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家庭教育>

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欣怡分享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孩子,不仅对孩子的发展大有裨益,对社会发展也是一种贡献。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b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一)培养他们的爱心

  妈妈们有必要向孩子说明,亲切有礼地待人接物与学业方面出类拔萃同样的重要。

  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培养的孩子情感智商往往出众,他拥有较高的协调自己与他人需要的能力,这类人更容易在生活中遥遥领先。贝尔实验室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表明:成果丰富的工程师往往是情商而非智商最高。

  一位朋友说他还是个孩子时,他曾在交友方面遇到困难。当时一位队友受伤了,这位朋友的妈妈坚持要他打个电话,问问那个男孩感觉怎样。“妈妈,” 他反对道,“他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他会知道的。”他的妈妈回答道。这个电话标志着亲密友谊的开始。“我的妈妈让我明白:友谊起源于你对他人所表示的关 切而不是要他人对你表示关切”。

  (二)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我们都知道表扬能使人创造奇迹,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孩子自责,使他们会为了获得成功而作一些冒险。

  表扬也有正确的方法与错误的方法。大多数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可以细数总总,而在表扬时却言语含糊──“你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这种评价会使片刻的光 彩顿然消逝。因此表杨应具体些,与其说“你很勇敢”不如说“我为你摔倒了以后仍然爬上车而感到自豪。”这样明确地说明了为什么这种行为值得表扬。

  每个人都有一个“要害区”,这个区域一旦受到表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妈妈,你可能比谁都了解对于你的孩子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可能是音乐、体育或某一课程,如果你不了解,问一问没什么不对。

  其次,由于孩子们来说,一时间内只能吸收有限的表扬,因此小量而频繁地给予一些表扬。一分钟一百次鼓励胜过一次作一百分钟的表扬。

  在大多数家庭中,妈妈扮演着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的主要角色,然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妈妈必须考虑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这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仅需拥有一种嬉耍的态度,一种愿意把做功课的时间变成嬉戏或把做家务转化为游戏的态度。

  (三)谈论“禁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放眼接触到的尽是毒品、酒精与性。一些妈妈担心谈论诸如此类的禁忌行为是在鼓励他们这么 做。但事实正好相反,调查发现:那些与父母作过坦诚交谈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与酗酒。孩子们需要得到无条件的爱,这样自尊自爱的种子才会得以生长。这种无 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你不设定任何界限,设定界限是向孩子们显示他对你来说很重要。当一个孩子越界时,向他们说明你对这种行为而不是他们本身感到失望。

  (四)将界限适当放宽

  随着孩子的成长,界限自然要放宽些。尤其是男孩子,他们想与妈妈保持一定的距离。心理学家埃文索-贝斯索曾描写道:男孩子们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车 时,心里就响起车子开动的轰鸣声,这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想冒险并表现他们所见过的男子汉的力量。随着男孩子的长大,他们的界限也应适当地放宽些,作母亲的 既不要感到自己被抛弃了,也不要感到自己很懦弱。

  妈妈是孩子们巨大的鼓励之源。心理学家埃顿-萃丝在调查了250个学龄儿童后发现:近一半的孩子更想获得一份妈妈而不是父亲的工作。其中一个原因,贝斯索推测道:孩子们更想了解他们妈妈所做的事并想参观他们妈妈的工作地。

  (五)指明方向

  孩子们需要一个道德指南针。这意味着不仅在重大问题上灌输是非观,而且在日常琐事上灌输是非观。

  一位妈妈看到她五岁大的儿子骑着他的朋友──邻居七岁大男孩的车子。“汤姆不用这辆车,”他儿子说,“他在学校。”他认为自己这么做没什么不对,因为他的朋友不会介意。但这位妈妈坚持让他的儿子把车子送回去:“在没有征得他人同意下使用他人的财物是不对的。”

  当一位妈妈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正直、忠诚给予足够的重视,她们就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价值体系,这将成为孩子的无价之宝。最好的道德指南是妈妈自身的行为,如果妈妈自身逃避责任,无视他人的权利或食言,她的孩子就失去了行为的向导。

  你也许不希望听到这类话:“可是,妈妈,你就是这么做的。”

  在大多数家庭中,妈妈扮演着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的主要角色,然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妈妈必须考虑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这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仅需拥有一种嬉耍的态度,一种愿意把做功课的时间变成嬉戏或把做家务转化为游戏的态度。

  (六)与孩子一起玩耍

  在短时间内,妈妈们通常关注所谓重要的事──捕捉孩子们的情况,辅导功课。然而在我们这个生活节奏紧张的社会里,孩子们渴望的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更希望与妈妈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这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仅需拥有一种嬉耍的态度,一种愿意把做功课的时间变成嬉戏或把做家务转化为游戏的态度。

  一位朋友允许她的孩子们与他们的朋友在厨房打闹,玩具、颜料与泥土不时地飞落到食物里。几年以后,她上大学的儿子带了一位老朋友回家吃饭。

  “我总想能来你们家实在太好了,”那位朋友说,“我们曾在这里拥有欢声笑语──汤里也飘落着玩具。”

  做妈妈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但并不意味着是一种负担,有时你需要少一些责任感──让你对自己的要求见鬼去吧,与你的孩子玩在一起。

  妈妈们尤其可以有技巧地与孩子们谈论这些敏感的话题。首先,让你自己对这些现象有所了解,而后询问你的孩子他们所知道的。六、七岁大的孩子可能 是在操场上听到这类事或在电视上看到这类事。指出你与他们谈论这类事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其危险性,而不是不信任他们,让他们明白你愿意回答任何问题或与他们 谈论他们的烦恼。

  家庭教育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并以此来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正确的方法,错误的世界观则会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方法上的失误。现代的社会信息量大,纷繁芜杂,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影响孩子发展的因素众多,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孩子就会迷失人生的方向,从而影响他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小学阶段是孩子是非观念、认知能力、性格形成最重要的时期,我们应该把一种乐观自信、讲求奉献、与人协作的良好观念,渗透到孩子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点滴入手,循序渐进,假以时日,你就会发现这种人生方向性的教育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历程,小学阶段只是学习的开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匪浅。

  1、要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自己的物品自己摆放,整齐条理,作业独立完成。家长在辅导孩子时,要重引导,轻代理,重方法,轻题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基础上再学习的能力。

  2、让孩子养成上课注意听讲的好习惯。学校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老师会通过各种方式把学习方法、基本知识等内容教授给学生,因此课堂时间非常宝贵。小学阶段知识点少,只要上课能注意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就会达到非常好的学习效果。孩子从贪玩的学龄前儿童转变为一个接受课堂教育的小学生,会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3、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一生忠实的朋友。好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转化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孩子终生受益,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伴他一生;让阅读成为一种需要,伴他一生;让阅读成为一种动力源泉,伴他一生。以后孩子上高年级,有了作文课,就需要有素材和大量的词汇,才会写出好作文。所以从现在开始,让孩子每天读一个小故事或是成语故事等知识性的小短文,以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并借此机会增加他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定时阅读,快乐阅读的好习惯。

  4)、注重扩大孩子掌握的知识的的广度和深度。小学阶段知识点相对来说较少,除了课本知识,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适度涉猎课外知识以扩大孩子的视野。所以在兴趣班的选择上,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但是现在孩子由于年龄还小,对自己的兴趣或者了解不多,或者坚持时间不长。我们班已经有两个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兴趣班学习后发现自己对所选课程不感兴趣。这个时候就应该让他知道,可以给你再次选择的机会,但是要考虑清楚,兴趣班的选择只能更改一次。让孩子有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意识。

  三、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能力。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总有一天她会脱离父母的怀抱,开创一片属于她自己的天空。学会思考,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中国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孩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非常重要。

  家长要让孩子从小有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利用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提问,鼓励他思考。要让她从小事做起,学会提问,善于思考,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凡是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欲望就愈强,学习能力就愈强,创造力就愈强,终生学习的能力就愈强。思考是创造力的源泉,有了独立思考,才会有创新的飞跃。

  四、学会与人协作,是孩子将来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每一份事业的成功,都是一个团队的智慧,每一个人的成功,也离不开周围许多人的帮助。因此,学会与人协作,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才能够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逐步提高,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性格不同,爱好不同,能力不同,每个人都有他特有的能力和作用。学会与不同的人一起生活,友好相处,是独生子女一代的必修课。家长要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孩子与人协作的能力,克服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学会尊重别人,宽容大度,能原谅他人的过失,看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

    3659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