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健康养生知识>

熟地黄的药用功效

晓琼分享

  熟地黄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材,性温对于肝经以及肾经都有很不错的保健作用,可以发挥出滋阴补血以及生精补髓的功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熟地黄的药用功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熟地黄的药用功效

  1、滋养气血,治脐腹痛,月水不调,崩中漏下

  熟地黄(酒蒸)、当归(酒浸,炒)、白芍药、川芎等份,将所有药材研成粗末,每次服三钱,加水一盏半,煎煮至八分,去渣取汁,趁热服用,最好空腹饭前服用。

  2、治腰部疼痛、沉重、不敢俯仰

  取熟地黄、肉桂、川续断、栝楼跟、制附子、川椒、细辛、秦芎、制乌头、川芎、羌活、萆薢、炮姜、炙杜仲各半两,防风、炙甘草、桔梗、地骨皮各六钱,石斛、五加皮各一两,白酒2000毫升。除白酒外,其他药钱20味细料,放入布袋,放置容器中,然后倒入白酒,密封,浸泡一周,过滤去渣,每次服用10毫升。

  3、治肾虚腰酸背痛、腿膝软弱、小便频繁

  取菟丝子、续断、杜仲各二钱,熟地黄三钱,核桃仁半两,加水煎服即可。

  熟地黄的功效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生地黄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简称熟地。切厚片用。

  食疗作用:味甘,性微温。能补血滋阴,补益精髓。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月经不调,崩漏失血;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盗汗;肾阴虚,消渴口干;肝肾两虚、精血不足,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单用,或与当归配伍炖鸡,用于血虚证或月经不调;配黄芪、山药、天冬,煎汤饮,用于消渴(糖尿病);配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浸酒,用以补虚抗衰。一日可用15~30g。用法与注意与生地黄相似。

  熟地黄的介绍

  熟地黄,又称山白菜、伏地,通常要经过酒、沙仁、陈皮等辅料反复蒸晒,内外色黑油润,表面为乌黑色,有光泽,质地柔软黏腻而带任性,不容易折断。经过炮制后逇熟地黄药性由微寒变为微温。

  中医认为,熟地黄味甘,无毒,是生精补血的良药,它具有滋补五脏、生精补血、长肌肉、填骨髓、利耳目、通血脉、滋肾水、补阴等作用,能治疗女性月经不调、子宫出血、因内伤引起的虚弱等症。

  熟地黄的作用

  1、养血补虚

  熟地甘温质润,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常与当归、白芍、川芎同用,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若心血虚心悸怔忡,可与远志、酸枣仁等安神药同用;若崩漏下血而致血虚血寒、少腹冷痛者,可与阿胶、艾叶等补血止血、温经散寒药同用。

  2、增强免疫力

  经过中医论证,常使用熟地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具有不错的强身健体之效。

  3、肝肾阴虚诸证

  熟地质润入肾,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古人谓之“大补五脏真阴”。能够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等。

  4、调节体内异常激素

  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给予大鼠造成阴虚模型并给予熟地黄水煎剂3ml(70%浓度)灌胃,共6日,对甲亢型阴虚大鼠的体重改变,24小时饮水量及尿量、血浆T3、甲状腺素(T4)及醛固酮(AD)浓度有显着改善,即T3浓度降低,T4浓度升高,并趋于正常,说明熟地黄不仅能改善阴虚症状,并能调节异常的甲状腺激素状态。

猜你感兴趣:

1.中药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2.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3.地黄丸的主要功效

4.熟地的功效与禁忌

5.中药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6.地黄的作用及鉴别

    296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