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健康养生知识>

灌肠法怎么做

立文分享

  灌肠是很多人的,在治疗疾病一些特殊疾病的时候,都是会选择灌肠。那么灌肠法怎么做呢?灌肠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下面小编为您解答。

  灌肠的操作步骤

  保留灌肠:嘱病人先排便、排尿。取适当卧位,臀部抬高10cm。嘱病人深慢呼吸,轻轻插入肛管15~20cm,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缓慢灌入药液。拔出肛管后嘱病人至少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观察病人反应和疗效,做好记录。

  清洁灌肠:首先用肥皂水灌肠,然后用生理盐水灌肠数次直至排出液清晰无粪便为止。灌肠时压力要低,每次灌肠后让病人休息片刻。每次灌肠的溶液量约500ml,液面距肛门高度不超过40cm。

  不保留灌肠:嘱其排尿,屏风遮挡。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垫治疗巾及橡胶单于臀下,弯盘放于臀边。挂灌肠筒于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润滑肛管,连接玻璃接管,并排气,夹紧肛管。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成人7~10cm,小儿4~7cm),松开夹子,使溶液缓慢灌入。观察液体灌入情况,如灌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有便意时,适当放低灌肠筒,并嘱病人深呼吸。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弯盘内,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保留5~10分钟后排便。

  灌肠的注意事项

  保留灌肠: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病人、排便失禁者均不宜做保留灌肠。肠道病病人在晚间睡眠前灌入为宜。慢性菌痢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取右侧卧位。

  不保留灌肠:掌握灌肠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降温灌肠应保留30分钟后排出,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反映,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等,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灌肠的目的

  保留灌肠: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

  清洁灌肠: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中的粪便,常用于直肠、结肠X线摄片和手术前的肠道准备。

  不保留灌肠:刺激肠蠕动,解除便秘,排除肠胀气;应用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清洁肠道,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稀释和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家用灌肠液的制作方法

  步骤:

  准备好2.5升纯静水,加热将其冷却至40℃。家有饮水机的更方便。

  将质量可靠的市售双歧酸奶或脱脂酸奶一杯用竹筷子稍加搅拌,然后倒入温度不超过40℃的2.5升温水中(温度过高会抑制甚至杀死乳酸菌),再用竹筷子搅拌均匀。 注意,选用双歧酸奶比一般脱脂酸奶更好些,如买不到双歧酸奶时,也可换用质量上乘的脱脂酸奶,但不要选 用掺入果酱之类的风味酸奶。

  此款灌肠液作用:能维持微生态平衡和肠管机能。还能刺激肠蠕动,增加粪便含水量,润肠通便。有抗菌作用,能抑制腐败菌。能改善肝功能。其原因是,乳酸菌克制了腐败菌,使肝脏减轻了解毒重荷。 乳酸菌能使肠减少对胆固醇的吸收,并能将一部分胆固醇转变成胆酸盐排出体外。能增强免疫功能和抗肿瘤病。

  中药灌肠治疗的方法

  1、肾功能衰竭中药灌肠治疗法

  取生大黄、牡蛎、蒲公英灌肠,在控制条件下不用其他有影响的药物。对非终末期的肾功能衰竭者均能使氮质有所下降,症状消失或减轻,少数重度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存可达8个月,中度可达1年以上。也可以大黄为主药配合其他药物予以溜肠。

  2、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灌肠治疗法

  取赤芍、丹参、益母草、川芎、牛膝、姜黄、乳香、没药、桃红、参三七,水煎,灌肠。

  取菊花、地榆、十大功劳叶、苦参、黄芩、大飞扬、水煎,加入654-2保留灌肠。

  注意事项:

  配制灌肠液时应避免使用对肠粘膜有腐蚀作用的药物。

  插入肛管时手法应轻柔,以免擦伤粘膜。如有痔疮者,更应审慎。

  灌肠液应根据病情保留一段时间,如某些病人不能保留,可采取头低足高仰卧位,灌肠液亦宜减少剂量。灌肠的时间一般以晚上临睡前为宜。


看过“灌肠的操作步骤”的人还看了:

1.灌肠排毒的方法和步骤

2.灌肠排毒的步骤

3.盐水灌肠排毒方法

4.猪肉灌肠的制作方法

5.大人灌肠排毒好吗

    2798140