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家庭教育>

家长对于教育孩子有什么计划

欣怡分享

  家长对于教育孩子有什么计划?作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计划才会做的有条不紊,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饿时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家长要为孩子谋划的4件事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家长要为孩子谋划的4件事

  首先,尽早进行细致规划

  规划的时间应该尽可能地提前,比如在选择配偶时就要考虑对方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爸爸、好妈妈;要为孩子的出生准备稳定、安全、温馨的成长空间;要较早地思考希望孩子成长为怎样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如何进行照顾和引导等问题。

  其二,帮助孩子实现完美的起步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当然,这个完美起步不是要求孩子比别人早认识几个字。对于人生的起步来说,最重要的是形成健康的人格,有自尊,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友好地面对世界,笑对人生。在孩子的幼年期,要给孩子尽可能多的陪伴,让孩子知道自己很重要,很受关注;要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肯定和赞美,让孩子知道“我很棒”。在积极的关注中,孩子会慢慢形成一些优点,如良好的智力,友善的品格,较强的自理能力等。这些有助于他们在走出家门之后继续赢得周围人的欣赏和支持。

  其三,协助孩子完成学习任务,支持孩子追求理想

  在学校教育开始之后,父母亲基本上只要配合学校的安排就可以了。现在的优秀学校大都支持孩子在全面发展方面各有特色,父母亲要理解学校的各种活动,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父母亲要协助老师监督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督促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质量地完成作业;父母亲要主动与老师沟通,争取老师对孩子的重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果学校教育应试压力较大,父母亲要多利用周末、假日时间丰富孩子的生活,带领孩子参与劳动、走进自然,让孩子获得尽可能全面的发展。如果孩子拥有远大的理想,那么,他在学习、生活方面的自主性会比较强,所以,父母亲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理想教育,鼓励孩子追求梦想。

  其四,慢慢放手,平等对话,积极关注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被看作孩子,他们的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增强,父母亲和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父母亲要学会慢慢放手,站在不远处关注他们的成长。父母亲要多和他们开诚布公地聊天,在无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的同时,学会倾听孩子的观点。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能没有什么大事,几乎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然而,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阳光雨露,细嫩的小苗怎能成长为参天大树?父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指导是长期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智慧。虽然,很多人会说:“我很忙,抽不出时间。”于是,孩子被堂而皇之地移交给爷爷奶奶,父母亲理直气壮地追求自己的事业去了。

  事业当然是重要的,养家糊口当然也是重要的,可是,教育孩子,经营家庭,何尝不是值得一辈子用心经营的事业?

  家长需要帮孩子确定的新学期计划

  收心教育

  这是我们家长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暑假里,孩子们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他们接触了更多的信息:电子游戏、卡通漫画、网络小说、影视剧等等。毋庸置疑,孩子们的心野了,他们总是不由自主的去想这些让自己倍感趣味的事情,这些东西带给他们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孩子收心。怎么收?方法很多。我们可以建议孩子阅读一些有益成长的文章,使其从中汲取一些人生的启迪;或者让孩子自己写一份假期的收获、暑假心得,总结一下自己的得失;或者建议孩子借阅一下新学期的书籍,提前温习,做到心中有数。这些方式,都是清理孩子思想杂草的灵丹,有利于孩子们尽快让心回归到学业上来。

  确立计划

  这里的计划,不只是让孩子确立下自己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具体到每一天。每一个时间,自己应该干些啥。这样的计划,虽然详细,但是容易让孩子们以为是一种压力、负担。我们建议孩子确立的计划,应该是丰富的。既有对学业的要求,还应该有思想的要求,心理素质的要求等,具体表现为,新学期要有多少次社会实践、与家长交流多少次、接受几次成长教育等。

  同时,我们家长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孩子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根据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确定学习目标,可以避免学习目标过低,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刺激和激励的作用;也可以预防“好高骛远”的恶果伤害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教育孩子的常见问题

  一问:孩子任性怎么办?

  答:其实我认为,绝大多数的孩子会任性,都是源于家长“豆腐心、刀子嘴”造成的。孩子小时候是家长手中的“掌中宝”,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不坚持原则,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等孩子长大后,家长觉得一味迁就不行,于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味的拒绝。孩子不听话就指责甚至打骂,孩子由“掌中宝”变成了“路边草”。结果是孩子摸透了家长的心理,知道怎么对付家长:父母一怒脸相向,孩子就服服帖帖;父母一笑脸相迎,孩子就大闹天宫,弄的孩子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家长这时就会说孩子不听话,对孩子乱发脾气。

  其实家长要了解孩子的需要,认真考虑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学会说“不”,做到刀子心、豆腐嘴。同时,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得到了过多的关注,心理比较脆弱,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少点关注的目光,反而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问:孩子在校胆小怕事,回家却做“小皇帝”、“小公主”怎么办?

  答:在学校做“人下人”,在家做“人上人”,就好比玻璃杯,一会儿40摄氏度,一会儿零下40摄氏度,玻璃杯还要爆裂呢,何况孩子的心灵!孩子在面临压力时会有积极的反应(如专注一件事、自我激励等)和消极反应(如回避、发泄等)。有一种情况,孩子在家里受到过多的关注,而在学校也希望受到特别的关注,但实际情况与他想象的不一样,因为在学校老师可能顾不过来,因此孩子会用回避的方式来对待在学校承受的压力。其实这种不表现也是一种表现,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老师关注。

  所以针对孩子在学习上、人际交往上或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家长应积极地与学校和孩子沟通,对症下药,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在学校获得安全感;同时在家里也要制定规则,原则是高压电绝对不能碰,坚持豆腐嘴、刀子心,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态,恢复平衡。

  三问:孩子学习一般,还不爱学习怎么办?

  答:我认为,对于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而分数是次要的。有的家长就会问:“都跟不上学校进度了,成绩差了,还谈什么体会学习的快乐啊!”其实,学习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的过程,我们应注意到,认知结构可以量化,但有的因素是不可量化的,比如情感。

  因此如果孩子认知方面差一些,何不通过情感因素来增强他主观的内在动力呢?情感和动力是相互联系的,孩子在主观上不怕学习,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到了一定时候,孩子的学习潜能就会迸发出来。我始终认为,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那么有的家长就会问:“可乐老师,怎么才能让孩子喜欢学习呢?”

  我这有两点可以分享给大家:

  1、找到“我能学好”的感觉

  培养学习兴趣首要任务是帮孩子减压和消除学习恐惧感。试想,孩子考试考差了,是需要一个一直唠叨不停的妈妈还是需要一个给他温暖怀抱的妈妈?同时,家长还要培养孩子除了学习方面以外的能力,让他从其他方面找到自信!

  其次要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孩子找到“自己行”的感觉。多鼓励多赞扬,孩子会越来越棒。

  最后要培养孩子的求知欲以及学习兴趣。重过程、轻结果是非常重要的。

  2、取长补短不如扬长避短

  偏科是热爱的标志,热爱是使孩子出类拔萃的真正动力,所以偏科不见得是坏事,家长可以利用这一实际,对孩子突出的特点大加鼓励和赞赏,而不是粗暴的对待孩子偏科问题。这就是我们优乐教育一直在提倡的“把好的方面培养的越来越好,让其带动其他方面的学习”。

  四问:孩子的小缺点教育了无数次却总不见效怎么办?

  答: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一种观点一旦经过多次强化,就会在孩子心中生根,因此当家长一再指明孩子粗心大意、拖沓等缺点时,孩子会形成一种心理,真的认为自己粗心或慢;相反,若家长把目光放在孩子细心、动作快的时候,多次强化之后,孩子心理就有一种“快”的心理暗示,越来越快。

  因此,提倡“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打破“六个批评才能换来一个表扬”的教育现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五问:孩子有时特别好动,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答:男孩淘气好动是天性使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他一动不动,那你反而要着急了。其实孩子好动有很多种原因,纯粹是生理原因(多动症)导致的只有极少数,大多是都是早期行为习惯的累计,缺乏自律造成的。家长要面对它、接受他然后慢慢改变它。切不可粗暴的对待,强硬的镇压孩子的不当行为,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孩子的心里也会疙疙瘩瘩。

  在此我有几点建议:

  1、个性需要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对于孩子一般的举动不要大惊小怪,要忽视、淡化孩子的行为,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行为没有“市场”,就会慢慢转向正常;

  2、有时孩子通过好动的行为来引起家长的关注,这时家长就要反思平时是否认真倾听孩子的讲话、关注孩子的心情;

  3、制定时间计划表,一段时间内只解决一个问题,同时每天进行记录、评比、反思;

  4、遵循能量守恒的规则,一方面让孩子积极参与能让自己静下来的活动,如绘画、阅读等,另一方面让他踊跃参与体育锻炼,宣泄能量,达到动静平衡;

  5、换一个环境,因为熟悉的环境中肯定是比较温馨,没有压力和约束,容易放纵自己,要是能换一个环境,比如让孩子参加冬令营,由外界环境给予孩子一个氛围,对孩子养成自律行为很有帮助。

    3677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