡,卷成成品,然後入油鍋去炸。他的動作一開始有些笨拙,但是後來越來越熟練……

  老大身上的轉變大得連我自己都想不到,除了幫我做春捲,他還提出由他們帶做好的春捲去學校賣給同學。每天早上,他和弟弟妹妹每人帶20個春捲去學校,放學回來的時候,會把每人10謝克爾的賣春捲收入全部上交給我。我覺得很心酸,讓他們小小年齡就要擔起生活的擔子。可是,他們沒有表現出我想像的那種委屈,他們說他們慢慢開始喜歡這種賺錢的感覺了。

  鄰居太太經常來跟我聊天,告訴我正規的猶太家庭應該如何運作,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猶太人從來不覺得賺錢是一個需要到達一定年齡才能開展的活動,與中國的"教育從娃娃抓起"一樣,他們始終覺得" 賺錢從娃娃抓起"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鄰居太太告訴我,在猶太家庭裏,孩子們沒有免費的食物和照顧,任何東西都是有價格的,每個孩子都必須學會賺錢,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一切。我覺得這樣的教育手段比較殘酷,不是那麼容易接受。但是,孩子們在學校也被灌輸著這樣的理念。他們比我更容易地接受了這種猶太法則。於是,我決定改變以前在國內對孩子們的習慣,試著培養他們成為猶太人。

  首先,我們家確立了 有償生活機制 ,家裏的任何東西都不再無償使用,包括我這個母親提供的餐食和服務。在家吃一頓飯,需要支付給我100雅戈洛的成本費用,洗一次衣服需要支付 50雅戈洛……在收取費用的同時,我給予他們賺錢的機會,我以每個春捲30雅戈洛的價錢批發給他們,他們帶到學校後,可以自行加價出售,利潤部分可自由支配。

  第一天下午回來以後,我得知3個孩子賣春捲的方式竟然截然不同:老三比較老實,按照老價錢, 50雅戈洛一個零售,賺到了400雅戈洛;老二則使用了批發手段,40雅戈洛一個直接將春捲全部賣給了學校餐廳,儘管只有 200雅戈洛的利潤,但他告訴我餐廳同意每天讓他送100個春捲去;老大的方式比較出人意料,他在學校舉辦了一個"帶你走進中國"的講座,由他主講中國國內的見聞,講座的噱頭就在於可以免費品嘗美味的中國春捲,但是需要買入場券,每人 10雅戈洛,每個春捲都被他精心分割成了10份,他接待了200個聽眾,入場券收入2000雅戈洛,在上繳學校500雅戈洛的場地費用後,利潤1500 雅戈洛。

  除了老三的方法在我意料以內之外,老大和老二的經營方式都超出了我的想像。我真的沒有料到,只在短短數日之間,以前只會黏著我撒嬌的孩子就搖身一變成了精明的小猶太商人。

  他們的學業並沒有因此受到任何影響,為了琢磨出更多更新穎的賺錢方法,他們很努力地去學習和思考——老師授課的內容很對他們胃口,因為沒有奉獻精神之類的說教。 老師問過他們這樣一個問題:"當遭到異教徒的襲擊,必須逃命的時候,你會帶著什麼逃走?"對於這個問題,回答"錢"或"寶石"是不對的。這是因為,無論是錢還是寶石,一旦被奪走就會完全失去。正確的答案是"教育"。與財物不同,只要人活著,教育就不可能被別人奪走。他們很讚賞老師說的這麼一句話:"如果你想將來成為富翁,就學好眼前的東西,它們將來都會大有用處的… …"

  當老大在法律課上學習了移民法後,他告訴我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應該可以去移民局領取安家費。我半信半疑去了,結果一下領回了6000謝克爾的安家費,這對我們一家來說可是一筆了不得的財產。然後,老大跟我說因為他給我提供了資訊,我應該付給他10%的酬金。我猶豫很久,終於決定把 600謝克爾這筆大錢給他,他拿到錢後,給我和弟弟妹妹都買了很漂亮的禮物,剩下的錢,他說他會拿去變成更多的錢。   老大用這筆酬金郵購了一批在國內很便宜的文具,然後去學校進行售賣,利潤再投入繼續進貨, 1年以後,他戶頭上的金額就已經超過了2000謝克爾。

  儘管老大很會賺錢,但在實際上,老二比他更能領會猶太法則的精髓—— 猶太人共同的一點是,從事那些不用投入本錢的行業,從事其他人不做的、無須花錢和投資的工作。當老大在利用國內的資源賺錢的時候,老二也在如此做著,不過,他賺的是不需要成本的精神領域的利潤——老二以他14歲的年齡和文筆,竟然在報紙上開設了自己的專欄,專門介紹上海的風土人情,每週交稿 2篇,每篇1000字,每月8000雅戈洛。

  老三是女孩子,因為比較矜持,也沒有展露出賺錢方面的才能,但是我在她身上欣慰地看到了猶太人對生活的樂觀和優雅。她學會了煮茶和做點心,每天晚上,她會精心煮一壺紅茶,配上她自創的口味不同的點心,一家人圍坐下來邊吃邊聊天 ——老三的點心有點中西合璧的味道,兩個哥哥都很喜歡。不過,這些點心不是免費的,兩個哥哥支付的點心費用,刨開成本和每天需要交給我的費用外,老三也能活得很滋潤。

  當我們家的資金越來越豐富的時候,我們一家4口合資開辦了我們家的中國餐廳。我占40%股份、老大30%、老二20%、老三10%。當我們家的餐廳越來越有名的時候,我也引起了很多關注。當我獲得拉賓的接見後,我成了以色列的名人。此時的我已經完全掌握了希伯萊文,再加上我的母語中文,我最後被以色列國家鑽石公司邀請擔任駐中國首席代表。

  當我回國任職的時候,孩子們也跟隨我一起回到了中國,有了中國孩子作為比較對象之後,我方才發覺我的孩子成長得比我想像的還要優秀——在回國之前,每個孩子都去購買了很多以色列產的物品。回國之後,老師來找我了,她說我的孩子在校園推銷來自以色列的商品,從飾品到民族服裝甚至到子彈殼無所不有,她建議我好好管教一下孩子。我告訴她,我無權干涉我孩子的行為,這是他們賺取他們學費的方式——因為,我已經不再負責他們的所有學習費用。老師的眼睛頓時瞪得大大的,她理解不了像我這樣月薪 5000美元的母親竟然會不給孩子學費。我請她品嘗一下女兒做的在家售價2塊錢一個的小點心,微笑著告訴她:"這是我的孩子在以色列生活幾年以來,學會猶太法則的產物,我相信他們將來都會成為優秀的人才… …"

  在隨後的高考中,老大進入了旅遊高等專科學校,他說他要成為專業的旅遊人才,然後去以色列開辦自己的旅遊公司,壟斷經營中國遊;第二年,老二考入上海外國語學院,他說他的理想是當一個作家,在不需任何投資和奉獻的前提下賺取利潤;老三說她會去學中國廚藝,當一個頂級的糕點師,然後去開辦全以色列最好的糕點店……

  回國以後,我發覺很多中國父母都活在一種左右搖擺的矛盾心態中,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成為大富翁,卻又似乎害怕孩子過早地沉迷於金錢—— 就好像,既希望孩子將來能有個幸福的家庭,卻又害怕孩子現在會早戀一樣。這是一種典型的葉公好龍—— 猶太人用敲擊金幣的聲音迎接孩子的出世,賺錢是他們人生的終極目標,至於教育、學習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須經歷的過程——而中國的父母,哪怕心中憧憬無比,但卻從來不肯挑明這個話題。這句話很難說嗎?其實只是簡單的一句:"孩子,我想當一個富豪的媽媽……"

  [ 转贴自:新华网 2006-6-9 文章录入:卢体康 ]

  “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多给他们一点自由。”这是法国家庭教育专家们从成功与失败的家教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我们不无启迪。

  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家庭“望子成龙”的愿望与有些中国人相比并无二致,他们常常给孩子安排一系列课外课,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因此而加重。一位叫科尔内的家长反省说:“我的女儿卡尔尼刚刚5岁,她从托儿所回来后,每周还要上三次业余课:星期二学舞蹈,星期三学体操,周末学滑冰。后来我发现她累得不愿从冰上站起来,才决定停了这些课,让她喘口气。”

  法国的教育学家们指出,孩子们学的课程越多并不意味着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许多业余课程仅使家长们的钱包变瘪,还消耗掉孩子大量的精力,只有有了宽松的时间和空间,孩子才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如果要求他去做太多的事,会使他产生厌烦的心理。为了使孩子将来能较好地融入社会,引导他学会合群比学会某些技能更重要。因此,家长要尽可能带小孩去公园游玩,鼓励他与同龄的小朋友进行交往。

  为此,在巴黎的街心都给孩子们留出一些空地来,或当旱冰场,或作自行车练习地,或用来搭建滑梯、秋千板等,孩子们在那里玩得非常开心。

  专家们认为,扩大孩子们的自由活动空间,是培养孩子兴趣、发展个性和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澳大利亚:要“穷”孩子

  澳大利亚属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大利亚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以后难免吃大亏。

  事实的确如此。就是在最冷的月份,也很少见哪个澳大利亚人的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最多也只是“短打扮”———外面加一件绒衣,便无事一般行进在寒风中。而一到太阳出来,便将绒衣脱去,只穿短衣、短裤、短裙。在体操学校,每日傍晚训练结束时,常见家长陪着光头、光脚、只穿背心短裤的孩子从学校出来,尽管寒气袭人,但很少有家长大惊小怪地为孩子穿鞋、戴帽、披衣。

  曾在悉尼一家妇产科医院看见这样一幕:一对夫妻来做二胎检查,妻子进诊室里面见医生去了,丈夫便带着2岁的女儿在外面大厅等候。少顷,女儿嚷着要喝水,于是父亲便在身旁的自动售货机上顺手扯了一个免费纸杯,走进厕所接了一杯自来水便递到孩子手里(自来水在澳大利亚可以饮用)———那父亲不是买不到饮料,自动售货机正在售出1元1杯的可口可乐和橙汁;他也不是买不起饮料,他是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主管,年薪15万美元。

  其实,这种“穷”孩子的现象并非个别。每逢给孩子注射防疫针的日子,社区儿童保健站里便排长龙。排队中,便常见家长将还不会走路的孩子甩在地上(地上铺有地毯),任其去爬、去打滚,孩子哭喊,也只是安慰两句,绝对看不到一哭就抱的现象。

  澳大利亚人再富也要“穷”孩子不过就是“为未来着想”。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那时面对挫折惶惑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摔摔打打,“穷”出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本事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的范文三

  一个德国母亲的四个教育细节

  玩游戏也要节约子弹

  我租住的是一个三层小楼,房东名叫玛丽,是个寡妇,一个人带着儿子约翰尼生活。一天,我到玛丽房间交房租,看到约翰尼正热火朝天地坐在电脑前玩射击游戏。玛丽好像对此并不反对,一边和我聊天,一边关注着“前线”的战况,及时为约翰尼颁布口头嘉奖令。在妈妈的鼓励下,小家伙越战越勇,捷报频传:报告妈妈,我又过了一关!报告妈妈,我换装备了!就在这时,码丽突然对儿子叫道:“约翰尼将军,请马上停止战斗!”约翰尼马上按下暂停键将游戏定格,扭过头来一脸迷茫地望着妈妈。我也十分不解,只见玛丽脸上毫无笑容、严肃地说:“刚才那架飞机,明明一枚导弹就能将它击落,你为什么要用3枚导弹?你知道一枚导弹的价格是多少?至少300万马克?你知道现在世界上还有多少人饿着肚子等待救济?你……”

  约翰尼的脸涨得通红,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眼看就要大哭起来,可妈妈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我连忙说这只是游戏而已,不必那么认真。“打游戏也要节约子弹。”玛丽根本不买我的帐,一直到约翰尼低头认错并且写下保证以后打游戏不再浪费时才善罢甘休。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原以为只有我们中国人才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现在看来并非如此。正如台湾著名企业家喻世伟先生所说的那样,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父母为了培养和锻炼孩子,往往抓住孩子生活中的过失,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决不姑息和迁就,因为他们的教育针对性强,很少空谈大道理,所以往往更具实效。

  爱心比金钱更重要

  有段时间,约翰尼对中国的毛笔书法忽然产生了兴趣,天天求我教他写毛笔字。我自然不愿放过这个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于是欣然答应。这天下午我和玛丽带他到一家华人开的书店去买宣纸和毛笔,刚走到街头,就见到一位乞丐蹲在街角正对着约翰尼笑。约翰尼犹豫着掏出口袋里的钱,对妈妈说:“妈妈,我想把买笔的钱送给这位叔叔。”还没等玛丽说话,我连忙抓住他的小手说:“别这样,约翰尼,这些人都是骗子。”约翰尼疑惑地望了我一眼,轻轻挣脱我的手,继续对母亲说:“妈妈——”还没等他说完,玛丽就微笑着鼓励道:“去吧,约翰你,你让妈妈感到骄傲。”

  望着孩子的背影,我忙将自己在国内的种种被骗经历告诉玛丽。玛丽一直很认真地听着我的话,等我说完了,只见她对抱歉地一笑,说:“谢谢你的提醒,但我认为约翰尼的想法应该得到鼓励。正如你所说的那样,有很多乞丐好吃懒做,专门装出一副可怜相骗取大家的同情,可是如果我们禁止约翰尼这样做,他就会错误认为地人与人之间是自私和冷漠无情的,毕竟,爱心比金钱更重要。”

  约翰尼的劳动节

  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下午,约翰尼都要自己带着拖把、抹布等劳动工具在楼道打扫卫生,从不间断。在国内时经常听说欧美国家的很多孩子为了挣零花钱,常常为自己的父母或别人打工。我以为约翰尼也是如此,可一问才知道约翰尼这样做完全是义务劳动。这让我既惊讶又感到迷惑不解,顺便说一下,约翰尼将军只有9岁多一点,左脚有点跛。平时空手上下楼都不大方便,拖着重重的劳动工具更是摇摇晃晃举步维艰,每次都累得面红耳赤气喘吁吁,让人于心不忍。可他偏偏拒绝任何人帮忙,生怕别人把他的“美差”抢走似的。天下哪有这么狠心的母亲,请一个清洁工不就完了吗,干嘛非要这么为难自己的儿子呢?

  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去找玛丽理论,谁知玛丽的一番话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作为母亲她当然最明白儿子行动的不便和劳动的艰难,但决不能去帮他,否则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因为他宁愿自己困难也不愿别人因为脚跛而可怜自己。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约翰尼因为脚跛,会失去很多优势,因此必须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百折不挠、不怕失败、不怕困难的精神。而且,打扫卫生的任务还是他自己主动申请的,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他还将这两天定为自己的劳动节呢!

  玛丽的语气很平淡,可是我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起我们中国的那些小皇帝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稍微照顾不周就大吵大闹,很多孩子读到高中了却仍然让父母为自己洗洗内裤洗袜子,相比之下真是令人既担心又汗颜。更可贵的是,约翰尼义务劳动既无老师命令也无家长要求,纯粹出于自愿,非但如此,还别出心裁地将周六周日作为自己的劳动节,可见是真正以劳动为乐,绝非心血来潮、沽名钓誉,而这得需要玛丽多少潜移默化的教育啊。想起在国内时,做为一名小学教师的我,为了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的习惯,经常以家庭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在公共场所义务打扫卫生,并且要家长签字。可结果如何呢,不但一些学生敷衍塞责、草草打扫应付了事,就连很多家长也是表面赞同内心不以为然,说我多事。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都能克服重重困难再度迅速崛起,同时我的眼前似乎闪现出无数奔驰车呼啸而过的身影,耳边似乎传来世界杯赛场上德国队横扫千军的呐喊!有这样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德国的繁荣和强大是理所当然的事。

  那一夜,我失眠了…

  八点四十一分

  有一次玛丽和我约好礼拜六去市政厅广场玩,临出发时突然玛丽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请她帮忙查阅一些资料,然后再用传真发过去。没办法玛丽只好请我先带着约翰尼先走,说好八点四十分在市政厅广场东边第二个长椅处会合。

  我带着约翰尼到广场后,我一看已经是八点二十了,心想查阅资料那么麻烦,玛丽肯定不能准时来了,于是便和约翰尼痛痛快快地到处游玩起来。过了一会儿,我看了一下表,八点四十分,回头向马路上望去,只见玛丽正一路小跑往这边赶。我心里好笑,干嘛那么着急呢!这不正好嘛!这么想着,也领着约翰尼向第二个长椅走去。这时玛丽也跑到了我们面前,只见她两腮通红,额头挂满了汗珠,气喘吁吁地对我们说:“上帝保佑,总算没迟到。”说完抬腕看了一下表,这一看不当紧,只听她啊地一声尖叫,我心里一惊,心想难道她有什么重要的事忘记了!正琢磨呢,就见玛丽深深地给我和约翰尼鞠了个躬,充满歉意地说:“真对不起,到底还是迟到了一分钟。”我看了一下表,分针刚刚移到八点四十一分的位置,心想这有什么呀!不就一分钟嘛!于是就很随意地说:“没关系,一分钟而已。”可是玛丽并不放过自己,仿佛犯了什么天大的错误似的,连声向我们道歉,直到我假装要生气了才善休。

  这件事给我很深的印象。怪不得以前听人说德国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做什么事说好什么时间就什么时间,就像瑞士的钟表一样准。由此看来,果真如此。我突然又想到,玛丽今天的行为绝不是为了教育孩子或故意做给我看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习惯性行为,这将会在孩子心中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啊!我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教育者如果只口头要求自己的学生和孩子这样做那样做,而自己却不给孩子树立榜样,怎么会让孩子服气呢!

    369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