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婴幼儿健康知识>

小儿脾胃虚弱的食疗方法有效

玉凤分享

  儿童脾胃虚弱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食物、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某些疾病(如慢性肺炎等)引起。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小儿脾胃虚弱的食疗方法,欢迎阅读。

  小儿脾胃虚弱的食疗方法

  1、红枣小米粥: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

  2、莲子山药粥: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

  3、沙参麦冬扁豆粥:取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的脾阴虚小儿

  4、山药饭:山药、莲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净切碎,莲肉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煮饭,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5、鲜藕粥:粳米250克,鲜藕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熟藕味甘,具有补血生津、健脾开胃、除燥润肺的作用。

  6、土豆粥: 土豆100克,去皮,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 土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中、益气调中的功效,此粥适用于胃燥、胃痛、便秘等。

  7、山楂粥:取适量的山楂(20克左右)、米(30克)共煮粥,煮的过程中可加入三两片薄姜。粥成后加些许糖即可。

  8、薏米胡萝卜汤(粥):取适量的薏米(30克)、胡萝卜(半个)加山药(20克)煮水,或者跟粥一起煮,饮水或喝粥。

  9、参苠粥 党参30g(或人参5g),黄芪30g,生姜3片,大枣10枚,粳米100g。具有补气健脾的效能。适用于气虚体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症。

  10、红枣糯米粥:糯米100克,大枣15枚,均洗净,共入锅加水煮粥,分早晚食用。此粥有补气血、健脾胃功效,并适用于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不足、贫血等症。

  11、 茯苓一两,枸杞子四钱,党参五钱,松子仁四钱,葛根一两,玉米两根,山药一两,冬菇六只,银耳四钱,粳米四两。将山药先用水浸透,葛根用水洗净,取出沥干。

  2.茯苓、党参用水冲洗后,把党参横切成小段。银耳用水泡发,去蒂后撕成瓣状。玉米洗净,每根横切成五段(煮熟后剥玉米粒六段,备用)。 冬菇泡发后,去蒂切薄片。 枸杞子、松子仁用水冲洗、沥干。 粳米浸泡后洗净,备用。 将葛根、茯苓、党参三味药先放入药袋,取砂锅一个,加适量水(约十五碗),放入药袋、山药、玉米于砂锅内用大火煮开。水开后,用文火熬一小时,拿出药袋(去药渣不用)及玉米。再放入银耳、枸杞子、冬菇、粳米。等水开后,用文火熬一小时(期间适当搅动,防止煮焦粘底)。煮至粥浓稠,放入玉米粒、松子仁,再煮沸5—1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益补脾胃

  12、山药扁豆粥 白扁豆15克,白米、鲜山药各30克,白糖适量。先将鲜山药洗净,去皮切片,备用。再煮白米、白扁豆半熟。加入山药片,煮粥,加糖。补益脾胃,调中固肠。

  13、 粳米50克 茯苓20克,枣(干)15克,山药(干)20克,赤砂糖30克 大枣去核,与茯苓、山药、粳米同煮成粥,加适量红糖味即可。 健运脾胃,渗湿止泻。. 小儿脾胃气虚、食少便溏、体倦乏力者可经常食用。 茯苓甘平,淡渗利水祛湿,补脾益胃,与山药、大枣佐用,药性平和,滋补脾胃,除湿止泻之功更著。

  推荐你用以下食物熬粥喝:山药,枸杞,大红枣,生姜,西红柿,胡萝卜,韭菜,糯米还有红塘.(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即所谓“辨证施食”,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兹将与脾胃病有关者,择要叙述。)

  盗汗(成人盗汗同):浮小麦*(即瘪小麦)15克,红枣10粒,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早晚饭前各一次,连用3天,神效。

  小儿厌食(不思吃饭):山楂*3钱、鸡内金*(鸡肫皮)一只,加半碗水煮熟饭前吃完,一日二次,连吃3天,有开胃、助消化之功效

  磨牙:每晚睡前吃一块约2寸对方的生桔皮,用红糖水送下,连吃2~3天,可治小儿及成人睡觉磨牙。

  小儿脾胃虚弱的症状及按摩方法

  小儿脾胃虚弱的症状

  孩子消瘦或过胖、脸色发青或黄、易流口水或口水过多、舌苔白厚或黄厚(黄为有热)、口唇干或裂(多为脾虚有热)、易出现湿疹(湿疹的病根在于脾胃虚弱、生湿化热)、厌食或饮食过多(无节制)、腹部胀大或腹胀有气、排气多或放屁有味、腹泻(包括大便次数多,大便质地不好如蛋花样便或便水或水便分离)、便秘(包括大便干如球状、大便几天一次、大便头干后正常、排便困难,多为有热,也有单纯脾虚的)、尿床频繁或小便偏多等。以及孩子主诉的腹痛等。

  小儿脾胃虚弱的治疗

  脾胃虚弱包括单纯的脾胃虚弱和脾虚有热两种情况,单纯的脾胃虚弱按顺序治疗是这样的:首先是用助消化药(如妈咪爱、胖得生、利倍壮等),效果不显再用健脾药,如小儿健脾冲剂、醒脾养胃冲剂、保和散、婴儿素等;如用药后再不理想则要到医生处就诊。脾虚有热的治疗,症状中多见舌苔黄、便干或极硬(落地有声)、腹泻便中水多以及感冒后热未清造成的有眼屎或咽干伴有单纯性脾虚症状的、伤食后导致的饮食减少(多见口中有酸味或有热气)、口腔常出现溃疡等,这时可用王氏保赤丸、小儿健脾散、小儿清解液等,因这类药有清热作用,故不能久服,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否则易伤脾胃。在护理上要多给孩子水,以达到清热的目的。

  小儿脾胃虚弱的护理

  首先是喂养得当。脾胃虚弱的孩子不要喂太多,孩子不吃时不要追着喂,能吃多少算多少,避免伤食,同时要重视给孩子多喂水。

  第二、加辅食时,脾胃虚弱的孩子要比一般孩子晚加半个月左右,要先加米汤、米粥,再加米粉,然后再加蛋黄及其它。水果方面不要早加,对于便秘的周岁以内的孩子,尤其注意不要加香蕉和蜂蜜水,以免加重病情。腹泻的孩子更要少加果泥及果汁等。

  第三、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孩子的活动量,以促进脾胃功能。

  有三类孩子的确需要考虑在冬天适当进补。第一类是先天不足、身体发育缓慢的孩子;第二类是平时一贯体弱多病,容易发生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和肺炎的孩子。对这两类孩子进补不仅可以预防疾病发病,还能增加抵抗力。但是在进补之前必须先服“开路药”,并且治好疾病。只有等到没有疾病,而且能够正常饮食,才可以进补;而第三类是脾胃虚弱、消化道功能差、食欲不振、容易腹泻的孩子,这类小孩应让医生先了解孩子体质以后再开始进补另外,体弱的幼儿应该使用清膏进补。补药不可太滋腻,否则容易难消化、难吸收;如果用重药滋补,还会影响小儿自身内脏。而身体发育完好、没有疾病的孩子是不需要用药物进补的

  按摩方法

  1.常用手法

  (1)点揉中脘、天枢穴各1分钟。

  (2)顺、逆时针摩脘腹3分钟。

  (3)分腹阴阳100次,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4)反复捏脊10~15遍。

  2.随证加减

  (1)脾失健运型:面色少华,不思饮食,或食而无味,拒进饮食,多食或迫食后有恶心、呕吐,脘腹作胀,形体偏瘦,精神状态一般无特殊异常,大小便基本正常,舌苔白或薄腻。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揉板门各300次。

  ②顺运内八卦100次。

  ③按揉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

  (2)胃阴不足型:口干多饮,不喜进食,皮肤干燥,缺乏润泽,大便多干结,舌苔多见光剥,也有光红少津者,舌质红。常用手法加

  ①补肾水300次,揉涌泉100次。

  ②按肾俞、胃俞穴1分钟。

  生活调理

  (1)家长要按照科学进食原则来调节饮食,是防治小儿厌食的重要方法,要纠正小儿的偏食习惯,禁止饭前吃零食和糖果,定时进食。

  (2)避免精神刺激,生活有序,起居有常。

  (3)如果是疾病后出现厌食,要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作针对性治疗。

看了小儿脾胃虚弱的食疗方法的人还看了:

1.小孩子如何调理脾胃好

2.宝宝积食吃什么最好

3.小儿化痰的食疗方法

4.脾胃虚弱的调理方法有哪些

5.小儿肾炎的饮食疗法

6.中医养生调理脾胃

7.小儿哮喘的3个食疗偏方

    2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