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家庭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的错误方法

欣怡分享

  当今社会父母教育孩子的错误方法可谓是多哩,虽然没有拳打脚踢,但是却出现了许多语言暴力。一起来看看这些教育孩子的错误方法你有没有用过,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父母教育孩子的错误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父母教育孩子的错误方法

  一、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二、当他口出污言秽语时,尽管讥笑他。这要他的词汇会越来越不成体统,说出话来把人气个半死。

  三、永远不对他进行精神道德教育,让他自己混到成年时再说,让他自己去决定一切。

  四、避免对孩子说他犯了错误,免得孩子有时候会感到内疚。这样他将来出去偷东西,或者因为其它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时候,会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对,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五、把他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千万不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免得他累着。这样他会养成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

  六、不论好坏书刊,任其自看,不闻不问,更不予干涉。而家里倒是收拾得干干净净,餐具也做了彻底的清毒,但就是不管孩子的脑袋里装了多少垃圾。

  七、父母经常吵架,恶言相加,根本不顾忌孩子在场。这样,将来父母感情破裂,离婚时,孩子不至于感到意外。

  八、孩子要用多少零用钱都照给不误,不要让自己干活挣钱,也别叫他节省,何如能让他和父母当年一样受苦受累呢?

  九、对他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无理要求,总是姑息迁就,否则万一他生气了,着急了,那可不得了。

  十、当他和邻居,老师或警察发生冲突时,家长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边,让孩子知道:那些人都是对你不公平的。

  十一、当孩子闯了大祸以后,慎重地声明说:“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未免小题大做了吧?”。

  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容易犯的错误

  电影课备课方法

  朱老师这次带领大家学习的是韩国电影《四等/第4名》。根据电影前一个小时设计一个主题,并出10个问题。(朱老师他们平时学习,会要求每位老师提20个问题)

  作业要求:

  1、授课对象自己决定(给那个年龄段的孩子上课,自己定。也可以写家长)

  2、问题的答案先不发上来(参与学习的老师,自己提的问题,自己必须要把答案写出来)

  3、电影选取时间为前一小时

  电影课思考:

  1、先定主题,定的主题是否符合这个电影所传达的意思。

  2、提出10个问题,这些问题是不是围绕主题层层深入或从多种层面、多种角度来为主题服务。

  3、上电影课的目的是什么?(教师上课尽量按准备的东西讲,上完课与学生交流下,检验自己的上课效果)

  学习过程:

  等参与学习的六位老师把自己的10个问题和答案都写好,发给朱老师后。朱老师让我们大家开始学习讨论。朱老师还是主持人身份。

  选第一位老师,让他根据自己写的电影课主题,从自己的10个问题里面选出3个最能为主题服务的问题。然后分别口头陈述这3个问题要怎么样给学生一步步讲解,才能把学生引到老师所要传达的主题上面去。这个过程既锻炼思维逻辑又锻炼表达能力。

  朱老师根据每个老师的回答指出其思维漏洞,帮助你完善思维。(往往在自己陈述的过程中发现,由于自己的思维深度不够,根本无法引导学生,讲着讲着自己都会乱套。)

  经过大家的讨论学习,得出上电影课的原则

  1、先定主题,后选材料(上电影课,是因为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某些事情,想通过电影,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看选择的影片是不是符合这个主题)

  2、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来分析引导。

  3、老师并不是每天看电影,分析电影就能提高讲电影课的能力。而是通过学习山长博文并团队讨论学习,把教育理念搞通,把思维提升,学习心理学,会分析人性、人心等积累沉淀,你才能知道怎样把课讲好。

  今日学堂,小班不上电影课也不看电影。中班10岁以上才看,但讲解会简单些,每次传达一个主题就够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讲解越深。

  做人做事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主题:家长在教育中容易犯的错误

  剧情介绍:

  这个小孩子天生喜欢游泳,他妈也非常重视,也用尽了全力支持。可惜的是因为她的思路和方法不对,反而耽误了孩子的进步。

  影片回忆部分,国家队游泳选手金光秀(后来成为小男孩的教练)没给主教练请假,私自出去赌博,逃避训练,等他归队后,主教练要打他100棍,结果打到17棍时,金光秀逃跑,离开国家队,再也没回来。

  朱老师:先考虑下这个问题,影片中主教练打已经长大的金光秀,我们推测他在训练金光秀之前存在哪些问题?

  大家纷纷发表观点,主要是:他没有规则意识。

  朱老师:那像我们这些外人都知道的事情,难道他的教练不懂得怎样教育学生吗?肯定不是。

  主要原因是:金光秀天资好,又是游泳天才,整个社会和教练都会偏袒、纵容、容忍他犯错。(比如,影片的开头,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是赞扬冠军。还有金光秀在赌博,警察来了,却让他先走,一点都不怪罪他。)作为国家队游泳选手,金光秀每天晚上跑出去喝酒,教练肯定是知道的,却从来不惩罚他,就这样一次次违反纪律,直到无故旷队11天去赌博,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让主教练忍无可忍,他才遭到暴打,结果被打跑。

  我们家长和老师一定记住:当孩子小时候第一次违反规则,想要试探家长时,家长和老师,一定要严格执行规则到底,让他不敢再挑战。否则,小时候不管,长大了根本管不住。

  那么这个教练(我们)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教育目标是什么?你是注重孩子做人做事呢?还是只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这主要取决于教练的价值观。今日学堂是注重培养孩子做人做事。而能力不重要。

  如果教练看重能力培养,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金光秀拿第一,得金牌,自己拿奖金,没必要管他的为人处世。如果看重做人做事,就要从小树立规则,严格执行,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做人做事,这个教练小时候不管做人,只看重能力,而长大了却又来管做人,显然弄不清自己的教育目标。

  接下来我们来想想办法,既让金光秀既长记性,又不让他离开国家队,该怎么做?

  朱老师:告诉他你不尊重我们,我们也不尊重你,让他离开这个团队。别以为你有本事,我们就求着你,取消他参加这次比赛的资格。

  再者,要和副教练私下沟通好,让他来打圆场,讲讲情,给金光秀一个台阶下。告诉他,如果想归队的话,有条件限制:(1)你的成绩必须超过这次比赛的第一名。(2)你回来后,要重新立规则。(以前做错的要弥补)让他觉得主教练有人情味,又不失威严。

  关于做思想工作,朱老师说没必要,因为(1)金光秀已经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什么都懂。(2)作为体育教练不像其他老师一样要求他如何做人,只要保证他的基本行为规则就可以(作为教练要定位自己的身份,各种方法灵活运用)

  家长把自己思想强加给孩子

  影片继续:男主人公俊浩,小时候跟随妈妈去参加游泳比赛,获得了第四名,他很开心,回到车上妈妈说了一句“你是傻瓜吗?这个情况你还能吃得下东西吗……”

  朱云龙老师:我觉得这个妈妈的表现很典型,特别是她在车里说的那段话,我觉得把很多家长的心声都表达出来了(那种急切)。我想让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当这个妈妈在车里面说这番话的时候,小孩子他内心在想什么?他内心有什么感受?

  朱老师:如果我们不明白孩子的脑瓜在想什么的话,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就跟孩子生活在两个星球。如果是这种情况,其实我们都在浪费双方的生命。所以我们在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研究孩子脑袋瓜里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我们去把各种可能性都拿出来看一看,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是准确的。再根据孩子的表情去看看哪种更可能。这样我们反复练习,时间长了以后,你就不用再这样去分析了,小孩子一个眼神,你就能感受出来,TA可能会怎样想。然后你根据TA的状态来针对性的调整。

  朱老师:我也简单的说一说我的想法,我分析的细一点。孩子刚到车里面嗑瓜子,他其实很开心,对吗?我再介绍一下背景,这个小孩子很喜欢游泳,但对于名次不太在乎。他很开心,因为他刚才在游泳,游的好爽。然后这时候妈妈说了一句话:“你是傻瓜吗?这个情况你还能吃得下东西吗……”我觉得这时候呢,他就会有点迷惑,我为什么不能吃东西,我为什么不得第一就是傻瓜?他搞不清。他觉得我喜欢游泳,我本身就很开心,我为什么是傻瓜呢?他有点迷惑,我为什么不能吃东西呀?他搞不清。然后这时妈妈又说了一句话,因为你我都快要疯掉了。这个时候,孩子停止了吃东西,眼睛瞟了一下妈妈,其实妈妈的这句话勾起了孩子的情绪,因为母子之间是有感情的,孩子会想:“如果是我的原因让你难受了,我还是有点难为情,有点不好意思。”,但很快过去了。

  但接下来呢,妈妈又说:“你想过很差劲人生吗?”我觉得这个小孩子又迷惑了,因为对于七八岁的小孩子来说,未来还很远,跟他构不成一个紧密的联系。但是你上来就抛出一个“如果我得不了第一名,就会过差劲人生。”小孩子其实是想不明白的。

  最后妈妈又放出了“大招”:“你是不是讨厌妈妈?你就想妈妈在后面追着你,你就这样想减少秒分。”所以我觉得这时候小孩子不仅是疑惑,而且是无奈,他心里会说:“我不讨厌你呀,你为什么老让我讨厌你呢?你是我妈,我怎么会讨厌你呢?但你为什么老逼着我在第一名和你之间做选择呢?你要第一名,不要我,但是我可没不要你,但是你为什么老逼着我这样想?”(孩子很迷茫)

  所以你看看家长做的事,不断地调动孩子的恐惧心,用孩子最在乎的东西一道一道惩罚,让孩子做选择。先在傻瓜和第一名之间做选择,你要傻瓜还是第一名,你自己选。见孩子不在乎,你是要我疯还是第一名,要么我疯,要么得第一名,这时孩子瞟了妈妈一眼,有点儿在乎了,但很快就过去了。接下来,在第一名和差劲人生之间做选择,你要么得第一名要么得差劲人生。接着在第一名和母子关系之间做选择,你要么得第一名,要么咱们断绝母子关系。你看这都是孩子最在乎的东西,都拿来让孩子做选择,这是我们家长经常干的事!

  把我们的思想拿来强加给孩子,看孩子没反应,我们就用各种手段调动孩子的恐惧心。结果就是孩子被妈妈和教练一起逼,放弃游泳。如果家长不懂教育,就把一个好苗子糟蹋了!

  当然这是演电影的需要,很集中的聚焦。但是我们回想我们在生活当中,会不会不经意之间也在用这样的方式,拿孩子最在乎的东西作为要挟的来惩罚。实际上,电影中的这个孩子很可怜,他从单纯的喜欢游泳而游泳最终变成因为要游泳所附加的很多价值去游泳,那么直到有一天孩子受不了而放弃。

  电影中教练说的话很典型,反映了这个妈妈的做法:“如果没有你,你的孩子不会走到今天。”

  如何智慧处理矛盾

  现在实战演练,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你说点啥?效果比这位妈妈要好。你可以想一想怎么有智慧的处理这个事件,就是孩子从游泳馆出来坐车上了,你也上车了,你准备怎么办?

  A:鼓励

  朱老师:鼓励,我们要具体操作,光说原则,有时候不好执行。

  B:游的不错,下次可以游的再快一点。

  C:这次游的不错,下次加强一点,应该可以得第一名。

  D:我觉得不需要说什么,因为孩子喜欢就好。也不需要特意鼓励和表扬,应为这次比赛他表现也不是很优秀。………有时间给他看看拿冠军这方面的电影,来激励他一下。

  朱老师:有的曲线救国,有的单刀直入都想让孩子游得更好。如果是我,我上车之后,也不会说什么,我也很开心,开开心心开车回家做饭吃饭,一家人其乐融融。吃完饭,洗完碗,等休息的时候,不经意的说一句,之前妈妈只知道加油,最近妈妈专门学了一些游泳的知识,特意仔细观察了你,发现你在划水的时候前臂有点不对或是你的动作做的不到位。然后到这儿,就不多说了。

  朱老师:说下为什么要这样做。

  1、孩子要的是喜欢游泳,不是名次。所以我绝对不能把一个他不喜欢的东西抛给他。因此,我永远不会提名次。

  2、我喜欢的是孩子还是名次,这个妈妈搞不清楚。我喜欢的是孩子,孩子开心了,我肯定也开心,回家做饭吃饭,一家人很幸福。就算我的价值观里面有“想要第一名”也不能这样扔给孩子。而是想办法让孩子认识到,他自己能选择,是得第一还是不要。

  我作为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不能傻乎乎的只会骂孩子,那就太low了,还要学些游泳的知识。孩子这么喜欢游泳,又有天赋,我作为妈妈,难道不应该学点相关知识吗,当我学的时候,孩子会觉得妈妈是真的在支持我。

  3、孩子如果真的喜欢游泳,他就会找我继续问,那到底我哪里划的不好,然后我们就可以讨论了。这就形成了,他主动找我,我帮他。如果我实在不懂,就说我已经尽力了,要不我给你找个好教练指导吧,这就顺势引到教练上了,而不是像这位妈妈一样逼孩子去学。

  我跟大家不同的地方在于:大家内心多多少少都觉得第一名很重要。你们想把这种观念强加给孩子。因此,不管你是曲线救国还是单刀直入,本质是一样的,不过有的刚硬,有的柔一点。如果你有“得第一”的观念在脑子里,你就会通过你的言语传递给孩子。但你反问一下,这个观念是必须的吗?得第一真的重要吗?像他这样一辈子喜欢游泳得第四名,其他方面也挺好,去奥林匹克里面任职,不也挺好吗。

  一定要问自己:你确定你认为得第一是最棒的吗?

  就算是最棒,但放到他身上是最棒的吗?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常说要把自己脑子里的观念清除出来,晒晒,看看是不是很重要。你不这样做,你就不知道,你为什么这样说的理由。像大家说的那样,孩子会立马感受到,你是想让我得第一呀,我为什么要得第一?!只有清理自己的观念,才能让孩子觉得你跟他是一体的,得不得第一都没关系。

  你想孩子的天赋在哪摆着,又很热爱,技术提高了,他不得第一才怪!这种孩子适合厚积薄发,越是天赋好的孩子,越要厚积而薄发,天赋好,成名早反而会障碍他,影响他最终的高度。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孩子天赋很好,急着让他出成绩不见得是好事。因此,设置这个问题就是要考验大家,你不经意的话就反映了你的观念,不经意的话就直接影响了你的教育。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犯的错误

  第一,学方法不能学死.

  看书要多去理解,学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很多人学家庭教育和学方法学死了.少学习具体解决孩子问题的方法,多学习方法背后的理念,方法都从理念里延生出来的.孩子的个性和每个人与孩子的沟通方式都不一样,适应别人的不一定适应你.

  书是活的,书之所以被读死,是因为读书的人在死读书.学习不能一成不变,要活学活用.在我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有的好的教育理念我都是从书中看来的,几乎没有一个具体的教育方法是从书中直接搬过来的,好的教育方法都是透过自己的理解与转化而来.照般的方法没有几个会适用于你,这都要基于下一个基础----

  第二,不能忽视你与孩子的关系.

  任何好的方法要使用得当,都必须建立在你与孩子的关系和有效沟通上.这是家长学习方法最容易忽视的问题,这也是导致你学习了别人的方法自己用不上的根本原因.跟孩子关系很好的父母在学习别人方法时就很容易用起来,几乎一用就起效.

  要让你学到的东西派上用场,你先做好这一点----跟孩子有很好的谈话氛围(亲切,平等与尊重)和亲子关系.不然一切方法到了你身上都无法发挥效用.

  怎样做才会有良好的谈话氛围和亲子关系?

  有两点可以参考:一是把孩子当朋友看,平时在家里多与孩子谈心里话;二是多跟孩子谈他感兴趣和擅长的事情.教育孩子多建议,少要求,多鼓励,少指责.孩子会在这种氛围中感觉到尊重与愉悦,坚持这样做2-3周,与孩子的关系就会得到大幅的改善,百试百爽.

  第三,教育孩子不能着急.

  孩子有问题是正常的,家长对这一点的认识一定要有.保持住你的耐心,不要着急,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烦燥和反复述说孩子的不良表现.

  很多家长学到一种方法来教育孩子,开始几天很有效,过几天孩子又回到了从前,这时家长就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老是这样,没过几天老毛病又犯了,我不是给你说得好好的吗,坚持下去,怎么又变了?"这句话最要命,它可以把你之前的努力和孩子对未来的努力全摧毁,是教育孩子中的大忌.

  习惯的养成是由一个不好的行为到一个稳定的好行为的转变过程,这种习惯的养成一定会经历时好时坏的过程,这时我们只要不着急,看到孩子的进步不断的给予鼓励与肯定,保持住耐心,学会等待,只要你这样持续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好的行为会越来越多,不好的行为会越来越少.

    369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